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設計_第1頁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設計_第2頁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設計_第3頁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設計_第4頁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優(yōu)質文檔-傾情為你奉上授課時間:年月日課時教學設計首頁課題1.1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課型講授課第幾課時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人類是如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 (2)了解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 (3)分析人類解決問題和計算機解決問題的異同。 (4)初步了解調試程序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兩個益智游戲和“韓信點兵”這些富有生動故事情節(jié)的實例,以及經(jīng)過探究、講授、觀摩、交流等環(huán)節(jié),讓學生了解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等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基本過程。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結合益智游戲以及學生感興趣的實例,在學習計算機解決問題的步驟的同時,不斷形成自主探索的能力、交流與合作的精神,

2、發(fā)現(xiàn)習得知識中蘊涵的規(guī)律、方法和步驟,并把它運用到新知識中去。教學重點理解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學難點了解人類解決問題和計算機解決問題的異同。理解計算機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各步驟的含義。使用教材構想算法與程序設計是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中的選修模塊,其目的在于“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設計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從簡單問題出發(fā),設計解決問題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種程序設計語言編制程序實現(xiàn)算法解決問題”,要“引導學生注意尋找、發(fā)現(xiàn)身邊的實際問題,進而設計出算法和計算機程序去解決這些問題”。設計意圖“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是“算法與程序設計”模塊的第一節(jié)課,學好這節(jié)課是使

3、學生學好“算法與程序設計”模塊的關鍵。因此,本節(jié)課在設計時注重讓學生在人工解題中提煉、歸納、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等步驟,并把它推廣到用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去。教學中還采用了探究、講授、演示觀察、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補充設計教學流程教師行為學生行為設計意圖導入:高二年級我們一起來學習信息技術選修1算法與程序設計這門課,首先我們要學習第一章:揭開計算機解決問題的神秘面紗。我們把計算機叫做電腦,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嗎?對,因為電腦是模仿人腦的工作過程的,計算機是人腦的延伸,要研究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需要從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談起。新課講授:1、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首先給出大家兩個

4、問題:(分組討論)A:一個農夫帶著一只狼、一只山羊和一籃蔬菜要過河,但只有一條船。乘船時,農夫只能帶一樣東西。當農夫在場的時候,這三樣東西相安無事。一旦農夫不在,狼會吃羊,羊會吃菜。請同學們思考怎樣可以使農夫能安全地將這三樣東西帶過河。B:30秒限時過河有 5人于晚上拿油燈過河,但木橋只能承受兩個人的重量,油燈則只能燃點30秒(即 30步)。每個人的步速都不同,行往對岸分別要1秒、3秒、6秒、8秒及12秒 。2、學生呈現(xiàn)自己的解決辦法。3、讓學生總結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理解和分析所面臨的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驗證方法的可行性 得到答案人腦解決問題難免會浪費時間,而且容易出錯,對于一些計算比較復

5、雜的問題能不能讓計算機來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呢?答案是肯定地:能 那么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也和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完全一樣嗎? 答案也是肯定地:不可能2、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計算機能自己解決問題嗎? 那么我們可以把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歸納為: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 得到結果3、具體實踐: 我國漢代有一位大將,名叫韓信。他每次集合部隊,都要求部下報三次數(shù),第一次按13 報數(shù),第二次按 15 報數(shù),第三次按 17 報數(shù),每次報數(shù)后都要求報告剩余的數(shù)是幾,這樣韓信就知道一共到了多少人。他的這種巧妙算法,人們稱為“鬼谷算”、“隔墻算”、“秦王暗點兵”等。在我國南北朝時的一部重要數(shù)學著作孫子算經(jīng)中也

6、有記載:“今有物不知其數(shù),三三數(shù)之余二,五五數(shù)之余三,七七數(shù)之余二,問物幾何?”分析問題:將此問題數(shù)學化,我們可以歸納成這樣的數(shù)學問題:求整除3余2、整除5余3、整除7余2的最小自然數(shù)。設計算法:窮舉法編寫程序: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N As IntegerN = 1Do If (N Mod 3 = 2) And (N Mod 5 = 3) And (N Mod 7 = 2) Then Print N Exit Do End If N = N + 1LoopEnd Sub調試程序:程序編好以后,通過鍵盤輸入計算機,并運行程序查看結果。4、拓展問題:如何

7、計算滿足條件的10萬以上的自然數(shù)。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x As Long, y As Longx = DoIf (x Mod 3 = 2) And (x Mod 5 = 3) And (x Mod 7 = 2) Then y = xElsex = x + 1End IfLoop Until y > Print yEnd Sub5、當堂檢測:人機“問題解決”對比6、本課小結:具體問題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驗證結果得到結果學生聽講學生觀看幻燈片。學生思考。學生分組解決問題。學生分成AB兩大組討論AB兩道題的解。A: 答案:1、農夫帶羊過河

8、2、農夫回來3、把狼帶過河4、把羊帶回來5、帶蔬菜過河6、農夫回來7、把羊帶過河B:答案:1.3過1回,8.12過3回,1.3過1回,1,6過,還有一秒。學生思考學生思考并回答要想用計算機解決問題,需要人們完成一系列的程序設計任務,把所要解決的問題設計成算法,然后轉化為計算機程序,讓計算機來執(zhí)行這個程序,最終達到計算機解決問題的目的。學生思考如何解決“韓信點兵”的故事。外國人稱“中國剩余定理”2×703×212×15105×2學生體會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思考學生試著修改程序并運行從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出發(fā)。通過益智游戲思考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生一邊

9、解決問題一邊思考人腦是怎么解決問題的?自然過渡到計算機解決問題上來。歸納出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來。用最小公倍數(shù)法很難求的方程的解??梢宰岆娔X一個一個去試,就是采用窮舉法。將問題拓展,讓學生修改程序得出結果。這其實是一個進階任務,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計算機解決問題的快捷與方便。 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研制補充設計課時教學設計尾頁板書設計一、 人腦解決問題的過程具體問題分析問題設計算法編寫程序調試程序驗證結果得到結果二、 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過程教 學 反 思高中學生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甚至數(shù)學選修課里面也有“算法”的內容,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比初中學生好得多,但選修算法這門課程的學生仍然不是很多,也許是因為目前初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幾乎沒有程序設計內容的緣故吧,所以很多學生對編程不太理解,不知道這門課教什么內容,還有的學生聽說編程很難,很枯燥。正所謂“萬事開頭難”,所以上好第一節(jié)課對學生后面課程的學習是非常重要的。 針對以上問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