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談_第1頁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談_第2頁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談_第3頁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談_第4頁
第一次抱母親教學談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新課標下,老師怎么備課第一次抱母親備課散記鎮(zhèn)江市中山路小學華芳在小學語文教材中,我們把所有的文體為四類:詩歌、小說、戲劇和散文。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由于它取材廣泛,搖曳多姿,藝術表現(xiàn)形式豐富多樣,如同五彩斑斕的風景畫,讓人陶醉,讓人喜愛。其中散文的數(shù)量是最多的,也是小學階段語文學習的重點。而寫事明理的散文則占據了中年段教材的一半。我們教師如何去研讀這一類教材,并根據自己的領悟設計出恰當?shù)恼n堂教學過程是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關鍵。下面我就第八冊第四組教材的一篇敘事性散文第一次抱母親談談自己的感受。第一次抱母親記敘了“我”去守護生病住院的母親抱起母親讓護士換床單時,才察覺母親的身體是那么輕,不由

2、想起了母親一弱小的說呢提挑重擔翻山越嶺的往事,心里很難過,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時候母親抱“我”一樣,“我”把母親包在懷里,讓母親入睡,結果卻發(fā)現(xiàn)母親的眼里流出了淚水。課文語言明快,娓娓道來,毫不雕飾,字里行間飽含著一股濃濃的親情。一、抓準文章的主旨閱讀一篇文章,首要的問題是理解文章的主旨,明白作者想要說的意思。教參上是這樣向我們介紹課文所表達的中心:第一次抱母親重點記敘了“我”與護士,與母親的對話,簡潔生動地描寫了“我”抱母親的情景,表現(xiàn)“母親”的無畏、博大,表達了“我”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作為教師,我們閱讀教材時最好要有自己獨到見解,應該學會獨立地探索散文主旨的方法,這探索的途徑與方法也是多種

3、多樣的,主要有:第一從作品的寫作背景探索主旨。第二,從作品的文眼”探索主旨。第三,從作品的重點段落探索主旨。第四,從作品的內部聯(lián)系中探索主旨。第五,從作品的總體傾向上探索主旨。這篇文章可以根據“從作品的內部聯(lián)系中探索主旨”,我們細細地閱讀課文,從抱母親的兩個不同姿勢發(fā)現(xiàn):先前的抱實際上是在托住母親的身體,為了讓護士給母親換床單,在“我”抱母親后,發(fā)現(xiàn)母親用80多斤的身體,去承受了那么多的生活和精神上的重擔后,感受到母親的無畏和博大,更多的是“難過”和“愧疚”。“母親竟然這么輕,我心理很難過。”“我愧疚地望著母親那瘦小的臉?!币虼?,我突發(fā)奇想,要“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那樣”把母親抱在文以載道

4、,我們對待懷里,這后面的抱更多的是用一種溫情的方式來回報母親母親僅僅停留在當母親身體虛弱或病重時才去被迫地關心母親嗎?作者的難過和愧疚讓我們有更多的反思:對待父母最大的悲哀莫過于“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我們關心父母應該是“現(xiàn)在”而不是“將來”。所以我給文章的情感目標定位于:感悟“母親”的無畏、博大,表達了“我”對母親的崇敬和愛戴,教育學生從現(xiàn)在開始主動關心父母。教學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環(huán)節(jié),找出“我”前后抱母親的不同原因和感受:先前抱母親的原因:“輪到我的那天,護士進來換床單,讓母親起來。母親病得不輕,轉身下床都很吃力”。從這句話看我不得不抱母親。后來抱母親的原因:我突發(fā)奇想地說:“媽,你把我從小抱

5、到大,我還沒有好好抱過你呢。讓我抱你入睡吧。"我主動要抱母親。先前抱母親后難過、愧疚,而后面抱母親的感受雖然作者沒有寫出來,我是這樣設計的:請你讀一讀第五自然段,你能體會出“我”的感受嗎?并寫幾句嗎?由于有了先前的不得不抱母親的難過和后面主動抱母親的溫馨畫面、母親留下的幸福甜蜜的淚水作為鋪墊,學生寫道:養(yǎng)育之恩,無以回報,此時此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深情地抱著母親入睡吧;我們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竟然會讓流下母親幸福、欣慰、又苦又甜的淚。我們不要等到母親老了生病了才去關心母親,從現(xiàn)在我們就應學會關心母親及身邊的親人。二、理清線索散文,形散而神聚。所謂形散,是指作者在文章中可以海闊天空,可以古

6、今中外。但必須有一根神線將其串聯(lián)。人們常稱之為線索”。如果我們把作者行文的線索牽住了,然后再披文入情,沿波討源,這樣就能夠牽一線而明全篇。抓住了這根線,我們整個課堂教學就有了整體感。有時一篇文章只有一根線索,有時一篇文章還會有一根暗線。第一次抱母親的是這樣有著一明一暗的線索的文章。他的明線是“我”抱母親,一條暗線是“我”抱母親的內心感受。教學設計中,我就抓住這一明一暗的線索進行教學設計:課文的題目是第一次抱母親,請同學們拿起文章,輕聲讀一讀,看看文中哪些句子直接描寫抱母親的情形?劃出來然后讀一讀。左手托住母親的脖子,右手托住她的腿彎,使勁一抱,沒想到母親輕輕地,我用力過猛,差點仰面摔倒。我坐在

7、床沿上,把母親抱在懷里,就像小時候無數(shù)次抱我那樣。文中兩處寫到抱母親,同樣是抱著,你有沒有感受到兩處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學生做抱母親的動作。這前后兩處抱母親除了動作不同,還有什么不同?聯(lián)系上下文看看有什么不同?(抱母親的原因不同,抱過以后的感受不同也就是情感不同。)接著品讀無意之抱”體會母愛的偉大,感受我的難受和愧疚。冉品讀深情之抱,感悟母子情深,明白我們從小要關心和回報母親和身邊的人。一個理不出生活線索的人,對社會的認識也一定膚淺、片面。如果散文教學中抓不住線索,你的課堂教學將會顯得如一盆散沙,缺少整體感。三、析得語言語文的教學,我們不應該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教師的責任不是僅僅把知識傳授

8、給學生,而是教會學生通過更多的方法和途徑把知識學到手,并構建生成新的知識。通過這一課,或者這一篇文章的學習,能夠找到一些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進而舉一反三,指導他們的課外閱讀。因此,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就顯得尤其重要。在平常的教學中,我常常在思考: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也像數(shù)學課那樣教給學生一些學習的語文方法和規(guī)律,我們的語文學習是否會更簡簡單,更加輕松一次而,效率也會有所提高。1 .在第一次抱母親這課的教學中我就教給學生一些品析重點語句的方法。有一個教學過程我是這樣設計的:你從哪些句子中感受到母親的辛苦?出示句子:在我的記憶中,母親總是手里拉著我,背上背著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中的擔子翻山越嶺。這

9、樣年復一年,直到我們長大。我們長大后,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擔,母親總是叫我們放下,讓她來挑。這是這篇課文中含義深刻的的幾句話,也是重點句,像這樣的重點句子,我們應該怎樣品析呢?我是這樣設計教學過程的:A抓住重點詞體會你從哪些詞句讀出母親的辛苦?(100多斤的擔子、翻山越嶺、年復一年等詞語寫出了母親的辛苦。)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感受到母親的辛苦。B還可以想象畫面再讀這樣的句子,你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呢?在烈日炎炎、酷暑難當?shù)南奶?,母親在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冬天,母親C悟言外意重擔”指什么?母親除了每天要挑起100多斤重的擔子,你覺得還有別的擔子嗎?(她要把我和妹妹辛辛苦苦養(yǎng)大,還有各種各樣復雜

10、的家務勞動。為了家庭,為了生活,她瘦弱的肩頭曾經擔負起多少生活的重擔?。。┩瑢W們,當我們這樣理解了重擔”的意思之后,再回過頭來看翻山越嶺”這個詞,母親僅僅是翻過那真實的一座座山,一道道嶺嗎?還指什么?(母親為了家庭,為了生活,為了子女,走過了多少曲折的、不平坦的道路。母親用那孱弱的肩頭,帶著我們全家度過了生活中的一個個難關。)2 .教給學生的語言的能力。閱讀教學,承載的不僅僅讀懂語言文字,如果能把讀寫結合起來,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設計中,在品析句子的時候讓學生會用想象畫面的方法再讀這樣的句子,你的腦海中會出現(xiàn)怎樣的畫面呢?你還能仿照這樣的句式寫一兩句,讓我們感受母親的辛苦嗎?在烈日炎

11、炎、酷暑難當?shù)南奶?,母親在北風呼嘯、大雪紛飛的冬天,母親在教學課文的最后一段時,我是這樣設計的:可是當病榻上的老母親這么輕描淡寫的話更讓我愧疚萬分,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千般滋味,萬番感慨,一齊涌上了心頭。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這就是后面換一種姿勢抱母親。1 .出示句子:我坐在床沿上,把母親包在懷里,就像小時候母親無數(shù)次抱我那樣。2 .這后面的抱,作者沒有寫出感受,請你讀一讀第五自然段,你能體會出“我”的感受嗎?請你寫幾句。學生深情地寫道:養(yǎng)育之恩,無以回報,此時此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深情地抱著母親入睡吧;母親的心這么容易滿足,她為我們無私付出了那么多,而如今兒子的一個小小的動作卻讓她感到如此幸福、

12、欣慰,流下了眼淚我們這樣一個簡單地動作竟然會讓母親幸福、欣慰、又苦又甜的淚。我們不要等到母親老了生病了才去關心母親,從現(xiàn)在我們就應學會關心母親及身邊的親人這樣的讀寫結合,既能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母親的博愛與偉大,明白我們現(xiàn)在就應該抓住時機關心父母的道理,同時也能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升。四、因聲得情散文學習要特別注意抓住聲感的突破口。從聲感出發(fā),因聲求氣,循聲得情。就是根據文章的言之短長、聲之抑揚來誦讀,并通過誦讀來體會作者貫穿在作品里的文氣,體會作者的情感。在散文的教學中,學生的大聲朗讀不可忽視作家秦牧曾談到這樣一個故事:某國有一位著名女演員,拿著一張菜譜,以另一個國家的語言當眾朗誦,運用的

13、是她演悲劇時的腔調,那沉痛蒼涼,凄苦激烈的音調,竟使座中有人為之泣下。一張菜譜,不可能有什么情感內容,況且還是他國語言,但它能使人泣下,這個故事生動地說明了語言的聲音本身有著獨立的表情作用,同時也告訴我們,散文的閱讀教學不能忽視了聲感的要素。散文的誦讀自然不必像詩歌的吟誦那樣有很多講究,只要讀出個人的感悟就行。教學設計中,教師板書課題后,就指名學生讀讀課題,讀出自己的感受。有的強調了第一次,感受到包母親的不同尋常,有的強調了抱,感受到新奇:平常母親抱孩子,而這篇文章卻是我“抱”母親,有的強調了母親,表達了對母親的敬意和感恩。散文的誦讀還要求長久地熟讀,光一二遍不可能讀出文章的聲情來,只有在爛熟之后,才有可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