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設計基礎(第五版)17-18章答案_第1頁
機械設計基礎(第五版)17-18章答案_第2頁
機械設計基礎(第五版)17-18章答案_第3頁
機械設計基礎(第五版)17-18章答案_第4頁
機械設計基礎(第五版)17-18章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7-1解 1)選擇型號:因此類機組一般為中小型,所需傳遞的功率中等,直流發(fā)電機載荷平穩(wěn),軸的彎曲變形較小,聯(lián)接之后不再拆動,故選用傳遞轉矩大、結構簡單的固定式剛性聯(lián)軸器,如凸緣聯(lián)軸器。 2)按傳遞最大功率求計算轉矩 轉矩 。 由教材表 17-1查得,當工作機為發(fā)電機時的工作情況系數(shù)。則計算轉矩 根據計算轉矩、軸的轉速 、外伸軸直徑d=45mm查手冊,可用標準GB5843-1986鉸制孔型凸緣聯(lián)軸器 YL9。其許用轉矩為 ,許用最大轉速 。其他主要尺寸:螺栓孔中心所在圓直徑 ,6只M10 螺栓。 17-2解 ( 1)選擇型號:因汽輪發(fā)電機組的轉子較重,傳遞的轉矩特大,軸有一定的彎曲變形,工作環(huán)

2、境為高溫高壓蒸汽,軸有伸長,故選用耐溫的齒式聯(lián)軸器。 ( 2)求計算轉矩 轉矩。 由教材表 17-1,當工作機為發(fā)電機原動機為汽輪機時的工作情況系數(shù)仍可取 。則計算轉矩根據計算轉矩、軸的轉速 、外伸軸直徑d=120mm查手冊,可用標準ZB19012-1989GCLD型鼓型齒式聯(lián)軸器GCLD7。其許用轉矩為 ,許用最大轉速。 17-3 圖 17.2 題17-3圖 圖17.3 題17-3解圖 解 可選用一超越離合器,如圖 17.3所示。電動機1和電動機2的轉速是相同的,但電動機1經過蝸桿蝸輪傳動后,轉速降至 ,并有 。當兩電機同時開動時,因 ,超越離合器松開, 傳不到 軸上, 軸由電機2帶動。若電

3、動機1開動后,再停止電動機2,那么當電動機2停止轉動時, ,超越離合器被滾珠楔緊帶動 軸旋轉。所以任何時間都不會卡死。 17-4圖 17.4 題17-4圖 解 ( 1)求計算轉矩 轉矩 。 由教材表 17-1查得,當工作機為車床時的工作情況系數(shù) 。則計算轉矩 ( 2)求摩擦面數(shù)目 由教材式( 17-7) 得 由教材表 17-2查得 ,并將 、 、 、 代入上式得 摩擦面數(shù)應為 10。主動摩擦片為6片,從動摩擦片為5片時,摩擦面數(shù) 即可實現(xiàn)。 ( 3)驗算壓強 查教材表 17-2,取 合適。 17-5 答 :自行車從動鏈輪與內棘輪 3相固聯(lián),棘爪4通過彈簧始終與棘齒嚙合。當腳蹬踏板順時轉動時,經

4、主動鏈輪1、鏈條2帶動從動鏈輪3順時針轉動,再通過棘爪4使后輪軸5順時轉動,驅動自行車前行。自行車前進時,如果腳踏板不動,從動鏈輪(內棘輪)不轉,后輪軸5便超越內棘輪3而轉動,棘爪4在棘輪齒背上滑過,從而實現(xiàn) 圖17.5 題17-5解圖不蹬腳踏板的自行滑行。 17-6 圖 17.6 題17-6圖 解 自動離心離合器的工作原理是:活動瓦塊在離心慣性力的作用下克服彈簧拉力壓緊鼓輪內壁,當輸入軸轉速達到一定值時,壓緊力所產生的摩擦力矩克服外力矩后,離合器處于接合狀態(tài)。故離合器所能傳遞的轉矩與軸的轉速之間的關系是: 則: 當輸入軸的角速度為 時,傳遞轉矩 18-1解 1)彈簧絲最大剪應力取 時對應著最

5、大工作載荷 由彈簧的材料、載荷性質查教材表18-1得;由彈簧絲直徑 查教材表18-2得 。故 由式( 18-2)可解得最大工作載荷 將 ,及由教材圖18-6查得 代入上式,得 在 作用下的變形量 即為最大變形量,由式(18-4)得 2)采用端部磨平結構時,設兩端各有3/4圈并緊,其有效圈數(shù)為 圈 則其并緊高度 將 代入自由高度計算式,得其自由高度 3)驗算穩(wěn)定性 符合穩(wěn)定性要求。 18-2解 ( 1)初選彈簧絲直徑 根據對結構尺寸的限制條件,此彈簧的內徑應 ,彈簧外徑應 ,故彈簧絲直徑 ,初選 ( 2)確定許用應力 彈簧用碳素鋼絲 組制造,承受沖擊載荷,由教材表18-1、表18-2查得 ( 3

6、)確定彈簧絲直徑 由式( 18-2)可解得 因 ,取 ,則 ,查教材圖18-6得 ,將各值代入上式,得 說明取 的碳素鋼絲滿足強度要求。 ( 4)確定彈簧有效圈數(shù) 由式( 18-5)得 將彈簧的剛度 代入上式,得 圈,取 圈 ( 5)計算彈簧的其他尺寸 彈簧內徑: 彈簧外徑: 彈簧間距: , 彈簧節(jié)距: 螺旋升角: 彈簧總圈數(shù):兩端各并緊 3/4圈磨平,則 圈 彈簧絲的展開長度: 自由高度: 安裝高度: ( 6)驗算彈簧的穩(wěn)定性 符合穩(wěn)定性要求。 18-3解 1)彈簧儲存的變形能為: 由題意可知 , , ,代入上式可得 則彈簧剛度: 2)由 ,查教材表18-1得 代入式(18-2)得 說明此彈

7、簧的強度足夠。 3)彈簧的有效圈數(shù): 圈 18-4解 1)由彈簧的材料、載荷性質查教材表18-1得 ,且 彈簧中徑 由旋繞比 ,查教材表18-1得 則極限載荷 由于 ,所以在最大工作載荷 作用時彈簧不會拉斷。 2)由式(18-5)得彈簧剛度 則彈簧的工作行程 18-5解 1)計算初拉力 由彈簧的剛度公式可得 將已知數(shù)據代入上式: 得: 2)因兩根彈簧的尺寸完全相同,故其剛度也完全相同 沒有初拉力的彈簧在 時的伸長量: 故此時彈簧高度 18-6解 (1)初選彈簧絲直徑 。 ( 2)確定材料的許用應力 由題意知彈簧材料為碳素彈簧,載荷性質為靜載,按類載荷計算,查教材表 18-1及表18-2得 (

8、3)初估彈簧中徑 ,由彈簧中徑標準系列可取 。 ( 4)根據彈簧強度確定彈簧絲直徑 由式( 18-2)可解得 由 ,查教材圖18-6得 ,將各值代入上式得 說明取 的碳素鋼絲滿足強度要求。 ( 5)確定彈簧有效圈數(shù) 由式( 18-5)得 將彈簧的剛度 代入上式,得 圈 ( 5)計算彈簧的其他尺寸 彈簧內徑: 彈簧外徑: 彈簧間距: ,取 彈簧節(jié)距: 螺旋升角: (在5°9°之間) 彈簧總圈數(shù):兩端各并緊 3/4圈磨平,則 圈 彈簧絲的展開長度: 自由高度: ( 6)驗算彈簧的穩(wěn)定性 在彈簧內部有導向桿的條件下 , 雖高徑比略高出許用值,也可滿足穩(wěn)定性。 (7)討論 本解選用的材料是組碳素彈簧鋼絲,其許用應力較小,在此條件下,設計出的彈簧體積可能不是最優(yōu)的。若選用強度好的或組碳素彈簧鋼絲,尺寸會更小,更符合本題意。 18-7解 1)選取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