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教師版_第1頁
《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教師版_第2頁
《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教師版_第3頁
《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教師版_第4頁
《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教師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品文檔】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網(wǎng)站刪除,僅供學習與交流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教師版.精品文檔.歸去來兮辭知識點總結(練習)學生版知識點總結:一.通假字:1、乃瞻衡宇(衡,通“橫”)2、景翳翳以將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通“何”,為什么)二.詞類活用:名詞作動詞:樂琴書以消憂(琴,書:名詞用作動詞,彈琴,讀書)或棹孤舟(棹:槳,這里用作動詞,用槳劃)策扶老以流憩(策:名詞作動詞,拄著)名詞作狀語:園日涉以成趣(日:名詞作狀語,每天)時矯首而遐觀(時:名詞作狀語,常常)情在駿奔(駿:名詞作狀語,像駿馬)當斂裳宵逝(宵:夜晚,這里用作狀語,在晚上)形容詞作名詞:倚南窗以寄傲(傲:形容

2、詞用作名詞,傲然自得的情懷)攜幼入室(幼:形容詞用作名詞,兒童、小孩)幼稚盈室(幼稚:形容詞用作名詞,兒童、小孩)動詞作名詞:瓶無儲粟,生生所資(生生:前“生”,維持;后“生”,動詞用作名詞,生活)審容膝之易安(容膝:動詞用作名詞,僅能容納雙膝的小屋)使動用法:眄庭柯以怡顏(怡:使動用法,愉快,使愉快)審容膝之易安(安:使動用法,使安適)意動用法:樂琴書以消憂(樂:意動用法,以為樂)悅親戚之情話(悅:意動用法,以為愉快)善萬物之得時(以為歡喜)形容詞作動詞:善萬物之得時(善,羨慕) 三、古今異義(1)于時風波未靜古義:指戰(zhàn)亂。今義:風浪,常用來比喻糾紛或亂子。(2)嘗從人事古義:指做官。今義:

3、常用義,人的離合,境遇,存亡等情況,或關于工作人員的錄用,培養(yǎng),調(diào) 配,獎罰等工作。(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古義:不久。今義:常用義為“尋找”“追尋”等。(4)悅親戚之情話古義:內(nèi)外親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義:常用于與自己有血緣關系的人。(5)悅親戚之情話古義:知心話。今義:男女間表示愛情的話(6)于是悵然慷慨古義:感慨。今義:指大方的行為。(7)恨晨光之熹微古義:遺憾。今義:指一種情感,多為“仇恨”之意。(8)將有事于西疇古義:指耕種之事。今義:指發(fā)生某事。/泛指。(9)幼稚盈室古義:小孩。今義:指不成熟的做法。(10)知來者之可追古義:挽救,補救。今義:追趕,追求。(11)策扶老以流憩古義:

4、拐杖;今義:扶著老人。(12)問征夫以前路古義:行人;今義:指出征的人(13)既窈窕以尋壑古義:幽深曲折的樣子;今義:女子文靜而美好。(14)景翳翳以將入古義:陽光。今義:景色四、一詞多義心:因事順心(心愿)既自以心為形役(內(nèi)心)夫:問征夫以前路(名詞)樂夫天命復奚疑(助詞)故:故便求之(所以)親故多勸余為長吏(故交,朋友)之: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到,動詞)求之靡途(代“為長吏”,代詞)四方之事(助詞“的”)悟已往之不諫 (放在句子主語與謂語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奚:奚惆悵而獨悲(為什么)樂夫天命復奚疑(什么)而:門雖設而常關(表轉(zhuǎn)折)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時矯首而遐觀(表修飾)鳥倦飛而知還(表

5、承接)尋:尋程氏妹喪于武昌(不久)既窈窕以尋壑(探尋)往:懷良辰以孤往(去往)悟已往之不諫(過往)會:會有四方之事(恰、逢)相如聞,不肯與會(相見)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聚集)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一定)行:善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將要)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桑ㄐ凶撸┶w王畏秦,欲毋行(前往)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執(zhí)行)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行為)琵琶行(文體之一)策:策扶老以流憩(拄著)振長策而御宇內(nèi)(鞭子)執(zhí)策映長明燈讀之(書)惠文、武、昭襄蒙故業(yè),因遺策(策略)時:時矯首而遐觀(時常)善萬物之得時(大好時光)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時候,時間)非:覺今是而昨非(錯誤的)富貴

6、非吾愿(不是)五、虛詞的用法1以A、既自以心為形役 (介詞。使、讓。)B、舟遙遙以輕飏(表修飾?!岸保〤、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介詞。把)D、樂琴書以消憂(連詞。來,表目的。)E、聊乘化以歸盡(連詞,表順承。然后)F、園日涉以成趣(連詞,表結果。)G、木欣欣以向榮(連詞,表修飾?!岸保〩、問征夫以前路(拿)2而A、覺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B、門雖設而常關(連詞,表轉(zhuǎn)折。)C、時矯首而遐觀(表修飾)D、鳥倦飛而知還(表承接)3之A、悟以往之不諫(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B、胡為乎惶惶欲何之(到往)C、悅親戚之情話(取獨)D、善萬物之得時(取消句子獨立性)六、文言句式判斷句(1)皆口腹自役(“皆

7、”表判斷)(2)富貴非吾愿賓語前置(1)復駕言兮焉求(“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為乎遑遑欲何之(“何之”即“之何”,去哪里)(3)樂夫天命復奚疑(“疑奚”疑惑什么)省略句(1)情在駿奔(省略主語“余”)(2)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省略介詞,寓形“于”宇內(nèi)復幾時)(3)稚子候門(省略“于”,正常語序應為:稚子于門候)(4)耕植不足以自給(省略介詞賓語,耕植不足以“之”自給)(5)足以為酒(省略介詞賓語,足以“之”為酒)(6)景翳翳將入(省略賓語,景翳翳將入山)(7)云無心以出岫(省略介詞,云無心以出于岫)被動句(1)遂見用于小邑(見,被)(2)既自以心為形役(為,被)介賓后置句(1)農(nóng)人告

8、余以春及(即“以春及告余”)介詞結構后置(2)將有事于西疇(即“于西疇有事)介詞結構后置(3)尋程氏妹喪于武昌(即“于武昌喪”)介賓結構后置(4)問征夫以前路(即“以前路問征夫”)介賓結構后置歸去來兮辭鞏固練習11下列加點的詞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 可追:可以挽救)B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征夫:出征的人C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情話:知心話D聊乘化以歸盡,樂天天命復奚疑! 乘化:順著自然的變化 答案:B。2. 下列各項中加點的詞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舟搖搖以輕飏 云無心以出岫B悅親戚之情話 感吾生之行休C復駕言兮焉求 悟言一室之內(nèi)D

9、既自以心為形役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A。相當于而,表修飾。(B.的/取獨;C。語助/交談;D.被動/語助)3下列各組中對“以”的判斷正確的一組是( )既自以心為形役 舟遙遙以輕飏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家叔以余貧苦A和不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也不同答案:C。解析:把;而;把;因為。4下列與“既自以心為形役”句式相同的一項是( )。A軍中無以為樂 B引以為流觴曲水C臨清流而賦詩 D身死人手,為天下笑答案:D。5下面句中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乃瞻衡宇,載欣載奔。(一邊一邊) B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正確) C審容膝之易安。(明白,深知) D悟已往之

10、不諫,知來者之可追。(追趕,追逐)答案:D。來得及彌補。6謝列句中加點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A時矯首而遐觀(舉,抬) B策扶老以流憩(馬鞭子)C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通“籌”,籌劃)D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懷念,想念)答案:A。(B、拄著;C、田地;D、懷著,趁著。)7下列對文句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A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作者把過去做官視為誤入迷途,而把今天的歸隱才看作是正確的選擇。這兩句顯示了作者遺世獨立、潔身自好的高尚人格和與世俗讀書人迥不相同的人生觀。B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作者在外做官,迷失了回家的路。這兩句話實寫心中的悔恨,與前文“迷途”相呼

11、應。C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說明作者回到農(nóng)村后,就謝絕與上層社會交往,每天獨自在院中散步而興味無窮。D云無心以出岫,鳥倦飛而知還。作者借景抒情,形象地反映了當時的心境:過去做官本來出自無心,如今歸田恰如鳥倦而知還。答案:B。8“歸去來兮”一語在文中兩次出現(xiàn),對其理解不當?shù)囊豁検牵?)。A第一段首句開門見山,直抒胸臆,讓人感覺他此志已定,此意已決。B第三段首句進一步宣言,我不僅棄官歸隱,而且還要和當?shù)勒邤嘟^交流。C第一句“歸去來兮”引出從“歸”至家的情景的描寫,第二句“歸去來兮”引出“隱”后的生活和感受。D兩句“歸去來兮”以抒情句式既表達出對短暫的“適俗”經(jīng)歷的反省和“迷途知返”的決心,也

12、流露出作者內(nèi)心的矛盾和痛苦。答案:D。歸去來兮辭練習題一、閱讀歸去來兮辭(原文略),完成后面的題目。1. 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意義。覺今是而昨非 策扶老以流憩請息交以絕遊 樂琴書以消憂答案、正確的,對的 手杖 停止 以為樂2. 對各句中劃線字解釋全正確的一組是( )A. B. C. D. 答案、A(B追挽回 C矯舉 D游交游)3. 各句中“之”字作結構助詞“的”的是( ) A. 知來者之可追 B. 羨萬物之得時C. 悅親戚之情話 D.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答案C(AB均為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D為動詞,到)4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有錯誤的一項是A.既自以心為形役(役:役使) B.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13、(棹:長槳)C.眄庭柯以怡顏(怡:使現(xiàn)出愉悅) D.景翳翳以將入(景:日光)答案B(用棹劃船)5下列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A奚惆悵而獨悲 B實迷途其未遠 C僮仆歡迎 D悅親戚之情話 答案親戚:古義包括父母兄弟等在內(nèi)的親屬和外戚。今義是有婚姻關系的成員或有血統(tǒng)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例如:“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6從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A既自以心為形役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C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D樂夫天命復奚疑答案A項為被動句。B、C、D三項為倒裝句。7選出句式不同的一項A復駕言兮焉求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C吾誰與歸 D大王來何操答案C(介詞賓語前

14、置句。其余三項為疑問代詞賓語前置句)8. 選出對名句翻譯有誤的一項( ) A. 田園將蕪,胡不歸? 譯:家里的田園將要荒蕪了,為什么還不回去? B.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 譯:既順著幽深曲折的溪流尋山谷,又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穿過山丘。 C. 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 譯:富貴本非我愿,神仙居住的地方?jīng)]法到。 D.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譯:暫且順著自然的變化度到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再也不要懷疑什么了。答案D(還猶豫什么呢)9、對文意概括與分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A首段交待陶淵明歸隱田園的真正原因“心為形役”,即心志被形體役使,做了許多違心悖情而又無可奈何的事情,想做的卻不能做

15、,不想做的卻又不能不做,為下文抒寫棄官歸田的決心作鋪墊。B第二段描寫寧靜淡泊的日常生活、溫馨樸實的家鄉(xiāng)親情和清新素雅的自然景觀令詩人留連忘返、自得其樂,同時也通過對夕陽晚照、蒼松兀立、引壺自酌等場景的描寫,揭示出詩人與世隔絕、獨立自足的清高和冷寂。C第三段描寫陶淵明的田園之樂,字里行間體現(xiàn)出詩人躬耕隴畝的舒心愜意,游山玩水的幽雅閑適和琴書相伴、情話相談的融洽歡快。大自然萬物復蘇,生機勃發(fā)的景象,促使詩人歡欣鼓舞,詩性大發(fā)。D第四段抒發(fā)了詩人委心乘化、樂天安命的情志。詩人崇尚自然,追求自由,返樸歸真,但在“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的感嘆和接二連三的反問中卻隱含著詩人去留難定、取舍難決的矛

16、盾和苦悶。答案C(看到萬物復蘇,生機勃發(fā)的景象,詩人不是歡欣鼓舞,詩性大發(fā),而是悲愁嘆老,自傷自悼,這種敏感與哀傷是詩人郁悶難展的苦痛隱憂的自然流露。)10、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引壺觴以自酌,眄(min)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答案省略 歸去來兮辭鞏固練習2一、基礎知識積累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無誤的一組是 (       )A諍諫(jiàn)     輕飏(yáng

17、)     熹微(x)          眄庭柯(gài)B流憩(qì)       矯首(jio)      出岫(xiù)         景翳翳(yì)C盤桓(huán)   

18、; 窈窕(yo)      遑遑(huáng)     棹孤舟(diào)D耘耔(z)       東皋(hào)      壺觴(shng)      瞻衡宇(zhn)答案B2. 各句中“之”字作結構助詞“的”的是 ( )A. 知來者之可追 B. 羨萬物之得時 C.

19、悅親戚之情話 D.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答案C3. 對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是 ( ) 舟遙遙以輕飏 木欣欣以向榮 樂琴書以消憂 聊乘化以歸盡 請息交以絕游 問征夫以前路 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眄庭柯以怡顏 A/ B/ C/ D/答案C.(為連詞,表修飾關系,不譯;連詞,表目的關系,譯為“來”;連詞,表并列關系,不譯;為介詞,譯為“把”、“拿”)4. 下列選項中詞類活用歸納正確的一項是 ( ) 生生所資 策扶老以流憩 園日涉以成趣 或棹孤舟 倚南窗以寄傲 攜幼入室 審容膝之安 善萬物之得時 樂琴書以消憂 樂琴書以消憂 悅親戚之情話 眄庭柯以怡顏A./ B. /C./ D. / 答案.A (

20、 名作動/名作狀/形作名/動作名/形作動/意動用法/使動用法)5. 不屬于賓語前置的一句是 ( ) A. 復駕言兮焉求 B.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 樂夫天命復奚疑 D. 將有事于西疇答案.D(狀語后置)6.從句式的角度分析,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 A既自以心為形役 B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D樂夫天命復奚疑答案A(被動句)7. 下列加點詞語與現(xiàn)代漢語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 )A于時風波未靜          B.實迷途其未遠  C嘗從人事  D

21、悅親戚之情話 E.知來者之可追 F. 尋程氏妹喪于武昌答案B8.下列加點字不屬于通假字的一項是 ( ) A.乃瞻衡宇 B.曷不委心任去留 C.景翳翳以將入 D.時矯首而遐觀答案D9. 解釋下列字詞的含義(1)求之靡途 靡:_ (2)會有四方之事 會:_(3)感悟生之行休 行:_ (4)違己交病 交:_(5)遂見用于小吏 見:_ (6)三徑就荒 就:_(7)悟已往之不諫 諫: (8)知來者之可追追:_ (9)載欣載奔 載:_ (10)審容膝之易安 審:_10.翻譯(1)既窈窕(yo tio)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_(2)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_歸去來兮辭鞏固練習3一. 基礎知識 1.下列

22、劃線字注音全對的一組是( ) A. 惆悵(chàng)輕飏(yáng) 載欣(zi) 倚南窗(y) B. 熹微(x)盤桓(yuán) 矯首(jio) 棹孤舟(zhào) C. 東皋(go)出岫(xiù) 西疇(chóu) 眄庭柯(min) D. 遑遑(huáng)流憩(qì) 盈樽(zn) 任去留(rén)答案C(A載,B桓,矯,D任) 2. 歸去來兮辭的作者是_時期著名的_詩人陶潛,他自號_。本 文標題中“歸去來兮”的意思是_。答案東晉 田園 王柳先生 回去吧 3. 指出下列各句中表示疑問的詞 A. 田

23、園將蕪,胡不歸?_ B. 奚惆悵而獨悲?_ C. 復駕言兮焉求?_ D. 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_答案. A胡 B奚 C焉 D幾 4. 各句中“之”字作結構助詞“的”的是( ) A. 知來者之可追 B. 羨萬物之得時 C. 悅親戚之情話 D.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答案C(AB均為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D為動詞,到 5. 對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分類正確的是( ) (1)云無心以出岫 (2)木欣欣以向榮 (3)樂琴書以消憂 (4)聊乘化以歸盡 (5)請息交以絕游 (6)問征夫以前路 (7)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8)眄庭柯以怡顏 A. (1)(2)/(3)(4)(5)/(6)(7)/(8) B. (1)(2)/(

24、3)(4)(8)/(5)/(6)(7) C. (1)(2)(4)/(3)(8)/(5)/(6)(7) D. (1)(2)(4)/(3)/(5)(8)/(6)(7) 答案 B(<1><2>連詞,表修飾;<3><4><8>連詞,表目的;<5>連詞,表并列;<6><7>介詞,用) 7. 各句中省略的內(nèi)容與其它三項不同的是( ) A. 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nèi) B. 乃瞻衡字,載欣載奔 C. 僮仆歡迎,稚子侯門 D. 寓形宇內(nèi)復幾時 答案. B(ACD均省略了介詞“于” B項省略了主語“吾”)8. 不屬于賓

25、語前置的一句是( ) A. 復駕言兮焉求 B. 胡為乎遑遑欲何之 C. 樂夫天命復奚疑 D. 將有事于西疇 答案D(介詞結構后置句) 9. 下列句子中有使動用法的一句是( ) A. 園日涉以成趣 B. 時矯首而遐觀 C. 眄庭柯以怡顏 D. 或命巾車,或悼孤舟答案 C(怡形使動,使露出愉快神色) 10. 選出對名句翻譯有誤的一項( ) A. 田園將蕪,胡不歸? 譯:家里的田園將要荒蕪了,為什么還不回去? B.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jīng)丘。 譯:既順著幽深曲折的溪流尋山谷,又沿著崎嶇不平的山路穿過山丘。 C. 富貴非吾愿,帝鄉(xiāng)不可期。 譯:富貴本非我愿,神仙居住的地方?jīng)]法到。 D. 聊乘化以歸盡

26、,樂夫天命復奚疑?譯:暫且順著自然的變化度到生命的盡頭,樂天安命,再也不要懷疑什么了。答案D(還猶豫什么呢)1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潯陽(xún)荒蕪(w)  惆悵(zhàn) 耘耔(z)B熹微(x) 稚子(zhì)  盈樽(zn) 眄庭柯(min)C怡顏(yí) 容膝(x)  流憩(qì)遐觀(xiá)D出岫(xiù)西疇(chóu) 船棹(zhào)遑遑(huán)答案

27、:A荒蕪wú,惆悵chàn。12下列句子中加粗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A眷然有歸歟之情依戀的樣子 情在駿奔騎著快馬奔跑B非矯厲所得  勉強克制 眄庭柯以怡顏歡顏,高興表現(xiàn)在臉上C當斂裳宵逝  收拾衣物 悟以往之不諫 不能挽回D倚南窗以寄傲寄托自足自得的心情 策扶老以流憩拐杖答案A13下列各組中對“以”的判斷正確的一組是()既自以心為形役舟遙遙以輕飏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家叔以余貧苦A和不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也相同C和相同,和不同 D和不同,和也不同答案C把;而;把;因為。14下列句子的句式特點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胡為乎惶惶欲何之? B樂夫天命復奚

28、疑?C何不委心任去留? D復駕言兮焉求?答案:C一般疑問句,其他三項均為賓語前置。15與例句句式特點相同的一項是()例句:既自以心為形役。A農(nóng)人告余以春及。 B遂見用于小邑。C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D尋程氏妹喪于武昌。答案:B解析:與例句均為被動句;其余各項均為狀語后置。16選出下列句子中加粗詞的意思、用法與其他項不同的一項()A足以極視聽之娛 B每覽昔人興感之由C感吾生之行休D悅親戚之情話答案:C解析:結構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不譯;其余均為結構助詞,譯為“的”。17下面有關作者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A陶淵明生活在封建時代,其作品中表現(xiàn)出的那種懷念過去,滿足現(xiàn)狀,樂天知命的思想, 給后世帶

29、來一定的消極影響。B陶淵明的成就主要是詩,他歌詠隱居田園,飲酒賞菊,樂天知命的閑適生活,意境恬淡, 詞句質(zhì)樸自然。他被看做田園詩的開創(chuàng)者,唐代王維、孟浩然都受到他的詩作的影響。C陶淵明也寫過“金剛怒目”式的作品,如讀山海經(jīng)中“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表現(xiàn)了他對當時腐敗政治的批判精神和強烈的反抗意識。D歸去來兮辭選自陶淵明集,又名潛,自號“五柳先生”,是我國三國時期著名的 田園詩人。答案:D解析:東晉時期的田園詩人二. 閱讀訓練(選做題)五柳先生傳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

30、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已志。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睒O其言茲若人之儔乎?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注釋:黔婁:春秋時魯國人,無意進仕,屢次辭去諸侯的聘請。無懷氏、葛天氏均是上古社會帝王。 1. 下列詞語中劃線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是( ) A. 自娛(yù)曾不吝情(lìn)樂其志(lè) B. 蕭然(xio)銜觴賦詩(shng)葛天氏(g) C. 嗜酒(shì)短褐穿結(

31、hè)好讀書(ho) D. 黔婁(qián)簞瓢屢空(dn)晏如也(n)答案. B(A娛yú C好 D晏)2.對下列劃線字的解釋有誤的一組是 ( ) A. 亦不詳其姓字(詳細地知道) 每有會意(對書中的意義有所體會)B. 環(huán)堵蕭然(環(huán)視墻壁) 簞瓢屢空(經(jīng)??罩?C. 晏如也(安然自得) 以此自終(度過自己的一生)D. 不戚戚于貧賤(憂愁的樣子) 不汲汲于富貴(極力營求的樣子)答案 B(環(huán)堵四周的墻壁)3. 翻譯有誤的一句是 ( ) A.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譯: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 B. 好讀書,不求甚解 譯:喜歡讀書,但不求深入理解,只求懂個大概。 C.

32、 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譯:親朋好友知道他這種情況,有時備酒招待他。 D. 極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譯:推究她所說的話,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婁那樣的人物嗎?答案B(喜歡讀書,但不執(zhí)著于一定一字的瑣細理解)4. 關于本文內(nèi)容敘述錯誤的一項是 ( ) A. 這是一篇通過對五柳先生的描述用以自抒志趣的文章,作者是陶淵明。     B. 本文描繪的是一個愛好讀書、不慕名利、安貧樂道、忘懷得失的知識分子形象。 C. 五柳先生喜好喝酒,到親朋好友家飲酒時總是大醉方休,并且醉后就向主人告辭。 D.&

33、#160;由于五柳先生品行高潔,因而受到了黔婁妻子的贊賞,稱他不因為貧困而終日憂心忡忡,不為了富貴而到處投機鉆營。答案 D(黔婁妻贊賞的是黔婁)5、解釋下面句中加點詞語(4分)(1)亦不詳其姓字(詳細) (2)每有會意(體會、領會)(3)期在必醉(期望) (4)其言茲若人之儔乎(輩、同類)6、解釋下列加點的字:(3分)(1)先生不知何許人也( )(2)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3)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答案(1)處所 (2)到,目 (3)同類,輩7、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 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2) 短褐穿結,簞瓢屢空,晏如也。答案(1)不為貧賤而憂愁,不熱衷于發(fā)財做官。 (2)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許多補丁,飯籃子和瓢里經(jīng)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8、選出“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項的一項( )A.茲若人之儔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無懷氏之民歟? D.葛天氏之民歟?答案B9、文中哪些語句表現(xiàn)了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生活?刻畫了怎樣的人物形象?(5分)性格:“閑靜少言,不慕榮利”點出了五柳先生的隱者心境。志趣:一是讀書,“好讀書,不求甚解”,展現(xiàn)了一個在讀書中得到精神愉悅的五柳先生;二是飲酒,“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個率真放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