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1頁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2頁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3頁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4頁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國教育史考研練習題及答案(大全)練習一(一)填空題1、學校產(chǎn)生于社會初期。2、學校在國家出現(xiàn)之后產(chǎn)生,首先是適應統(tǒng)治階級的需要。(二)改錯題1、學校產(chǎn)生于原始社會初期。(三)選擇題1、外國教育史上最古老的學校是的宮廷學校。A古代埃及B兩河流域C古代印度D古代希臘2、古代埃及的寺廟學校著重。A文雅教育B職官教育C書吏教育D科學教育3、古代埃及學校的教育方法十分。A生動活潑B直觀有趣C嚴肅認真D簡單粗暴4、古代埃及的學校教育除了宮廷學校、職官學校之外,還有等。A寺廟學校B教區(qū)學校C文法學校D修辭學校(四)解釋概念題1、古代埃及的“職官學校”2、古代埃及的“書吏學校”3、古代埃及的“寺廟學校”(五)簡答題1、古代埃及“宮廷學校”的產(chǎn)生。(六)論述題1、試說明學校產(chǎn)生的條件和原因。(一)填空題1奴隸2鞏固政權(二)改錯題1將“原始”改為“奴隸”(三)選擇題1A2D3D4A(四)解釋概念題1(1)到中王國時期,各政府機關紛紛以辦公處所為校址;(2)招收貴族和官員的子弟;(3)讓他們在現(xiàn)職官吏的教導下,既受一定的基礎訓練,又受充分的業(yè)務訓練;(4)從而造就所需要的職官,是為職官學校。2(1)為了滿足當時奴隸制國家各方面事務對各種書吏的需求,不少書吏便以教育為專業(yè),廣設書吏學校;(2)教授閱讀、書寫、計算和法律知識;(3)也有的講授數(shù)學、天文學和醫(yī)學等較高深的學問;(4)富有者入水平高、年限長的書吏學校,經(jīng)濟拮據(jù)者入水平低、年限短的學校。3(1)由于當時僧侶們壟斷科學知識;(2)規(guī)模宏大的寺廟往往就是當時傳授高深學問的學府,所以古代埃及很早就出現(xiàn)了寺廟學校;(3)它與培養(yǎng)政治才干為主的職官學校不同,著重科學教育;(4)寺廟就有需要也有條件進行培養(yǎng)專業(yè)人員的工作。(五)簡答題1、古代埃及政治強盛,經(jīng)濟繁榮,法老為了使奴隸主子弟具備一定的知識才能以繼承國家的管理事業(yè),便在宮廷中設立學校,邀集文人學者,教育皇家子弟和朝廷重臣的后代,使之學成以后充任官吏。這種宮廷學校直到中王國時期仍然存在。(六)論述題1、大約在原始社會瓦解的時期,才有了專門的教育機構的萌芽,而學校則是階級社會的產(chǎn)物,它出現(xiàn)在人類社會第一個存在階級、階級壓迫、階級剝削的社會奴隸社會之中。學校的產(chǎn)生,是跟社會物質(zhì)生活條件的改善、生產(chǎn)知識的積累和文字的出現(xiàn)緊密聯(lián)系著的。然而,學校決不僅僅是文化發(fā)展的產(chǎn)物。學校產(chǎn)生以后固然有著促進文化的作用,但奴隸主階級不會先從文化發(fā)展,后從鞏固政權的角度考慮設校問題。學校在國家出現(xiàn)之后產(chǎn)生,首先是適應統(tǒng)治階級鞏固政權的需要。統(tǒng)治者為鞏固政權,必須把一系列統(tǒng)治者需要的知識和經(jīng)驗傳授給他們的后代練習二(一)填空題1、“三藝”是辯證法、文法、。2、古代希臘體育的五項競技項目是賽跑、跳躍、擲鐵餅、角力。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4、古代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都是為階級的統(tǒng)治服務的。5、“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隨兒童到學校受教育的仆人。6、“三藝”為所創(chuàng)。(二)選擇題、“三藝”為所創(chuàng)設。A柏拉圖B智者派C亞里士多德2、古代希臘體育的五個競技項目是賽跑、跳躍、擲鐵餅、和角力。A游泳B射箭C投標槍D擊劍3、雅典的初等學校全由辦理。A私人B企業(yè)C國家D私人和國家共同4、斯巴達教育的基本特點是強調(diào)。A智育B美育C勞動教育D軍事體育(三)改錯題1、斯巴達教育的基本特點是要求身心和諧發(fā)展。2、斯巴達的學校都由私人辦理。3、古代雅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軍事體育性質(zhì)。4、古代斯巴達教育體系最基本的特點是文雅教育性質(zhì)。5、“三藝”是算術、文法、修辭學。6、雅典的初等學校全由國家辦理。7、“三藝”為柏拉圖所創(chuàng)設。8、在古代雅典,女孩七歲以后不再在家中讀書、習字。(四)解釋概念題1、古代雅典的“教仆”2、古代希臘教育中的“三藝”(五)簡答題1、試述斯巴達教育體系。2、試述雅典教育體系。3、試概括斯巴達教育體系的基本特點及其主要表現(xiàn)。5、試概括雅典教育體系的基本特點及其主要表現(xiàn)。(六)論述題1、試比較建立在不同的奴隸制經(jīng)濟、政治以及文化條件下的斯巴達和雅典教育的異同。(一)填空題1修辭學2投標槍3要求身心和諧發(fā)展4奴隸主5奴隸主6“智者派”(二)選擇題B2C3A4D(三)改錯題將“斯巴達”改為雅典或?qū)ⅰ耙笊硇暮椭C發(fā)展”改為“軍事體育性質(zhì)”將“私人”改為“國家”將“軍事體育性質(zhì)”改為“要求身要求身心和諧發(fā)展”或?qū)ⅰ把诺洹备臑椤八拱瓦_”將“文雅教育”改為“軍事體育”將“算術”改為“辯證法”將“國家辦理”改為“私人辦理”將“柏拉圖”改為“智者派”或?qū)ⅰ叭嚒备臑椤八乃嚒睂ⅰ安辉佟备臑椤叭浴保ㄋ模┙忉尭拍铑}1、“教仆”是古代雅典伴隨奴隸主兒童到學校受教育的的仆人。在孩子上學、放學途中他為孩子拿寫字板、寫字棍及豎琴等文具,并監(jiān)督兒童的行為?!敖唐汀倍酁槔夏昱`。2、“三藝”是辯證法、文法和修辭學,為“智者派”所創(chuàng)。(五)簡答題1、在斯巴達,兒童屬于國家的,檢驗合格、體質(zhì)健壯的嬰兒在國家監(jiān)督下由父母教養(yǎng)到手歲,不合格的即被拋棄。男孩7歲起就被送入國家公有機關,過半軍營式的生活,一直到18歲。在這里,兒童從小過著集體生活,以年齡分隊,由2023歲的青年擔任小隊教導員。其上,設有總監(jiān),另有一批助手,稱為“鞭打者”。為了養(yǎng)成艱苦的生活習慣、培養(yǎng)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們給予兒童的飲食起居條件極端簡陋、苛刻,使之習于忍耐饑寒,還用殘酷的鞭打和野獸的撲咬作為訓練的手段;這培養(yǎng)機警性和仇恨兒童的心理,他們要求兒童到附近希洛人居住的村落偷盜食物和柴米,甚至在夜間舉行捕殺奴隸的“實習”;為了對兒童進行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他們通過教官或來訪的社會上層人士,采用講述或談話的方式使兒童了解斯巴達人的風俗習慣、傳統(tǒng)、宗教儀式和奴隸制社會的政治、法律、行為標準。在這里,智育不受重視,文化知識極端落后,教學的主要內(nèi)容是軍事體育活動,除五項競技運動(賽跑、跳躍、擲鐵餅、投標槍、角力)外,還有騎馬、肉搏、游泳、射箭等軍事游戲。兒童也接受音樂與舞蹈教育,不過是與軍事體育結合進行的,含有軍事和宗教的意義。兒童唱宗教贊美歌兒戰(zhàn)歌以激勵尚武和愛國的情感,跳舞則是軍事體育動作的模擬和敬神的表示。斯巴達青年滿18歲,就被送到埃弗比(EPHEBIA,士官團,高一級的教育機構)接受正規(guī)的軍事訓練,到20歲止。入團前,青年必須接受當眾鞭打的考驗,能忍受者為合格,哀號求免者則被剝奪入團資格。埃弗比團由精干的軍事家領導,學習地形和進攻、防御的戰(zhàn)略。軍事訓練還包括經(jīng)常對奴隸進行空襲和捕殺。斯巴達還重視女子教育。女孩在體力方面和道德方面也受到同樣的教育,以便適應斯巴達的社會生活,成為體格健壯的母親,在男子出征時還可負起保衛(wèi)的職責。2、雅典兒童7歲前在家庭中接受學前教育,主要是在戶外進行各種體育活動,開展形式多樣的游戲,如投骰子、玩小馬、雕刻等等,成人還給他們講故事、童話和神話,注意培養(yǎng)他們各種禮貌行為。這些工作往往由“教仆”承擔。女孩7歲以后,仍在家中讀書寫字,學做家務,這是因為雅典婦女的社會地位很低,甚至不能參加雅典的民主生活,所以不受學校教育。男孩7歲起由教仆陪送到文法學校和弦琴學校接受初等教育。這些學校都是私立的、收費的,沒有官定的章程與課程,這一點也與斯巴達不同。兒童在文法學校學習讀、寫、算的初步知識。在弦琴學校學習音樂、吟誦荷馬史詩、演奏七弦琴。所有教學內(nèi)容都含有宗教、道德教育性質(zhì)。此外,兒童還經(jīng)常參加奔跑、騎馬、投槍等體育活動。學校教師地位很低,有些還是獲得自由的奴隸,加之當時受客觀條件限制,教與學都很困難,教師經(jīng)常使用體罰,教學方法簡單粗暴。男孩到了13、14歲,可以進入私立的體操學校,重點進行體育訓練,如五項競技活動、體操和游泳,但也輔以文化知識的學習,并經(jīng)常請官吏與有名望的長老到校對學生進行政治性和道德性的談話。在這里,體育還與美育相結合,非常重視發(fā)展兒童的體型美和動作美,并不像斯巴達那樣單純發(fā)展膂力。三兩年的體操學校生活結束之后,一般平民的子弟大多就業(yè)謀生,顯貴者的子弟繼續(xù)入國立體育館。在這里,年在16歲左右的青年除進一步接受體操、騎馬、射箭、和音樂的訓練外,還學習政治、法律和三藝(辯證法、文法、修辭學)以便為將來參加國家行政工作做準備。國家除委托專職人員負責體育館工作外,還常派上層人士到這里和青年談話。由于體育館也是成年人進行文娛活動的場所,所以青年在與成年人的接觸中受到政治和社會的教育。此外,青年還參加公民集會,上戲院或到法院旁聽,以熟悉奴隸制的生活。年滿18歲的國立體育館畢業(yè)生可升入埃弗比團。這種軍事政治性質(zhì)的學校在當時可算是高等教育了。青年以一年時間深入學習軍事技術、軍事知識和戰(zhàn)爭藝術,同時還要學習政治和參加社會活動。一年滿,國家授予給他們以矛、盾兩種武器,要求他們誓死保衛(wèi)雅典的奴隸主民主制,并送他們到邊防地區(qū)的軍隊中去見習一年。雅典青年20歲以后始成為享有完全政治權利的正式公民,可任國家的軍事職務和官吏。3、斯巴達教育體系最基本的特點是軍事體育性質(zhì)。表現(xiàn)在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身體驃悍,忍耐苦勞,遵紀守法,勇猛善戰(zhàn)的武士;在教育內(nèi)容方面,忽視智育、美育,主要是軍事和體育教育,五項競技是最基本的體育項目,還有軍事游戲和軍事訓練;教育方法采取鍛練主義,十分嚴酷。4、雅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要求身心和諧發(fā)展。體現(xiàn)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養(yǎng)具有健康的體格,高尚的情操,廣泛的文化素養(yǎng),能言善辯的社會活動家和商人;在教育內(nèi)容方面不僅重視軍事體育,而且重視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雖也注重訓練,但比較溫和。(六)論述題1、斯巴達教育體系最基本的特點是軍事體育性質(zhì)。表現(xiàn)在教育目的是培養(yǎng)身體驃悍,忍耐苦勞,遵紀守法,勇猛善戰(zhàn)的武士;在教育內(nèi)容方面,忽視智育、美育,主要是軍事和體育教育,五項競技是最基本的體育項目,還有軍事游戲和軍事訓練;教育方法采取鍛練主義,十分嚴酷。雅典教育的基本特點是要求身心和諧發(fā)展。體現(xiàn)在教育目的方面是培養(yǎng)具有健康的體格,高尚的情操,廣泛的文化素養(yǎng),能言善辯的社會活動家和商人;在教育內(nèi)容方面不僅重視軍事體育,而且重視德育、智育和美育;教育方法雖也注重訓練,但比較溫和。建立在不同的奴隸制制經(jīng)濟、政治以及文化條件下的斯巴達和雅典的教育,除了上述在教育目的、內(nèi)容和方法方面的差異外,還有下面幾個不同點斯巴達的學校只有軍事體育一種類型,而雅典除進行軍事體育的體操學校和軍事學校外,還有文法學校和弦琴學校;斯巴達的學校都由國家辦理,實行免費教育,而雅典的初等學校全由私人設立,收取學費;斯巴達重視女子教育,雅典則相反。由于斯巴達和雅典都是奴隸制國家,它們的教育的階級實質(zhì)是一致的,都是為奴隸主階級統(tǒng)治服務的。練習三(一)填空題1、柏拉圖的教育代表作是。2、古代西方第一個完整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系是提出的。3、亞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4、蘇格拉底以其“術”而著稱于世界教育史。5、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論述了身心和諧發(fā)展教育問題。(二)改錯題1、亞里士多德是古代羅馬的教育家。2、亞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年建立了阿卡德米學園。3、亞里士多德于公元前635年建立呂克昂學園。4、蘇格拉底認為美德的本質(zhì)就是天性。5、柏拉圖把培養(yǎng)軍人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6、蘇格拉底的教育代表作是政治學。(三)選擇題1、“知識助產(chǎn)術”是提出來的。A智者B昆體良C蘇格拉底2、蘇格拉底法也稱為。A相互教學法B發(fā)現(xiàn)法C知識助產(chǎn)術D雄辯術3、柏拉圖在公元前387年建立。A阿卡德米學園B呂克昂學園C雅典大學D亞歷山大大學4、亞里士多德的教育代表作是。A理想國B政治學C烏托邦D巨人傳(四)解釋概念題1、“蘇格拉底法”2、古代希臘教育中的“四藝”(五)簡答題1、蘇格拉底的“知識助產(chǎn)術”述評。2、柏拉圖為什么把培養(yǎng)執(zhí)政者(哲學家)作為教育的最高目標3、怎樣看待柏拉圖關于“學習就是回憶”的觀點4、述評亞里士多德關于七至十四歲兒童的教育的主要觀點。(六)論述題1、柏拉圖學前教育思想述評。2、試評柏拉圖的學校教育制度。3、試述亞里士多德的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及其心理學基礎。一填空題1理想國2柏拉圖3政治學4知識助產(chǎn)5亞里士多德二改錯題1將“羅馬”改為“希臘”或?qū)ⅰ皝喞锸慷嗟隆备臑椤袄ンw良”2將“阿卡德米”改為“呂克昂”3將“635”改為“335”4將“天性”改為“知識”5將“軍人”改為“哲學家”6將“蘇格拉底”改為“亞里士多德”三選擇題1C2C3A4B四解釋概念題1、蘇格拉底的“知識的助產(chǎn)術”,實際上是通過啟發(fā)式談話使學生獲得一般性概念的歸納法。2、算術、幾何、天文、音樂等“四種自由藝術”,簡稱“四藝”。五簡答題1、蘇格拉底的“知識的助產(chǎn)術”,實際上是通過啟發(fā)式談話使學生獲得一般性概念的歸納法。蘇格拉底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不予直接回答,而是采取反詰法,逐步揭發(fā)對方思維中的矛盾,激發(fā)其積極思考、修正錯誤、尋求正確的答案,得到一般性的概念。這種方法有助于啟發(fā)學生積極思維,努力探索,通過自我判斷去獲得知識。但由于蘇格拉底視知識為人類頭腦中所固有,因而他的啟發(fā)法帶有思辯性。2、在教育目的方面,柏位圖把培養(yǎng)執(zhí)政者作為最高目標,衛(wèi)國者次之,勞動者更次之。柏拉圖之所以特別重視培養(yǎng)執(zhí)政者,因為在他看來,國家的興衰好壞取決于執(zhí)政者,如果執(zhí)政者理性發(fā)達,道德淳美,就能使國家興旺發(fā)達,達于理想的境地,成為理想的國家。3、柏拉圖從其唯心主義理念論出發(fā),認為認識的對象不是變幻不定、不完全真實的現(xiàn)實世界,而是永恒不易,絕對真實的理念世界,因此,學習不是對現(xiàn)實世界和知覺,而是對理念世界的回憶。即把靈魂中早已存在的而出世時暫時忘記了的理念知識回憶起來。在回憶先驗知識的過程中,感覺只是一種誘因而不是認識的最初階段。柏拉圖把超感覺的獨立存在的理念世界當作認識的對象,并割裂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的關系,這不僅是唯心的,也是形而上學的。4、亞里士多德認為兒童滿7歲應入國立學校,但只限男孩,高深的教育對于女子是不適宜的。這種觀點,顯然落后于柏拉圖了。按照亞理士多德的說法,七至十四歲是品格教育的階段,要“凈化”非理性靈魂中的不良沖動和欲望。他認為,道德教育有三個要素自然天性、習慣與理智,其中習慣至為重要,如果兒童習慣于運用理智控制欲望,那么他就能避免從惡、養(yǎng)成善行。至于如何培養(yǎng)這種心智判斷的良好習慣,亞里士多德認為主要應通過音樂教育。音樂,根據(jù)希臘傳統(tǒng),包括詩歌與文學,亞里士多德在這上面添列了繪畫,這一主張在學校教育的歷史上具有很大意義。亞里士多德認為,音樂除了供人娛樂和文化消遣之外,更重要的是“確有陶冶性情的功能”,心智若與美好的音樂達到和諧,就能喜愛崇高的東西,痛恨低賤的東西,因此“我們就一定用它(音樂)來培育青年一代”。亞里士多德之所以特重音樂,與他的“文雅教育”思想有關,課程被據(jù)以分成兩類有用的與文雅的。前者不高尚、不文雅,服務于事功與實用;后者高尚、文雅、合乎人性,服務于閑暇。音樂既是娛樂,又能陶冶性情,供理智享受,自然就是一種應受重視的“自由和高貴”的文雅學科。為了“凈化”非理性靈魂,體育也很重要。亞里士多德贊成的是雅典式訓練健美的和諧發(fā)展的體育,他認為體育固然要培養(yǎng)勇敢,但勇氣必須伴隨有“諧調(diào)”而“柔和”的“性情”,不應變得“兇殘”和“流于粗俗”。關于體育與音樂的理論,亞里士多德基本上承襲柏拉圖。也反映了當時有文化的雅典人的主張,只是在許多方面作了更加細致的發(fā)揮。此外,兒童還要學習讀、寫、算,但這些不是這一階段教育的主要內(nèi)容,只是為了將來的實際效用,例如,為了謀生、處理家事、參與政治生活等等,作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的工具來掌握??傊鶕?jù)亞里士多德的論述,這一階段的教育是以美育(音樂)為重點,智、體各育和諧發(fā)展,以完成德育任務。在這里,亞里士多德特別強調(diào)通過實際活動和反復練習,形成習慣,逐步養(yǎng)成“中庸”、“適度”、“勇敢”等等美德。六論述題1、柏拉圖重視學前教育。他說“一切事都是開頭最重要,尤其是對于幼年的因為在幼年的時候,性格正在形成,任何印象都留下深刻的影響”(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上海文藝聯(lián)合出版社1954年版,第54頁)。柏拉圖強調(diào)教育應從小抓起,甚至提出了胎教問題。依據(jù)他的規(guī)劃,國家應厲行優(yōu)生優(yōu)育政策。執(zhí)政者為人民選擇婚配,最好的男子配最良的女子,以保證所生的后代屬于優(yōu)秀的種子。至于不良的男女的婚配,越少越好,以免生育不好的后代。嬰兒出生后,那些不好的放在人們不知道的地方,而優(yōu)秀的種子則送至國家教養(yǎng)機關,施以公共教育。3歲以前在育兒所,36歲的幼兒則集中到附設于神廟的公共游戲場中接受教育。游戲場以游戲為主,因為游戲是兒童天性所需要的。但游戲的內(nèi)容、方法必須慎重選擇,不應輕易變化,以免形成兒童“厭舊喜新”的心理。游戲場還進行音樂、唱歌、聽故事等活動。柏拉圖重視歌曲對兒童的教育影響,強調(diào)兒童的曲調(diào)應是歡快、奮發(fā)、高昂的,以便培養(yǎng)兒童堅毅、快樂、勇敢的性格。對兒童講述的故事應慎重選擇。柏拉圖要求政府對創(chuàng)作故事的人及其作品進行嚴格審查。審查的標準“以不慢神為第一義”,凡描寫天神之間勾心斗角、相互傾軋、妒忌、說謊等等的故事,一律刪去,而那些描述智慧、勇敢、友善的故事,則應列在目錄上,勸導母親和保姆們講給孩子們聽,以之陶冶他們的心靈,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品質(zhì)。他說“我們應該盡量使孩子們開始聽到的一些故事必定是有道德影響的最好一課”,因為“在那個年齡深入于心的一切意見,最容易看出是不容易磨滅和不容易改變的”。2、柏拉圖為了實現(xiàn)其教育目的,提出了一個從學齡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的完整的金字塔式的學校制度體系。少數(shù)理性健全、天資聰穎的人,享受特殊的哲人教育,居于塔之頂端;為數(shù)較多的理性不全但意志堅強者,接受不完備的教育,處于塔之中部;而缺乏理性,情欲強烈的廣大勞動群眾,則在塔的底層,接受最不充分的初等教育。這個學校制度明顯地表現(xiàn)了柏拉圖教育思想的貴族性。它是古代西方第一個完整的學校教育制度體系。3、亞里士多德總結了雅典教育的經(jīng)驗,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個論述了身心和諧發(fā)展教育問題。亞里士多德的身心和諧發(fā)展教育思想是以其心理學為依據(jù)的。他認為,人是由身體和靈魂兩個部分所構成,而靈魂分為三種一是表現(xiàn)在身體的生理方面的植物靈魂,如營養(yǎng)、繁殖,這是靈魂的低級部分;二是動物靈魂,又稱意志靈魂,是心靈的非理性部分,表現(xiàn)為感覺與欲望,是靈魂的中級部分,可指導植物靈魂;三是理性靈魂,是心靈的理智部分,表現(xiàn)為睿智與沉思,是靈魂的高級部分,可指導前兩種靈魂。這三種靈魂是自然賦予人類的活動能力的萌芽,具有發(fā)展的傾向,但它們的實現(xiàn)全賴教育。亞里士多德提出三種教育與之相適應,即發(fā)展植物靈魂的體育,發(fā)展動物靈魂的德育和發(fā)展理性靈魂的智育,各育之間是相互聯(lián)系,協(xié)調(diào)一致的。練習四(一)填空題1、古代羅馬帝國時期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養(yǎng)官吏和。2、昆體良的教育代表作是。3、古代羅馬共和晚期的小學是子女進的學校。4、古代羅馬共和早期的教育目標是培養(yǎng)。(二)改錯題1、古代羅馬修辭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是文學家。2、古代羅馬共和晚期的文法學校屬于小學性質(zhì)。3、古代羅馬共和晚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哲學家。4、帝國時期的羅馬教育旨在訓練演說家。(三)選擇題1、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是的教育著作。A伊拉斯謨B斯圖謨C昆體良2、古代羅馬帝國時期學校的教學內(nèi)容日益。A聯(lián)系實際B脫離實際C豐富多彩D適應經(jīng)濟發(fā)展3、古代西方第一部專以教育為題材的系統(tǒng)著作是。A理想國B法律篇C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D政治學(四)解釋概念題1、古代羅馬的“文法學校”2、古代羅馬的“修辭學校”(五)簡答題1、試述古代羅馬共和早期的教育。2、簡述古代羅馬共和晚期的學校教育制度。3、古代羅馬帝國時期的教育有哪些特點(一)論述題1、述評昆體良關于雄辯家的培養(yǎng)的論述。2、關于教師,昆體良有何論述一填空題1訓練順民2論演說家的培養(yǎng)3平民4農(nóng)民兼軍人二改錯題1、將“文學家”改為“演說家”2、將“小”改為“中”3、將“哲學家”改為“演說家”或“雄辯家”4、將“演說家”改為“順民和官吏”三選擇題1C2B3C四解釋概念題1、古代羅馬的“文法學?!蔽姆▽W校屬于中學性質(zhì),招收12歲至16歲的貴族子弟。羅馬的文法學校本來是一種外國語學校,即希臘語學校。到了共和末期,由于羅馬拉丁文化的發(fā)展,又出現(xiàn)了拉丁文法學校,它不但一直存在于羅馬整個時代,而且后來在英國也占重要地位,再從英國傳至美國,成為美國中學的前身。2、古代羅馬的“修辭學?!毕喈斢诂F(xiàn)代的高等??茖W校,是按希臘的蘇格拉底的修辭學校的模式辦起來的。修業(yè)年限、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基本上與之一致。修辭學校招收16歲以上的富貴人家子弟,以培養(yǎng)善于辭令,精于文學,能言善辯的演說家為目的。五簡答題1、古代羅馬共和早期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既能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勞動,又會打仗的農(nóng)民兼軍人。這個時期的羅馬還沒出現(xiàn)學校,少年兒童的教育在家中由父母負責。7歲前的男女兒童由父母撫育,7歲以后的女孩,仍由母親負責,教以紡織和操持家務,期其日后嫁人成為賢妻良母。男孩的教育則交由父親進行。在羅馬,716歲的男孩是父親親密的伙伴,形影不離,他們既是父子,又是師徒,所以教育的形式是父子師徒制度。關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知識技能,是兒童跟隨父親在田間通過觀察和實習獲得的。而軍事的教育,如騎馬、角力、游泳、使用各種武器以及戰(zhàn)爭的知識技能,也都由父親來傳授。羅馬特別重視道德教育,注重培養(yǎng)兒童虔信神明,孝敬父母,忠于國家,遵守法律及堅強、勇敢、莊嚴、謙遜等品質(zhì)。文化知識教育在全部教育中所占比重很小,父親教兒子以讀書、寫字、算術包括幾何的初步知識,以適應日常生活中的需要。算術受重視,因為可以直接運用于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勞動中,如計算帳目,丈量土地等。法律在學習中占有重要地位,公元前450年,十二銅表法公布后,法典即成為必學的內(nèi)容,要求兒童熟記法律條文,了解其意義,養(yǎng)成守法的觀念。此外,還讓孩子誦讀英雄傳記,聽祖先史績,熟悉民族的歷史。在教育方法方面,特別重視實際。凡選給兒童的故事,英雄人物的業(yè)績,必須真實、具體,可為仿效的榜樣。各方面的教育主要是通過具體觀察和實際鍛煉來進行,年長的子弟往往由家長帶領到田間、軍營、機關、議會以及種種公共場所,觀察各種活動的實況,傾聽各種人物的言論,多聞多見,增長見識和本領。男孩到16歲就成為正式公民,開始服兵役,保家衛(wèi)國。2、羅馬共和晚期,由于奴隸制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的發(fā)展,共和早期的家庭教育已不能滿足新情況的需要,在希臘文化的影響下,逐步建立起從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學校制度,即小學、文法學校、修辭學校和大學。小學是平民子女進的學校,設備簡陋,學習初步的文化知識;文法學校以上的學校皆為貴族子弟而設,教育內(nèi)容廣泛,師資水平較高,其目的是培養(yǎng)國家的公職人員和政府高級官吏。3、公元前30年,羅馬已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大帝國,適應帝國政治統(tǒng)治的需要,對教育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造,形成了一些特點(1)建立國家教育行政制度,加強國家對教育的控制;(2)改變教育目的,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訓練順民和培養(yǎng)官吏;(3)教學內(nèi)容日益脫離實際,教學方法日趨形式主義。六論述題1、昆體良把培養(yǎng)雄辯家作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他看來,雄辯家高于哲學家,因為哲學家所知道的,雄辯家定要知道,而雄辯家所能的哲學家卻未必也能。昆體良認為,作為一個雄辯家,必須道德高尚,知識廣博,智慧敏捷,儀態(tài)大方,通曉人情世故,巧于言語辭令,發(fā)表講演能吸引人的注意,博取人的同情,感動人的心靈,并使人能聽其言而信其行。昆體良認為,自然賦予人們以敏銳的推理能力,但其發(fā)展則靠教育。他強調(diào)雄辯家的教育應從早抓起,自搖籃里開始。因為兒童早期教育是后來教育的基礎。幼兒的教育可在家庭中進行,既要注意兒童道德品質(zhì)的培養(yǎng),也要重視語言能力的訓練。在家庭中與兒童接觸最多、影響最大的是保姆,因而必須慎重選擇。她應該“言談合理”,說話清晰,以便培養(yǎng)孩子純潔的語言和優(yōu)異的品質(zhì)。昆體良主張兒童達到一定年齡就應入公立學校學習。他具體論證了學校教育的優(yōu)越性。昆體良認為,第一,兒童入學校,“在公共生活的陽光普照之下”,“從小就習慣于團體生活”容易培養(yǎng)共同感情,不會產(chǎn)生孤獨、寂寞、沉悶的感覺;第二,在共同學習的過程中,可以相互比較,能夠正確評價個人的能力,不易過高估計自己,自我吹噓;第三,可以相互學習,多受教育。昆體良說孩子“在家里他只能學習教他自己的東西;在學校,他卻學到教別人的東西。每天他會聽到許多贊美和改正錯誤,從責難和糾正他同伴之放縱和懶惰上,他也可以收到相等的益處”;第四,學生在大庭廣眾之中講話,受到鍛煉,會使他儀態(tài)自然,舉止大方。此外,教師也會因自己有眾多的學生感到而自豪,從而積極工作??傊瑢W校是培養(yǎng)雄辯家最好的場所。他說“我們未來的演說家,必須生活在廣大群眾之中”,必須在學校中培養(yǎng)。昆體良認為,培養(yǎng)雄辯家應當經(jīng)過從初等學校到文法學校,再到修辭學校三個階段的學校教育,各級學校的課程設置都要圍繞著培養(yǎng)雄辯家來實施。初級學校是基礎教育,主要學習讀、寫初步文化知識。文法學校主要設置文法、閱讀、作文、幾何、音樂等課程,為培養(yǎng)雄辯家打下基礎。修辭學校是培養(yǎng)雄辯家最后的階段,主要學習辯證法邏輯、倫理學道德、物理學自然哲學。邏輯是爭辯藝術的理論,對下定義,進行推理,解釋疑難都有用處。倫理學對培養(yǎng)道德品質(zhì)極為重要,自然哲學則為在辯論中引證材料所必需。昆體良重視物理學的學習,認為沒有物理學就不會有任何真正的雄辯??傊?,作為一個雄辯家,“其學識必須廣泛,不囿于一門,且又精通于其本行所需的一切成就”2、昆體良認為,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有著重要作用,因而對教師進行了多方面論述,教師應品格純正,德才兼?zhèn)?,用高尚的道德影響學生,用自己的才智去教導他們。教師應以父母般的感情對待學生,既要嚴格要求,又要高度熱情。教師應該了解每個學生的特點,根據(jù)每個學生不同的能力和性向進行教育。教師多稱贊、鼓勵學生,少指責、懲罰他們。昆體良特別反對體罰認為那是一種人格侮辱,不能收到教育效果。因此,他說“如果這位教師,是一位精通訓練的人,他絕對不需要此種的懲罰”。進行教學時要有弛有張,只有經(jīng)過休息恢復精力,才能更好地去學習。教學方法必須適合兒童年齡特點,不同的年齡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等等。練習五(一)填空題1、西歐中世紀后期產(chǎn)生的城市學校是一種性學校。2、在中世紀的僧院學校和大主教學校里,是全部學科的“王冠”。3、早期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4、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具有明顯的性和等級性。5、中世紀大學的產(chǎn)生從組織上和思想上打破了對教育的壟斷局面。(二)改錯題1、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普通人民的教育。2、西歐第一所中世紀大學是威尼斯大學。3、早期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主日學校和教區(qū)學校。4、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教俗封建主的教育。5、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的基本特點是封建性和宗教性。6、西歐中世紀后期出現(xiàn)的城市學校是一種宗教性學校。(三)選擇題1、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具有明顯的。A科學性B民主性C平等性D宗教性2、西歐中世紀后期產(chǎn)生的城市學校是一種學校。A等級性B貴族性C世俗性D民族性3、西歐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學校。A中學B小學C教區(qū)學校D耶穌會學校4、在西歐中世紀早期的學校教育中,是全部學科的“王冠”。A科學B神學C哲學D數(shù)學5、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的教育。A世俗封建主B教會封建主C資產(chǎn)階級D城市平民6、西歐中世紀學校教育中的“七藝”是文法、修辭學、辯證法、算術、天文、音樂等。A物理B幾何C化學D生物(四)解釋概念題1、西歐中世紀學校教育中的“七藝”2、西歐中世紀的“教會學?!?、西歐中世紀的“騎士教育”4、西歐中世紀盛行的“經(jīng)院哲學”(五)簡答題1、中世紀大學的形成有哪些途徑2、試論西歐中世紀后期城市學校的產(chǎn)生及其意義。(六)論述題1、試述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2、試論中世紀大學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意義。一填空題1世俗2神學3教區(qū)學校4宗教5教會二改錯題1將“普通人民”改為“世俗封建主”2將“威尼斯”改為“波倫亞”3將“主日”改為“大主教”4將“教俗”改為“世俗”5將“封建性”改為“等級性”6將“宗教性”改為“世俗性”三選擇題1D2C3C4B5A6B四解釋概念題1、中世紀學??颇康摹捌叻N自由藝術”是文法、修辭學、辯證法、算術、幾何、天文、音樂。2、在中世紀早期,文化教育幾乎全部為教會所壟斷,羅馬帝國時期的拉丁學校全被取締,教會學校是唯一的教育機關,早期中世紀的教會學校主要有僧院學校、大主教學校和教區(qū)學校。3、在西歐中世紀,騎士教育是世俗封建主的教育,它是封建制莊園經(jīng)濟和封建等級政治的產(chǎn)物。封建制的自給自足的莊園經(jīng)濟,必然造成封建割據(jù)、各領主間相互掠奪的局勢,而封建主與附庸的臣屬關系,按習慣的規(guī)定,附庸必須為封主服兵役、當騎士,保護封建主的經(jīng)濟利益。它的過程大概分為三個時期1家庭教育時期。2侍童教育時期。3騎士侍從時期。這是訓練的最后階段。年滿21歲,舉行授與騎士的隆重儀式,儀式完畢即成為正式騎士。4、經(jīng)院哲學就是在教會的經(jīng)院里講習的基督教哲學,大致是在810世紀開始形成,11世紀廣泛發(fā)展,12世紀是最盛的時期。經(jīng)院哲學前身是教父學。11世紀以后,由于城市的興起和發(fā)展以及“異端”思想的出現(xiàn),經(jīng)院哲學內(nèi)部產(chǎn)生不同的派別唯實論和唯名論,并且一直進行著激烈的斗爭。五簡答題1、中世紀大學的形成,基本上經(jīng)由兩條途徑一條是由主教學校脫胎而成,這些學校往往有素負盛名的學者任教師,各地青年慕名而來,逐步發(fā)展為大學。另一種途徑是以學生團體為中心,吸引名流學者前來講學,也逐步發(fā)展為大學。2、在西歐封建社會的最初幾個世紀里,閉塞的自然經(jīng)濟占著絕對統(tǒng)治地位。到了十到十一世紀,隨著社會生產(chǎn)力的提高,農(nóng)業(yè)有了更多的剩余產(chǎn)品,手工業(yè)專業(yè)化,商業(yè)活動逐步展開,于是,在工商業(yè)者聚居的地方,開始出現(xiàn)以手工業(yè)和商業(yè)為中心的城市。十一世紀以后,西歐城市普遍興起并迅速發(fā)展。城市的興起,標志著西歐封建社會進入了它的發(fā)展時期。中世紀城市興起之后,使整個封建社會的階級關系更加復雜。在農(nóng)民反對教會和世俗封建主的斗爭之外,又出現(xiàn)了下層市民與上層市民之間的斗爭,以及市民反封建領主和教會的斗爭。城市學校是由代表新興市民利益的城市行政機關辦理的世俗性學校。城市當局決定學費的金額,選聘教師并支付教師的薪金,確定兒童的入學資格。城市學校有幾種類型一種是由城市當局管理的拉丁文法學校,招生對象主要是上層市民的子弟,學習管理工商業(yè)的知識和行會內(nèi)部的事務。另外還有一種專為下層市民子弟設立的城市初等學校。學習一般的讀、寫、算的基本知識,用本族語言進行教學。如尼德蘭的一些城市就曾開設用本族語教學的讀寫學校。這些學校成為后來初等教育的基礎。從14世紀初開始,有些私人教師也自設學校,招收手工業(yè)者和商人的子弟,收取學費,教授讀、寫、算的初步知識。城市學校的出現(xiàn),是教育上的進步現(xiàn)象,它打破了教會對教育事業(yè)的壟斷,削弱了宗教思想對人類精神的束縛,因而,它遭到教會的打擊、刁難。同時,城市未設學校之前,地方牧師能讀會寫,他們常為本地區(qū)居民代寫契約、私人信件、遺囑等,收取酬金。從城市當局自設學校后,識字人數(shù)日多,牧師的收入大減,因而也遭到牧師的拼死反對。所以,有的城市學校師生被打,校舍被毀,或者學校被封,在這種情況下,有些城市與教會達成妥協(xié),有的城市當局同意給教會人員經(jīng)濟補貼,有的城市同意除本族語用世俗教員外,其他教師由神職人員擔任,也有的城市規(guī)定學費收入由城市當局與教會分享??傊?,城市學校是適應社會發(fā)展的客觀需要而產(chǎn)生的,教會不可能阻止它的發(fā)展。到15世紀時,幾乎西歐的所有大城市都辦起了這種學校。六論述題1、西歐中世紀早期教育有兩個基本特點一是等級性,二是宗教性。前者表現(xiàn)在無論是教會學校還是騎士教育都是等級森嚴。如僧院學校和大主教學校是僧俗貴族子弟的獨享品,而平民兒女只能進教區(qū)學校。在騎士教育方面,世俗封建主的男孩,七、八歲后只能按照自己出身的等級依次到高一級封建主的官邸中去接受教育,不能躐等。后者表現(xiàn)為無論騎士教育或教會學校都特別重視宗教教育,尤其是教會學校,宗教是整個教育的核心,一切學科的王冠。產(chǎn)生上述特點的原因西歐的封建統(tǒng)治是在分封土地基礎上形成的嚴格等級制度。封建等級制的特征是封主與附庸的臣屬關系。國王在形式上是國家的首腦,也是全體封建主的最高“封主”。公爵和伯爵是國王的附庸,同時又是男爵和子爵的封主;男爵和子爵是公爵和子爵的附庸,同時又是騎士的封主。騎士有待從,以后待從也逐漸變成低級騎士。公元八至十一世紀期間,教會也仿照世俗封建主的等級制度,在教會內(nèi)建立教階結構,形成一個以教皇為最高首領,下面有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長和神甫、修士(修女)的嚴格封建等級。這樣,所有這些封建主階層形成了整個特權等級,而封建等級全部的沉重負擔都壓到勞動人民,特別是農(nóng)民身上。西歐封建社會的這種等級森嚴的特點,使它的教育也具有明顯的等級性。在西歐封建社會里,經(jīng)濟上、政治上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宗教教會,在思想領域也占居統(tǒng)治地位,文化教育滲透著神學思想,正如恩格斯所說,中世紀“它從沒落了的古代世界承受下來的唯一事物就是基督教和一些殘破不全而且失掉文明的城市。其結果正如一切原始發(fā)展階段中的情形一樣,僧侶們獲得了知識教育壟斷地位,因而教育本身也滲透了神學的性質(zhì)?!?、中世紀大學的產(chǎn)生主要是由于工商業(yè)發(fā)達,城市興起,市民階級迫切要求提高文化水平,掌握科學知識,同時,東方拜占廷和阿拉伯文化教育的影響,也有一定關系。它的產(chǎn)生是一種進步現(xiàn)象。中世紀大學特別是早期的大學享有較多的自治權利,這不僅表現(xiàn)在學校的內(nèi)部事務都由教授和學生管理,不受任何上級干預,還表現(xiàn)在各大學都爭取了程度不同的特殊權利。自由講學、游學的權利。審理裁判權。賦稅、關稅、兵役的豁免權。頒發(fā)講演特許證、罷教和遷移權。中世紀大學爭得的上述各種權利,可以說明它是城市市民反抗封建教會的產(chǎn)物。然而,中世紀大學并沒有擺脫宗教的束縛,教會勢力很快就滲進了大學。如巴黎大學到13世紀中葉,已完全為教會所操縱,大學的教學內(nèi)容主要是經(jīng)院哲學,講座大多由僧侶把持,有自由思想的教師被排擠出校。14世紀以后,很多大學實際上是教會開辦的了。盡管如此,大學終究不是教會學校,學生來源廣泛了,教授也不全是僧侶,雖然神學科的地位最高,但還有醫(yī)科、法科和文科,總之,它是新的社會因素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反映。中世紀大學雖然還不是近代學制中的高等教育階段,但是,由于它重視傳授文化知識,注重研究學問,促進了普通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恩格斯說“因為有了大學,所以一般的教育,即使還很壞,卻普及得多了”。中世紀大學利用教會與世俗政權之間的矛盾,爭得了一些特權,有一定民主和自由,有利于科學研究和學術的繁榮,培育了一代新的科學家和思想家練習六(一)填空題1、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2、文藝復興運動實質(zhì)上是一次的文化革命。3、托馬斯莫爾是世紀英國的人文主義者。4、在教學方法上,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反對主義的強迫注入。5、維多里諾是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6、文藝復興時期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維多里諾創(chuàng)辦了一所宮廷學校,稱。7、是文藝復興時期尼德蘭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二)改錯題1、莫爾主張實施等級性的教育。2、文藝復興實質(zhì)上是一次封建階級的文化革命。3、人文主義教育在教學方法上主張壓制兒童的學習興趣。4、文藝復興實質(zhì)上是一次無產(chǎn)階級的文化革命。5、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提倡經(jīng)院主義的教學方法。(三)選擇題1、文藝復興運動實質(zhì)上是一次的文化革命。A奴隸主階級B封建階級C資產(chǎn)階級D無產(chǎn)階級2、是文藝復興時期法國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A蒙旦B莫爾C埃拉斯謨D斯圖謨3、由于創(chuàng)辦“快樂之家”而被譽為“第一個新式學校的教師”的意大利人文主義教育家是。A蒙旦B拉伯雷C莫爾D維多里諾4、在文藝復興時期眾多人文主義者中,倡導“公共、平等、普遍的教育”的是。A拉伯雷B蒙旦C莫爾D維多里謨5、埃拉斯謨是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A英國B法國C尼德蘭D意大利(四)解釋概念題1、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2、文藝復興時期的“快樂之家”(五)簡答題1、講述維多里諾的教育實踐。2、略談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的意義。3、簡述莫爾的教育思想。(六)論述題1、試總結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的基本特點及其產(chǎn)生的原因。2、試比較埃拉斯謨與拉伯雷、蒙旦的教育思想。一填空題1蒙旦和拉伯雷2資產(chǎn)階級3164經(jīng)院5人文主義6“快樂之家”7埃拉斯謨二改錯題1將“等級性”改為“平等”或?qū)ⅰ澳獱枴备臑椤鞍乩瓐D”2將“封建”改為“資產(chǎn)”3將“主張”改為“反對”,將“壓制”改為“發(fā)展”4將“無”改為“資”5將“提倡”改為“反對”三選擇題1C2A3D4C5C四解釋概念題1、新興資產(chǎn)階級的先進思想家們,以古代文化為借鑒和思想資料,提出了戰(zhàn)斗的思想武器“人”。他們用以“人”為中心的“人道主義”或稱“人文主義”跟天主教會的以“神”為中心的“神道主義”相對抗。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主義教育,是這個時期的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資產(chǎn)階級教育的開端。它在反對封建主義、經(jīng)院主義教育的斗爭中,提出了新的培養(yǎng)目標,擴大了教育內(nèi)容,探索了新的方法,擴大了教育實踐活動,從這個意義說,它是一次教育上的革命。2、“快樂之家”設于孟都亞郊外湖濱宮,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校舍整潔舒適,學生可以在這良好的環(huán)境里過著愉快的學習生活?!翱鞓分摇钡膶W生多為貴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數(shù)家庭貧苦但頗具天才的兒童。學生們六七歲入學,20歲畢業(yè),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程度約15年左右。學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擾。維多里諾辦學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官吏、教會領袖和興辦工商業(yè)的企業(yè)家。五簡答題1、維多里諾是意大利著名的人文主義教育家。他的教育實踐體現(xiàn)了他的人文主義教育思想。1423年,維多里諾應孟都亞公爵岡查加之聘,創(chuàng)辦一所宮廷學校,稱“快樂之家”。他在這里執(zhí)教22年,直到1446年逝世。“快樂之家”設于孟都亞郊外湖濱宮,自然環(huán)境優(yōu)美,校舍整潔舒適,學生可以在這良好的環(huán)境里過著愉快的學習生活?!翱鞓分摇钡膶W生多為貴族富豪子弟,只有少數(shù)家庭貧苦但頗具天才的兒童。學生們六七歲入學,20歲畢業(yè),從小學一直學到大學程度約15年左右。學生全部住宿,不受家庭干擾。維多里諾辦學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社會責任感的國家官吏、教會領袖和興辦工商業(yè)的企業(yè)家。他認為上述各種人才,必須在德、智、體、美各方面都得到發(fā)展,成為身心和諧發(fā)展的人。維多里諾是最早把人文主義教育理想付諸實踐的人,所以被譽為“第一個新式學校的教師”。他的實踐活動和教育思想對意大利影響很大,意大利各個小國幾乎都辦起了由人文主義者主持的宮廷學校。2、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是這個時期的資產(chǎn)階級經(jīng)濟的、政治的、思想的、文化的新成就在教育上的反映,是資產(chǎn)階級教育的開端,在教育發(fā)展史上具有巨大進步意義。它提出培養(yǎng)身心和諧發(fā)展的新人目標,擴大了知識范圍,探索并運用了新的教育教學方法,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封建主義和宗教神學的束縛,從這個意義上說,它是繼大學、城市學校之后,對封建教育和宗教教育的又一次沖擊,是教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推動了宗教改革時期的教育改革。由于時代和階級的局限,人文主義教育不可避免的還存在不足之處,但人文主義教育家在教育實踐和教育理論上的成就,不僅是十七世紀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紐斯教育思想的主要來源之一,而且對后世也有著深遠的影響。3、托馬斯莫爾是16世紀英國的人文主義者,早期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家。莫爾的教育思想有著明顯的社會主義性質(zhì),是當時最先進的教育思想。其主要內(nèi)容有以下三點(1)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莫爾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居民,絕不能再像舊社會的人們那樣粗野無文,“愚昧頑鈍”,而應是“有文化、有教養(yǎng)的”具有高尚精神的人。因而必須實行公共的、平等的、普遍的教育。他說“凡是兒童都要學習”,由“教士教育兒童青年,注意他們的讀書求知,也同樣注意培養(yǎng)他們的品德”。此外,國家還要舉辦各種公共講演會,讓成年男女工余之暇接受文化科學知識和道德教育。(2)實行多方面教育,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莫爾認為,社會主義制度下的教育應是多方面的,其目的是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人。在他看來,“沒有德行的學術榮譽只不過是昭著的惡德”,因此,道德教育應居首位。智育的目的在于獲取廣博知識和增長才智,除學習讀、寫、算外,還要攻讀數(shù)學、幾何學、天文學、音樂、邏輯、哲學以及希臘文、拉丁文等等科目。體育是多方面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因為身體健壯才能享受人生的快樂。莫爾重視勞動教育,他從烏托邦島國中人人平等勞動的制度出發(fā),要求青年一代必須接受有關農(nóng)業(yè)和手工業(yè)生產(chǎn)知識和技能的教育。莫爾認為,通過上述各方面教育把青年一代培養(yǎng)成為“殷勤和藹,聰明伶俐,具有能力,喜歡安靜的生活。在需要從事體力勞動時,他們充分習慣于體力勞動,在別的方面他們雖然不一定急切猛進,但在智力探討上卻是不辭勞苦”的人。這種人實際上就是具有高尚道德、科學知識和勞動技能的既能從事體力勞動,又能從事腦力勞動的全面發(fā)展的人。(3)重視直觀教學,注重發(fā)展理性莫爾反對經(jīng)院主義教育那種脫離實際的教條主義和喪失理性的盲目信仰,積極提倡直觀,要求發(fā)展理性。他高度贊賞烏托邦人在教授天文學時“機巧地發(fā)明各種儀器,十分準確地測出地球月球以及在他們的地平線上所見到的列列星辰的運行及部位”的方法,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對事物有較為確切的了解。莫爾還堅信人有理智能力,它可使人辨別是非,認識真理,應通過勤奮地學習文化科學知識使之發(fā)展。為了發(fā)展理性,他提倡自由討論,在討論中通過獨立思考得出科學結論。莫爾的空想社會主義教育思想,反映了資本主義初興時期剛剛誕生的無產(chǎn)階級對教育的一種幼稚的幻想,它雖然不可能實現(xiàn),但在當時有巨大的進步意義,對后世也有較大影響。六論述題1、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教育是資產(chǎn)階級教育的開端,它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1)從對人的崇拜出發(fā),要求熱愛兒童,相信兒童,把他們培育成為體魄健康,知識廣博,多才多藝,富于進取精神,善于處理公私事務的人。這實際上是積極從事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各方面事業(yè)的活動家、開拓者。這個培養(yǎng)目標與造就僧侶,訓練騎士的封建教育相比,可謂發(fā)生了重大變革,反映了時代要求,具有巨大的進步意義。(2)主張恢復古代希臘的體育、德育、智育、美育多方面教育,培養(yǎng)和諧發(fā)展的人。首先恢復體育。中世紀教會學校從“肉體是靈魂的監(jiān)獄”的思想出發(fā),廢除了體育。人文主義者認為肉體是靈魂存在和獲得幸福生活的條件,非常重視發(fā)展人的身體力量,主張通過各項體育活動,使人具有健康、協(xié)調(diào)、敏捷的身體。在道德教育方面,改變了以宗教思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