紗線基礎知識PPT課件_第1頁
紗線基礎知識PPT課件_第2頁
紗線基礎知識PPT課件_第3頁
紗線基礎知識PPT課件_第4頁
紗線基礎知識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紗線是由紡織纖維沿長度方向聚集而成的柔軟細長、并具有一定力學性質(zhì)的纖維集合體。 傳統(tǒng)概念中,紗線是“紗”和“線”的統(tǒng)稱。“紗”是由短纖維沿軸向排列并經(jīng)加捻而成的,或用長絲(加捻或不加捻)組成的,俗稱為“單紗”;“線”是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單紗并合加捻而成的。第1頁/共53頁(b)股線(雙股)(a)單紗第2頁/共53頁 紗線的分類紗線的分類一、按結構和外形分 分為長絲紗、短纖紗、特殊紗。(一)長絲紗 1單絲:單根長絲 2復絲:多根長絲組成的絲束,又分為無捻復絲和有捻復絲。 3復合捻絲:有捻復絲再經(jīng)一次或多次合并、加捻。 第3頁/共53頁4. 變形紗 利用合成纖維受熱時可塑化變形的特性制成的具有彈

2、性或高度膨松性的紗線。 (1)網(wǎng)絡絲(2)彈力絲 網(wǎng)絡絲彈力絲(高彈)彈力絲(低彈) 第4頁/共53頁(二)短纖紗1. 按結構分(1)單紗 短纖維集束成條并加捻而成。(2)股線 由兩根或兩根以上的單紗合并加捻而成。(3)復捻股線(纜線) 由兩根或多根股線合并加捻而成,如纜繩。 第5頁/共53頁(a)單紗(b)股線(雙股)(c)股線(多股)(d)復捻股線第6頁/共53頁(三)長絲/短纖組合或復合紗1. 包纏紗 無捻纖維束(短纖或長絲)的外周螺旋包纏短纖紗或長絲。 如以棉纖維外包真絲。2. 包芯紗 短纖維包覆在長絲紗芯上,如,棉/氨包芯紗、滌/棉包芯紗(生產(chǎn)爛花布)。 3. 長絲/短纖合股紗 由長

3、絲紗和短纖紗平行捻合而成。 第7頁/共53頁 (四)花式紗線 由芯紗、飾紗和包線捻合而成 。芯紗:位于紗中心,提供強力;飾紗:獲得花式效果;固紗:固定花型。第8頁/共53頁圈圈紗辮子紗 雪尼爾紗第9頁/共53頁竹節(jié)紗第10頁/共53頁松樹紗松樹紗蜈蚣紗項鏈紗第11頁/共53頁羽毛紗牙刷紗第12頁/共53頁花式紗面料第13頁/共53頁 二、按組成紗線的纖維種類分 1.純紡紗 由一種纖維材料紡成的紗。如棉紗、毛紗等。 2.混紡紗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纖維所紡成的紗??删C合利用兩種纖維的優(yōu)點。如, 滌/棉紗(T/C紗) 滌綸的含量大于棉的含量。 CVC紗 Chief Value of Cotton,棉

4、占主要成分的滌棉混紡紗(或倒比例的滌棉混紡紗)。 第14頁/共53頁混紡紗的命名: 含量多的在前,當含量相同時,則按天然纖維、合成纖維、再生纖維順序排列,原料之間以“/”分隔。如50%滌綸、15%錦綸和35%棉的混紡紗稱為“滌/棉/錦紗”。 第15頁/共53頁 紗線與纖維細度的表示法紗線的細度是纖維很重要的物理特性和幾何特征之一,它不僅影響紡織加工和產(chǎn)品質(zhì)量,而且還與織物的服用性能密切相關。同樣,細度也是紗線最重要的指標。紗線的細度影響到紡織品的物理機械性能、手感、風格等,它也是進行織物設計的重要依據(jù)之一。第16頁/共53頁 二 紗線的細度指標直接指標:直徑間接指標:特克斯、旦尼爾、公制支數(shù)、

5、英制支數(shù)定長制 一定長度的質(zhì)量(特克斯、旦尼爾),值越大,紗線越粗。定重制 一定質(zhì)量的長度(公制支數(shù)、英制支數(shù)),值越大,紗線越細。第17頁/共53頁 1. 定長制 (1)特克斯(tex):公定回潮率時1000m紗線的重量g數(shù)。國際統(tǒng)一標準單位。 測試:100m長紗線烘干后重量為G0,則:0085.101000*100%)5 . 81 (1000*GGLGNKtex1000LGNktex第18頁/共53頁 1特細號(特細特) 10tex及以下的紗 2細號(細特) 11-20tex 3中號(中特) 21-31tex 4粗號(粗特) 32tex以上 第19頁/共53頁(2) 旦尼爾(den):公定

6、回潮率時9000m紗線的重量g數(shù)。用于蠶絲、化纖的細度表示。 9000LGNkdl 第20頁/共53頁2.定重制(1) 公制支數(shù) (Nm):公定回潮率時1g 重的紗線所具有的長度m數(shù),簡稱公支。 kmGLN第21頁/共53頁 (2)英制支數(shù)(Ne)簡稱英支 對于棉紗,在公定回潮率(9.89)下1磅重的紗線所具有的長度的840碼的倍數(shù)。 *1碼=0.9144米;1磅=453.6克 (磅)碼eeeGLN840)( (棉紗為840碼,精梳毛紗為560碼,粗梳毛紗為256碼,麻紗為300碼。) 通常表示為:21s、32s或21s、32s。 股線的英制支數(shù)表示同公制支數(shù)。第22頁/共53頁紗線的直徑 用

7、直徑來表示紗線的線密度。紗線的直徑是進行織物設計、制定制造工藝參數(shù)的重要依據(jù),它可在顯微鏡下進行測量,但在實際生產(chǎn)中,紗線的直徑由紗線的特數(shù)或支數(shù)和紗線的密度換算而得。第23頁/共53頁 紗線直徑=直徑系數(shù) * V 線密度 直徑系數(shù)C:棉紗單紗直徑系數(shù)為0.037 棉紗股線直徑系數(shù)為0.045 滌棉單紗直徑系數(shù)為0.038 滌棉雙股線直徑系數(shù)為0.04 第24頁/共53頁線的規(guī)格表示法 1 線密度制: (1)相同細度的紗合并成股線,股線的線密度以組成股線的單紗特數(shù)乘上合股數(shù)來表示。 如表示兩根14tex的紗合并的股線表示為142 tex。 (2)當股線中單紗的特數(shù)不同時,則以單紗的特數(shù)相加來表

8、示,如(16+18)tex。第25頁/共53頁 2 支 數(shù)制 (1)相同細度的紗合并成的股線,股線的細度以組成股線的單紗的支數(shù)除以股數(shù)來表示。 如50/3s, 表示3根支數(shù)同樣為50S的單紗合并的股線。 (2)如果組成股線的單紗的支數(shù)不同,則應把單紗的支數(shù)并列,用斜線劃開,如Nm1/Nm2。第26頁/共53頁兩單紗細度不同,Nm1,Nm2,合捻后的股線細度: 1 Nm= 1 1 + Nm1 Nm2第27頁/共53頁例:60s和40s的兩根紗合捻后的股線支數(shù)為:)(244016011公支第28頁/共53頁 化學纖維復絲細度,用“復絲細度/單絲的根數(shù)”表示。 如240D/35F表示復絲總線密度為2

9、40D,單絲根數(shù)為35根。 16.5 tex/30 f,表示復絲總線密度為16.5 tex,單絲根數(shù)為30根。 第29頁/共53頁 化學纖維或蠶絲的復絲線密度為組成該復絲的單絲線密度之和。 復捻絲細度,用“復絲細度/單絲的根數(shù)復捻絲束合股數(shù)”表示,如240D/35F2; 第30頁/共53頁三、紗線的加捻 加捻是成紗的必要手段。 加 捻是使紗條的兩個截面產(chǎn)生相對回轉,這時紗條中原來平行于紗軸的纖維傾斜成螺旋線。 對短纖維來說,加捻主要是為了提高紗線的強度。而長絲的加捻既可以提高 紗線的強度,又可產(chǎn)生某種效應。 紗線加捻的多少以及紗線在織物中的捻向與捻度的配合,對產(chǎn)品的外觀和性能都有較大的影響。第

10、31頁/共53頁 加捻性質(zhì)的指標有: 表示加捻程度的捻度、捻系數(shù) 表示加捻方向的捻向。第32頁/共53頁(一)捻度T 捻度:紗線單位長度內(nèi)的捻回數(shù)。紗絲加捻角扭轉一圈為一個捻回 1. 分類lTtex特數(shù)制捻度(捻/10cm)lTm 公制捻度(捻/m)lTe 英制捻度(捻/英寸)2. 換算 1英寸=2.54cm Ttex=0.1Tm=3.937Te第33頁/共53頁(二)捻向 捻向是指紗線加捻后,單紗中的纖維或股線中單紗呈現(xiàn)的傾斜方向。它分Z捻和S捻兩種。加捻后,紗絲的捻向從右下角傾向左上角,傾斜方向與“S”的中部相一致的稱S捻或順手捻;紗線的捻向從左下角傾向右上角,傾斜方向與“Z”的中部相一致

11、的稱Z捻或反手捻。第34頁/共53頁S S捻 Z Z捻 第35頁/共53頁 股線的捻向ZS:單紗Z捻,股紗S捻 單紗通常為Z捻,股線為S捻ZZ:單紗Z捻,股紗Z捻ZSZ:單紗Z捻,股線初捻S捻,復捻Z捻第36頁/共53頁捻系數(shù) 捻 度不能用來比較不同粗細紗線的加捻程度,因為相同捻度,粗的紗條其纖維的傾斜程度大于細的紗條。在實際生產(chǎn)中,常用捻系數(shù)來表示紗線的加捻程度。 捻系數(shù)是 結合線密度表示紗線加捻程度的相對數(shù)值,可用于比較不同粗細紗線的加捻程度。值越大加捻程度越大. 捻系數(shù)可根據(jù)紗線的捻度和紗線的線密度計算而得到的。第37頁/共53頁 符號 捻度對支數(shù)平方根的比值, 或捻度與線密度(特數(shù))平

12、方根的乘積說明:應用方便,可以比較不同粗細紗線的加捻程度;但不能比較不同原料紗線的加捻程度。第38頁/共53頁 捻系數(shù)的選則:l 細長纖維,捻系數(shù)可低些;l 經(jīng)紗,捻系數(shù)應大些;l 緯紗和針織用紗,捻系數(shù)應小些;l 起絨用紗,捻系數(shù)應小些;l 薄爽織物和針織外衣用紗,捻系數(shù)應大些。捻系數(shù)的選擇:主要由原料性質(zhì)和紗線用途決定。 第39頁/共53頁三 回潮率吸濕性能 紡織纖維放在空氣中,會不斷地和空氣進行水汽的交換,即紡織纖維不斷地吸收空氣中的水汽,同時也不斷地向空氣中放出水汽。 紡織纖維在空氣中吸收或放出水汽的性能稱為纖維的吸濕性。第40頁/共53頁 紡 織纖維的吸濕性是紡織纖維的重要物理性能之

13、一。紡織纖維吸濕性的大小對紡織纖維的形態(tài)尺寸、重量、物理機械性能都有一定的影響,從而也影響其加工和使用性 能。紡織纖維吸濕能力的大小還直接影響服用織物的穿著舒適程度。吸濕能力大的纖維易吸收人體排出的汗液,調(diào)節(jié)體溫,解除濕悶感,從而使人感到舒適。所以在 商業(yè)貿(mào)易、纖維性能測試、紡織加工及紡織品的選擇中都要注意纖維的吸濕性能。第41頁/共53頁 在常見的紡織纖維中,羊毛、麻、粘膠纖維、蠶絲、棉花等吸濕 能力較強,合成纖維的吸濕能力普遍較差,其中維綸和錦綸的吸濕能力稍好,腈綸差些,滌綸更差,丙綸和氯綸則幾乎不吸濕。目前,常將吸濕能力差的合成纖維與 吸濕能力較強的天然纖維或粘膠纖維混紡,以改善織品的吸

14、濕能力。第42頁/共53頁吸水性 在纖維的吸濕性能中,除吸濕性外,纖維材料的吸水性也與服用織物的穿著舒 適性密切相關。 纖維的吸水性是指纖維吸著液體水的性能。 人們在活動時所產(chǎn)生的水汽和汗水,主要根據(jù)材料的吸濕和吸水性能,進行吸收并向外發(fā)散,從而使人感 到舒適。第43頁/共53頁 一般來說,外衣主要是受雨水的浸濕,所以可選擇吸水性小的纖維作外衣材料;內(nèi)衣主要是受身體的不顯性蒸發(fā)和出汗浸濕,因此要選擇吸濕和吸水性大的 纖維作內(nèi)衣材料。 第44頁/共53頁回潮率 濕重-干重 回潮率(%)=100%- 干重 即水分占干重的百分比就是是回潮率。第45頁/共53頁 公定回潮率Wk:由于纖維、紗線的吸濕性

15、隨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而變化,所以在商業(yè)貿(mào)易上為了計價方便對各種紡織材料的回潮率作了統(tǒng)一規(guī)定。這一統(tǒng)一規(guī)定的回潮率即為公定回潮率。 實際回潮率Wa: 實際環(huán)境條件下的回潮率。第46頁/共53頁 紗線的公定回潮率 棉紗8.5(英制9.89) 亞麻紗12.0 苧麻紗10.0 精梳毛紗16.0 粗梳毛紗15.0 絹紡蠶絲11.0粘膠纖維13.0 錦綸紗及長絲4.5 滌綸紗及長絲0.4 腈綸紗2.0維綸紗5.0第47頁/共53頁 紗線的實際重量與 實際回潮率的關系: Wa Ga=Go( 1+ -) 100 Ga為紗線的實際重量;Go為紗線干重;Wa為紗線實際回潮率第48頁/共53頁2紗線的重量換算 所謂重量換算就是同一試樣在不同回潮率時的重量換算。 )1001 (0kkWGG式中:G Gk k公定回潮率時的重量(標準重量或公定重量) W Wk k公定回潮率();G G0 0干重式中:GaGa實際回潮率時的重量(實際重量) WaWa實際潮率(); akakWWGG100100第49頁/共53頁四 紗線的代號產(chǎn)品品種代號舉例純棉紗線一般不標20tex按有光粘膠紗BDBD20tex所無光粘膠紗RDRD20tex用天絲紗LYLY24tex原滌棉混紡紗T/CT/C65/35 13tex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