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修辭格簡表課件_第1頁
常用修辭格簡表課件_第2頁
常用修辭格簡表課件_第3頁
常用修辭格簡表課件_第4頁
常用修辭格簡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古詩詞的表達技巧一、抒情手法:1、直抒胸臆:直接對有關人物和事件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抒情方式?!鞍材艽菝颊垩聶噘F,使我不得開心顏”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登幽州臺歌以慷慨悲涼的基調,通過登幽州臺直接表達了詩人功業(yè)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借景抒情:詩人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情感、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過描寫景物予以抒發(fā)。絕句二首(其二)杜甫江碧鳥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全詩抒發(fā)了羈旅異鄉(xiāng)的感慨,詩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寫,透露出了思歸的感傷,以樂景寫哀情。 3、托物言志: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的特征,來表達某種志向或情感,詩中的物帶有了人格化的色

2、彩。從而表達出對人的內(nèi)在品格的熱情贊頌和高度自信。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蕭疏梧桐之上,蟬兒低飲清露,蟬聲清脆響亮,回蕩樹林之間。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視群蟲,不用借助秋風,傳聲依然遙遠。詩中三四句借蟬聲遠傳的獨特感受,道出了蘊涵的真理,也就是自身品格高潔的人,不需要某種外在的憑借,自能聲名遠播。4、用典抒情:借用典故來抒發(fā)自己的感情,諷刺時事。 踏莎行 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1望斷無尋處??煽肮吗^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 驛寄梅花2,魚傳尺素3,砌成此恨無重數(shù)。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1.桃源:即桃花源。典出陶淵明桃花源記。詞中似虛實并用。2.驛

3、寄梅花:典出荊州記:“吳陸凱與范曄善,自江南寄梅花詣長安與曄,并贈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痹~中少游蓋以范曄自比。 3.魚傳尺素:語出古樂府詩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背咚?,指書信。古人書寫多用素絹,長約一尺,故名。 5、借古諷今:這是詠史詩中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借歷史上的事件來諷喻當朝。臺城劉禹錫 臺城六代競奢華,結綺臨春事最奢。 萬戶前門成野草,只緣一曲后庭花。全詩以臺城這一六朝帝王起居臨政的地方為題,描寫了六朝縱情作樂的荒淫生活,和野草叢生的凄涼景象形成了鮮明對比,把嚴肅的歷史教訓化做了觸目驚心的具體形象,寄托了吊古傷今的

4、無限感慨。作者借六朝舊事,諷喻六朝統(tǒng)治者,不要走六朝破亡的老路。二、描寫手法:1、渲染:本是一種國畫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強調的地方濃墨重彩,使畫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為突出。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就是從正面著意描寫。約客趙師秀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以“家家雨”“處處蛙”渲染一種氣氛,襯托夜的深和夜的靜。賦得暮雨送李胄 韋應物楚江微雨里,建業(yè)暮鐘時。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以“微雨”“暮鐘”“漠漠”“冥冥” “浦樹含滋”都是在渲染一種離別時的傷感的氣氛。2、烘托: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輪廓外面渲染襯托,

5、使物象明顯突出。用于藝術創(chuàng)作,指從側面著意描寫,作為陪襯。 烘托包括正襯和反襯兩種?!袄畎壮酥蹖⒂?,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比木湫蜗篚r明地烘托出了汪倫對詩人的真摯純潔的深厚感情。鳥鳴澗 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詩中寫出了花落、月出、鳥鳴這些動的景物,既使詩顯得富有生機而不枯寂,同時又通過動,更加突出了春澗的寂靜。3、白描:本是國畫的一種技法,純用線條勾畫,不用渲染烘托的寫法。田家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倉。寥寥數(shù)語勾勒了父子辛勤勞作、官家修筑糧倉的畫面,表現(xiàn)封建統(tǒng)治者殘酷剝削、壓榨農(nóng)民的深刻主題。4、動和靜:藝術

6、創(chuàng)作中離不開動態(tài)描寫和靜態(tài)描寫,或以動襯靜,或以靜襯動,或一動一靜,相輔相成。前者屬于烘托手法。后者如:蘭溪棹歌涼月如眉掛柳灣,越中山色鏡中看。蘭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鯉魚來上灘。前兩句山水的明麗動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潔,是靜景;后兩句寫了魚搶新水、涌上溪頭淺灘的調皮,是動景。全詩動靜結合,寫出了蘭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機。5、虛和實:在國畫技巧中,虛指圖畫中筆畫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部分。給人以想象的空間詩歌中的“虛”指直覺看不見、摸不清,卻又能從字里行間體味出的那種虛象和空靈的境界。在國畫中,“實”指圖畫細致豐富的地方。在詩歌中,“實”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畢竟西湖六月中

7、,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前兩句泛寫西湖六月的風光自有特色,是虛寫;后兩句描寫滿湖蓮葉荷花在朝陽的輝映下,無邊無際的碧綠和艷紅和諧的搭配著,是實寫。全詩虛實相生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6、欲揚故抑:不從正面平鋪直陳,先從反面著筆,加以貶抑,而后透露出自己的真實意圖。次蕭冰崖梅花韻冰姿瓊骨凈無瑕,竹外溪邊處士家。若使牡丹開的早,有誰風雪看梅花。詩中三四句忽發(fā)奇想:如果牡丹花開早于梅花,誰會沖風踏雪顧及梅呢?然而,牡丹畢竟不會開在梅花之前。詩人欲揚先抑,只有冰清玉潔的梅花才能在凜冽的風雪中吐芳爭艷,才能受到人們的青睞。三、修辭手法1、夸張:有用夸張手法單獨描寫自然景物的,也有用

8、夸張手法單獨描寫社會生活的,更多的情況則是把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2、擬人:把物人格化,可以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更加豐富。新晴青苔滿地初晴后,綠樹無人晝夢余。唯有南風舊相識,偷開門戶又翻書。詩中將南風人格化,通過一系列動作描寫,表現(xiàn)了久雨初晴后寧靜恬適的心情,以及對南風“惡作劇”的親切喜愛只情。3、對比: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現(xiàn)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區(qū)別的 更加鮮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陶者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十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通過陶者和富家的強烈鮮明的對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會制度的極端不合理,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同情。練習畫眉鳥 歐陽修百囀千聲隨意移,山花紅紫樹高低。始知鎖向金

9、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1)這首詩寫了幾種畫眉鳥?是怎樣寫畫眉鳥的?(2)作者寫畫眉鳥,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1)這首詩寫了兩種畫眉鳥,一是林中的,一是籠中的。作者用對比的手法寫畫眉鳥。前者在林中“隨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鎖于金籠之中,完全沒有自由。(2)這首詩借鳥詠懷,表達了對自由的贊美之情和對束縛個性、窒息性靈的憎惡之意。白 梅 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fā),散作乾坤萬里春。本詩運用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及作用是什么?試分點加以簡要分析。襯托,以冰雪林襯梅之堅毅耐寒; 對比,與混芳塵的桃李對比顯梅之高潔守志: 托物言志(或“象征”)借梅的形象表達作者的理想追求。村行 王禹偁 馬穿山徑菊初黃,信馬悠悠野興長。萬壑有聲含晚籟,數(shù)峰無語立斜陽。 棠梨葉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