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_第1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_第2頁
14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6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4地球的圈層結構學案基礎穩(wěn)起步:覽方向拔把綱匡方向考綱解讀命題分析1.能借助地震波傳播速度和距離地表深度的關系圖,說岀劃分地球內部三個圈層的主要依據和主要界面,并分析說明界面附近地震波傳播速度的變化特征。2. 了解地球的外部圈層結構,掌握地球外部各 圈層的主要特點。1 .本課內容在近年來高考中考查得相對較少。2.從備考的角度看,對“地震波的性質”及 “地球內部圈層的特點”應重點掌握。主千n? i? *囲全*?>、地球的內部圈層1. 劃分依據:地震波傳播速度。2. 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3. 內部各圈層的范圍及特點范圍:地球表面以下,莫霍面以上厚度不均,平均厚度17千米(1) 地殼$

2、 T海拔越匾,地殼越厚y硅鋁層:上層,硅鋁比重小,密度小分層硅鎂層:下層,鎂、鐵比重大,密度大一亠E莫霍面與古登堡面之間由含鐵、鎂的硅酸鹽類礦物組成地殼和上地幔頂部合在起叫巖石圈特點,軟流層可能是巖漿的主要發(fā)源地之一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兩層'范圍:古登堡面以下(3) 地核 特可能由極高溫度和高壓狀態(tài)下的鉉、規(guī)組成.點i分為外核和內核兩層倉溫馨提示地殼厚度不均,陸地地殼厚,海洋地殼薄。在陸地上,高原、山地地殼厚,平原、盆地地殼薄。二、地球的外部圈層巖石圈1. A大氣圈:由氣體和懸浮物組成的復雜系統(tǒng),它的主要成分是氮和氧。2. B水圈:由地球表層水體構成的連續(xù)但不規(guī)則的圈層。3. C生物圈:

3、地球表層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的總稱,占有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倉溫馨提示地球的外部圈層相互聯(lián)系、相互制約,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生物圈是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的結果。1要點加速度 那藝?合賣點速?>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及特征依據地震波在地球內部傳播速度的變化,地球固體表面以下可劃分為地殼、地幔、地核三個圈層。具體分析如下圖表所示:圈層名稱不連續(xù)面深度(km)地震波的速度變化特征地殼地幔上地幔下地幔地核外核內核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平均172 900縱波和橫波速度明顯加快縱波速度突然下降,橫波消失固體外殼;厚度最小,其中大陸地殼較厚,大洋地殼較薄固態(tài),

4、上地幔上部存在一個軟流層,物質處于熔融狀態(tài);溫度、壓力、密度增大呈熔融狀態(tài)呈固態(tài),壓力、密度很大/A 反 ./巖石圈不同于地殼,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以上),二者關系如下圖所(70-100 km)大洋洋売莫霍界面大陸厚度(km)莫霍界面地殼(平均17 km)100200昨環(huán)拆_ 即時鞏固 3L 故知新1.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智利當?shù)貢r間2010年2月27日3時34分,遭受強烈地震,震級達 &8級。震 源深度大約35千米,地震震中距第二大城市康塞普西翁115公里。材料二地球內部圈層示意圖。智利曾在I960年發(fā)生過9.5級大地震,試分析該國家地震多發(fā)的原因。(2)

5、據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圖示中的 ,地震時康塞普西翁的居民對震動的感覺是 o(3) 結合材料二判斷兩個不連續(xù)面A為 , B為 ,地震波通過B界面時,波速 o(4) 填岀圖中字母代表的圈層名稱:C, D+E , F+G o(5) 如何推斷地球內部各圈層的物質是固態(tài)還是液態(tài)?【解析】第(1)題,根據智利所處的板塊位置判斷。第(2)題,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大約35千米,應位于D上地幔中。由于兩種地震波傳播速度不同,縱波快于橫波,人們首先感覺上下顛簸,然后左右搖晃。第(3)、(4)題,結合地球內部圈層結構及圖示各字母的位置可判斷各字母意義,明確B為古登堡界面, 進而判斷岀地震波通過此界面時的波速變化特征

6、。第(5)題,依據縱波與橫波特點分析?!敬鸢浮?1)位于美洲板塊與南極洲板塊交界處,地殼運動活躍。(2) 上地幔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3) 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縱波傳播速度突然下降,橫波完全消失(4) 地殼地幔地核(5) 由于縱波可通過固體、液體、氣體三態(tài)傳播,而橫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因此可判斷地殼和地幔屬于固態(tài),地核中的外核可能為液態(tài)。要點2生物圈的特殊性1. 生物圈是有生命存在的圈層,而其他的圈層如大氣圈、水圈、巖石圈都是生物生存的無機環(huán)境。2. 從范圍上看,生物圈與眾不同,它與其他圈層交錯分布,其界線不像其他圈層那樣分明,是一個跨圈層的圈層。3. 生物圈不僅包括了地球上的全部生物,而且包

7、括了生物生存的無機環(huán)境,因此,它的組成與結構與其他圈層相比最為復雜?!局R拓展】 地理學家認為,人類生活的地球表層是巖石圈、大氣圈、生物圏、水圈等共同作用的層面。它有三個特點:第一,它與宇宙空間和地球內部始終保持著物質和能量聯(lián)系。第二,它是一個不均一的層面,存在明顯的地域分異。第三,它在不斷地變化著。跟蹤訓練即時鞏固沒故知新2. 讀“我國大陸部分地殼厚度的等厚度線分布圖”,回答(1)?題。(1)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圖中“ 40等厚度線大約為我國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分界線B. 圖中“ 52等厚度線大約為我國地勢第二級與第三級階梯交界處C. 我國地殼厚度呈現(xiàn)出自東南向西北由薄到厚的變化趨

8、勢D. 青藏高原、內蒙古高原、東北平原的地殼平均厚度由厚到薄(2) 下列剖面圖中,能正確表示a? b沿線地殼厚度變化趨勢的是()千米千N州4 443 3-12 Q OC 6£42林 MU【解析】 第(1)題,圖中數(shù)據顯示:青藏高原地殼平均厚度大于52 km,內蒙古高原厚度次之,東北平原地殼平均厚度低于40km,圖中“52等厚度線大約位于我國地勢第一級與第二級階梯交界處。第 題,a外圍等值線為42,而其兩側分別為 42和44,根據"大于大 的,小于小的”這 一判斷規(guī)則,可推知 a處地殼厚度應小于 42 km;同理b處大于38 km,故ab沿線地殼厚度變化趨 勢圖是A圖?!敬鸢?/p>

9、】(1)D:典例提能丸互動助探鬼A弘筆點地球的內部圈層例1 (2013-江西模擬)讀“地球圈層示意圖”,回答問題。奧雷界面(1) 在圖上標出地殼、大氣圈、水圈等圈層名稱。(2) 地球外部圈層中,厚度最大的是 ,連續(xù)而不規(guī)則的圈層是,其范圍滲透到其他圈層之中的是 。(3) 大氣圈包圍著地球,它的主要成分是 和;水圈中的水處于不間斷的之中;生物圈占有圈的底部、圈的全部和 圈的上部。這 些圈層之間相互、相互,形成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自然環(huán)境。(4) 請據圖分析地殼厚度的特點?!拘畔⑻崾尽?1)地球內部圈層的分層及特點。(2)圖中地殼有大陸地殼和大洋地殼?!舅悸伏c撥】從地球圈層的分布可知大氣圈、水圈、

10、巖石圈、生物圈的分布。生物圈包括大氣圈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巖石圈的上部。從圖中可知大陸地殼厚,海洋地殼薄?!敬鸢浮?1)圖略(2)大氣圈水圈生物圈(3)氮氧循環(huán)運動大氣水巖石滲透影響(4)大陸地殼較厚,大洋地殼較薄。¥考點曙地震波的應用例2地震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災害,但人類也可以利用地震技術探索地球內部物質分異、勘探石油。讀圖并回答問題。(1) 當?shù)貢r間2010年1月12日16時53分,加勒比島國海地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該地 發(fā)生的地震與其所處的位置有關。海地位于 板塊與 板塊交界處。該地震發(fā)生并沒有引發(fā) (災害)侵襲。(2) 根據地震波的傳播狀況可以劃分地球內部圈層構造。在地球內部圈

11、層構造示意圖中的方框內,填寫地球內部各圈層和分界面的名稱。(3) 最近,我國在渤海發(fā)現(xiàn)儲量逾10億噸的大油田。該油田儲量的探明是采用三維地震勘探技術的結果。地震波分為縱波與橫波,根據地震波傳播原理,在通過含油層時,傳播速度發(fā)生明顯變化的主要是 波?!拘畔⑻崾尽?( 1)海地的板塊位置。(2) 地球內部圈層的劃分及圈層間的界線。(3) 地震波中只有縱波能穿過固、液、氣各態(tài)物質?!舅悸伏c撥】第 (1)題,由圖可知,海地位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之間。地震在海洋中發(fā)生往往會引起海嘯。 第(2)題,地球內部圈層和分界面名稱屬基礎知識,此題較為簡單。 第(3) 題,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縱波能穿過固、液、氣各態(tài)物質,而橫波只能穿過固態(tài) 物質?!敬鸢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