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力的關系”的實驗方法_第1頁
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力的關系”的實驗方法_第2頁
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力的關系”的實驗方法_第3頁
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力的關系”的實驗方法_第4頁
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力的關系”的實驗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力的關系”的實驗方法探究加速度與質(zhì)量、力的關系實驗是新課程實驗考杳的重點和熱點,該實驗可從設 計實驗方法、實驗步驟、圖彖法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誤差分析等角度設置問題,檢驗學生的綜合 實驗能力,能很好地凸顯新課程的教學要求。問題是探究的核心,下面就實驗中兒個重要問 題進行精析,以求最優(yōu)的實驗方法。木實驗研究小車(或滑塊)的加速度臼與其所受的合外力只小車質(zhì)最關系,實驗裝 置的主體結構如圖所示。由于涉及到三個變量的關系,采用控制變量法,bp:(1)控制小車的質(zhì)量於不變,討論a與尸的關系。(2)再控制托盤和鉤碼的質(zhì)量不變即尸不變,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必 討論曰與冊的關系。(3)綜合起來,得出日

2、與尸、間的定量關系。實驗涉及三個物理量的測量:即質(zhì)量、加速度、和力,其中加速度和力的測量方法具冇 探究意義。一、如何測量小車的加速度1. 紙帶分析方法例如:“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zhì)最、物體受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在平衡小 車與木板z間摩擦力的過程中,打出了一條紙帶如圖乙所示。計時器打點的時間間隔為 0. 02s。從比較清晰的點起,每5個點取一個計數(shù)點,量出相鄰計數(shù)點z間的距離。該小車 的加速度滬m/s2o (結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用公式=0. is,皿=(3. 68-3. 52)幻尸m,代入求得加速度-=0. 16m/s2,也可以用最后一段和第二段的位移羌求解,加速度-=0. 15m/s

3、%2. 對比分析法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在兩條髙低不同的導軌上放置兩量小車,車的一端連接細繩,細 繩的另一端跨過定滑輪掛一個小桶;車的另一端通過細線連接到一個卡口上,它可以同時釋 放兩輛小午。輛千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對位移與它們的加速度成 正比,因此實驗小不必計算出加速度,可以采用比較位移的方法,比較加速度的人小。 例如:某小紐設計雙車位移比較法來探究加速度與力的關系。通過改變袪碼盤中的祛碼來改 變拉力大小。已知兩車質(zhì)量均為200g,實驗數(shù)據(jù)如表中所示:實驗 次數(shù)小車拉力 處位移 s/cm拉力比 氏f乙位移比 s卩/s乙1甲0. 122. 30. 500. 51乙0. 24

4、3. 52屮0. 229. 00. 670. 67乙0. 343. 03甲0. 341. 00. 750. 74乙0. 455. 4分析表屮數(shù)據(jù)可得到結論:在實驗謀差范i罰內(nèi)當小車質(zhì)量保持不變時,由于說 明3. 光電門計時法實驗裝置如下圖所不,研究氣墊導軌上滑塊的加速度,滑塊上安裝了寬度為l的擋光片, 如圖,滑塊在牽引力作用下,先后通過兩個光電門,配套的數(shù)字計吋器記錄了通過第一個光 電門的時間s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時間t2,貝ij計時器(測速度)計時器(測速度)小車通過第一個光電門的速度« ,小車通過第二個光電門的速度婦若測得兩光電門間距為x,則滑塊的加速度2x簡化裝置圖4. dis實

5、驗法采用dis -t-段做實驗具有快捷、方便、精確、細微的優(yōu)點。例如測量小車卜-滑的加速度,位移傳感器(發(fā)射器)隨小車一起沿傾斜軌道運動,位移 傳感器(接收器)固定在軌道一端,如下圖所示。數(shù)據(jù)采集器將位移傳感接受器接收到的數(shù)據(jù)傳入訃算機,計算機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可以總 接得到小車運動的v-t圖象,根據(jù)v-t圖象可求出小車的加速度。比較以上四種方法,形式不同原理相似,都是利用運動學屮公式或圖象計算出來的加速 度,只是實驗中直接測量物理量不同。二、怎樣測量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1.平衡摩擦力小車所受的合外力等于小車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繩子拉力的合力,若小車受 到的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

6、,那么小車的合外力等于繩子的拉力。怎樣實現(xiàn)小車運動吋受到的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等于零呢?構建斜面情景,調(diào) 節(jié)斜面的傾斜角度,使小車在重力、支持力、摩擦阻力的作用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璽力的 在斜而方向的分力與摩擦力平衡,即平衡摩擦力。用實驗方法檢査平衡的效果:長木板的一端墊高一些,使z形成一個斜而,然后把實驗 用小車放在長木板上,輕推小車,給小車一個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觀察小車的運動情況, 看其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棊本可看作勻速直線運動,認為達到平衡效果。在實驗開始后,小車運動的阻力不只是小車受到的摩擦力,還有紙帶的摩擦力。上面的 操作中沒有考慮后者。所以平衡摩擦力正確的方法應該拖著紙

7、帶。檢驗平衡效果憑眼睛直接 觀察,判斷小車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不可靠。正確做法是:輕推小車,給小車一個沿斜面向 卜的初速度,觀察小車的運動,用眼睛看到小車近似勻速運動以后,保持長木板和水平桌面 的傾角不變,并裝上打點計時器及紙帶,接通電源,使小車拖著紙帶沿斜而向下運動.取下 紙帶麻,如果紙帶上打出的點子間隔基本上均勻,表明小車受到的阻力跟它的重力沿斜面的 分力平衡。平衡摩擦力以后,實驗中需在小車上增加或減少祛碼,改變小車對木板的壓力,摩擦力 會發(fā)牛變化,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嗎?具體分析如下:小車拖著紙帶平衡摩擦力,設小車的質(zhì)量為m,則有施心°=心8日十/由上式可知,平衡一次摩擦力后,木板

8、傾如不變,改變小車的質(zhì)量m,方程兩邊不再相 等,小車所受合外力的測量將會產(chǎn)生誤差??梢?,只平衡一次摩擦力后,保持斜面的傾角不變,不會消除rti紙帶的摩擦力引起的謀 差。若實驗時,紙帶受到的摩擦力小到可以忽略,上述方法還是可行的。2.平衡摩擦力后,小車受到的合力等于繩子的拉力,如何測量拉力實驗中,當小車質(zhì)量遠大于砂及桶的總質(zhì)量 nj近似認為對拉力廠等于砂及桶的重 力她嚴格地說,細繩對小車的拉力尸并不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 而是聲v啊。推導 如下:對砂桶、小車整個系統(tǒng)有:a me =mg山得:山于,因此"<*«若允許實驗誤差在5%z內(nèi),則rtixloom<jk»

9、;100« =xloo«在實驗屮控制>(一般說:時,則可認為f二mg,由此造成的系統(tǒng)誤差小于5%。為了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在小車和重物之間接一個不計質(zhì)最的微型力傳感器,可以直接 從計算機顯示的圖彖中準確讀出小車受到的拉力大小。三、圖象法數(shù)據(jù)處理,三個圖象變形的原因在畫和圖象時,多取點、均分布,達到一種統(tǒng)計平均以減小謀差的目的。 圖彖的形狀不易直接觀察加速度與質(zhì)量間的關系,該實驗采取了化曲為直的轉(zhuǎn)化思想。1.該實驗得到圖彖如圖所示,直線1、在縱軸和橫軸上的截距較大,明顯超出了謀 差范圍。圖像1在縱軸上有較大的截距,說明在繩對小車的拉力f=0時(還沒有掛砂桶) 時,小車就有

10、了沿長木板向下的加速度引。設長木板與水平桌面間的夾角為小車所受 的重力為檔,沿長木板向下的分力應為橫&丘刃,長木板對小車的摩擦阻力應為 皿0° ,設運動系統(tǒng)所受其他阻力為了 (可視為定值),則應有 欄血&-閃3»4/=嚴,其中皿g、* 了為定值,如果適當減少三值,實現(xiàn)嶺 =0,圖彖起點回到處標系原點,表明斜面的傾角f過大。圖像ii在橫軸上有較大的截距,說明在繩對小年有了鮫大的拉力f后,小車的加速度仍然為零,因此合外力一定為零,此吋應有靜摩擦力最人值,且隨三變化),當較小或等于零時該式成立。表明長木板傾角e太小。2.如圖是研究質(zhì)量一定,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的圖

11、象,其圖象的斜率物理意義分析 如下:mg; =(jf 十(v+m)fa =該實驗圖象的縱坐標是小車的加速度,橫坐標2mg,可寫成圖象的斜率k=af-l-m。丄在條件下,增加川,斜率口j認為等于由于m不變,故斜率不變,圖彖是直i線。不滿足條件,斜率m +別隨m的增大而減小。故上面圖象小ab段向下彎|11|。四、優(yōu)化實驗方案,減小實驗誤差優(yōu)化方案1:巧妙轉(zhuǎn)換研究對彖,消除系統(tǒng)誤差木實驗以小車為研究對彖,以砂桶重力替代牽引力,產(chǎn)生了系統(tǒng)謀差。要消除這種誤差,可以小車為砂桶組成的系統(tǒng)為研究對象。則該系統(tǒng)質(zhì)量w對,系統(tǒng)所受合外力驗證日與尸關系時,要保證 程5恒定, 可最初在小車上放兒個小祛碼,逐一 把小

12、祛碼移至砂桶中,以改變每次的外力;驗證曰與總質(zhì)雖的關系時,要保證砂、桶重力不變,可在小車上逐一加放小祛碼,以改變每次總質(zhì)量。其他方法步驟同原來一樣。優(yōu)化方案2:利用dis實驗粘:確簡捷實驗裝置示意圖如圖,用位移傳感器測小車的加速度,用拉力傳感器測小車受到的拉力。優(yōu)化方案3:簡化裝置如圖實驗器材:高度可調(diào)的氣墊導軌、滑塊、光電門計時器(1個)、米尺實驗步驟: 止滑塊占斜面上方一固定點4,從靜止開始下滑至斜面底端怡,用光電門測量出滑塊通過a2位置時的遮光時間t,并求出滑塊在a2位置時的速度v=r , z為遮光板長度。 用米尺測量川與昇2之間的距離x,則小車的加速度a=*/2x。 用米尺測量川相對于仏的高力。設小車所受重力為mg,則小車所受的合外力f= mgh/xo 改變斜面傾角或力的數(shù)值,重復上述測量。 以力為橫處標,/為縱朋標,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作圖。若得到一條過原點的直線,則“質(zhì)量一定時,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 比”。滑塊在氣墊導軌上運動受到的阻力很小,可認為小車的重力在斜而方向的分力等于滑塊 所受的合外力。該實驗方案用光電門測量出滑塊下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