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課堂:給“學”一片放飛的天空——《杭州城市化進程教學案例與評析_第1頁
激活課堂:給“學”一片放飛的天空——《杭州城市化進程教學案例與評析_第2頁
激活課堂:給“學”一片放飛的天空——《杭州城市化進程教學案例與評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激活課堂:給“學”一片放飛的天空杭州城市化進程教學案例與評析新課程提倡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結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追求“一切為了學生發(fā)展”的教學宗旨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教師在從事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使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讓學生在“學”的過程中放飛一片天空,從中得到愉悅的收獲?,F以近期參加杭州市地方課程優(yōu)質課筆袋的杭州的城市化進程教學為例進行闡述。那接下就看看我這“變”中走來的一路。10月18日我參加了區(qū)里的比賽,抽中的課題是感受浙江四季 ,我設計通過四首描述杭州春香秋冬四季的詩歌誦讀的方式導入,然后讓學生以詩

2、歌為載體,并結合日常生活體驗,分為春夏秋冬四個小組討論展示我們所感受到的杭州春夏秋冬四季,然后思考這些不同感受的原因是氣候,然后引入不同圖表的解讀,設計了小小氣象的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探究浙江氣溫的特點及形成的原因,最后布置作業(yè)讓學生課后研究浙江降水情況及形成原因。當下我對自己的設計其實還是很滿意的,它如同我第一個孩子,我覺得他是完美的。但是第二天我的確靠它獲得了參加市優(yōu)質課比賽的機會,但是同時莊老師也告訴我一個認識我的這節(jié)課不是地方課程!當時我覺得那是什么玩笑,我去參加地方課程比賽,我拿著地方課程的課本,上的不是地方課程!那我上的是什么呢?很快的在莊老師和袁老師的幫助下我自我認識到我上

3、的其實是一節(jié)地理課。那什么是地方課程呢?以我本身對它的理解就是我讀書時候的鄉(xiāng)土教材,讓你認識了解你所生活的地方的課程。以教學生涯中對它的認識就是我與杭州人,自然,社會這些課程。我手中所有的也只有這兩本教課書,而這兩課題下的教材內容一節(jié)過于學術,一節(jié)跟不上時代節(jié)奏。于是我想到應該找到對應的教材和課程標準,于是我請教我們袁老師得到的答案是沒有,地方課程它只有教材。那我應該如何準備這節(jié)課呢?莊老師和袁老師提出了三個個建議:第一拋開課本,第二拋開傳統(tǒng)課程落實知識點目標的導向,第三,強調學生主體參與。其實當下我對于這三點是盲目的,完完全全的不知所措,沒有課本我的載體在哪里;沒有知識點目標落實,我這節(jié)課到

4、底要做什么?唯獨強調學生的主體參與,到時我一直認同的點,在課堂上充分調動讓學生主宰課堂,這也是我們清河課改的方向。但是如何真正做到呢?于是我在這三點下,第一次變!我重新放棄原有的設計,重新洗牌。課題是感受浙江的四季第一在感受,第二在浙江,第三在季節(jié)。于是拋棄課本與知識點后的,第一次設計,我選擇了建立一個情景,將學生分為春香秋冬四組,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浙江的旅游點,設計一個小組旅行,然后上臺做旅行匯報,要求突出本季節(jié)的特點。設計完后自鳴得意了一番,我似乎是滿足了三個條件,但是想法總是美好,實踐中總是事與愿違,我可愛的小朋友積極參與課堂,表現的非常積極,但是我強調讓他們感受浙江的季節(jié),但是

5、他們的匯報確實可愛的時間地點參觀景點,無關信息一大筐,然后景點也不能反映當季特點。于是我進行了第三變,希望把這些問題解決,于是我設計了小組探究任務單,規(guī)定了浙江四季代表性的旅游景點,任務單中明確了身體的各個器官,希望讓學生有的放矢,明確角度去談感受。我再次信心滿滿,但是這一變下來問題接踵而至,第一,我設計的景點學生沒去過,無從感知,第二明確了任務單但是由于學生感知方向錯誤并未較好的體現季節(jié)性,更不法體現浙江這一地域性,最嚴重的問題是由于沒有知識點的落實,沒有任何知識的增量,這節(jié)課儼然成為了小學生的課堂。到此變?yōu)橹?,我已經一團漿糊,我完全不知如何下手改,而距離我去比賽的日子還剩一個禮拜,而另外一

6、課杭州城市化進程還未開工。接收到的信息太多,而關鍵還是在于何為地方課程,它區(qū)別于其他課程的關鍵到底是什么?而此時我也發(fā)現一個問題,莊老師和袁老師總是提到綜合實踐活動課,這個和地方課程又有什么關系呢?他們告訴我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方式來上地方課程?我的腦海中還是一連串的問號!地方課程已經一知半解,又來個綜合實踐活動課!其實說實話,聽到綜合實踐活動比綜合實踐活動課要多,理解也更深,但是相差一課字,我真的不知其意。于是在袁老師的資源庫中我看了袁老師的一節(jié)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起始課和陳宇輝老師去年地方課程的優(yōu)質課,我開始破開霧霾看見了一點點藍天。用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方式來上地方課程,于是有了我的第三變。利用雙

7、休我完成了兩課的準備,雖說我是打不死的小強,但是上起來的感覺就是和以前不一樣,所以我很忐忑。10.28日上城區(qū)地方課程教研活動在我校召開,我也很榮幸有這個機會得到更多人的批評指導。我這次上的是杭州的城市化進程 。根據我對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初步理解,課堂上老師構建情景設計任務,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建立小組,展開研究,遇到問題,老師指導方法,學生進一步研究,展示成果。但是40分鐘的時間有限,可以做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其次老師只做引導,學生為主體自主研究匯報。在這樣的認知下,我的新設計是這樣的:以動態(tài)flash杭州城市用地面積變化導入,引出城市化概念,設計情景教育局文件開展以“杭州城市化“為主題的調查研

8、究,提出本節(jié)課指導學習調查法,層層設問,布置小組任務,設計調查問卷,提出問題,匯報問題,評價問題,重新設置。進行現場采訪,布置課后任務。以綜合實踐活動課的理念和課堂引領地方課程,設計之初其實也滿意覺得自己對于訪談法都是很理解還要指導學生在課堂自主呈現,我很擔心學生無法提出我預設的問題,同時對于學生臨場的呈現我也不是很有自信應付。下午上課,在早上臨陣磨槍時,我出現的情緒不僅是擔心,我又再次發(fā)現本節(jié)課最大的問題,課題是杭州的城市化進程,但是我的設計中訪談法的成分卻占據了主題,那我的課題不就變成了如何進行訪談了嗎?同樣的我的感受浙江四季也出現了一樣的問題,變成了交學生如何進行天氣預報。所以在評課過程

9、中,我也主動提出了我的這個問題。在和莊老師俞老師共同的探討下,層層剖析,我看見了綜合實踐活動課和地方課程真正的樣子。不是地理課不是語文課不是簡單的小組活動不是生搬硬套,但是它的確有固定的模式,如同我上歷史課,需要按照時間地點人物事情起因經過結果意義這樣的脈絡,如果我們上思品課,需要按照是什么為什么怎么辦的思考方式等等,綜合實踐課是根據學生的需要讓學生發(fā)現問題確立課題成立小組,讓學生自主的設計研究進行研究,教師從旁關注學生遇到問題中期在針對問題開課,讓學生在課堂中共同探討給予解決,進一步展開研究,最終成果匯報,讓學生在時間活動中自主收獲知識,而非傳統(tǒng)的教師在課堂中簡單的傳授知識。而地方課程用這樣

10、的來指導,但是它和綜合實踐活動課又有著區(qū)別,第一它是有知識載體的,問題來自于課本,而非自我生成。第二課堂時間有限你不能如綜合實踐活動課一般有長期的研究過程,它需要在課堂直接呈現,但是一樣的地方是都需要小組合作去完成,其次這個活動的過程要讓學生自由生成,要讓學生在過程中學會探究的方法,有所收獲。在這樣的認知下,我在2天內完成了我最終的變。以我比賽的杭州城市化進程為例,按照地方課程的原則,我設計了動態(tài)汽車移動及杭州城區(qū)圖,展示了杭州城市面積的變化,以此導出課題。其次構建本課任務:1、建立以“幸福工作室”為名字的小組,分配角色;2、以組內記者采訪“你在杭州生活幸福嗎?為主題采訪,收集幸福及不幸福的理由;3、小組選取一個不幸福的理由,由幸福診斷師診斷病因,并和幸福幫忙團共同開出處方,提出解決建議。4、其他小組評價,補充。盡管課堂中仍然有很多遺憾,但是我感到很高興,因為終于上出了一堂真正的地方課程。這一次的最終收獲的可愛關鍵字在變,要有求變的決心。對于我而言這兩個禮拜的磨課過程收獲比我四年教學實踐的收獲來的多,盡管我看到也許只是日出云開的一角,但是它的確照亮了我。周蕓佳校長曾經在講座中提到一堂好課的評價條件:有趣,有意義!而我一直想探尋的就是有意義!而讓學生自主學習探究的綜合實踐課無疑對學生的成長是有意義的,讓和同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