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分子動理論與內能1. 下列現(xiàn)象中不能用分子動理論的觀點解釋的是 ( )A. 酒香不怕巷子深 B. 金塊和鉛塊緊壓在一起,過幾年后發(fā)現(xiàn)鉛中有金,金中有鉛C. 沙塵暴起,塵土滿天 D. 衣櫥里的樟腦球會逐漸變小2、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冷水與熱水混合成為溫水不是擴散現(xiàn)象 B、“墻內開花墻外香”是一種擴散現(xiàn)象 C、氣體很容易被壓縮,這說明氣體分子間有引力D、折斷的鐵棒不容易直接接攏,說明分子間有斥力3、下列現(xiàn)象中能用分子論解釋的是( )A、春天,柳絮飛揚 B、夏天,槐花飄香 C、秋天,黃沙撲面 D、冬天,雪花飄飄4.關于分子的說法你認為錯誤的是( )A 一切物體都有分子組成 B 分子
2、做永不停息的運動C 分子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力 D 有的分子之間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間只有斥力5.關于分子間的作用力,下面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只有引力 B 只有斥力 C 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 既有引力又有斥力,且引力與斥力大小總相等6兩塊光滑、干燥的玻璃,緊貼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住,原因是 ( ) A兩塊玻璃分子間不存在作用力 B兩塊玻璃分子間距離太小,分子間作用力表現(xiàn)為斥力 C兩塊玻璃分子間距離太大,作用力太小 D兩塊玻璃的分子運動緩慢7某同學用以下幾個事例說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其中錯誤的是 ( ) A冬季里燒水時,壺嘴冒出的“白煙” B曬衣服時,水蒸發(fā),衣服變干 C把糖塊投入一
3、杯開水中,過一會兒整杯水都變甜了 D將樟腦丸放在箱子里,過幾天后整個箱子里都充滿了樟腦味8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物體內能增加,一定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B將壺里的水燒開,是通過做功改變物體的內能C冬天在火爐旁烤手是通過熱傳遞改變手的內能D物體的溫度不變,它所具有的內能一定不變9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溫度低的物體吸收的熱量一定少 B、 高溫物體比低溫物體含有的熱量一定多C、在物體對外做功過程中,物體不斷地放出內能D、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吸收或放出的熱量越多,它的內能變化就越大10、關于做功和熱傳遞,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做功和熱傳遞總是等效的; B、在熱傳遞過程中,物體的熱量
4、要發(fā)生改變;C、熱傳遞過程,實際上就是內能的轉移過程。D、用做功的方法改變物體的內能,實際上就是內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化的過程;1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它的溫度一定要升高; B、溫度越高的物體的熱量越多;C、物體溫度越高,它放出的熱量越多; 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12、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用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把一壺水放在爐火上加熱,水變熱; B、流星進入大氣層被燒毀;C、冬天烤火,人覺得暖和; D、汽車發(fā)動機散熱。13、關于溫度、熱量、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 B. 對物體做功,物體的內能一定增大C. 物體的溫度越
5、高,所含的熱量越多D. 晶體在熔化過程中,繼續(xù)吸熱,溫度不變,內能增大14、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溫度低的物體內能一定小B.物體的內能與溫度有關,只要溫度不變,物體的內能就一定不變C.內能小的物體也可能將熱量傳遞給內能大的物體D.物體的溫度越高,所含熱量越多15、關于內能、熱量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溫度低的物體可能比溫度高的物體內能多 B物體內能增加,溫度一定升高C物體內能增加,一定要從外界吸收熱量 D物體溫度升高,它的熱量一定增加1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人們常用水做冷卻劑是因為水的溫度低 B物體的內能增大,溫度一定升高C做功
6、和熱傳遞是改變物體內能的兩種方式 D擴散現(xiàn)象說明分子之間存在引力17.水是生命之源,節(jié)約用水,從點滴做起下列關于水的理解正確的是( )A0的水內能為零 B水溫升高,內能一定增大 C水變成冰后,體積變大、密度變大 D30的水比20的水所含的熱量多18、關于溫度、熱量和內能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 0的冰塊也有內能 B. 溫度高的物體,內能一定大C. 物體吸收熱量,溫度不一定升高 D. 物體吸收熱量,內能一定增大19、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一塊冰全部化成水后,它的質量和溫度都沒有改變,它的內能也沒有改變;B、 如果一個物體的溫度升高了,則它的內能一定增加了;C、 物體的內能增加了,則
7、它的溫度一定要升高;D、 溫度相同、質量也相同的物體的內能也一定相同。2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溫度越高,它的內能越多; B、溫度越高的物體的內能越多;C、物體的機械能越多,它的內能也越多;D、一個物體只要它的質量和溫度都不變,那么它的內能就不變。21、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吸收熱量,它的溫度一定要升高; B、溫度越高的物體的熱量越多;C、物體溫度越高,它放出的熱量越多; D、物體溫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熱量。22、下列現(xiàn)象中,屬于用做功改變物體內能的是: ( )A、把一壺水放在爐火上加熱,水變熱; B、流星進入大氣層被燒毀;C、冬天烤火,人覺得暖和; D、汽車
8、發(fā)動機散熱。23、對于功、內能和熱量,下列哪種說法不正確 : ( )A、三者的國際單位都是焦耳; B、功是物體在能量轉化過程中能量改變多少的量度;C、熱量是物體在熱傳遞過程中內能改變多少的量度;D、它們的單位相同,是因為它們多屬于同一物理量。24、對于物質的質量、比熱和溫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物質的比熱越大,它吸收的熱量越多 B、 物質吸收的熱量越多,它升高的溫度越多C、 物質的比熱越大 、吸收的熱量越多,它它升高的溫度越多 D、 物體吸收熱量后它的溫度一定要升高25、甲、乙二物體的比熱之比是3 5 ,質量之比是23 ,吸收的熱量之比是12 ,則它們升高的溫度之比是: ( )A
9、、 45 B、 54 C、 15 D、 5126、質量和初溫都相等的甲、乙二物體,放出相等的熱量后再互相接觸。若C甲 C乙 ,且不計熱損失,則: ( )A、溫度從甲傳向乙 B、熱從甲傳向乙 C、熱從乙傳向甲 D、無法判斷最后的溫度關系2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一桶水比一杯水的比熱大 B、 質量為2千克10時的水含有的熱量等于質量為1千克20時的水所含的熱量 C、 同種物質的質量變化時,其比熱不變 D、 比熱大的物體,每升高1吸收的熱量一定多28、關于物質比熱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比熱跟它吸收的熱量成正比 B、物質的比熱跟它的質量成反比C、物質的比熱跟它改變的溫度的成反比 D、物質的比熱跟上述三個因素無關29、關于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熱傳遞中溫度升高少的物體比熱容大; B、熱傳遞中質量小的物體比熱容大;C、兩個物體,如吸收相等的熱量能升高相同的溫度,則它們的比熱容相同;D、比熱容是物質的特性之一,它與質量、吸收或放出的熱量及溫度的變化等因素無關1、木工師傅用木膠粘木制構件,當木膠干了(凝固)才粘牢,這是因為液體變成固體后,分子間距離 ,而分子間引力 的緣故。2.兩滴水銀相互接近時,能自動地匯成一滴較大的水銀,這表明水銀分子間存在著_力-3.將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與酒精的總體積將_(選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英語月考反思總結
- 英語課外閱讀文章
- 企業(yè)型員工融入課件
- 餐飲業(yè)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合同范本
- 金融服務產業(yè)園區(qū)廠房物業(yè)管理與金融創(chuàng)新合作合同
- 企業(yè)總部保安派遣及管理合同
- 電子商務代理業(yè)務合作合同范本
- 婚禮宣誓方案集
- 按揭車輛債權轉讓與債務承擔協(xié)議
- 地下停車廠招商方案
- 師德師風建設領導小組職責及活動安排
- 2025深圳輔警考試真題
- 安全操作規(guī)程的基本內容
- 熱處理驗收記錄表
- 智慧型陸基式漁業(yè)產業(yè)園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模板-備案拿地
- 塔河縣豐收節(jié)活動方案
- 廣告安裝培訓課件
- 辦公區(qū)保潔方案(3篇)
- 【數(shù)學 北京版】2025年高考招生統(tǒng)一考試高考真題數(shù)學試卷(真題+答案)
- 制藥公司實驗室管理制度
- 2025-2030年中國專業(yè)清洗設備行業(yè)市場現(xiàn)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guī)劃分析研究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