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解析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領先實脾大中小范鐵兵 高俊峰 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金匱要略?書中引用這樣一段話:“第一段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第二段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那么水不行;水不行,那么心火氣盛我 血燥而洪,壅于上焦,充滿于肺,那么傷肺;肺被傷,那么金氣不行;金氣不行,那么肝氣盛我 肝陽亢。故實脾,那么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那么用此法,實那么不在用之。我注:如甲亢為肝實病,傳脾表現(xiàn)為“風消土沙漠化,風
2、化土石;肝炎為肝虛病,傳脾表現(xiàn)為“木不活土脾氣不行,黃疸肝炎??耗敲春Γ心酥?,今肝氣不能夠承于脾土之下,那么土亢而為害,土黃彌漫。對于本條之"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多數(shù)醫(yī)家以五行相乘相克理論來解釋。筆者認為此種說法尚不全面,不能揭示其內在本質,難以正確指導臨床,故略陳己見,懇請同道斧正。從醫(yī)學源流角度來理解:其理論來源于兩個觀點,一是?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即未病先防的觀點。二是?素問·玉機真臟論?說:"肝受氣于心,傳之于脾。"?難經·七十七難?說:"所謂治未病
3、者,見肝之病,那么知肝當傳之于脾,故先實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即已病防傳的觀點。從整體觀念角度來理解: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配以六腑,通過經絡系統(tǒng)"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jié)"的作用實現(xiàn)的。在生理情況下,五臟相互資生、相互制約,以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在病理情況下,五臟病邪相互影響、互相傳變。因此,當一臟發(fā)病后,治療必須照顧整體,即在治療本臟病變的同時應積極調治其他臟腑,以防止疾病的傳變。從臟腑學說角度來理解:生理上肝主藏血、主疏泄,寄相火,主升主動;脾居中州,主運化水谷,有生血統(tǒng)血之能。肝對脾運化功能的正常與否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同時與脾的升清有
4、密切關系。正如張錫純所云:"蓋肝之系下連氣海,兼有相火寄生其中.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生土,脾胃之飲食更賴之熟腐。肝脾者相助為理之臟也。"肝為剛臟,體陰而用陽,肝得脾所輸布的水谷精微滋養(yǎng),才能使疏泄功能正常運行,而不致疏泄太過。如葉天士指出:"木能疏土而脾滯以行。"另外,脾運健旺,生血有源,統(tǒng)攝有權,那么肝有所藏。病理上肝失疏泄就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從而出現(xiàn)"肝脾不和"的病理表現(xiàn),可見精神抑郁、胸脅脹滿、腹脹腹痛、泄瀉便溏等癥;假設脾虛氣血生化無源或脾不統(tǒng)血,失血過多,可導致肝血缺乏。因此肝脾在生理病理上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從五行
5、學說角度來理解:?素問·玉機真臟論?說:"五臟相通,移皆有次。"這就是說五臟之間疾病的傳變是有一定規(guī)律的,即"五臟有病那么各傳其所勝"。在五行學說中存在相生、相克、相乘、相侮關系。?素問·五運行大論?說:"氣有余,那么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那么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正常情況下臟腑間存在相生相克的關系,以維持機體的"陰平陽秘"。如肝主升而歸屬于木,脾主運化而歸屬于土,存在木克土的關系。正常的"木克土"是維持機體平衡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但木太過或土不及,這種平衡就
6、會遭到破壞。木過于強盛,那么克土太過,造成土的缺乏,即"木乘土";木本不過于強盛,其克制土的力量也處于正常范圍,但由于土自身缺乏,形成了木克土的力量相對增強,使土更加缺乏,即"土虛木乘"。從臨床實際角度來理解:臨床上所見病位在肝的患者,在疾病早期,往往表現(xiàn)為腹脹、腹痛、納呆、便溏、乏力、精神倦怠等脾虛病癥,而后才出現(xiàn)脅下脹痛或刺痛、口苦、黃疸等肝病自身的病癥?,F(xiàn)代醫(yī)學認為,慢性肝病患者假設不能康復,可演變?yōu)楦斡不踔粮伟^那么出現(xiàn)脾腫大、脾功能亢進、貧血等改變,甚那么門脈高壓破裂導致消化道大出血。無論是中醫(yī)學的認識還是現(xiàn)代醫(yī)學的認識,都用事實充分證實了
7、"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的正確性。關于"實脾":許多醫(yī)家認為"實脾"就是補脾,肝病實脾即補益脾胃,使"脾土不受邪"。實際上"實脾"是調補脾臟之意,并不是單純的"補",而是"調"與"補"的有機結合。"補"是指在脾虛的情況下,采用"甘味"之藥健脾補中,加強脾胃生化氣血功能,既防病邪入侵,又可資生肝血,使肝有所藏;"調"是指用調和之法,以防脾土壅滯,從而維持脾正常的運化功能,同時改善肝
8、的病理狀態(tài)。臨床上常補之以人參、白術、黃芪、炙甘草、蜂蜜、飴糖等;調之以陳皮、佛手、木香、青皮、焦三仙等。臨床上對于肝病的治療應區(qū)分虛實,然雖當異治,固脾那么一。這種"實脾法"有利于防止疾病的傳變、蔓延,以保護未病之臟腑。解析“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領先實脾 僅供專業(yè)醫(yī)生參考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曰:“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又云:“實脾那么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方隅在?醫(yī)林繩墨?中提出:“人以脾胃為主,而治療以健脾為先。故在肝病治療中,古今醫(yī)家均非常重視固護脾
9、胃之氣。肝病“實脾是治療肝病的一個重要治那么,該法首見于?難經?、?金匱要略?。然而,肝病傳脾及其未病先防的思想那么源于?內經?“風起火來,木之勝也,土濕受邪,脾病也焉。?難經?指出:“所以治未病者,見肝之病,那么知肝當傳之于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其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金匱要略?又進一步指出“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指出肝病“實脾謂之上工之舉。 歷代中醫(yī)大家,在從事肝病的理論及臨床研究上,強調治病求本,注重人體內在因素,重視氣血化生之源、運濕之樞紐的后天之本脾胃功能,不僅在肝病的治療中,提出了“調理肝、脾、腎,中州要領先的治那么,在各科雜病的辨證施治中也極為重視
10、健脾運化,以固“后天之本。治療一些危重疾病,如肝癌,以扶正為主,祛邪為輔,而不宜予以破血消痞之品以及苦寒傷胃之劑,認為注意調理脾胃,此乃“有胃氣有生也。在臨床上要講求治病求本,首辨邪正虛實。慢性病毒性肝炎的治療扶正祛邪,調理氣血。慢肝多以正氣虛包括肝、脾、腎、氣血、津液為矛盾的主要方面,開始是由于濕熱之邪纏綿羈留損傷正氣,造成“因病而虛,逐步形成臟腑氣血功能失調和機體防御能力減弱,以致正不抗邪,招致濕熱內侵,造成“因虛而病。調理肝脾腎,中州要領先:關幼波對慢肝辨證施治,根本上是以臟腑、氣血論治為原那么,且以扶正治其本,祛除余邪治其標。治療中注意調理中州,稍佐祛邪,使之濕熱余邪無處藏身,更無由以
11、生。假設濕從寒化,以致脾腎陽虛,中氣不運,當以健脾助陽,溫化寒濕,仍以調理中州為要。早期肝硬化的治療對于早期肝硬化肝硬化代償期之病機,氣虛血滯是早期肝硬化之本,濕熱毒邪稽留血分是標。所以在治療上,應以補氣活血,養(yǎng)血柔肝為根底,以益氣健脾養(yǎng)血治中州為關鍵,中州運化,后天得養(yǎng),水谷充分,五臟六腑得充。繼而養(yǎng)血柔肝,肝臟陰血充盈,那么堅自消而得柔潤,功能始恢復。在治療中重視健脾化痰,兼以去除余邪。在肝硬化晚期肝硬化失代償期階段,關幼波認為,本病有痰血瘀阻、腹水等邪實的一面,又有肝脾腎虛損、氣血大虧的一面。虛中夾實,實中夾虛,虛實夾雜。其正虛為本,邪實為標。因此,在治療上以扶正為本,逐水為標,以扶正為
12、常法,逐水為權變。水的代謝,因“其源在脾,故要在中焦上下功夫。氣為血帥,氣旺血生,氣帥血行,惡血久蓄,正氣大傷,血失其帥。故應補氣扶正,健脾化痰,以平和之品行血利水,再加以軟堅柔肝之品,以求全面之效。見水不治水,見血不治血,氣旺中州運,無形勝有形,健運脾胃,以無形之氣而勝有形之水、血。治療肝硬化腹水的根本方:生黃芪50克,當歸10克,白術10克,茵陳30克,杏仁10克,橘紅10克,茯苓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澤蘭20克,香附10克,藕節(jié)10克,車前子15克,木瓜10克,厚樸15克,生姜3克,大腹皮10克,丹參15克。方中以當歸補血湯為君,二芍、澤蘭、丹參、香附、藕節(jié)佐之。君藥中重用生黃
13、芪,補氣扶正以帥血行,更能走皮膚之濕而消腫,可重用30克150克,無任何副作用。二芍味酸入肝,涼血活血,為緩急止痛養(yǎng)肝之要藥。丹參功同四物,能養(yǎng)能行。澤蘭善通肝脾之血脈,活血不傷正,養(yǎng)血不滋膩,胎前產后均可應用,藥力在中焦,橫向運行,與桃仁、紅花不同。香附、藕節(jié)為血中氣藥,氣血兼行,藕節(jié)還兼有開胃之長。臣藥白術、茯苓健脾運濕,以杏仁、橘紅、木瓜、厚樸、腹皮、茵陳、車前子為佐。杏仁、橘紅辛開苦降,醒脾開胃,通利三焦,化痰和中。木瓜味酸,調胃不上脾,舒肝不傷氣,柔肝止痛,為調和肝胃之要藥。厚樸、腹皮行氣利水而消脹。茵陳、車前子清熱祛濕,利水消腫而不傷陰,有黃疸無黃疸均可使用,少佐生姜辛溫醒脾,為方
14、中之使藥。 此方藥性力求平和,無峻猛之品,立意于“疏其血氣,令其條達,而致和平。方中包括了補氣養(yǎng)血扶正、行氣活血、健脾利濕、清熱化痰、利水消腫等諸法,臨證加減化裁,用之得心應手。善用黃芪,在中醫(yī)學中黃芪具有補氣升陽、固表止汗、托毒排膿、利水消腫、斂瘡生肌之成效?,F(xiàn)代藥理研究說明,黃芪中的黃芪多糖有明顯促進淋巴細胞分泌白細胞介素-2的能力,能增強NK細胞、巨噬細胞等的免疫殺傷作用,黃芪皂甙具有抗肝損傷作用,能減輕肝中毒引起的病變。黃芪能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和特異性免疫功能,增強抗御病原體感染的能力。黃芪有益氣升陽的作用,可改善血液流變學,改善肝臟血液循環(huán),并有一定的抑制HBV-DNA復制的
15、作用。黃芪能促進肝細胞合成白蛋白,抑制間質膠原細胞合成,促進細胞免疫,增強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和巨噬細胞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細胞轉化率,誘導干擾素生成增加,增強人體免疫,保肝及防止肝糖原減少。黃芪可有效去除氧自由基,有抗氧化作用,能促進肝細胞的再生。總之,肝之為病,治脾為先,是治療慢性肝病的一大特色。對治療肝病時的免疫調節(jié)、增強免疫力、預防肝纖維化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實脾法治療慢性肝病臨床體會發(fā)表者:楊國紅 1167人已訪問 慢性肝病臨床上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重癥肝炎等,該類疾病在我國屬常見病,危害性大,治療比擬棘手。然筆者在臨床實踐中,體會到脾虛病癥貫穿其中,表現(xiàn)為乏力、納
16、差、腹脹、水腫、便溏等,各階段其病癥輕重不一。因此,從中醫(yī)角度探討肝脾兩臟生理、病理、病因病機,運用實脾法貫穿肝病治療各階段,具有很大的臨床實用價值,且收效顯著。河南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脾胃肝膽病科楊國紅肝脾兩臟生理上相互聯(lián)系。肝屬木,藏血,主疏泄。脾屬土,統(tǒng)血而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肝臟正常的疏泄作用即五行之中木克土。脾胃氣機的升降賴于肝氣條達疏泄,即“土得木達。?素問?肝為剛臟,必賴脾胃運化水谷精微變化之陰血滋濡,方能剛柔相濟,故曰:“食氣入胃,散精于肝。?素問?肝與脾生理上的相互依賴決定了其病理上相互影響以及慢性肝病的病理特點和性質。肝氣太旺,疏泄太過,便形成了木乘土的病理狀態(tài),臨床上
17、可見肝氣犯胃、肝氣乘脾的病機。假設肝氣疏泄不及,那么木不克土,影響脾胃正常的升降納運而出現(xiàn)木郁土壅。因此,慢性肝病臨床上常出現(xiàn)一系列脾虛病癥。最早?難經·七十七難?言“見肝之病,那么知肝傳之于脾,故先實其脾氣。?金匱要略?開展詳述了該學說,指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故有“肝病治脾之說。因此,筆者在治療慢性肝病過程中,遵仲景古訓:“實脾,那么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運用實脾法貫穿其中,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療效,現(xiàn)將病案舉例及實脾法的具體運用介紹如下。典型病例1 慢性乙型肝炎李×,男,46歲,河南鞏義市人,2001年11月20日初診。發(fā)現(xiàn)乙肝三年,平素經常乏力倦怠,精
18、神不振,食后腹脹,大便時硬時溏,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查乙肝五項:HBsAg陽性,HBeAb陽性,HBcAb陽性。肝功能結果:ALT 116U/L, AST 54U/L ,TBIL 28 umol /L, AKP 80U/L, GGT 36U/L ,ALB 42g/L。B超示:肝臟實質輕度彌漫性損傷。中醫(yī)診斷:肝著 西醫(yī)診斷:慢性乙型肝炎。中醫(yī)辨證為脾胃虛弱,肝木失養(yǎng),中藥治以健脾和胃舒肝。方用黃芪15g 白術20g陳皮15g砂仁10g茯苓15g枳殼10g苡仁20g當歸10g 白芍10g制香附15g焦三仙各15g垂盆草15g甘草3g水煎服,配以維生素C片、肌苷片、復方益肝靈片口服。服藥半月
19、后復診,病人飲食量較前增加,乏力倦怠病癥明顯減輕,肝功能復查:ALT 86 U/L,余均正常,上方加五味子15g繼服。一月后再診,自覺病癥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體會:乙肝病毒的核心,是正氣缺乏,濕濁邪毒乘虛而入,肝氣郁結,氣滯血瘀,氣滯不通,橫逆犯脾,脾失健運,久那么正虛邪戀,肝脾俱損。目前臨床上治療乙肝多用抑制病毒、清利濕熱的方法,而忽略了扶正可以祛邪的治療方法。中醫(yī)強調脾胃為后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脾胃一虛,無力去除病毒,四臟皆無生氣,那么肝體失養(yǎng)而出現(xiàn)上述一系列癥候。所以在治療慢性乙肝的過程中,不宜久用大量苦寒之品,以免傷脾胃之氣,加重肝臟損傷。筆者以健脾和胃疏肝方法組成藥方,配合根底治
20、療,扶正與祛邪并重,保護肝細胞,去除病毒,改善臨床病癥,效果顯著。2 脂肪肝劉××,男,38歲,河南滎陽市人,2002年3月3日初診。二月前單位體檢時發(fā)現(xiàn)脂肪肝,未予治療,近一月由于工作繁勞,飲酒較多,自覺肝區(qū)隱痛脹悶,周身乏力,納食減少,噯氣。查舌質淡胖稍,苔白膩,脈滑。B超示:脂肪肝,慢性膽囊炎。乙肝五項;肝功能結果示:TBIL 14umol/L, ALB 44g/L,ALT 56 U/L, AST 78 U/L ,AKP 110 U/L,GGT 56 U/L。中醫(yī)診斷:脅痛 西醫(yī)診斷:酒精性脂肪肝。中醫(yī)辨證為脾虛肝郁,痰濕內停。中醫(yī)治以黃芪15g 陳皮10g茯苓20g
21、枳殼10g清半夏10g白寇仁10g太子參15g厚樸10g郁金10g制香附15g澤瀉15g山楂15g炙甘草3g水煎服,配以維生素C片、肝泰樂片、復合維生素B片口服,囑其戒酒低脂飲食。服藥半月,自覺病癥明顯減輕,要求改湯藥為丸藥。服藥三個月,自覺病癥皆消,肝功能正常。體會:脂肪肝可歸屬中醫(yī)“肝痞、“脅痛、“黃疸、“積聚等范疇。由于長期過食肥甘酒酪之物,內傷七情,造成肝膽疏泄失調,脾失健運,易生痰濕濁邪。痰濕濁邪又蘊結脾胃,寄于肝膽,使木不能疏泄以助脾,土不能化精血以養(yǎng)肝,久之氣血缺乏,血運無力,痰濕濁邪壅滯于肝,形成脂肪肝。治療上給予黃芪、陳皮、茯苓、枳殼、太子參、甘草益氣健脾,白蔻仁、清半夏、郁
22、金、厚樸、香附疏肝理氣化痰濕,共湊健脾疏肝、理氣化痰、降濁之功。假設一味地應用消脂降酶之品,一那么易造成肝功能損傷,再那么忽略了脾虛病機,那么土不養(yǎng)木,木不疏土,痰濕濁邪壅滯更甚,病情纏綿難愈。故應補中運脾,使脾土健運,肝木調適,水谷化為精微,氣血調運那么病可向愈。3 酒精性肝硬化陳×,男,52歲,有嗜酒史,2000年元月初診。癥見腹部脹大,鞏膜輕度黃染,顏面及頸胸部毛細血管擴張,大便溏,日3次,雙手肝掌征陽性,舌質淡暗胖,苔白厚稍黃,脈弦。檢查肝臟劍突下4cm可觸及,邊鈍,質中等,有觸及痛。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乙肝五項,抗HCV,肝功能結果示:TBIL 46.6umol/L,ALB
23、 36g/L,ALT 112 U/L,AST 168 U/L,ALP 189 U/L,GGT 111 U/L。B超示:肝硬化,脾大,中等量腹水。中醫(yī)辨證為脾虛肝郁,水濕內停,西醫(yī)診斷:酒精性肝硬化。中藥治以健脾疏肝,行氣利水。藥用太子參20g白術24g陳皮15g茯苓30g枳殼10g木香10g炒山藥30g炒苡米20g柴胡10g當歸10g白芍10g車前子30g茵陳30g炮姜3g炙甘草3g水煎服。西藥配以安體舒通片40mg,Tid,po,肌苷片0.4,Tid,po。藥用一月后復診,訴腹脹大減,大便成形,日2次,上方加煅牡蠣30g葉下珠30g制鱉甲15g,再進20付。三診病人腹部脹大明顯減輕,黃疸消退
24、。肝功能復查ALT 78 U/L,AST 90 U/L,ALP 130 U/L,GGT 98 U/L,中藥白芍加量為20g,去炮姜,加蛇舌草30g,丹參20g,配用復方益肝靈4片,Tid,po。肝泰樂片0.2,Tid,po。服藥一月后,肝功能根本正常。體會:嗜酒過度,日久必傷肝脾。肝損那么失其疏泄,出現(xiàn)氣滯血瘀,肝絡瘀阻。后期損傷脾胃,脾傷那么失其運化之力,出現(xiàn)水濕留聚,故可見一派肝郁脾虛、濕濁留聚之征。治療上立健脾疏肝,行氣利水為法。藥用太子參、白術、陳皮、茯苓、木香、山藥、苡米、益氣健脾利濕,固本扶正,白芍、當歸、丹參養(yǎng)血止痛,柔肝縮脾。茵陳、柴胡清利濕濁,調肝解郁,補而不滯,滋而不膩,扶
25、土以抑木,疏肝以益脾。脾氣健旺,運化有常,那么血藏于肝,而制約肝氣勿使橫逆。木疏血行,土健水消,癥積得除。4 乙肝后肝硬化校×,男,57歲,2002年7月初診。癥見腹脹、腹瀉、乏力、惡心、嘔吐。大便色黑質稀,日3-5次,小便色黃。時有鼻衄、齒衄。舌淡苔薄白,脈細緩。鞏膜輕度黃染,顏面及頸胸部散在蜘蛛痣,雙手肝掌征陽性,腹部移動性濁音陽性。乙肝五項:HBsAg陽性,HBcAb陽性,余陰性。肝功能:TBIL 57.3umol/L,ALB 31g/L,ALT 68 U/L,AST 165 U/L,ALP 195 U/L,GGT 260 U/L。查 PT 22.6S。B超示:肝硬化,脾大,中
26、等量腹水,慢性膽囊炎,門靜脈、脾靜脈栓塞形成。中醫(yī)辨證為脾虛肝郁,血瘀水停。西醫(yī)診斷為:乙肝后肝硬化,門脈高壓,脾功能亢進,門靜脈、脾靜脈血栓形成。中藥治以疏肝健脾,益氣活血利水,藥用太子參20g白術20g陳皮10g砂仁10g茯苓30g枳殼10g廣木香10g大腹皮30g水蛭6g全蟲10g苡仁30g丹皮 30g茵陳30g制香附15g炙甘草3g水煎服。十天后,腹脹、乏力明顯減輕,食欲好轉,蜘蛛痣顏色變淺,鞏膜黃染減輕,大便日2-3次,色黃,成形。未再出現(xiàn)鼻衄、齒衄。復查肝功能:TBIL 49.1umol/L,ALB 36g/L,ALT 43 U/L,AST 67 U/L,ALP 190 U/L,G
27、GT 183 U/L。查PT 20.5S??紤]門靜脈、脾靜脈栓塞情況,水蛭加至10g,加雞骨草20g,金錢草30g繼服。一月后,腹脹、腹瀉、乏力、惡心、嘔吐、鼻衄、齒衄病癥完全消失,大便日一次,色黃。精神好轉,食欲佳,體力恢復。黃疸消退,肝功能正常,B超示腹水消失,門靜脈、脾靜脈栓塞消失,但透聲差。繼服以上中藥以穩(wěn)固療效。體會:肝木受邪,日久氣滯血瘀,不能疏泄脾土,脾虛不能排毒于體外,亦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水濕內停,乃致鼓脹,引起肝硬化、腹水、黃疸等。氣滯血瘀乃出現(xiàn)蜘蛛痣、肝掌以及門靜脈、脾靜脈栓塞等。西醫(yī)治療較為棘手。中醫(yī)證屬本虛標實,應標本兼顧,攻補兼施。假設急功近利,過于攻伐,反復利下,更
28、致正傷。故治療上給予太子參、白術、陳皮、茯苓、苡仁等益氣健脾,增強機體免疫力,以利毒邪排出。大腹皮、茵陳、金錢草、雞骨草解毒利水,丹皮、水蛭、全蟲活血祛瘀通絡,軟肝縮脾,使肝得滋養(yǎng),脾得運化,既利于排除毒邪,又使郁滯得開,瘀血得以消融,血絡通利,百脈調和而諸證消失。乙肝病人的調治1:性別:男2:年齡:28歲19823:地址:長沙市芙蓉區(qū)4:患病時間:乙型肝炎母嬰傳染5:胖瘦:瘦。身高169厘米,體重50公斤照片16:骨度: 細(照片2)7:口腔內反響:口不干,早晨醒來時常有半口口水,有口臭(照片3)8:二便:小便分叉,白濁或黃濁。大便藍綠色一粒一粒的,像羊屎,三天一次,偶爾發(fā)現(xiàn)衛(wèi)生紙上有一點膿
29、血9:脈象:大約80次/分鐘,脈沉,重按有力,右脈較左脈稍無力10:癥: 從小到大,經常超過3天才解一次大便。98年開始,飯后如果不松開褲帶,就會覺得肚子從右邊到左邊有點刺痛,似乎有東西堵住。在510年前幾乎天天熬夜,晚上吃夜宵。06年因為肋脹,腹痛嚴重去看中醫(yī),開方龍膽草、柴胡、澤瀉、木通、生地黃、當歸、山梔、黃芩、甘草、川楝子、茵陳、大黃、石膏、知母、山藥、人參,之后有數(shù)次修改,吃了半年藥,緩解大局部病癥,但是右脅下仍然有悶塞感,氣短乏力,冬天雙腳冰涼。07年底再請中醫(yī)師診治,開了柴胡、白芍、甘草、枳實、當歸、茯苓、白術、梔子、丹皮、生姜、薄荷、丹參、桃仁、大腹皮
30、、神曲、蒲公英,然后多有加減,吃了一年多的藥,開始很有效,后來慢慢變得無效,就沒有吃藥了?,F(xiàn)在飯后右脅下悶脹不舒,夜間偶爾覺得右脅下暢通時,左脅會有脹痛感,然后變成左腎痛。最近三個月,一星期有12次左右出現(xiàn)呃逆,持續(xù)不到5分鐘,大概都在晚上11時到3時之間,平時凌晨2點多到3點多才能睡著,有時睡覺耳內會癢,頭發(fā)有幾根變白。氣溫15度以下常常腳冷、手冷,不管溫度上下,腳底都會出汗,白天容易疲倦,精神不集中。 吃完先生開的7劑藥嫩桂枝10克、炒白芍15克、炙甘草5克、北五味子3克、沙參15克、懷山藥15克、白茅根10克右脅下悶塞感減輕了許多,大便變成褐色條狀,精神好了不少
31、。開始吃這個方子的第二天,兩邊小腿長滿暗紅色的痤瘡,有一點癢,現(xiàn)在大多數(shù)消了,剩下一局部棕色的顆粒,這個藥是否可以繼續(xù)吃?還有上次忘記問,哪些食物不能吃,以免加重病情?請先生解惑,謝謝!【世安按】?金匱?: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耙姸槐槐硐竺曰螅诖说廊垭趴芍^之“知,“實脾前加“當字、加“先字,可見其情狀之真切、態(tài)勢之急迫,豈容有誤。然而幾多肝病誤治,小恙做成巨患。妄投血藥燥肝,苦寒敗胃,以至于寢食難安、腹脹如鼓、四肢如削、二便不通。人們莫不以為病死,而不知其為藥死!?金匱?有說: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為之藥調之。酸為肝之味,焦
32、苦心之味,甘為脾之味,上面我用的藥方,也就是從這個味而來。這也是許多肝病不治,如平常人生活飲食,反而得愈的原因了。- 有病不治,即得中醫(yī),就是這類事了。肝病實脾法-治療肝病的根本方法來源: 新特藥房藥訊 百濟動態(tài) 瀏覽: 發(fā)布時間:2007-11-6 17:33:00 論實脾法治療慢性肝病 肝病、乙肝、甲肝、丙肝等病毒引起肝細胞損害,和脂肪肝、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肝腹水等肝病大局部病例緣于脾虛,出現(xiàn)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許多健脾益氣藥如健脾益腎顆粒、肝復樂膠囊等能改善細胞免疫功能,增強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功能;增強T細胞的數(shù)量及提高T淋巴細胞轉化率。因此掌握肝脾之間的生理病理關系,見肝之病,即先實脾,
33、就有防止肝脾不和所造成的一系列臟腑病理傳變的作用,就可防止病情遷延,加快恢復。 ?金匱要略?指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實脾,那么肝自愈。這種肝病實脾法,在目前治療慢性肝臟疾病中越來越廣泛而有效地應用,充分表達了中醫(yī)理論臟腑關系的合理性。 肝與脾生理上相互依賴 肝屬木,藏血而主疏泄;脾屬土,統(tǒng)血而主運化,為氣血生化之源。 肝脾兩臟的關系,首先在于肝的疏泄功能和脾胃的運化功能之間的相互關聯(lián)。脾的運化功能健旺,有賴于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即“土和木達。肝又有賴于脾化生水谷精微的滋養(yǎng),才得以發(fā)揮正常功能,此所謂“木賴土培。再者肝藏血,脾統(tǒng)血,均與血液生化藏統(tǒng)有關。肝司貯藏,調節(jié)血量,脾可生血
34、,又可統(tǒng)攝血液的正常運行,肝脾協(xié)調,那么血液充足,分配運行正常??傊闻c脾生理上相互為用,猶如春天之土和木榮,勃勃生機。 肝與脾病理上相互影響 ?素問.玉機真臟論?指出:“五臟有病,那么各傳其所勝。肝膽與脾胃同居中焦,且脾胃的運化有賴于肝之疏泄、膽汁分泌和排泄的正常。故肝膽有病最易傳之脾胃,此即病理情況下的肝脾不和。肝失疏泄,就會影響脾的運化功能,可出現(xiàn)脘脅脹滿、納差、乏力、泄瀉、便溏、下肢水腫、衄血等。 秦伯未在?謙齋醫(yī)學講稿?中說:“肝氣郁結與一般肝氣證恰恰相反,肝氣證是作用太強,疏泄太過,故其性橫逆;肝氣郁結是作用不及,疏泄無能,故其性消沉。肝臟正常疏泄作用即五行中之木克土。如因某種病
35、理原因導致肝氣過旺,疏泄太過,便形成了“肝(膽)乘脾(胃)的病理狀態(tài),此即“肝氣犯胃、“肝氣乘脾的病機。這是病在肝而繼發(fā)于脾胃的證型。反之假設脾胃虛弱,也可引起肝氣來乘,此即“脾(胃)虛肝(膽)乘。兩者都是“木克土正常生理關系的破壞,而變成“木乘土的病理狀態(tài)。如果在某種致病因素作用下,肝氣疏泄不是太過,而是不及,就是肝氣郁結。肝郁那么木不克土,會影響脾胃正常的升降納運功能,導致飲食水谷轉輸布運障礙而出現(xiàn)中焦壅滿,即肝郁脾壅;如果主要表現(xiàn)為脾在運化水濕功能的障礙,即肝郁脾濕;如果脾不能升其清陽之氣,不能轉輸精微物質至臟腑,出現(xiàn)氣血虛損,即肝郁脾虛。這是病在肝,繼發(fā)于脾胃的三個證。 脾虛在慢性肝病
36、中的病理變化 慢性肝病,雖然病位在肝,但多數(shù)病人突出表現(xiàn)為神疲乏力、納差腹脹、便溏腹瀉、面色萎黃、下肢水腫、慢性失血證等一系列脾胃虛弱表現(xiàn)。說明肝病與脾虛在病理上的密切聯(lián)系。李偉林等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肝活檢病理組織分析,發(fā)現(xiàn)脾虛證組的肝細胞壞死、界極破壞、纖維組織增生等的出現(xiàn)率高于非脾虛證組(P0.05),提示在脾虛狀態(tài)下,肝細胞的再生能力、肝組織的修復能力、肝組織的抗損害能力均下降,故認為脾虛既是肝組織病理損害較重的外在征象,也是肝組織抗損傷能力和再生修復能力缺乏造成肝組織病理變化的重要機理。經研究證實,乙型肝炎病毒存在于胃粘膜上皮細胞內,血清HBV陽性標記者的胃粘膜內有HB sAg存在,
37、這進一步證實肝病最易傳脾的病理機轉。 實脾法藥物在慢性肝病中的應用 國內報道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的方藥中進行統(tǒng)計分析,健脾益氣藥肝復樂膠囊、肝復樂片、健脾益腎顆粒、等屬最常用者,以益氣健脾法治療慢性肝病白/球蛋白失調,有效率達93.54%,能有效消除肝病患者出現(xiàn)的脾虛癥群,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動物實驗說明,該藥能明顯減輕肝細胞脂肪變性或壞死,抑制肝細胞纖維增生,抑制假小葉形成,能防止白/球比值降低。根據(jù)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特點,以“實脾法為主治療60例,大局部病人病癥明顯緩解或消失,65%ALT降至正常,總有效率80%。通過對肝硬化不同證型的研究,認為代償期肝硬化以肝郁脾虛型為主,故臨
38、床辨治早期肝硬化,注重疏肝健脾的治那么治法,將可能控制肝細胞功能的進一步損害: 品名成效適應證作用特點規(guī)格生產商參考價健脾益腎顆粒健脾益腎、扶正培本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肝腹水提高機體免疫力、抑制腫瘤的雙向調節(jié)作用,減輕化療毒副作用10g*10袋北京長城制藥廠63/合肝復樂膠囊健脾理氣,化瘀軟堅,清熱解毒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肝癌、肝腹水免疫調節(jié)、保肝、護肝、養(yǎng)肝抑制癌細胞生長,改善病癥和體征調整機體陰陽、臟腑、氣血平衡,恢復人體正常機能0.5g*12s*5板湖南星劍藥業(yè)集團160/合肝復樂片疏肝健脾,化瘀軟堅,解毒抗癌急、慢性肝炎、乙肝、脂肪肝、肝硬化、肝腹水
39、、肝癌等可作為護肝藥。提高天然殺傷NK細胞活性;誘生干擾素作用尤其明顯;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復制能恢復肝臟功能及降低轉氨酶;能降低甲胎蛋白AFP,阻斷肝病患者癌變,消除肝腹水。0.5g*60s華禾藥業(yè)冷水江制藥156/合云芝糖肽補益精氣,健脾養(yǎng)心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腹水等。可增強吞噬細胞的吞噬功能,免疫調節(jié)、護肝,防止各種肝病對肝功能的損害。0.34g*24粒上海新康制藥70/合云芝胞內糖肽補益精氣,健脾養(yǎng)心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纖維化、肝癌等激活從而增強網(wǎng)狀內皮系統(tǒng)RES功能、能顯著抑制SGPT的升高,對艾氏腹水癌細胞殺死率達4154抑制腫瘤血管生成,增強抗癌藥物作用。0.5g*50粒江
40、蘇神華藥業(yè)92/合臌癥丸利水消腫,除濕健脾用于臌癥,胸腹脹滿,四肢浮腫,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能裂解水毒蛋白的甘遂生物肽,通過破壞水毒蛋白粘附性,平衡體液產生與排出三重作用徹底消除各類胸水、腹水、及水腫。90丸*2瓶江蘇神華藥業(yè)298/合扶正化瘀膠囊活血祛瘀,益精養(yǎng)肝乙型肝炎肝纖維化屬瘀血阻絡,肝腎有足證者。可抑制四氯化碳加高脂飼料致大鼠肝纖維化的程度,抑制四氯化碳和D-半乳糖胺致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轉換酶的升高。0.5g*60粒上海黃海制藥125/瓶香菇多糖片健脾益氣,增強免疫 用于各種肝炎,腫瘤免疫功能失調的各種病。激活、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系統(tǒng)包括殺傷T細胞,自然殺傷細胞NK和抗體依賴性巨
41、噬細胞的功能。0.1g*36片浙江普洛康裕48/合舒肝益脾顆粒清化濕熱,健脾和胃急慢性肝炎、肝癌等。用于濕熱阻滯而致的急、慢性肝炎、遷延性肝炎、膽囊炎等病癥見脾胃虛弱,體倦乏力,肋腹脹痛,胃納欠佳者。10g*12袋廣州萊泰制藥38/合九味肝泰膠囊疏肝健脾急慢性肝炎、肝癌等。用于肝郁脾虛,氣滯血淤所致的脅肋脹痛或刺痛,抑郁煩悶,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大便不調,或脅下痞塊,面色晦暗或萎黃。0.35g*36s湖南新匯制藥439/合 ?金匱要略?肝病傳脾與肝病實脾初探相關推薦·?四川中醫(yī)?2021年06期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1 ·
42、?河南中醫(yī)?2021年07期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1991年0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指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不僅表達了中醫(yī)重視治未病的思想,也表達了整體觀念在臟腑辨證中的應用,后世醫(yī)家屢作注釋、闡析,提出各種見解,筆者在翻閱大量文獻后,對“肝病傳脾與“肝病實脾進行剖析,提出自己的一管之見,探究其理論及臨床意義。1肝病傳脾,脾病亦可及肝仲景思想源于?內經?。?素問·玉機真臟論?云:“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各傳其所勝。?內經?中認為人體臟腑之間并非孤立和靜止的,它們在生理上相互聯(lián)系,保持著一種動態(tài)平衡。如果臟腑之一過盛或缺乏,便會打
43、破這種平衡,表現(xiàn)出一種病理狀態(tài),就會在相克次序上發(fā)生一定轉變由此臟而累及他臟。?素問·玉機真臟論?又曰:“肝受氣于心,傳之于脾。肝木之病,最易傳之于脾土。仲景“勤求古訓根據(jù)這一觀點,提出上工須“見肝之病便“知肝傳脾且“領先實脾的重大理論。肝與脾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一方面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人體升降出入才能正常運行. (本文共3頁) 閱讀全文>>權威出處: ?四川中醫(yī)?2021年06期南京中醫(yī)藥大學肝脾同治論當今中國經濟的快速開展為人們提供了施展才華的巨大空間,人們在追求實現(xiàn)自身價值與更高生活水平的同時,也承受著空前巨大的競爭與精神壓力?;蝽E魫?思慮憂愁;或
44、應酬往來,過食肥甘;或追逐享樂,以酒為漿凡此種種,極易引起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而且肝郁每易犯脾,土虛易致木乘,肝脾之病常常互為因果而釀成肝脾同病之疾?,F(xiàn)代心腦血管疾病、精神神經系統(tǒng)疾病、代謝性疾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發(fā)病率居高不下,究其病機之演變多與肝脾兩傷有關。因而,深入系統(tǒng)研究中醫(yī)“肝脾同治之法,對于防治當今社會高發(fā)的多種疾病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際意義。本論文通過對歷代中醫(yī)文獻的縝密梳理,將散見于古醫(yī)籍中有關肝脾同治法的理論和臨床應用經驗進行了全面的總結與分析,并著重就以下幾方面作了深入探討。探尋肝脾同治法的理論淵源。認為?內經?已較為系統(tǒng)地闡述了肝脾相關的理論,在提出相關治療思路的同時,已見肝
45、脾同治法應用之端倪。?難經?將“治未病理論與肝病實脾相結合,進一步完善了?. (本文共90頁) 本文目錄 | 閱讀全文>>權威出處: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博士論文 2021年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金匱要略?肝病實肺論“見肝之病,知肝傳脾,領先實脾,?金匱要略?從五臟相關角度闡述了治未病的理論。日本學者曾深有感觸地說:“如果?金匱要略?未病的理論早些被醫(yī)學界了解,那么,臟器相關性可能會更早些提出來L1。可見,肝病實脾論為西醫(yī)新醫(yī)學模式的創(chuàng)立奠定了堅實的根底。但是,肝病不盡“領先實脾,有時必先實肺。l?金匱要略?關于肝病實肺的論述 ?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在論述脈象與四時五色相參的診病方法時曾道:“寸口脈動者,因其Itt,Jr而動,假令肝旺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顯然,春天當脈弦、色青,假設色不青反自,乃肺金乘制肝木所致,肝病必成。此從發(fā)病學角度扼要論述了肝病成因之一即肺邪傳肝。故?金匱要略?中凡涉及肝或其所居,或其所循,或其經脈,或其所主的病癥,均謂之肝病。如?五臟風寒積聚病脈并治?云:“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法庫期中考試數(shù)學試卷
- 佛岡七上數(shù)學試卷
- 汽車凹痕修復培訓課件
- 福建漳州會考數(shù)學試卷
- 肌理的美術課件
- 德陽高一上冊數(shù)學試卷
- 2025年04月四川綿陽市婦幼保健院招聘醫(yī)師技師3人筆試歷年專業(yè)考點(難、易錯點)附帶答案詳解
- 高血糖危象的急救處理與恢復護理
- 2025至2030赤蘚醇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測試即服務(TaaS)行業(yè)市場深度研究與戰(zhàn)略咨詢分析報告
- 燃氣公司計量管理制度
- 磨削考試題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國成人紙尿褲行業(yè)市場深度分析及發(fā)展前景與投資機會研究報告
- 綜合與實踐 白晝時長規(guī)律的探究 同步練習(含答案)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
- 2024年河南省南召縣教育局公開招聘試題含答案分析
- 2025春季學期國開電大??啤稒C械制圖》一平臺在線形考(形成性任務1至4)試題及答案
- 紅外熱像儀性能提升行業(yè)深度調研及發(fā)展項目商業(yè)計劃書
- CJ/T 410-2012隔油提升一體化設備
- DB14-T 2245-2025 煤炭洗選企業(yè)標準化管理規(guī)范
- 家庭成員現(xiàn)實表現(xiàn)情況
- 2025屆湖南長沙雅禮實驗中學七年級數(shù)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