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針對練習(xí)_第1頁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針對練習(xí)_第2頁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針對練習(xí)_第3頁
語文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針對練習(xí)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語文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文言文閱讀理解專項針對練習(xí)班級:_ 姓名:_ 時間:_1. 課外閱讀。齊大饑。黔敖為食于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mào)貿(mào)而來。黔敖左奉食,右執(zhí)飲,曰:“嗟!來食!”揚(yáng)其目而視之,曰:“余惟不食嗟來之食,以至于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1解釋字的含義:以至于斯也。斯:_從而謝焉。謝:_2用一句話概括本文的中心。  _2.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執(zhí)竿入城魯有執(zhí)長竿入城門者,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見事多矣,何不以鋸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1字義解釋。執(zhí)_   亦_ 俄

2、有_   至_2句子翻譯。初豎執(zhí)之,不可入,橫執(zhí)之,亦不可入,計無所出。_何不以鋸中截而入?_3寓意。這個故事告訴我們_。(寓意多一點)3. 閱讀鄭人買履,完成習(xí)題。鄭人買履鄭人有欲買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狈礆w取之。及反,市罷,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試之以足?”曰:“寧信度,無自信也。”譯文:有個想要買鞋子的鄭國人,先測量好自己腳的尺碼,把尺碼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卻忘了帶量好的尺碼。已經(jīng)拿到鞋子,卻說:“我忘記帶量好的尺碼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碼。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時候,集市已經(jīng)散了,最后鄭國人沒能買到鞋子。有人

3、問他說:“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腳去試一試呢?”他說:“我寧可相信量好的尺碼,也不相信自己的腳。1解釋文中加點的字。(1)_  (2)_(3)_ (4)_2翻譯文中畫線句子。(1)_(2)_3從文中找出鄭人最可笑的言行。 _4從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5這則寓言諷刺了什么樣的人?_4.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鉆木取火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國有火樹名燧木,屈盤萬頃。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于其國,息此樹下。有鳥若鸮,以口啄樹,燦然火出。圣人感焉,因取小枝鉆火,號燧人氏。選自太平御覽(注釋)燧(suì)明國:傳說中燧人氏建立的古國。不

4、識:不知道。四時晝夜:春夏秋冬(四季)和白天黑夜。屈盤萬頃:曲折盤繞起來有一萬頃。頃,面積單位。圣人:古代指品德最高尚、智慧最高超的人。至于:來到。鸮(xio):鴟(ch)。鸮,鳥類的一科,頭大,嘴短而彎曲,吃鼠兔、昆蟲等小動物。燦然:明亮的樣子。感焉:有感于此。焉:于此。因:于是。1解釋句中加點的字。(1)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  識:_(2)息此樹下  息:_(3)因取小枝鉆火  因:_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燧明國不識四時晝夜。_(2)圣人感焉,因取小枝鉆火。_3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師,它教給我們許多生存的本領(lǐng),故事中的圣人就是被“_”這一自然現(xiàn)象所啟發(fā),悟

5、出了鉆木取火的道理。(用文中原句填空)4古今中外,依據(jù)自然現(xiàn)象或生活現(xiàn)象而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事例不勝枚舉,試舉兩例。_5. 根據(jù)原文,并完成練習(xí) 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_,問_。 一兒曰:“_,而_?!?#160;一兒以_,而_。 一兒曰:“_,及日中_,此不為_?” 一兒曰:“_,及其日中_,此不為_?” 孔子不能_。兩小兒笑曰:“_?”1根據(jù)原文填空。2兩個小孩各是根據(jù)什么來判斷太陽離人的遠(yuǎn)近的?_3從兩小兒的辯論中可以看出什么?  _4“孔子不能決”說明了什么?  _5你感覺下列哪幅圖中的太陽大一些?請動手量一

6、量,看哪一幅大,并說說這是怎么回事? _6.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司馬光好學(xué)司馬溫公幼時,患記問不若人。群居講習(xí),眾兄弟既成誦,游息矣;獨下帷絕編,迨國能倍誦乃止。用力多者收功遠(yuǎn),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溫公嘗言:“書不可不成誦?;蛟隈R上,或中夜不寢時,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边x自三朝名臣言行錄(注釋)司馬溫公:司馬光死后被贈以溫國公稱號,故稱司馬溫公?;迹簱?dān)憂。獨:獨自。下帷絕編:這是兩個勤學(xué)的故事。“下帷”指東漢董仲舒放下帷帳講學(xué),三年不看窗外事?!敖^編”即孔子的“韋編三絕”。迫(dài):到;等到。倍誦:“倍”通“背”,“背誦”的意思。詠:吟詠。1解

7、釋下面句中加點字的意思。(1)或中夜不寢時或: _(2)眾兄弟既成誦既: _(3)迨能信誦乃止乃: _(4)溫公嘗言嘗: _2下列各組中加點字的意義不同的一項是()A.眾兄弟既已成誦 書不可不成誦B.或在馬上 或中夜不寢時C.迨能倍誦乃止 乃終身不忘也D.詠其文、思其義 思而不學(xué)則殆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1)用力多者收功遠(yuǎn),其所精誦,乃終身不忘也。_(2)詠其文、思其義,所得多矣。_7. 閱讀短文。小時了了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

8、:“我乃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痹Y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必當(dāng)了了?!表t大踧踖。(注釋)孔文舉:東漢的孔融。清稱:有名譽(yù)。中表:指的是親戚。伯陽:老子的號。奕世:世世代代。了了:聰明。踧踖(cù jí):局促不安的樣子。1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   )A.造詣。 B.接見。 C.會見。 D.拜訪。2既通,前坐。(   )A.前面。 B

9、.前進(jìn)。 C.上前。 D.前排。3給下面句子選擇正確的翻譯。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   )A.李元禮以及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的話感到驚奇的B.李元禮以及他的那些賓客沒有不對他感到驚奇的。C.李元禮以及他的那些賓客都感到莫名其妙。D.李元禮以及他的那些賓客都覺得這個孩子很奇怪。4“小時了了,大未必佳。”的意思正確的是( )A.小時候一般,長大后不一定會差。B.小時候一般,長大后也一定不會出色。C.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后也一定很出色。D.小時候很聰明,長大后不一定出色。5從上文看,孔融是個怎樣的人?下面選項中不合適的詞是(   )。A.博學(xué)多才 B

10、.反應(yīng)敏捷 C.應(yīng)對機(jī)智 D.能言善辯8. 閱讀文言文,完成練習(xí)。楊生畜一犬,甚愛之。一日,生夜行,墮涸井中。犬吠徹夜,旦日,有行人過,往視,見井中有人焉。生曰:“君若出我,當(dāng)厚報?!毙腥嗽唬骸耙源巳娕c。”生曰:“此犬嘗屢次活我,不得與爾?!毙腥嗽唬骸叭舨慌c我,便不出爾?!逼鋾r,犬引頸下視井中。生知其意,遂應(yīng)之。楊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時時顧。后五天,犬夜走歸楊生家。1為下列字選擇正確的義項。(1)若不與我,“與”:_   A和   B結(jié)交 C給   D贊成(2)犬引頸下視井中,“引”:_A延續(xù)  B伸長 C舉  

11、; D導(dǎo)引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下面的句子。楊生出,行人系犬而去,犬時時顧。_3文中“甚愛之”中的“之”指代_,“生知其意,遂應(yīng)之”中的“之”指代_。4楊生答應(yīng)行人要求的原因是_(用自己的話回答)9. 閱讀文言文,回答問題。 司馬光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1選擇朗讀停頓正確的一項是(    )A.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B.群兒戲/于庭,一兒登/甕,足/跌沒水中。C.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D.眾皆/棄去,光/持石擊/甕破之,水迸,兒/得活。2“足跌沒水中”

12、中的“沒”的讀音是(    )A.méi B.mò3“足跌沒水中”的意思是(    )A.把腳伸進(jìn)了水里。B.腳上的鞋子掉進(jìn)水里不見了。C.站在水里,水沒過了腳。D.失足掉進(jìn)缸中被水淹沒了。4當(dāng)小孩子落水后,其他人的表現(xiàn)是“棄去”,司馬光的表現(xiàn)是“_”(用原文填空)??梢钥闯鏊抉R光是一個_的孩子。10. 小古文閱讀。兩小兒辯日孔子?xùn)|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也?!币粌涸唬骸拔乙匀粘醭鲞h(yuǎn),而日中時近也。”一兒曰:“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

13、不為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兒曰:“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yuǎn)者涼乎?”孔子不能決也。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1讀小古文完成填空。人物觀點現(xiàn)象依據(jù)一兒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yuǎn) _遠(yuǎn)者小而近者大一兒_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  _兩小兒分別從兩個角度表達(dá)自己的觀點:一兒以_的角度,一兒則以_的角度。兩小兒“辯日”有理有據(jù),可見他們是_的孩子。2聽了兩小兒的話,孔子會怎么回答呢?寫一寫。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 孔子笑曰:_。3文言文篇幅短小,事中見理。我們六年級學(xué)過的書戴嵩畫牛告訴我們_的道理;學(xué)弈則告訴我們_的道理。

14、11. 閱讀理解。楊布打狗楊朱之弟曰布,衣素衣而出。天雨,解素衣,衣緇衣而反。其狗不知,迎而吠之。楊布怒,將撲之。楊朱曰:“子無撲矣,子亦猶是也。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注釋)楊朱:先秦哲學(xué)家,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曰:名叫。緇(z):黑色。向者:剛才。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衣(_)素衣而出   (2)衣緇衣而反(_)2下列“之”字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迎而吠之 B.將撲之 C.一人雖聽之 D.無稽之談3聯(lián)系短文,寫一寫下面句子的意思。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來,豈能無怪哉?_4讀了這則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

15、理?_12. 讀小古文,并完成后面的練習(xí)。伯牙鼓琴,鐘子期聽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少選之間而志在流水,鐘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辩娮悠谒溃榔魄俳^弦,終身不復(fù)鼓琴,以為世無足復(fù)為鼓琴者。1把小古文補(bǔ)充完整。2這則文言文的題目是_,選自_。3用自己的話說說畫線句子的意思。_4發(fā)揮想象,根據(jù)古文內(nèi)容仿說句子。(伯牙)鼓琴志在_。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保ú溃┕那僦驹赺。鐘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3. 閱讀理解。(一)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煙囪,傍有積薪??椭^主人: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yīng)。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

16、得息。于是殺牛置酒,謝其鄰人。灼爛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坐,而不錄言曲突者。人謂主人曰:鄉(xiāng)使聽客之言,不費牛酒,終亡火患。今論功而請賓,曲突徙薪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請之。注釋:(1)過:拜訪。  (2)突:堗,煙囪。  (3)嘿:同“默”  (4)居無何:過了不久。  (5)上行(hn):上坐。(6)突:煙囪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含義。(1)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_) (2)余各以功次坐(_)(3)鄉(xiāng)使聽客之言(_) (4)主人乃寤而請之(_)2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更為曲突,遠(yuǎn)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_(2)鄉(xiāng)使聽客之言,不弗牛酒,終亡火患。_3“主人乃寤而請之?!敝魅宋虺隽耸裁吹览恚浚?  )A.應(yīng)該首先感謝有先見之明的人。 B.不應(yīng)忘記提醒過自子的人。C.更要感激進(jìn)忠言的人。 D.要接受不聽忠告的教訓(xùn),勇于承認(rèn)錯誤。4除了“焦頭爛額”外,文中還有一個成語是_,它的含義同我們今天所說的一個俗語是相同的,那就是_14. 小古文閱讀訓(xùn)練。王藍(lán)田性急。嘗食雞子,以箸(zhù)刺之,不得,便大怒,舉以擲地。雞子于地圓轉(zhuǎn)未止,仍下地以屐(j)齒蹍(nin)之,又不得。瞋(chn)甚,復(fù)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