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上綜合練習_第1頁
人教版四上綜合練習_第2頁
人教版四上綜合練習_第3頁
人教版四上綜合練習_第4頁
人教版四上綜合練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綜合練習 姓名: 一、根據(jù)拼音,正確、工整地寫出詞語。(10分)fèi téng z wèi shì hòu pán xuán w jué( ) ( ) ( ) ( ) ( )lng zhào yn bì chóng go dio kè dn xià( ) ( ) ( ) ( ) ( )二、選擇下列帶點字的意思,把序號寫在括號里。4分、表里如一():(1)露在外面的(2)說出來(3)表格(4)榜樣、盡心盡力( ):(1)完(2)達到

2、極點(3)努力做到(4)都、回首遙望():(1)頭,腦袋(2)第一位的(3)方向的一頭(4)量詞、微不足道():(1)細,?。?)少,稍稍(3)衰弱(4)精深奧妙三、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8分)( )息( )視 ( )( )而去 ( )天( )地 不容( )( )山( )地( ) 不( )其( ) 隨( )而( ) 金( )輝( )四、在括號里選擇正確的詞語和前邊的詞語搭配起來。(畫“”9分) 性格(開朗 晴朗) 愛護(公物 祖國) 工作(細微細致)發(fā)言(強烈 熱烈) 改正(生活 錯誤) 反映(情形 情況)節(jié)奏(歡樂 歡快) 發(fā)揚(優(yōu)點 創(chuàng)造) 環(huán)境(幽雅清淺)五、按要求寫句子。(10分)1、

3、修改病句:(1)老師介紹了許多小明的事跡。 (2)王老師親自陪同我班同學游覽。(3)樹枝頭上的小鳥在樹上盡情地歌唱。 2、改成比喻句。春風吹在我的臉上暖洋洋的。 3、改成擬人句池塘里的菏葉在微風中搖動著。六、選詞填空。(4分)不是就是 要么要么 既然就只有才 只要就 因為所以1()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法律知識,( )應(yīng)該更自覺地遵守法律。2這件事( )班長做的,( )是學習委員干的。3( )沒有親臨其境,()很難叫人相信這是真的。4( )你能刻苦學習,( )能不斷提高學習成績。七、按事情的發(fā)展順序排列下面的句子。(4分)()清潔工人望著敬愛的總理,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天亮了,敬愛的周總理走出人民

4、大會堂。()周總理剛要上車,望見一位清潔工人在清掃街道。( )一陣秋風吹過,從樹上落下幾片黃葉。()他走過去緊緊握住工人的手,親切地說:“你辛苦了,人民感謝你!”( )深秋的清晨是寒冷的,周總理卻送來了春天的溫暖。()他為國家為人民又工作了一夜。八、你最喜歡本冊教材的哪篇課文,說說理由。(3分)九、閱讀園地。 彎彎的小路 驕陽似火。近中午了,可趕集的人還似一股股流水,從四面八方匯集到這彎彎的小路上,形成一條奔流的人河。在人流中,一個小姑娘正推著滿滿一車杏子搖搖晃晃地走著。路窄,人擠。突然,“唿啦”一聲,黃澄澄、水靈靈的甜杏兒在地上滾動起來。呀!無數(shù)只腳就要踩到杏子,怎么辦?這時,一個洪鐘似的喊

5、聲壓倒吵嚷聲:“千萬別動!”人群立時靜下來,接著,一個拄拐棍的老人彎腰去撿杏子,一個抱孩子的婦女彎腰去撿,一個紅領(lǐng)巾彎腰去撿,一個小伙子彎下腰“完了!”姑娘心頭一顫,五年前的情景一幕幕浮現(xiàn)在腦海里:一條小路彎彎曲曲,一個小姑娘挑一擔蘋果在路上走著。擁擠的人流碰翻了筐子,蜂擁而上的人爭搶著果子。吃果子的人嘻笑著散開,姑娘掩面哭泣。這姑娘,正是她自己。 “閨女,別著急?!崩先税褤斓降男幼臃胚M車里,打斷了姑娘的追憶?!肮霉茫o你。”婦女懷中的孩兒用小手捧著杏兒喊。紅領(lǐng)巾踮著腳,努力把捧杏的手伸過來姑娘不敢相信自己,她擦去淚花,睜大眼睛:不錯,都撿回來了,滿滿的一車杏子。這時,一股清涼的風兒輕輕飄來,

6、姑娘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臉上泛起了紅暈,似一朵乍放的紅彤彤的花,可淚花又蒙住了她的眼噢,是風兒吹到這彎彎的小路上,吹走了千萬人心頭的炎熱,吹開了姑娘臉上的花1、了解上下文,將下列的詞換個詞,意思基本不變。(3分)立時( ) 乍放( ) 奔流(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3分)炎熱 ( ) 緊鎖( ) 搖搖晃晃( )3、摘錄一個比喻句。(2分) 4、文章中兩次寫到姑娘的淚水。第一次姑娘“掩而哭泣”是因為()第二次“淚花又蒙住了她的眼”是因為( )(4分)5、寫出短文的主要內(nèi)容。(3分)十、妙筆生花:1、你可以模仿彎彎的小路寫一件好人好事。2、可以寫你自己熟悉的一個人,注意寫清楚人物的特點。四

7、年級上冊,我覺得在復習中,有這樣幾種類型的句子是可以去歸類復習的。一、變換說法:1、反問句改成陳述句。如:見到同學有難,我們怎能不幫忙呢?(見到同學有難,我們必須要幫忙。)2、肯定句變成雙重否定句。如:誰都熱愛自己的祖國。(誰都不會不熱愛自己的祖國。)3、雙重否定句變成肯定句。如:李博士不得不停止工作。(李博士只得停止工作。)4、難度稍大的把字名改成被字句,或被字句改成把自己。如:自古以來,人們把錢江大潮稱為天下奇觀。(自古以來,錢江大潮被人們稱為天下奇觀。)5、變換語序,意思不變。如:“看,孔雀開屏啦!”她興奮地說。(她興奮地說:“看,孔雀開屏啦!”)6、換種說法意思不變。(非不可的運用)如

8、:我一定要把這件事做好。(我非把這件事做好不可。)二、修辭手法類的:(可以從課文中的事例出發(fā),再讓學生試著寫一寫,說一說等,都行。)1、比喻句。如:觀潮:“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zhàn)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边@是很典型的比喻句,而且連用三個能表示比喻的詞語“猶如、好像、如同”。2、擬人句。如:蟋蟀的住宅:“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比柧漕愋停?、疑問句。(有疑而問)如:這支筆是你丟的嗎?2、反問句。(答案在句中)如: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怎么不叫人生氣呢?3、設(shè)問句。(自問自答)如:呼風喚雨的世紀:“是誰來呼風喚雨呢?當

9、然是人類;靠什么呼風喚雨呢?靠得是現(xiàn)代科學技術(shù)?!彼摹⒕渥拥淖儗懀?、短句變長句。如:談起鳥類,我們頭腦中自然會浮現(xiàn)鴿子或孔雀。2、縮句。如:它們的體表長出美麗的羽毛。(體表長出羽毛。)我只是例舉其中的一部分,相信聰明、認真的您,一定能把句子歸類得很好的。(人教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一單元1、午后一點左右,從遠處傳來( )的響聲,好像( )。現(xiàn)時人聲鼎沸,有人告訴我們,( )!我們踮著腳往東望去,江面還是(),看不出有什么變化。過了一會兒,響聲( ),只見東邊( )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條白線,人群又( )起來。2、那條白線很快地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 )。再近些,猶如( )白色戰(zhàn)馬( ),(

10、)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好像大地都被震得( )起來。3、雅魯藏布江河床的平均海拔在( )米以上。4、在青藏高原上切割出一條長( )千米的巨大峽谷。峽谷平均深度( )米,最深處達( )米。5、那么多的綠葉,一簇( )另簇上面,不留一點兒( )。那翠綠的顏色,明亮地( )著我們的眼睛,( )每一片綠葉上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6、我們( )拍掌,樹上就變得( )了,到處都是( ),到處都是( )。大的,小的,( ),( ),有的站在( ),有的(),有的在( )。(人教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二單元、默寫古詩題西林壁( ),( )。( ),( )。、( ),柳暗花明又一村。、那些葉子綠得那么(

11、),看著非常( )。葉尖( )朝下,在墻上鋪得那么( ),沒有( )起來的,也不留一點兒( )。一陣風(),一墻的葉子就( ),好看得很。、爬山虎的腳( )墻的時候,( )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 )。細絲原先是( )的,現(xiàn)在( )了,把爬山虎的嫩莖( ),使它()在墻上。、大體上,住所是很( )的,( )、( ),很( )。( )我們想到蟋蟀用來( )的工具是那樣( ),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了。(人教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三、四單元、從前,一個小村子里有座( )的花園。那里,春天( ),夏天( ),秋天( ),冬天( )。、( )要靠( ),要靠很好地( ),做出對人們( )。、鵝的步調(diào)(

12、 ),( )的,頗像( )里的( )出場。它常( )地站著,看見有人走來也( );有時非但不讓,竟伸過頸子來()。、貓的性格實在有些( )。說它( )吧,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是多么(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它若是不高興啊,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也( )。它什么( ),可是它又那么( )。、它( )、( )、( )、( ),因為它有一群雞雛。它( ),因為它是雞母親。一個( )必定就是一位( )。(人教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五單元、遠看長城,它像一條( ),在( )之間( )。、多少勞動人民的( )和( )才( )成這( )、( )的萬里長城。、截至年月,我國已有( )處景觀被列入

13、世界遺產(chǎn)名錄。其中文化遺產(chǎn)( )處,自然遺產(chǎn)( )處,自然文化遺產(chǎn)共()處。、正前面,昆明湖( )像一面( ),( )像一塊( )。( )、畫舫在湖面慢慢地( ),幾乎不留一點兒( )。(人教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六單元、默寫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 ),(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每當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時候,( )是那( ),前面的( ),后面的( )上去,( )的聲音,像( )的音樂;( ),(),給人畫一般的美感。、那( ),如同( ),必將( )傳下去。(人教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七單元、周恩來站了起來,( )地回答道:“( )!

14、”、我非常( ),自己第一次見到作家,竟是這樣一位( )與( )都堪稱( )的大作家。、讓我們一起記住“( ),( )”這句名言吧!一個人如果總是用自己的( )去比別人的( ),那么他不但會( ),還會( ),十分();如果他能不斷找出自己的( ),不斷( )別人的長處,他就會飛快地( ),越來越( )。(人教版)按課文內(nèi)容填空第八單元、世紀是一個( )的世紀。世紀的成就,真可以用“( ),( )”來形容。英國數(shù)學家、哲學家伯物蘭羅素說:“( ),是()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世紀末期,我國科學家在( )首次發(fā)現(xiàn)了保存有( )的恐龍化石,( )的發(fā)現(xiàn)使全世界的研究都們()。遼西

15、的發(fā)現(xiàn)向世人展示了恐龍長羽毛( ),給這幅古生物學家們( )涂上了“( )”之筆。、太空作物普遍具有( )、( )、( )等優(yōu)點。課內(nèi)閱讀練習(一)古詩兩首1、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1)、這首詩是( )朝詩人()所寫。(2)、詩中“緣”是( )的意思。(3)、表示立足點和角度,所得出的結(jié)果也是不同的,可以用( ),()來表示。(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边@兩句詩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2、游山西村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這首詩是宋朝愛國詩人()所寫。(2)、這首詩表達了農(nóng)家款待客

16、人時盡其所有的盛情,你覺得從哪兩句詩可以感受到這份熱情:( ),()。(3)、“疑”在詩中的意思是( )。(4)、在( )情況下,人們會經(jīng)常使用“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兩句詩。課內(nèi)閱讀練習(二)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長在莖上。莖上長葉柄地方,反面伸出枝狀的六七根細絲,每根細絲像( )。細絲跟新葉子一樣,也是嫩紅的。這就是爬山虎的腳。爬山虎的腳步觸著墻的時候,六七根細絲的頭上就變成小圓片,巴住墻。細絲原先是直的,現(xiàn)在彎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莖拉一把,使它()在墻上。爬山虎就是這樣一腳一腳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細觀察那些細小的腳,你會想起圖畫上蛟龍的爪子。爬山虎的腳要是沒觸著墻,不幾天就萎了,

17、后來連( )也沒有了。觸著墻的,細絲和小圓片逐漸變成灰色。1、在短文中的()里填上合適的詞。2、從劃“ ”的句子中,我體會到了整理的觀察很( ),描寫得很()。3、整理分別從這幾個方面對爬山虎的腳進行細致地描寫的。一、形狀,我是從( )等詞語感受到的。二、動作,我是從()等詞語感受到的,三、顏色,我是從( )等詞語感受到的。4、文中有句比喻句與眾不同,請你仔細找一找,并且用“ ”劃出來。課內(nèi)閱讀練習(三)蟋蟀的住宅 、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隧道順著地勢彎彎曲曲,最多不過九寸深,一指寬,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總有一叢草半掩著,就像

18、一座門。蟋蟀出來吃周圍的嫩草,決不去碰這一叢草。那微斜的門口,經(jīng)過仔細耙掃,收拾得很平坦。這就是蟋蟀的平臺。當四周很安靜的時候,蟋蟀就在這平臺上彈琴。 、屋子的內(nèi)部沒什么布置,但是墻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時間,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體上講,住所是很簡樸的,清潔、干燥,很衛(wèi)生。假使我們想到蟋蟀用來挖掘的工具是那樣簡單,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偉大的工程了。1、請在文中找出兩對反義詞,寫下來。( )-( ) ( )-( )我還會寫出這些詞語的反義詞:安靜( )簡樸( ) 簡單()2、照樣子用帶點的詞語造句。在朝著陽光的堤岸上,青草叢中隱藏著一條傾斜的隧道,即使有驟雨,這里也立刻就會干的。 。3、這段話是

19、按從()到( )的順序?qū)懙摹?、我們只所以說蟋蟀的住宅是偉大的工程,是因為()5、讀了短文,你有什么感受?試著用下面的句子來表達。蟋蟀的住宅很( ),很( ),還很( )。我覺得蟋蟀真( )!課內(nèi)閱讀練習(四)貓貓的性格實在有些古怪。說它老實吧,它的確有時候很乖。它會找個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覺,無憂無慮,什么事也不過問??墒?,它決定要出去玩玩,就會出走一天一夜,()誰怎么呼喚,它()不肯回來。說它貪玩吧,的確是呀,要不怎么會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聽到老鼠的一點響動,又多么盡職。它屏息凝視,一連就是幾個鐘頭,()把老鼠等出來( )!它要是高興,能比誰都溫柔可親: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兒伸出來讓

20、你給它抓癢,或是在你寫作的時候,跳上桌來,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它還會豐富多腔地叫喚,長短不同,粗細各異,變化多端。在不叫的時候,它還會咕嚕咕嚕地給自己解悶。這可都憑它的高興。它若是不高興啊,()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 )不出。 它什么都怕,總想藏起來??墒撬帜敲从旅停灰f見著小蟲和老鼠,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1、判一判,對的打“”,錯的打“×”。(1)、貓這篇文章是我國著名作家老舍先生寫的。()(2)、“在稿紙上踩印幾朵小梅花”,說明貓是一位畫家。( )2、請在文中的()里填上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3、給句中加點的詞語換上意思相近的詞。(1)、說它老實( )吧,它的確( )有時候很乖

21、。(2)、它若是( )不高興,無論誰說多少好話,它一聲也不出。4、我能照樣子寫象聲詞。咕嚕咕嚕:( )、( )、( )。5、“古怪”的意思是(),整理主要是從三個方面來寫出貓的古怪的。說貓既( )又( );既( )又( );既( )又( )。表面看起來整理是()貓的,其實是表達了對貓的( )之情。課內(nèi)閱讀練習(五)頤和園 進了顧和園的大門,繞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 走完長廊,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 登上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前面向下望,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  &

22、#160;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1、從劃“ ”的句子中,我知道這篇課文是按( )的順序?qū)懙?。先寫進了頤和園的大門,來到( )看到的景物;又寫來到(),看到的樓臺亭閣;再寫登上( ),站在( )看到的湖光山色;最后寫在( )看到的石橋、小島和十七孔橋。2、蔥郁的“郁”字,音序是(),部首是( ),除部首外查()畫。在字典里有3種意思,請在正確的序號后打“”。香氣濃厚;(草木)茂盛;(憂愁等)在心里積聚,不得發(fā)泄。3、文中“慢慢地滑過”,我覺得“()”字用得貼切,因為從中能讓人體會到()。4、我會照樣子寫句子。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1)、天上的星星多得像();亮得像( )。(2)、我們學校美得像( );舒適得像( )。課內(nèi)閱讀練習(六)搭石家鄉(xiāng)有一句“緊走搭石慢過橋”的俗語。搭石,原本就是天然石塊,踩上去難免會活動,走得快才容易保持平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