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初中語文人教2011課標版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導學案 (4).doc_第1頁
(部編)初中語文人教2011課標版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導學案 (4).doc_第2頁
(部編)初中語文人教2011課標版七年級下冊孫權勸學導學案 (4).doc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蒙自二中20162017學年下學期七年級語文學科導學案 主備人:張紅啟 備課組長:羅娟 第4課 孫權勸學導學案(學生版)【學習目標】1、了解與課文相關的作品及人物。2、學會使用工具書理解文言詞語,學習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3、理解課文的內容并有自己的感悟,體會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4、感受人物的說話技巧。【知識鏈接】 一、有關文中人物孫權:(182-252)即吳大帝。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字仲謀,吳郡富春人。208年與劉備聯(lián)合,大敗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戰(zhàn)役,吳軍大敗蜀漢軍隊。229年稱帝于武昌,后遷都建鄴 230年派將軍衛(wèi)溫到達夷州(今臺灣),加強了與夷州的聯(lián)系。魯肅:(172-217),三國時吳國名將、政治家。字子敬,臨淮東城人。出身士族,為孫權所敬重。主張聯(lián)劉抗曹,助周瑜大破曹軍于赤壁。周瑜死后,代領其軍,繼續(xù)與劉備維持和好關系。呂蒙:(178-219),三國時吳國名將,字子命。他接受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長進甚快。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關羽,占領荊洲。不久病故。二、關于作者:司馬光,北宋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主持編寫的資治通鑒,是我國一部重要的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zhàn)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對史料取舍慎重,考證詳密。其中像赤壁之戰(zhàn)、淝水之戰(zhàn)都成為歷史散文的名篇。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即為統(tǒng)治階級提供政治借鑒。三、孫權勸學中出現(xiàn)了兩個沿用至今的成語,你知道?并解釋一下,下面眾多成語都是出自于資治通鑒。請君入甕 口蜜腹劍 桃李滿天下 冰山難靠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課前學案】一、朗讀課文1自由地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得通順,讀音準確,停頓正確。2同座互檢誦讀,糾正錯誤。3、小組互讀,檢查朗讀情況?!窘M內競賽:組長指名朗讀,組內評選優(yōu)秀誦讀者】4根據(jù)提示,讀出下面句子的正確語氣。A 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語重心長,諄諄告誡)B 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反問句。強調學的目的,有責怪的語氣。)C 卿言多務,孰若孤?(反問句。否定呂蒙托辭的理由。要重讀強調。)D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ǜ袊@句,驚訝贊嘆的語氣)E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感嘆句,帶有自豪的語氣。二、自主學習,結合工具書,掌握字詞,初步疏通文意。1閱讀文言文要注音字的讀音,請給下面的字注音。卿( )涉( )邪( )孰( )遂( )豈( ) 2依據(jù)課文,解釋下列詞語的意思。 當涂掌事: 涉獵: 才略: 大兄:3.下列句子中,沒有人稱代詞的一組是( ) A卿今當涂掌事 B孤常讀書 C蒙辭以軍中多務 D自以為大有所益 4(1)孫權勸學選自 ,資治通鑒是 (朝代) 主持編纂的一部 通史,記載了從 到五代1362年間史事。 (2)文中“治經(jīng)”中的“經(jīng)”指 書 等書。 6古代文言文中的許多語句是成語的重要來源,請根據(jù)下面兩句話的意思,在本文中找出相應的成語。 (1)比喻人學識尚淺。( ) (2)另眼相看,用新眼光看人。( )【合作探究】1、輕聲朗讀,思考:本文講了怎樣一個故事,照例子填空。孫權(勸)學呂蒙( )學魯肅( )學2、孫權為何要勸呂蒙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