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備考:文言文雙文本專練_第1頁
高考備考:文言文雙文本專練_第2頁
高考備考:文言文雙文本專練_第3頁
高考備考:文言文雙文本專練_第4頁
高考備考:文言文雙文本專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考備考:文言文雙文本專練

1

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秦二世三年,楚懷王見項梁軍破,恐,徙吁臺都彭城,并呂臣、項

羽軍自將之。

趙數(shù)請救,懷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

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guān)。與諸將約,先入定關(guān)中者王之。

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

帝璽符節(jié)降輟道旁。諸將或言誅泰王。沛公曰:〃始懷王遣我,固以能

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遂西入咸陽。欲

止宮休舍,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宅財物府庫,還軍霸匕召諸具父

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者族,偶語者棄市。吾與諸侯約,

先入關(guān)者王之,吾當(dāng)王關(guān)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

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

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乃使

人與秦吏行縣鄉(xiāng)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xiàn)饗軍士。沛公

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ㄈ擞忠嫦?,唯恐沛公不

為秦王。

(項羽)聞沛公已定關(guān)中,大怒,使雅布等攻破函谷關(guān)。

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

不敢不服耳。

(節(jié)選自《史記?高祖本紀(jì)》)

文本二:

春,漢王部五諸侯兵,凡五十六萬人,東伐楚。項王聞之,即令諸

將擊齊,而自以精兵三萬人南從魯出胡陵。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

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項王乃西從蕭,晨擊漢軍而東,至彭城,日中,

大破漢軍。漢軍皆走,相隨入谷、泗水,殺漢卒十余萬人。漢卒皆南走

山,楚又追擊至靈壁東睢水上。漢軍卻為楚所擠多殺漢卒十余萬人皆入

睢水睢水為之不流。圍漢王三匝。于是大風(fēng)從西北而起,折木發(fā)屋,揚

沙石,窈冥晝晦,逢迎楚軍。楚軍大亂,壞散。而漢王乃得與數(shù)十騎遁

去,欲過沛,收家室而西;楚亦使人追之沛,取漢王家;家皆亡,不與

漢王相見。漢王道逢得孝惠、魯元,乃載行。楚騎追漢王,漢王急,推

墮孝惠、魯元車下,滕公常下收載之。如是者三。曰:"雖急不可以驅(qū),

奈何棄之?〃于是遂得脫。求太公、呂后不相遇。審食其從太公、呂后

間行,求漢王,反遇楚軍。楚軍遂與歸,報項王,項王常置軍中。

當(dāng)此時,彭越數(shù)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

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④。"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

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p>

項王怒,欲殺之。項伯曰:"天下事未可知,且為天下者不顧家,雖殺

之無益,只益禍耳。〃項王從之。

(節(jié)選自《史記?項羽本紀(jì)》)

1.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霜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

皇帝璽符節(jié)/降輟道旁

B.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

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輟道旁

C.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

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輟道旁

D.漢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

封皇帝璽符節(jié)/降短道旁

2.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本紀(jì),是按時間順序記述歷代帝王活動的簡史,包括了當(dāng)時最重要

的大事,《史記》中包含10篇本紀(jì)。另外,《史記》中還有8書、12

表、70世家、30列傳。

B.孝惠,謚號。君主時代帝王貴族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

根據(jù)他們的生平事跡與品德修養(yǎng)評定褒貶,而給予的帶有評判性質(zhì)的稱

號。

C.棄市,死刑的一種,古代在鬧市執(zhí)行死刑,并將尸體暴露街頭示眾,

稱"棄市〃。

D.北面,古代君主面朝南坐,臣子朝見君主則面朝北,所以對人稱臣

稱為北面。

3.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W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不殺秦王子嬰,說明劉邦寬厚仁德;但他也有極端自私、薄情的陰

暗一面,比如為了自己逃命,幾次從車上推下自己的親生兒女。

B.劉邦進(jìn)入咸陽后,絲毫不為重寶所動,直接封閉府庫,還軍霸上。

這足以說明他的志向不在小的方面。

C.與項羽的屠燒做法形成對照,劉邦人關(guān)后與民約法三章,廢除秦朝

苛法,贏得了秦朝百姓的擁護,人心所向,為他日后打敗項羽奠定了基

礎(chǔ)。

D.《史記?高祖本紀(jì)》對劉邦多有贊美,而《史記,項羽本紀(jì)》則毫不

留情地刻畫了劉邦冷酷無情與無賴的形象。

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

(2)如是者三。日:〃雖急,不可以驅(qū),奈何棄之?"

5.請結(jié)合兩則文本和教材《鴻門宴》相關(guān)內(nèi)容,簡要概括項羽的形象

特點。

2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安石,臨川人,好讀書,善屬文。曾鞏攜其所撰以示歐陽修,修為

之延譽;擢進(jìn)士上第,遽淮南判官。歐陽修薦為諫官,安石以祖母年高

辭。修以其須祿養(yǎng),復(fù)言于朝,用為群牧判官,又辭。懇求外補,知常

州,移提點江西刑獄。與周敦頤相遇,語連數(shù)日夜,安石退而精思,至

忘寢食。安石果于自用,于是卜”萬言書〃,大要以為:“今天下之財

力日以困窮,風(fēng)俗日以衰微,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

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則吾所改易更革,不至切頃駭天下之

耳目,囂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

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自古治世,未嘗以財不足為患也,患在治財

無其道耳。在位之人才既不足用,而閭巷草野之間亦少可用之才,社稷

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為常,而無一旦之憂乎!愿監(jiān)茍且

因循之弊,明詔大臣,為之以漸,期合于萬世之變。臣之所稱,流俗之

所不講,而議者以為迂闊而熟爛者也。"上覽而置之。

呂祖謙曰:安石變法之蘊亦略見于此書特其學(xué)不用于嘉祐而盡用于

熙寧世道升降之機蓋有在也

(節(jié)選自《宋史紀(jì)事本末?王安石變法》)

文本二:

蓋儒者所爭,尤在于名實,名實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實所

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征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某則以謂:

受命于人主,議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為侵官;舉先王

之政,以興利除弊,不為生事;為天下理財,不為征利;辟邪說,難壬

人,不為拒諫。至于怨徘之多,則固前知其如此也。

人習(xí)于茍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國事、同俗自媚于眾為善,上

乃欲變此,而某不量敵之眾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則眾何為而不洶洶

然?盤庚之遷,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盤庚不為怨者故改

其度,度義而后動,是而不見可悔故也。如君實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

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矣;如曰今日當(dāng)一切不事事,守前所

為而已,則非某之所敢知。

(節(jié)選自《答司馬諫議書》)

6.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安石變法之蘊亦略/見于此書/特其學(xué)不用于嘉祐府盡用于熙寧/世

道升降之機/蓋有在也

B.安石變法之蘊/亦略見于此書/特其學(xué)不用于嘉祐/而盡用于熙寧/世

道升降之機/蓋有在也

C.安石變法之蘊亦略/見于此書/特其學(xué)不用/于嘉祐而盡用/于熙寧世

道升降之機/蓋有在也

D.安石變法之蘊;亦略見于此書/特其學(xué)不用/于嘉祐而盡用/于熙寧世

道升降之機/蓋有在也

7.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進(jìn)士:是中國科舉考試制度中功名的最高等級,是古代科舉會試及

第者的稱謂。

B.提點:古代官名,宋朝開始設(shè)置,寓提舉、檢點之意。掌司法、刑

獄及河渠等事。

C.社稷:社為土神,土育萬物;稷為谷神,谷養(yǎng)民眾。后常以此代指

國家或朝廷。

D.盤庚:商朝國君,為了改變當(dāng)時社會不安定的局面,遷都于殷,史

稱"盤庚遷殷"。

8.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歐陽修兩次推薦王安石在朝為官,都被王安石拒絕,是因為王安石

自有主見,希望外補,尋求擔(dān)任地方官。

B.王安石認(rèn)為舉先王之政重在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這樣可以讓自己

的改革更順暢,不至于驚擾民眾試聽。

C.王安石向宋仁宗上奏《萬言書》,提出了自己的變法主張,宋仁宗

看過后將其擱置,改革未被仁宗采納。

D.在《答司馬諫議書》中,王安石明確了自己改革的立場和態(tài)度,對

〃怨誹〃的來歷作了一針見血的分析。

9.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修以其須祿養(yǎng),復(fù)言于朝,用為群牧判官,又辭。

(2)如君實責(zé)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為,以膏澤斯民,則某知罪

矣。

10.根據(jù)兩篇文本,請概括王安石為何要"舉先王之政〃。

答案

1、D句意:漢元年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dá)霸上。秦

王子嬰駕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圭寸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jié),在枳

道旁投降。

本題中,〃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先〃,在……前,"先諸侯"

作"至"的狀語,不可斷開,排除BC;

〃系頸以組","以組〃是”系頸”的后置狀語,不可斷開,排除A。

2.A"《史記》中包含10篇本紀(jì)……另外,《史記》中還有……12表〃

錯誤。應(yīng)為12篇本紀(jì),10表。

3.B"絲毫不為重寶所動,直接封閉府庫"錯誤。"欲止宮休舍〃說明

他還是覬覦秦宮中的財寶的,且其是經(jīng)過樊噲、張良勸諫后才封閉府庫

的。

4.(1)總之,我到這里來的原因,就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是要侵凌

虐待你們,請不要害怕!

(2)像這樣反復(fù)了多次。滕公說:"即使情況危急,馬也不能趕得再

快了,怎么能把他們?nèi)拥裟兀?

5.①殘暴、嗜殺,以武力解決問題;

②英勇善戰(zhàn),所向披靡;

③勇有余而謀不足;

④優(yōu)柔寡斷;

⑤高傲自負(fù)。

參考譯文:

文本一:

秦二世三年,楚懷王看到項梁軍破身亡心中恐慌,從吁臺遷都彭城,

整合呂臣、項羽的軍隊,自己親自統(tǒng)帥。

趙國多次求救,于是懷王任命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

末將,讓他們率軍北救趙國。同時命沛公率軍西進(jìn),進(jìn)攻關(guān)中。和諸將

相約,誰先進(jìn)入函谷關(guān)平定關(guān)中,就讓誰在關(guān)中做王。

漢元年十月,沛公的軍隊在各路諸侯中最先到達(dá)霸上。秦王子嬰駕

著白車白馬用絲繩系著脖子,封好皇帝的御璽和符節(jié),在枳道旁投降。

將領(lǐng)們有的說應(yīng)該殺掉秦干。沛公說:〃當(dāng)初懷干派我攻關(guān)中,就是認(rèn)

為我能寬厚容人;再說人家已經(jīng)投降了,又殺掉人家,這么做不吉利?!?/p>

于是把秦王交給主管官吏,就向西進(jìn)入城咸陽。沛公想留在秦宮中休息,

樊噲、張良勸阻,這才下令把秦宮中的貴重寶器財物和庫府都封好,然

后退回來駐扎在霸上。沛公召來各縣的父老和有才德有名望的人,對他

們說:〃父老們苦于秦朝的苛虐法令已經(jīng)很久了,批評朝政得失的耍滅

族,相聚談話的要處以死刑,我和諸侯們約定,誰首先進(jìn)入關(guān)中就在這

里做王,所以我應(yīng)當(dāng)當(dāng)關(guān)中王?,F(xiàn)在我和父老們約定,法律只有三條:

殺人者處死刑,傷人者和搶劫者依法治罪。其余凡是秦朝的法律全部廢

除。所有官吏和百姓都像往常一樣,安居樂業(yè)??傊?,我到這里來,就

是要為父老們除害,不會對你們有任何侵害,請不要害怕!再說,我所

以把軍隊撤回霸上,是想等著各路諸侯到來,共同制定一個規(guī)約?!S

即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到各縣鎮(zhèn)鄉(xiāng)村去巡視。向民眾講明情況。秦地

的百姓都非常喜悅,爭著送來牛羊酒食,慰勞士兵。沛公推讓不肯接受,

說:“倉庫里的糧食不少,并不缺乏,不想讓大家破費?!ㄈ藗兏痈?/p>

興,唯恐沛公不在關(guān)中做秦王。

(項羽)聽說劉邦已經(jīng)平定了關(guān)中,大怒,命雅布等舉兵攻克了函

谷關(guān)。

項羽于是向西行進(jìn),一路屠殺,焚燒了咸陽城內(nèi)的秦王朝宮室,所

經(jīng)過的地方,沒有不遭毀壞的。秦朝百姓對項羽非常失望,但又害怕,

不敢不服從他。

文本二:

這一年春天,漢王率領(lǐng)五個諸侯國的兵馬,共五十六萬人,向東進(jìn)

兵討伐楚國。項王聽說這件事,就命將領(lǐng)們攻打齊國,而親自率領(lǐng)精兵

三萬人南進(jìn),從魯縣出胡陵。四月,漢軍都已經(jīng)進(jìn)入彭城,掠奪那里的

財寶、美人,每天擺酒席聚會。項王于是從西邊的蕭縣出發(fā),從早晨開

始,向東攻打漢軍,中午時分,把漢軍打得大敗。漢軍四處逃散前后相

隨掉進(jìn)谷水、泗水,楚軍殺了漢兵卒十多萬人。漢兵向南逃入山地,楚

軍又追擊到靈壁東面的睢水邊上。漢軍后退,由于楚軍的逼擠,很多人

被殺,漢軍士卒十余萬人都掉進(jìn)睢水,睢水因被堵塞都不向前流動了。

楚軍將漢王重重圍住。這時大風(fēng)從西北刮起,折斷樹木,拔起房屋,飛

沙走石,刮得天昏地暗,白天變成了黑夜,向著楚軍撲面而來。楚軍大

亂,四面逃跑。漢王這才得以帶領(lǐng)幾十名騎兵慌忙逃離戰(zhàn)場。漢王原打

算從沛地經(jīng)過,接家眷向西逃;楚軍也派人追到沛地,漢王家眷已經(jīng)逃

散。漢王在路上遇見了孝惠帝和魯元公主,就把他們帶上車,一塊兒西

逃。楚軍騎兵追趕漢王,漢王感到情況危急,就把孝惠帝、魯元公主推

落車下,滕公總是下車把他倆再扶上車。像這樣反復(fù)了多次。滕公說:

"即使情況危急,馬也不能趕得再快了,怎么能把他們?nèi)拥裟兀俊ň瓦@

樣,二人才得以脫險。漢王等人到處尋找太公、呂后,沒有找到。審食

其跟從太公、呂后從小珞走,尋找漢王,卻遇到了楚軍。于是楚軍就帶

著他們一起回去,稟報項羽,項羽把他們安置在軍營中。

就在這個時候,彭越多次在梁地反楚,截斷楚軍的糧食,項王為此

深感憂慮。他做了一張高腿案板,把漢王父親太公放在上面,向漢王說:

"現(xiàn)在如果你不趕快投降,我就把太公煮了?!皾h王說:'‘翔口項羽你

一起面向北接受了懷王的命令,說‘結(jié)為兄弟‘,我的父親也就是你的

父親,如果你一定要煮了你的父親,就希望你能分給我一杯肉湯?!?/p>

王大怒,要殺太公。項伯說:〃天下事還不可預(yù)料,況且爭天下的人是

不顧家的,即使你殺了他的父親也于事無益,只是增加禍患而已!〃項

王聽從了他的話。

6、B句意:安石變法的事理深奧之處,在這封言事書中大致有所顯現(xiàn)。

只不過他的見解沒有在宋仁宗時候被采納,而到宋神宗的時候才被完全

采納,人世間的興衰變遷沉浮的關(guān)鍵,大概還是存在的。

〃亦略見于此書"中,"亦略"作"見"的狀語,中間不能斷開,排除

AC;

〃特其學(xué)不用于嘉祐〃中,"于嘉祐〃作"不用"的后置狀語,中間不

能斷開,排除D。

7.A〃是古代科舉會試及第者的稱謂〃錯。不是會試,是殿試。

8.A"是因為王安石自有主見,希望外補,尋求擔(dān)任地方官〃錯。原

文說〃歐陽修薦為諫官,安石以祖母年高辭〃,可見第一次是以祖母年

事已高為理由推辭。

9.(1)歐陽修又把王安石需要俸祿養(yǎng)家(的情況),向朝廷說明了,

于是朝廷任命王安石為群牧判官,王安石又推辭不上任。

(2)如果君實您責(zé)備我是因為(我)在位任職很久,沒能幫助皇上干

一番大事業(yè),使這些老百姓得到好處,那么我承認(rèn)(自己是)有罪的。

10.當(dāng)今財力匱乏,風(fēng)俗衰微(財力日以困窮,風(fēng)俗日以衰微);不至

于原擾民眾視聽,使輿論嘩然(不至乎傾駭天下之耳目,囂天下之口);

興利除弊。

參考譯文:

文本一:

王安石,撫州臨川人。王安石喜歡讀書,擅長寫文章。曾鞏曾經(jīng)帶他(王

安石)寫的文章給歐陽修看,歐陽修為王安石傳播聲名;他考中了進(jìn)士

第一名,被授予淮南判官之職。歐陽修推薦他為諫官,他以祖母年事已

高為理由而推辭。歐陽修又把王安石需要俸祿養(yǎng)家的情況向朝廷說明了,

于是朝廷任命他為群牧判官,他又推辭不上任。他向朝廷懇求外調(diào)為地

方官員,擔(dān)任常州知州,調(diào)任提點江西刑獄。王安石與周敦頤相遇,接

連交談幾個日夜,王安石回去后深入地思考,至于廢寢忘食。王安石敢

于堅持按自己的意見辦事,于是向宋仁宗上〃萬言書〃,大意為:〃當(dāng)

今天下的財力一天比一天困乏,風(fēng)俗一天比一天敗壞,毛病在于不知法

度,不效法先王的政令。效法先王的政令,在于效法先王政令的精神。

只要效法先王政令精神,那么我們推行的改革,就不至于驚擾天下的人

的視聽,也不至于使天下輿論嘩然,并且本來就符合先王的政令了。依

靠天下的人力物力來創(chuàng)造天下的財富,征收天下的財富來供天下人消費,

自古以來的太平盛世,不曾因為財富不足而造成國家的禍患,禍患是由

于治理天下財政不得其法。居官任職的人的才能已經(jīng)不足,而平民百姓

之中又缺少可用的人才,國家的托付,疆域的保護,陛下難道能夠長久

地依靠上天賜予的幸運,而不考慮萬一出現(xiàn)禍患該怎么辦嗎?希望陛下

能夠明察朝政中茍且因循的弊端,明文詔令大臣,逐漸采取措施,革除

這些弊端以適應(yīng)當(dāng)前的世事變化。我的這些議論,是那些沉溺在頹靡習(xí)

俗中的人不會說的,而且那些議論的人還會認(rèn)為是這迂腐而不切實際的

老生常談?!ㄋ稳首谧x過之后放置在一旁。

呂祖謙評價說:安石變法的事理深奧之處,在這封言事書中大致有所顯

現(xiàn)。只不過他的見解沒有在宋仁宗時候被采納,而到宋神宗的時候才被

完全采納,人世間的興衰變遷沉浮的關(guān)鍵,大概還是存在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