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課時作業(yè)十1.B解析 NaHCO3受熱分解而Na2CO3受熱不易分解,故Na2CO3的熱穩(wěn)定性強于NaHCO3。2.B解析 B項,NaOH密封保存,目的是防止空氣中的CO2與之反響而變質。3.A解析 加熱固體時,試管口不能向上傾斜,A項設計錯誤;B項中脫脂棉燃燒,能說明Na2O2與水反響放熱;C項中氣球變大,證明Cl2能被NaOH溶液吸收;D項能進展Na與Cl2的反響。4.D解析 A項中可生成NaCl、NaHCO3;B項中可生成Na2CO3、NaHCO3;C項中可生成Na2CO3、NaOH;D項中只生成Na2CO3。5.C解析 應將鈉外表的煤油用濾紙吸干且燒杯中不能裝滿水,A項錯誤;B項都有
2、白色沉淀產(chǎn)生,錯誤;Na2O2與CO2反響生成氧氣,假如棉花燃燒說明到達了著火點,能證明是放熱反響,C項正確;觀察鉀的焰色反響應該透過藍色鈷玻璃,D項錯誤。6.D解析 Na2O2為淡黃色固體,與水反響除生成NaOH外還放出O2,因此Na2O2不是堿性氧化物,A項錯誤。根據(jù)反響2Na2O2+2CO22Na2CO3+O2,Na2O2既是氧化劑又是復原劑,當有2 mol CO2參加反響時轉移2 mol e-,故標準狀況下11.2 L CO20.5 mol反響時,轉移電子數(shù)目為0.5NA,B項錯誤。Na2O2是離子化合物,1 mol Na2O2含陰離子O22-的個數(shù)為NA,C項錯誤。根據(jù)規(guī)律H2、CO
3、或其混合氣體,以及通式為COmH2n的有機物,完全燃燒后產(chǎn)物與足量Na2O2充分反響,Na2O2增重與原氣體或有機物質量相等,容易判斷D項正確。7.D解析 Na2CO3、NaHCO3分別與HCl反響,有關物質的質量關系是Na2CO3+2HCl2NaCl+H2O+CO2106 g73 g44 gNaHCO3+HClNaCl+H2O+CO284 g36.5 g44 g顯然,等質量的Na2CO3、NaHCO3分別與足量鹽酸反響,NaHCO3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多,Na2CO3消耗鹽酸多,A項、B項錯誤;向NaHCO3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有如下反響:HCO3-+OH-CO32-+H2O,CO32-+Ba
4、2+BaCO3,C項不正確;Na2CO3、NaHCO3均既能與酸如鹽酸、硫酸等反響,又能與BaOH2反響生成BaCO3沉淀,D項正確。8.C解析 因為是溶液中的反響,所以都有H2產(chǎn)生,NH4NO3溶液還產(chǎn)生NH3,CuSO4溶液還產(chǎn)生CuOH2沉淀。9.A解析 圖像中從O點即開場產(chǎn)生CO2氣體,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HCO3,正確;圖像中Oa段消耗HCl的量小于ab段消耗HCl的量,對應的溶液中的溶質為Na2CO3和NaHCO3,且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n(Na2CO3)n(NaHCO3)=13-1×2=11,正確;圖像中,Oa段消耗HCl的量等于ab段消耗HCl的量,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
5、Na2CO3,不正確;圖像中,Oa段消耗HCl的量大于ab段消耗HCl的量,對應溶液中的溶質為Na2CO3、NaOH,且二者的物質的量之比n(Na2CO3)n(NaOH)=13-1×2=11,不正確。10.D解析 把Na2CO3溶液逐滴加到鹽酸中,開場時鹽酸過量,那么發(fā)生反響Na2CO3+2HCl2NaCl+H2O+CO2,開場就有氣體放出。假設將鹽酸滴到Na2CO3溶液中,開場時Na2CO3過量,只發(fā)生反響Na2CO3+HClNaHCO3+NaCl,無氣體放出,只有在Na2CO3全部轉化成NaHCO3后再滴加鹽酸才有氣體放出。nNa2CO3nHCl=0.025 L×2 m
6、ol·L-10.075 L×1 mol·L-1=23>12,故產(chǎn)生的CO2的體積不一樣。11.A解析 測量堿石灰增重的方法是重量法而不是量氣法,B項錯誤;C項樣品中參加足量鹽酸,燒瓶內物質的質量增加而不是減輕,C項錯誤;D項中因部分CO2能溶解到水里,且與水反響生成H2CO3,故排出水的體積并不是生成的CO2的全部體積,D項錯誤。12.B解析 混合粉末加鹽酸有氣體產(chǎn)生說明其中可能有Na2O2、Na2CO3、NaHCO3,又由于氣體通過足量的NaOH溶液后體積減小,說明氣體中同時含有O2和CO2,那么原混合粉末中肯定存在Na2O2,還可能有Na2CO3或NaH
7、CO3中的一種或兩種,將原混合粉末在空氣中加熱有氣體放出,說明NaHCO3肯定存在,但Na2CO3和NaCl不能確定是否存在。13.1NaOH、Na2CO3Na2CO3Na2CO3、NaHCO3NaHCO32112NaOH、Na2CO30.15 mol·L-1解析 2分析圖中曲線和各個量的關系,A中先參加的25 mL鹽酸,含有的氫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1 mol·L-1×0.025 L=0.002 5 mol,此時發(fā)生的反響為CO32-+H+HCO3-,所以溶液中含有的CO32-的物質的量為0.002 5 mol,后加的50 mL鹽酸和HCO3-反響生成CO2,因為
8、后加的氫離子的物質的量為0.1 mol·L-1×0.050 L=0.005 mol,所以標準狀況下CO2的體積為0.005 mol×22.4 L·mol-1×1 000 mL·L-1=112 mL。在B中先參加的60 mL鹽酸都沒有氣體生成,又參加15 mL 鹽酸CO2完全放出,也就是說nHCO3-=0.1 mol·L-1×0.015 L=0.001 5 mol,那么原溶液中只有0.001 5 mol CO32-,含有0.006 mol-0.001 5 mol=0.004 5 mol 的OH-,即原溶液中的溶質是N
9、aOH和Na2CO3。根據(jù)鈉原子守恒,可計算氫氧化鈉溶液的物質的量濃度。14.1石灰石和稀鹽酸飽和NaHCO3溶液吸收CO2氣體中的HCl否假設不先驅出溶液中溶解的CO2氣體,步驟參加的NaOH將有一部分與CO2反響,得到的Na2CO3不純2Zn粒裝置A中生成的H2推動裝置B中的CO2氣體,使裝置B中的CO2氣體全部被裝置D中的堿石灰吸收稀硫酸3偏高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CO2等氣體進入裝置D中,使裝置D中堿石灰的質量增加495.4%解析 1裝置A是CO2的發(fā)生裝置,用的藥品是鹽酸和CaCO3;裝置B的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最好的試劑是飽和NaHCO3溶液;因為CO2在水中有一定的溶解性,
10、所以要先加熱煮沸,除去溶解在水中的CO2,再使中生成的NaHCO3與NaOH反響生成純潔的Na2CO3。2裝置A用于制取H2,用的藥品是鋅粒和稀硫酸,目的是把裝置B產(chǎn)生的CO2都趕到裝置D中被堿石灰吸收,使實驗數(shù)據(jù)盡可能準確;裝置B發(fā)生的是酸與Na2CO3生成CO2的反響,后面沒有除雜裝置,所以可用不揮發(fā)的稀硫酸。3裝置C用來吸收CO2中的水蒸氣,假設無此裝置,裝置D中的堿石灰不僅會吸收CO2還會吸收水蒸氣,使測得的CO2的量偏高,導致Na2CO3的含量偏高;裝置E是為了防止空氣中的CO2和水蒸氣進入裝置D中,對實驗造成誤差影響。4裝置D的質量增加3.96 g,增加的質量為Na2CO3和稀硫酸
11、反響生成的CO2的質量,根據(jù)轉化關系:Na2CO3CO210644mNa2CO33.96 g106m(Na2CO3)=443.96 g,解得mNa2CO3=9.54 g,wNa2CO3=9.54 g10 g×100%=95.4%。課時作業(yè)十一1.B解析 A項,鎂的金屬性比鋁強,錯誤;B項,鎂和鋁的氧化物都可以與鹽酸反響,正確;C項,鎂和鋁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分別是2和3,錯誤;D項,氧化鋁是兩性氧化物,可以與氫氧化鈉溶液反響,氧化鎂是堿性氧化物,與氫氧化鈉溶液不反響,錯誤。2.C解析 氨水為弱堿,不能溶解Al2O3,二者不反響,故C項錯誤。3.D解析 A項,向混合溶液中參加過量的鋁粉,
12、不發(fā)生反響,不能將Mg2+沉淀出來,錯誤;B項,向混合溶液中參加過量的鹽酸,不發(fā)生反響,不能將Mg2+沉淀出來,錯誤;C項,向混合溶液中參加過量的氨水,兩種離子均轉化為沉淀,錯誤;D項,向混合溶液中參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生成的氫氧化鋁能溶解在強堿中,而氫氧化鎂不能溶解,從而可將Mg2+沉淀出來,正確。4.A解析 在鎂、鋁混合物中參加HNO3和濃H2SO4都不產(chǎn)生H2;參加NaOH溶液,只有Al與之反響生成H2,而鎂不反響;參加鹽酸,鎂、鋁都與鹽酸反響生成H2,所以放出H2的量最多。5.C解析 解答此題時應特別注意,難溶物的Ksp越小, 在溶液中越易形成沉淀;AlOH3能溶于過量的NaOH溶液
13、。由于AlOH3的Ksp比FeOH3的Ksp大,故在混合液中參加NaOH溶液時,先生成FeOH3沉淀,而不生成AlOH3沉淀,當FeNO33反響完全后再生成AlOH3沉淀,繼續(xù)參加NaOH溶液,AlOH3沉淀又溶解,故只有C圖像符合題意。6.B解析 濃H2SO4稀釋時應將濃H2SO4加到水中,A項錯誤;過濾時應用玻璃棒引流,C項錯誤;由于MgCl2水解,故加熱蒸干MgCl2溶液時得不到MgCl2固體,D項錯誤。7.B解析 A、C、D三項中,無論前者滴入后者還是后者滴入前者,反響現(xiàn)象均一樣;B項,假設將NaAlO2溶液滴入鹽酸中,開場鹽酸過量,沒有沉淀生成,隨著NaAlO2溶液的增多,會產(chǎn)生Al
14、OH3白色沉淀,假設將鹽酸滴入NaAlO2溶液中,開場鹽酸少量,會立即產(chǎn)生AlOH3白色沉淀,隨著鹽酸的增多,最后白色沉淀逐漸溶解,反響現(xiàn)象不同,符合題意。8.D解析 溶液中與OH-反響的陽離子有H+、Al3+、NH4+三種,在反響過程中生成的AlOH3也可以與OH-反響,反響的先后順序大致為H+、Al3+、NH4+、AlOH3,其中Al3+和NH4+的反響順序難以確定。由題中所給方程式可知,AlOH3和氨水不反響,可以采用假設法確定Al3+和NH4+的反響順序,假設NH4+先與OH-發(fā)生反響,離子方程式為NH4+OH-NH3·H2O,那么Al3+會與NH3·H2O發(fā)生反響
15、Al3+3NH3·H2O3NH4+AlOH3,相當于NH4+沒發(fā)生反響,故該假設不成立,OH-應先與Al3+反響,再與NH4+反響,應選D項。9.C解析 A項,試劑X應為強堿溶液,使Al2O3溶解;B項,假設用強酸代替CO2,強酸過量時,AlOH3會溶解;D項,因Al比Fe活潑,不能用Fe置換Al。10.B解析 向NaOH溶液中逐滴參加AlCl3溶液時發(fā)生反響Al3+4OH-AlO2-+2H2O,3AlO2-+Al3+6H2O4AlOH3。a點時溶液中有大量OH-,與Fe3+、HCO3-不能大量共存;b點時溶質為NaCl和NaAlO2,所有離子可以大量共存;c點時溶質為NaCl,與A
16、g+不能大量共存;d點時溶質為NaCl和AlCl3,Al3+與CO32-互相促進水解不能大量共存。11.C解析 通入CO2時,反響的先后順序:BaOH2+CO2BaCO3+H2O、2NaOH+CO2Na2CO3+H2O、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Na2CO3+CO2+H2O2NaHCO3、BaCO3+CO2+H2OBaHCO32,根據(jù)通入CO2的量,判斷沉淀的量,C項正確。12.A解析 a mol AlCl3完全轉化為AlOH3時需要NaOH的物質的量為3a mol,且沉淀最大值為a mol,故、有可能;當b<3a時,NaOH缺乏,此時nAlOH3=13
17、nNaOH=b3 mol,有可能,不可能;當3a<b<4a時,Al3+ 3OH-AlOH3a mol3a mola molAlOH3+OH-AlO2-+2H2Ob-3amolb-3amol剩余的AlOH3沉淀為a mol-b-3amol=4a-bmol,有可能,應選A項。13.B解析 據(jù)題意可知溶液中一定不含有Cu2+、HCO3-。當溶液中有Al3+生成時,原溶液中含有H+,不含有NO3- 產(chǎn)生的氣體為NO、SO32-、OH-,據(jù)電中性原那么知其中必定含有SO42-,于是不能存在Ba2+、Ag+,可能含有Mg2+,A項錯誤,B項正確;當溶液中有AlO2-生成時,原溶液中含有OH-,
18、肯定沒有H+、Ag+、Mg2+,據(jù)電中性原那么知其中必定含有Ba2+,于是不能存在SO32-、SO42-,可能含有NO3-,C、D項錯誤。14.1加快反響速率2AlOOH+NaOHNaAlO2+H2O3促進AlO2-的水解CO24Na2CO3+CaOH2CaCO3+2NaOH5NaOH解析 1粉碎后的鋁土礦堿浸時應在較高溫度下進展,是因為溫度越高,反響速率越快。3AlO2-在溶液中會發(fā)生水解:AlO2-+2H2OAlOH3+OH-,根據(jù)越稀越水解,可知加水稀釋是為了促進AlO2-的水解。4濃縮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氣中的CO2而含有雜質,雜質是碳酸鈉,碳酸鈉與氫氧化鈣反響生成苛性鈉,從
19、而除去碳酸根離子,化學方程式為Na2CO3+CaOH2CaCO3+2NaOH。5后續(xù)反響中又生成氫氧化鈉,而開場時是用氫氧化鈉溶液溶解鋁土礦,故該消費流程能實現(xiàn)循環(huán)利用的是NaOH。15.1AlN+3H2OAlOH3+NH3加快AlN水解反響速率,降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促使NH3逸出2Al2O3+6H+2Al3+3H2O32Fe2+2H+ClO-2Fe3+Cl-+H2O4FeOH35防止AlOH2Cl水解生成AlOH3解析 1氣體A能使潮濕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那么A為NH3,即AlN發(fā)生了水解生成NH3和AlOH3?!八獠捎?0 可以加快AlN水解反響速率,降低NH3在水中的溶解度,促使
20、NH3逸出。2“酸溶時,Al2O3與酸反響生成鋁鹽。3“氧化時,Fe2+與ClO-發(fā)生氧化復原反響,離子方程式為2Fe2+2H+ClO-2Fe3+Cl-+H2O。4“酸溶“氧化后溶液中含有的金屬陽離子為Al3+、Fe3+,參加純堿調節(jié)pH使Fe3+生成FeOH3沉淀,過濾后廢渣為FeOH3。5直接蒸發(fā)時AlOH2Cl會水解生成AlOH3。課時作業(yè)十二1.B解析 Fe2O3為紅棕色固體,A項錯誤;FeOH2、FeOH3均難溶于水,B項正確;鐵屬于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少時需要補充,C項錯誤;地殼中不含鐵單質,含鐵的礦物中,鐵元素以化合態(tài)存在,D項錯誤。2.C解析 Zn與稀硫酸發(fā)生置換反響可得到氫
21、氣;氯氣與FeBr3發(fā)生置換反響得到FeCl3和單質溴;高溫條件下Fe與水蒸氣發(fā)生置換反響生成Fe3O4和氫氣;單質氟與水發(fā)生置換反響生成氧氣和HF。綜上所述,C項正確。3.A解析 pH=0的溶液呈強酸性,Fe2+、NO3-、H+不能大量共存,B項不正確;C項應為0.3 mol,不正確;D項電荷不守恒,不正確。4.B解析 A、C、D三項中的氧化劑雖均能使Fe2+氧化為Fe3+,但同時會引入新的雜質,故此三項不符合題意;H2O2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為Fe3+,復原產(chǎn)物為水,不引入新的雜質,B項符合題意。5.A解析 單質鐵可以參與兩個反響:將FeCl3復原為FeCl2,此過程溶液的質量是增加
22、的;與CuCl2發(fā)生置換反響,此過程溶液的質量是減少的。中質量的增加量等于中質量的減少量。設溶液的體積為1 L,溶液中FeCl3的濃度為x mol/L,CuCl2的濃度為y mol/L,質量增減為z g,那么Fe+2FeCl33FeCl2m2 mol56 gx molz gFe+CuCl2Cu+FeCl2m1 mol64-56gy molz g12×56x g=64-56y g,28x=8y,xy=27。6.A解析 葡萄糖在堿性條件下能與新制CuOH2懸濁液反響生成紅色Cu2O沉淀,但廢液為酸性,不能與葡萄糖反響,A項錯誤;Ag+與Cl-反響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AgCl沉淀,B項正確;
23、廢液中假設無Fe3+,Fe與Cu2+反響那么會有固體生成,C項正確;D項所述為用氧化法檢驗Fe2+的方法,正確。7.1濃鹽酸四氧化三鐵22H2O22H2O+O2KClO334HCl濃+MnO2MnCl2+2H2O+Cl24鐵粉KSCN溶液溶液變紅解析 因鐵在O2中點燃生成Fe3O4,該氧化物與鹽酸反響可生成FeCl2、FeCl3的混合物,鐵與Cl2反響生成FeCl3,故B為O2,D為Cl2,C為濃鹽酸,E為Fe3O4,G為FeCl3,F為FeCl2。因2Fe3+Fe3Fe2+,所以向新配制的FeCl2溶液中參加鐵粉可以防止Fe2+被氧化成Fe3+。檢驗Fe3+常用KSCN溶液。8.C解析 Fe
24、3O4與稀硝酸反響時,Fe2+會被氧化為Fe3+,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3Fe3O4+28H+NO3-9Fe3+NO+14H2O。9.C解析 當銅全部析出時,溶液中不存在Cu2+,A項錯誤;由于紅色粉末是Cu,所以溶液當中肯定沒有Fe3+,故B錯誤;由于氧化性Fe3+>Cu2+,無論是和Fe反響,還是和Cu反響,溶液中一定存在Fe2+,當Fe過量時,不存在Cu2+,當Fe缺乏時,有Cu2+,故C正確;由C分析可知,溶液中可能還有Cu2+,故D錯誤。10.B解析 氧化銅和氧化鐵組成的混合物與硫酸恰好完全反響,說明硫酸的物質的量恰好等于原氧化物中的氧原子的物質的量,當混合物被一氧化碳復原時,那么
25、所得固體銅和鐵的質量等于原固體質量-氧原子質量,由于原混合物中nO=nH2SO4=0.05 L×2 mol·L-1=0.1 mol,那么冷卻后固體的質量為a g-16 g·mol-1×0.1 mol=a-1.6g。11.D解析 SO2通入混合液中,發(fā)生反響SO2+2H2O+2FeCl3H2SO4+2FeCl2+2HCl,溶液由棕黃色變?yōu)闇\綠色,FeCl3作氧化劑,表現(xiàn)氧化性,SO2表現(xiàn)復原性;H2SO4與BaCl2反響得到BaSO4白色沉淀和HCl,故A、B、C選項均不正確,D項正確。12.A解析 假設用過量硝酸酸溶,那么會引入NO3-,A項說法錯誤;S
26、O2是一種污染氣體,必須回收利用,B項說法正確;通入Cl2的目的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C項說法正確;為了防止Fe3+水解,由FeCl3·6H2O制取無水FeCl3時需要在HCl的氣流中加熱,D項說法正確。13.1BDE2Fe3+3H2OFeOH3膠體+3H+1100 nm32Fe3+Cu2Fe2+Cu2+A4NaCl氧化生成的FeOH3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abc解析 1合金硬度大于純金屬,A項錯誤;鋼中含有碳元素,故C項錯誤,B、D、E三項正確。2生成FeOH3膠體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FeOH3膠體+3H+,形成膠體的微粒直徑范圍為1100 nm。3FeCl3
27、腐蝕銅的離子方程式為2Fe3+Cu2Fe2+Cu2+,溶液中有Fe2+、Cu2+,要獲取Cu應參加過量Fe粉,此時溶液中應參加濃鹽酸溶解未反響的Fe粉、Fe粉完全溶解時溶液中溶質全為FeCl2,此時通入Cl2使其轉變?yōu)镕eCl3,應選A項。4由質量守恒可知X為NaCl。由于FeO42-中Fe為+6價,故其具有強氧化性可用于殺菌消毒,由于產(chǎn)物中有FeOH3,其為膠體能吸附水中的懸浮雜質。a、b在水中可形成膠體,可凈水,ClO2可用于水的殺菌、消毒,危害小,故可凈水,“84消毒液有殺菌消毒作用,但是堿性太強,氣味太濃,不適宜水的凈化。14.1防止溶液倒吸入裝置中或平安瓶防止SO3液化或凝固2檢驗試
28、劑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0.5 mol·L-1 BaCl2溶液0.01 mol·L-1酸性KMnO4溶液或0.01 mol·L-1溴水假設溶液紫色或橙色褪去,證明氣體產(chǎn)物中含有SO2,假設溶液紫色或橙色無明顯變化,證明氣體產(chǎn)物中不含SO23Fe3+3SCN-FeSCN3假如FeSO4未完全分解,溶液里也存在Fe2+解析 1假設裝置中產(chǎn)生的氣體極易和溶液反響,會發(fā)生倒吸,所以裝置的試管能防止溶液倒吸入裝置中;SO3的沸點是44.8 ,當溫度高于44.8 時SO3為氣體,把試管浸泡在50 的熱水浴中能防止SO3液化或凝固。2根據(jù)預期現(xiàn)象和結論可知裝置中試劑用來檢驗SO3,相當
29、于檢驗SO42-,故參加的試劑為BaCl2溶液。裝置檢驗產(chǎn)生的SO2氣體,故可從給出的試劑中選取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SO2具有復原性,與酸性KMnO4溶液或溴水發(fā)生氧化復原反響而使之褪色。3硫氰化鉀溶液遇含有Fe3+的溶液顯紅色,發(fā)生反響的離子方程式為Fe3+3SCN-FeSCN3。殘留固體中可能有未完全分解的FeSO4,用硫酸溶解后溶液中含有Fe2+,滴加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后也可褪色。課時作業(yè)十三1.C解析 合金的熔點比成分金屬的熔點低,生鐵屬于合金,故熔點小于純鐵的熔點。2.C解析 鐵為較活潑金屬,可用熱復原法制取,A項合理。Hg不活潑,用熱分解法制取,B項合理。由于MgO的熔點太高,
30、所以用電解熔融MgCl2制取金屬鎂,C項錯誤。Na為很活潑的金屬,用電解其熔融鹽的方法制取,D項合理。3.C解析 用磁鐵礦煉鐵的反響為Fe3O4+4CO3Fe+4CO2,當有1 mol Fe3O4被CO復原成Fe時,轉移8 mol電子。4.C解析 鋁性質較活潑,能和酸反響生成鹽和氫氣,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Al位于H之前,所以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陽離子得電子才能越強,其單質的復原性越弱,用惰性電極電解飽和食鹽水時,陰極生成氫氣而得不到鈉,說明Na的活動性大于H,所以可以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常溫下,濃硫酸和鐵發(fā)生氧化復原反響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而阻止鐵進一步被氧化,該現(xiàn)象是鈍化現(xiàn)象,與金屬活
31、動性順序無關;構成原電池的裝置中,作負極的金屬加速被腐蝕,作正極的金屬被保護,Fe、Zn和電解質溶液構成原電池,Zn易失電子作負極、Fe作正極,那么Fe被保護,所以能用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5.D解析 制得1 mol金屬轉移電子最少的消耗鋁最少。AD項制得1 mol金屬需要電子的物質的量依次為4 mol、3 mol、5 mol、83 mol。6.14Al+3MnO23Mn+2Al2O323Si+2V2O34V+3SiO2參加CaO作熔劑,使之與反響產(chǎn)物SiO2結合成CaSiO3,利于反響的進展7.D解析 鐵通常用CO復原Fe2O3得到,而鋁一般用電解Al2O3的方法得到,A項正確;Al2O3能與
32、NaOH溶液反響而Fe2O3不能,B項正確;FeCl3與鐵反響生成FeCl2,C項正確;Cu、CuO都能與稀硝酸反響,D項錯誤。8.B解析 步驟的目的是把亞鐵離子氧化為鐵離子,發(fā)生的主要反響為2Fe2+H2O2+2H+2Fe3+2H2O,A項正確;步驟假設用氯水、硝酸等強氧化劑代替 H2O2,那么氧化劑的復原產(chǎn)物不是水,會引入新的雜質氯離子或硝酸根離子,同時還會造成污染,所以不能將H2O2換為氯氣或硝酸,B項錯誤;步驟用CuCO3代替CuO也可調節(jié)溶液的pH,碳酸銅與過量的硫酸反響生成硫酸銅、水、二氧化碳氣體,不會引入新的雜質,C項正確;洗滌固體的操作為向漏斗中參加少量冷的蒸餾水至浸沒晶體,待
33、水自然流下,重復操作23次,D項正確。9.C解析 CuO經(jīng)高溫灼燒生成Cu2O,因硝酸具有強氧化性,Cu、CuO及Cu2O都可與硝酸發(fā)生反響,最終生成CuNO32,那么反響后沒有紫紅色固體生成,不能說明CuO分解的程度。10.C解析 途徑的反響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因此硫酸和硝酸的物質的量之比最好為32,A項正確;途徑發(fā)生的反響是2Cu+O2+2H2SO42CuSO4+2H2O,途徑Cu+2H2SO4濃CuSO4+SO2+2H2O,途徑、均有對環(huán)境有污染的氣體產(chǎn)生,途徑?jīng)]有,B項正確;4CuSO42Cu2O+O2+4SO3,消耗1 mol CuSO4
34、生成0.25 mol氧氣,C項錯誤;這是醛基被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氧化的過程,葡萄糖中含有醛基,D項正確。11.1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22FeCl3+Cu2FeCl2+CuCl23Cu、Fe鐵粉C2Fe2+Cl22Fe3+2Cl-解析 3通過流程圖可知單質銅來自于濾渣,那么第一步為置換單質銅,故過量物質為Fe,濾渣為Fe和Cu的混合物,濾液為FeCl2溶液,分開濾渣中的Fe和Cu,又要得到濾液,所以過量的為稀鹽酸,濾液為鹽酸與FeCl2溶液的混合物,混合最終要得到FeCl3溶液,那么通入為過量的Cl2;配制并保存硫酸亞鐵溶液需考慮防止Fe2+被氧化,防止被氧化需參加鐵粉。要證明某溶液中不存在Fe3+,而可能存在Fe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組長崗位職責解析
- 醫(yī)院設備維護人員崗位職責
- 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資源開發(fā)計劃
- 校內體育聯(lián)誼賽事計劃
- 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日志范文
- 基層醫(yī)療機構醫(yī)囑查對核對流程方案
- 2025年幼兒園大班飲食營養(yǎng)指導計劃
- 裝配式建筑施工節(jié)點質量管理措施及防治措施
- ??崎T診護士工作職責提升
- 基層干部培訓學習心得體會
- 2025至2030中國現(xiàn)金處理中心行業(yè)發(fā)展趨勢分析與未來投資戰(zhàn)略咨詢研究報告
- 期末模擬卷譯林版八年級英語下學期
- 2025年湖北省中考英語真題試卷
- 沈陽市重點中學2025屆英語七下期末監(jiān)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智能印章使用管理制度
- 消防高溫防暑講評課件
- 2025年中國郵政集團有限公司遼寧省分公司人員招聘筆試備考試題及答案詳解1套
- 充電站建設管理制度
- 2024-2025學年度第二學期二年級語文暑假作業(yè)有答案共25天
- AI技術賦能中小學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與實踐研究
- 青島版二年級上冊科學全冊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