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 蘭亭集序課課練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_第1頁
高中語文 蘭亭集序課課練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_第2頁
高中語文 蘭亭集序課課練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_第3頁
高中語文 蘭亭集序課課練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_第4頁
高中語文 蘭亭集序課課練 大綱人教版第二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訓練十九蘭亭集序課前預習 無師自通1.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會稽( ) 放浪形骸( ) 嗟( )悼所之既倦( ) 虛誕( ) 感慨系之( )答案:j hái ji juàn dàn xì2.下列詞語中加點字解釋全都正確的一項是( )A.群賢畢至(全) 少長咸集(都)茂林修竹(修整) 清流激湍(急流的水)B.人之相與(交好) 暢敘幽情(幽深內(nèi)藏)崇山峻嶺(高) 暫得于己(短暫,一時)C.感慨系之(附著) 修短隨化(變化)終期于盡(至,及) 向之所欣(過去,從前)D.喻之于懷(比喻) 其致一也(情趣)列坐其次(排列) 列敘時人(一個個地)答案:B解析:A項“修

2、”應解釋為“長”;C項“化”應解釋為“造化、自然”;D項“喻”應解釋為“明白”。3.引用原文,完成下列問題。(1)本文介紹了作詩緣由是:_(2)作詩情形是:_(3)成書經(jīng)過:_(4)本書的意義是:_答案:(1)“修禊事也”“群賢畢至”。(2)“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3)“列序時人,錄其所述”。(4)“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4.填空。王羲之,_書法家、文學家。字逸少,為官至右軍參軍,世稱_。論者稱他的行草書“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后世譽為“_”。答案:東晉 王右軍 書圣課堂鞏固 一點即通1.下列加點的“于”的用法、意義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B.當其欣于所

3、遇,暫得于已C.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D.若入前為壽,壽畢,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答案:B解析:A、C、D三項中的“于”均為“在”之意,B項“于”是“對于”的意思。2.下列句中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語義相同的一項是( )A.引以為流觴曲水。B.列坐其次。C.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D.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答案:D解析:A項“以為”,古,把(它)作為;今,認為。B項“其次”,古,它(曲水)的旁邊;今,下一個。C項“所以”,古,用(它)來;今,表結果。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王羲之,字逸少,東晉人,著名書法家,有“書圣”之稱,因他做過右軍將軍,所以古代又稱他為“王右軍

4、”。B.蘭亭集序節(jié)選自晉書·王羲之傳。C.蘭亭集序記敘了蘭亭集會的盛況,抒發(fā)了人生無常的感嘆。D.文章寫景、敘事、抒情、情景交融,文簡意豐,所以,是“序文”中的佳作。答案:D解析:作為“序文”的佳作,雖然是用于文章敘事,寫景、抒情融為一體,但文中通過議論,提出了自己的“生死亦大矣”的生死觀,使文章立意高遠,不同凡響。4.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歸類正確的一項是( )死生亦大矣 齊彭殤為妄作 放浪形骸之外 不能喻之于懷 其致一也 悟言一室之內(nèi)A./ B./C./ D./答案:C解析:C項分別為判斷句/省略句/介賓后置句。5.下面是本文的結構示意圖,請在橫線上填上恰當?shù)膬?nèi)容。蘭亭集序答案:發(fā)感

5、慨 明要旨6.名句填空。(1)仰觀宇宙之大,_。(2)或取諸懷抱,_;或因寄所托,_。(3)固知一死生為虛誕,_。答案:(1)俯察品類之盛 (2)悟言一室之內(nèi) 放浪形骸之外 (3)齊彭殤為妄作7.試分析本文的立意并作簡要評價。答案:王羲之的這篇序文,對蘭亭宴集的盛況作了形象生動的藝術概括,并抒發(fā)了個人的人生感慨。文章對老之將至和人的年壽雖有長短但終歸于盡不免有些傷感,因而文章的情調(diào)有些低沉。但作者對莊周“一死生”“齊彭殤”虛無主義思想,提出了批判,斥責這種論調(diào)為“虛誕”“妄作”。在玄談之風日漸流行的東晉,作者的這種批判是有積極意義的。課后檢測 觸類旁通一、本課閱讀閱讀第12段,完成14題。1.

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所以游目騁懷(2)欣于所遇2.把下面的文言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群賢畢至,少長咸集。(2)足以極視聽之娛。3.課文第一段緊扣“樂”字行文,共寫四個方面的“樂”,這“四樂”分別是什么?4.課文第二段緊扣“悲”字行文,共寫了四個方面的“悲”,這“四悲”分別是什么?1.答案:(1)用來(2)接觸的事物2.答案:(1)許多賢才都會集在這里,年齡大的小的都聚集在一起。(2)足夠用來窮盡視和聽的樂趣。(1)兩個分句形成對文,互相訓釋。(2)極:窮盡。娛:樂趣。3.答案:一樂群賢畢至,少長咸集;二樂景物清幽,恍若隔世;三樂流觴曲水,暢敘幽情,各抒懷抱;四樂天朗風和,游目騁懷

7、。4.答案:一悲老之將至,人生短暫;二悲樂之不長,所之既倦;三悲向之所欣,頃刻化為陳跡;四悲人生必死。二、拓展閱讀閱讀下文,完成58題。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凱,凱察而異之,于是始知名。乃長,辯贍(說話有條理),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時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導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鑒曰:“王氏諸少并佳婿,然聞信至,咸自矜持。唯一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鑒曰:“正此佳婿邪!”訪之,羲之也,遂以女妻之。 羲之即少有美譽,朝廷公卿皆愛其才器,頻召為侍中,吏部尚書,皆不就。復授護軍將軍,又推遷不拜

8、。揚州刺史殷浩素雅重之,勸使應命,乃遺羲之書曰:“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豈可以一世之存亡,必從足下從容之適?”乃以為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時東土饑荒,羲之輒開倉賑貸。朝廷賦役繁重,吳會尤甚,羲之每上疏爭之,事多見從。 羲之雅好服食養(yǎng)性,不樂在京師,初渡浙江,便有終焉之至。會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性愛鵝,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jīng),當舉群相贈耳?!濒酥廊粚懏叄\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5.下列各句加點的字,解釋有誤的是( )A.幼訥于言 訥:言語遲鈍B.王氏諸少并佳婿 少:子弟、年輕人

9、C.然聞信至,咸自矜持 信:信息D.當舉群相贈耳 舉:全、都6.下列各句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及長,辯贍,以骨鯁稱骨鯁:魚骨卡在喉嚨里。B.然聞信至,咸自矜持矜持:拘謹,故作鎮(zhèn)靜。C.嘗與同志宴集于會稽山陰之蘭亭同志:志趣相同的人。D.其任率如此任率:任性率真,不做作。7.下列對文義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A.王羲之是東晉名相王導的兒子,從小就有很好的聲譽,是著名的書法家,尤善隸書,人稱他的筆勢是“飄若浮云,矯若驚龍”。B.太尉郗鑒向王導求女婿,王導要他自己去挑。王家子弟聽說太尉挑女婿,咸自矜持,只有羲之在東床坦腹食,就像沒有這回事,郗鑒認為這才是好女婿,就以女妻之。C.朝廷公卿

10、紛紛召羲之去當侍中、尚書,他都不去,殷浩勸他應命,并說他的出處足觀政之隆替,他才應允,當了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他在任上賑救饑荒,減輕賤役,做了不少好事。D.羲之喜歡會稽山水,有終焉之志,曾與同志宴集于蘭亭,寫了有名的蘭亭集序。他又喜歡鵝,有個道士養(yǎng)的好鵝,他很喜歡,便替道士撰寫了一部道德經(jīng),換他的鵝。8.翻譯下列句子。(1)復授護軍將軍,又推遷不拜。(2)悠悠者以足下出處足觀政之隆替。(3)豈可以一世之存亡,必從足下從容之適?(4)羲之自為之序以申其志。5.答案:C解析:C項“信”應為“信使”。6.答案:A解析:A項“骨鯁”在這里解釋為“正直”。7.答案:C解析:A項羲之不是王導的兒子,而是侄

11、子,又非從小就有好聲譽;B項不是郗鑒親自去挑,而是門生;D項不是撰寫道德經(jīng),而是書寫。8.參考答案:(1)朝廷又授予他護軍將軍的官職,他又推脫遷延不就職。(2)很多人認為從你的出仕或歸隱中足以看出政治的好壞。(3)怎能拿一代國家的存亡絕對服從你的從容閑適呢?(4)王羲之親自為集會寫序來表達自己的志向。解析:(1)“授”為“授予”,“拜”為“就職”;(2)“出處”指“出仕或歸隱”;(3)“可以”指“能夠拿”,“足下”指對方;(4)“自”為“親自”。參考譯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導的侄子。王羲之幼時說話口訥,人們沒有誰覺得他是奇才。十三歲那年,曾經(jīng)去拜謁周凱,周凱發(fā)現(xiàn)他有奇異之才,于是他的名字才

12、被人們知曉。等到長大之后,說話有條有理,有骨鯁之臣之稱,尤其擅長隸書,名列書法界古今之首。書法評論家稱贊他的筆勢,認為像浮云一樣飄動,像受驚的游龍一樣矯逸。當時太尉郗鑒派門生向王導府里挑選女婿,王導讓門生到東廂房一一相察子弟。門生回去,對郗鑒說:“王府里那些年輕人都很好,然而他們聽到我們的信使到了以后,都十分矜持。只有一人在東床放開肚子吃飯,好像沒有聽到這件事一樣。”郗鑒說:“這正是我要選的好女婿?。 睂嵉靥皆L那個人,果然是王羲之,于是把女兒許配給了他。 王羲之年輕就有了美譽以后,朝廷中的公卿們都很器重并喜愛他的才氣,被快速召為侍中、吏部尚書,他都不就任。又被授為護軍將軍,他又推辭不就任。揚州刺史殷浩平常很重視他,鼓勵他應命就任,于是送給王羲之一封信說:“我憑借您是否出來做官就可以顯出治理國家的情況,怎么能夠用我的一生來跟從您達到從容為官的地步呢!”于是,任命他擔任右軍將軍、會稽內(nèi)史。當時東土正鬧饑荒,王羲之就打開糧倉把官糧發(fā)放給災民。朝廷賦稅繁重,吳會地區(qū)尤其嚴重,王羲之經(jīng)常上奏疏據(jù)理力爭,所請示的事情多數(shù)被批準。 王羲之平常很喜歡衣食這類養(yǎng)生的東西,不喜歡在京城里,剛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