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歷史一輪復習《辛亥革命》精品.ppt_第1頁
高二歷史一輪復習《辛亥革命》精品.ppt_第2頁
高二歷史一輪復習《辛亥革命》精品.ppt_第3頁
高二歷史一輪復習《辛亥革命》精品.ppt_第4頁
高二歷史一輪復習《辛亥革命》精品.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昨天 今天 明天,辛亥革命之昨天篇,1911年的辛亥革命(基礎梳理),例.20世紀初,有人預測“清王朝必將被一個新的王朝所取代”,但歷史的車輪并未重蹈王朝循環(huán)的覆轍。造成這一結果的因素有 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西方民主思想的傳播 救亡圖存意識的增強 資本主義國家的支持 A. B. C. D.,學法指導1:如何審題 題干:時間、限制條件(有效信息)、求答項。 選項:根據限制條件對號入座,充分運用排除法。,典型例題,醞釀共和辛亥革命的背景,重點突破一,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學說是“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創(chuàng)新”。 中華文明史,學法指導2:唯物史觀認為,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根源在于其種種復雜的內外部矛盾。 請結合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等諸方面的變化分析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中“中國之情勢”的含義具體指的是什么?,重點突破二,走向共和民國約法,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學說是“內審中國之情勢,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眾長,益以創(chuàng)新”。 中華文明史,史料史論:指出孫中山“兼收眾長,益以創(chuàng)新”的表現(xiàn),1912年孫中山借鑒美國三權分立的原則,成立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制定臨時約法但并不照搬美國,為防止專制實行責任內閣。,具有民主共和性質,是一個革命的政府,但是名義上的。,比較提升,美國政體示意圖,中華民國政體示意圖,(1)兩國政體有何共同點?它們的本質一致嗎?為什么?,同:都按照三權分立的原則確立了民主共和政體 一致:都規(guī)定了主權在民,權力的制約與平衡,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民主思想。,美國:維護了國家的統(tǒng)一與穩(wěn)定,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中國:促進了中國的近代化,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但民國名存實亡,未實現(xiàn)國家的真正統(tǒng)一。,(2)兩國政體對本國分別產生了怎樣的影響?,各抒己見,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在一系列的紀念活動中,中國的兩座城市武昌和南京為成為“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城市”展開了激烈的競爭,你選擇支持哪一城市?請闡述理由。,武昌,PK,南京,史由證來:請舉證!,小辯論,解讀臨時約法,第1章 中華民國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 第2章 中華民國人民一律平等,人民享有人身、居住、財產、言論、出版、集會、結社、信仰等自由 第3、4章 中華民國之立法權,以參議院行之。臨時大總統(tǒng)代表臨時政府,總攬政務,公布法律。法院以臨時大總統(tǒng)及司法總長分別任命之法官組織之 第5章 臨時大總統(tǒng)、副總統(tǒng)由參議員選舉之。參議院對于臨時大總統(tǒng),認為有謀叛行為時,得以總人員4/5以上之出席,出席人員3/4可決彈劾之 國務員于臨時大總統(tǒng)提出法律公布法律及發(fā)布命令時須副署之,1.臨時約法頒布的目的針對什么?目的達到了嗎?為什么? 2.臨時約法體現(xiàn)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哪些觀念? 3.第3、4、5章的權力分工體現(xiàn)了什么原則? 4.據此談談你對這部憲法的認識。 (提示:分析憲法的性質、意義和局限性),主權在民,自由平等,三權分立,權力制約,限制袁世凱獨裁,制約與平衡,知識梳理 臨時約法的評價(見預習案) 積極意義: 1、中國近代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國家臨時大法 2、否定了君主專制和封建等級制度,具有進步意義. 3、順應世界潮流、推動政治民主化。 局限性: 約法沒有起到制約袁世凱獨裁的作用,成為一紙空文,重點突破三,回味共和功績與局限,辛亥回眸:鏡頭一,材料1 皇帝倒了,權力轉了 約法規(guī)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國民享有等項權利。約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原則構建政治體制,材料2 企業(yè)多了,規(guī)模大了 19121919年,中國新建企業(yè)達470多家,投資近1億元,相當于革命前50年的投資總額,中國工廠使用的蒸汽動力較以前約增加1倍,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經濟工業(yè)化,材料3 復辟難了 1915年,在全國人民的強烈反對下,袁世凱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張勛擁戴溥儀登基,在全國人民的怒斥聲中,12天后復辟丑劇就草草收場。,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材料4 辮子剪了,小腳松了 南京臨時政府頒布法令革除 “大人” “老爺”等稱呼,禁止蓄辮纏足等。 1912年民國政府將中山裝定為禮服。,社會生活移風易俗,辛亥回眸:鏡頭二,片斷一:趙秀才消息靈,一知道革命黨已在夜間進城,便將辮子盤在頂上,一早去拜訪那歷來也不相識的假洋鬼子他們立刻成了情投意合的同志,也相約去革命。,片斷二: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么,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么這些名目,未莊人都說不明白,帶兵的也還是先前的老把總。,片斷三:趙秀才和假洋鬼子想而又想,才想出靜修庵里有一塊皇帝萬歲萬萬歲的龍牌,是應該趕緊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我讀阿Q正傳,辛亥革命不徹底,保留大量封建殘余,知識梳理,辛亥革命的評價(見預習案),性質:是一次“比較完全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功績:(“20世紀中國歷史第一次巨變”) 政治:推翻清王朝,結束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中華民 國并頒布臨時約法。 經濟: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 思想: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人們思想、社會生活變化 局限:(不徹底) 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奪取,民主共和政體名存實亡 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務沒有完成,雙半社會性質沒有改變,學法指導3:對于影響或評價類,可從四種角度進行分析: A、社會角度:從經濟、政治、思想等角度分析 B、時間范疇:對當時和后世 C、區(qū)域范圍:對本地和世界 D、辯證角度:積極和消極(一分為二),這樣的聲音,【聲音一】辛亥革命是“在一片歡呼聲中失敗了” 【聲音二】辛亥革命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 【聲音三】孫中山的退位是“一個歷史的錯誤”嗎 【聲音四】有人評價辛亥革命是“有花無果恨悠悠”,史學爭鳴,圖片是研究歷史的重要資料。甲、乙、丙三同學研究了下列圖片后,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十八星旗飄揚于湖北軍政府 孫中山主持第一次國務會議 袁世凱天壇祭天,甲:20世紀初的中國,已經出現(xiàn)了民主政治的曙光。 乙:很可惜,民主與近代中國擦肩而過。 丙:其實,事情沒這么簡單。在當時,民主夢想的 破滅是必然的。,甲: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并頒布臨時約法,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乙: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復辟帝制,資產階級民主政治化為泡影。,丙:由于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水平低,資產階級力量弱??;封建勢力強大;帝國主義干涉中國革命;資產階級民主政治的失敗是必然的。,根據圖片的研究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如何理解甲、乙的說法? (2)就丙的說法,談談你的認識。,知識體系,辛亥革命,醞釀共和,外 部:列強侵略加劇,共和余響,走向共和,內 部:清政府腐朽統(tǒng)治,(背景),(過程),構想共和:興中會 同盟會,浴血共和:廣州起義 武昌起義,初創(chuàng)共和:民國建立 終結帝制,共和受創(chuàng):袁世凱竊取果實,共和余響:辛亥革命的影響,(影響),辛亥革命之今天篇,多視角看辛亥革命(知識拓展),“辛亥革命不僅僅是一個偉大的歷史事件,更是一個偉大的社會運動?!?章開沅,視角一 從高考的視角看辛亥革命,命題預測高考之熱點,(2011天津)某報以“新陳代謝”為題刊文:“新內閣成,舊內閣滅;新官制成,舊官制滅;新教育興,舊教育滅;陽歷興,陰歷滅;鞠躬禮興,拜跪禮滅” 文中所說的這些現(xiàn)象應當發(fā)生于( ) A 18981900年 B 19011911年 C 19121927年 D 19281937年,考查點:辛亥革命的多元化影響 方法:閱讀材料,從中提取有效信息,回歸教材,視角二 從海峽兩岸關系看辛亥革命,新聞鏈接: 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際,關于建議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聲音不絕于耳。2011年1月1日,馬英九在臺灣中華民國100年紀念典禮上發(fā)表“振興中華”的賀詞。10月9日,胡錦濤在辛亥革命100周年紀念大會指出:共產黨人是孫中山開創(chuàng)的革命事業(yè)最堅定支持者。由此可見兩岸同胞在內心深處都被這一具有深刻意義和深遠影響的革命所散發(fā)出的偉大精神所感染。 中國臺灣網,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海峽兩岸共同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歷史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歷史意義:辛亥革命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 中華民國,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 現(xiàn)實意義:促進兩岸友好往來交流,有利祖國統(tǒng)一,視角三 從革命史觀看辛亥革命,革命史觀:革命斗爭推動社會演進。辛亥革命是中國歷史上一次比較完整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高考)一般認為,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據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 B.是由革命政黨領導的武裝斗爭 C.主力軍是民族資產階級中下層 D.徹底實現(xiàn)了資產階級的利益要求,【學法指導4】 分析一場革命的性質,應該從領導階級、革命任務、歷史意義去分析。,視角四 從社會史觀看辛亥革命,“服飾是時代的外衣?!睆乃问霞易搴嫌埃?917年)中,你能看出當時服飾的特點是 A.彰顯個性 B.政治色彩強烈 C.土洋并存,中西合璧 D.繼承傳統(tǒng),從宋美齡的服裝上,可以看出“個性”; 從宋母的服裝上也可以看出“傳統(tǒng)”。,社會史觀:“眼光向下”,從社會空間的角度認識歷史。,視角五 從文明史觀看辛亥革命,文明史觀:推動中國歷史發(fā)展的文明進程。,在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活動中,某同學設計了一個“辛亥革命”的網頁,頁面設置了“歷史背景”、“風云人物”、“理論學習”、“悲劇重演”等四個鏈接。如果再添加一個新的鏈接,你認為最合適的是 A.三民主義 B.文明演進 C.熊秉坤 D.辛丑條約,視角六 從近現(xiàn)代化史觀看辛亥革命,近代化史觀:傳統(tǒng)社會向近代社會轉變的歷史。表現(xiàn)為,近代化史觀,政治:民主化、法制化,經濟:工業(yè)化、城市化,思想: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社會生活:移風易俗,西化,材料一 “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中國近代內在矛盾發(fā)展的結果,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 陳旭麓近代中國的新陳代謝 材料二 1911年在中國建立的美國共和政體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因為它在中國的歷史、傳統(tǒng)、政治經歷、觀念中毫無根基。它是外國的、空洞的,是附加在中國之上的。這種共和政體悲慘地結束了。然而,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民國”為中國帶來的“前無古人”的變化。(4分) (2)材料一、二對“民國”的評價有何不同?(2分)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不同?(1分) (3)你如何理解“失敗的并不是共和政體而是一代人”?(4分),直擊高考,要求: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參照鞏固案),(1)政治上結束了封建君主專制政體,成立中華民國,頒布約法;經濟上為資本主義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思想上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社會生活上移風易俗。,(2)材料一 肯定了民國為中國社會帶來的重大變化。 材料二 認為民國在中國缺乏根基,失敗是必然。 不同原因:分析評價的著眼點不同,(3) 共和政體符合時代潮流,辛亥革命失敗不能說明共和政體的失?。辉陔p半社會的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照搬西方模式,沒有找到適合中國國情的救亡道路,不能領導中國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務。,材料題解析方法: 第一步,審問題。 1、答案來源(譬如根據材料或根據所學知識) 2、限定條件,確定答題角度和范圍 3、求答項和分值 第二步,分析材料。 1、根據設問找材料中有效信息(關鍵詞、句) 2、將材料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