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亠般狀態(tài)評估一、生命體征生命體征:是評估生命活動存在與否及其質量的重要征象,為體格檢查的重要項目之一。內容包括體溫、脈搏、呼吸和血壓。(T、P、R、BP)二、意識狀態(tài)意識障礙是指人體對周圍環(huán)境及自身狀態(tài)的識別和察覺能力降低,對外界環(huán)境刺激缺乏反應的一種精神狀態(tài)。臨床表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表現如下:(一)嗜睡患者處于一種持續(xù)性的病理性睡眠狀態(tài),可被輕刺激喚醒,并能正確回答問題和作出各種反應,但反應遲鈍,當刺激去除后很快又入睡。嗜睡是最輕的一種意識障礙。(二)意識模糊是較嗜睡為深的一種意識障礙?;颊咭庾R水平輕度降低,能保持簡單的精神活動,但對時間、地點、人物等定向能力發(fā)生障礙,思維和語言不連貫,可
2、有錯覺、幻覺、躁動不安、譫語或精神錯亂。(三)昏睡是較嚴重的意識障礙。患者處于沉睡狀態(tài),難于喚醒,雖在強烈刺激下(如大聲呼喊其姓名、搖動其身體、壓迫眶上神經等),可被喚醒,但很快又入睡,醒時答話含糊或答非所問。(四)昏迷是最嚴重的意識障礙,按其程度不同又可分為:1、輕度昏迷:意識大部分喪失,無自主運動,對聲光刺激無反應,對疼痛刺激尚可出現痛苦表情或肢體退縮等防御反應。吞咽反射、角膜反射、瞳孔對光反射、眼球運動等可存在,血壓、脈膊、呼吸無明顯變化。2、中度昏迷:對周圍事物及各種刺激均無反應,對劇烈刺激可有防御反應。無眼球轉動,角膜反射減弱,瞳孔對光反射遲鈍。3、深度昏迷:意識完全喪失,全身肌肉松
3、馳,對任何刺激均無反應,深、淺反射均消失。血壓、脈搏、呼吸常有改變,大小便失禁。此外,還有一種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增高為主的急性腦功能失調,稱為譫妄。表現為意識模糊,知覺障礙(幻覺、錯覺等),定向力喪失、躁動不安、言語雜亂等。見于急性感染高熱期,中樞神經系統(tǒng)疾病,肝性腦病、急性酒精中毒等。護理評估要點格拉斯哥昏迷評分表(GCS對意識障礙的程度進行評估,見表3-2。表3-2Glasgow昏迷評分量表將表中各項目所得分值相加求其總分,GCS總分范圍為315分,1415分為正常,813分表示患者已有觀察項目反應得分睜眼反應正常睜眼4對聲音刺激有睜眼反應3對疼痛刺激有睜眼反應2對任何刺激無睜眼反應1運
4、動反應可按指令動作6對疼痛刺激能定位5對疼痛有肢體退縮反應4疼痛刺激時肢體過屈(去皮質強直)3疼痛刺激時肢體過伸(去大腦強直)2對疼痛刺激無反應1語言反應能準確回答時間、地點、人物等定向問題5能說話,但不能準確回答時間、地點、人物等定向問題4用字不當,但字意可辨3言語模糊不清,字意難辨2任何刺激無語言反應1程度不等的意識障礙,7分以下為昏迷,3分以下為深度昏迷。評估中應注意運動反應的刺激部位應以上肢為主,并以其最佳反應記分。通過動態(tài)的GCS評分和記錄可顯示意識障礙演變的連續(xù)性。三、體位的評估體位是指病人臥位時所處的狀態(tài)。1、主動體位:身體活動自如,不受限制。見于正常人、輕癥或疾病早期病人。2、
5、被動體位:病人不能自己隨意調整或變換肢體或軀干的位置。見于極度衰弱或意識喪失者。3、強迫體位:指患者意識清晰,也有變換臥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響或治療的需要,被迫采取的臥位。強迫仰臥位仰臥、屈膝。見于急性腹膜炎等。強迫俯臥位見于脊柱疾病。(減去脊柱肌肉的緊張度)強迫側臥位見于胸膜疾病、大量胸腔積液者。強迫坐位又稱端坐呼吸。見于心肺功能不全者。強迫蹲位見于發(fā)紺型先天性心臟病者。強迫停立位見于心絞痛。輾轉體位見于膽石癥、膽道蛔蟲癥、腸絞痛。角弓反張位見于破傷風、腦炎及小兒腦膜炎。四、發(fā)熱的評估概述1. 正常人的體溫:一般為3637C。2. 體溫稍有波動:晝夜、年齡、性別、活動、飲食、情緒、環(huán)境等
6、內外因素的影響,但波動幅度一般不超過1C。3. 發(fā)熱:任何原因引起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紊亂,產熱增多和/或散熱減少,體溫升高超出正常范圍。發(fā)生機制發(fā)熱的發(fā)生機制可分為致熱源性和非致熱源性,多數患者的發(fā)熱是由于致熱源所致。(一)致熱源性發(fā)熱最常見。其致熱源可分為外源性和內源性兩大類。1. 外源性致熱源通過內源性致熱源的作用引起發(fā)熱。外源性致熱源包括病原微生物及其產物、炎癥滲出物、抗原抗體復合物、無菌壞死組織等,其分子量較大,不能直接通過血一腦屏障作用于體溫調節(jié)中樞,而是通過激活白細胞使之產生并釋放內源性致熱源。2. 內源性致熱源如白介素、干擾素等,因其分子量較小,可通過血一腦屏障直接作用于體溫調節(jié)中
7、樞,使體溫調定點上移,體溫升咼引起發(fā)熱。(二)非致熱源性發(fā)熱體溫調節(jié)中樞直接受損,或機體存在引起產熱過多或散熱減少的疾病,體溫調節(jié)功能發(fā)生障礙所致的發(fā)熱。病因引起發(fā)熱的病因很多,臨床上分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兩類。(一)感染性發(fā)熱最常見。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真菌、寄生蟲等引起的急性、亞急性或慢性感染,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均可引起發(fā)熱。(二)非感染性發(fā)熱常見以下幾類原因:1 無菌性壞死物質吸收:包括物理、'化學或機械性損傷,如大面積燒傷、'創(chuàng)傷'、大手術后內出血;因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造成的組織缺血性壞死,如心肌梗死、'肢體壞死;組
8、織細胞破壞,如惡性腫瘤、'溶血反應等。2 抗原一抗體反應:其發(fā)熱與變態(tài)反應時抗原抗體復合物形成有關,如風濕熱、'血清病、'藥物熱、'結締組織疾病等。3 皮膚散熱障礙:如廣泛性皮炎、魚鱗病及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因散熱減少可引起低熱。4 內分泌代謝障礙: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時產熱增多,嚴重脫水時散熱減少。5 體溫調節(jié)中樞功能障礙:由物理、化學、'機械性因素直接損害體溫調節(jié)中樞所致。如中暑、'安眠藥中毒、腦出血'、顱腦外傷等。6 自主神經功能紊亂:屬功能性發(fā)熱,多表現為低熱,常伴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的其他表現。此類發(fā)熱包括夏季低熱、'生理性低熱
9、'、感染后低熱、'原發(fā)性低熱。臨床表現(一)發(fā)熱的臨床過程及特點發(fā)熱的臨床經過一般分為三階段。1 體溫上升期:該期產熱大于散熱使體溫上升。常表現為疲乏無力、'肌肉酸痛'、皮膚蒼白、'無汗'、畏寒或寒戰(zhàn)。其體溫上升有兩種方式:(1)驟升型:體溫急劇升高,于數小時達到3940C或以上,常伴有寒戰(zhàn)。見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瘧疾、急性腎盂炎、輸液反應等。(2)緩升型:體溫緩慢上升,數日內才達到高峰,多不伴有寒戰(zhàn)。見于傷寒、'結核病、布氏桿菌病等。2 高熱期:該期產熱和散熱過程在較高水平上保持相對平衡。常表現為寒戰(zhàn)消失、'皮膚潮紅、&
10、#39;灼熱'、呼吸加快,可有出汗。此期體溫達到高峰并可維持數小時(如瘧疾)、'數天(如肺炎球菌性肺炎)或數月(如傷寒)。3 體溫下降期:該期散熱大于產熱,體溫隨病因消除而降至正常水平。常表現為多汗、'皮膚潮濕。其體溫下降有兩種方式:(1)驟降:體溫于數小時內迅速降至正常,常伴有大汗。見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瘧疾、'急性腎盂腎炎'、輸液反應等。(2)漸降:體溫于數日內逐漸降至正常。見于傷寒、'風濕熱等。(二)發(fā)熱的分度和熱期1. 發(fā)熱的分度:按發(fā)熱的高低可分為低熱(37。338C)中等度熱(38.139C)、高熱(39.141C)、超高熱(
11、41C)以上。(三)熱型|發(fā)熱患者在不同時間測得的體溫數值分別記錄在體溫單上,將各體溫數值點連接起來成體溫曲線,該曲線的不同形態(tài)稱為熱型。常見熱型有6種。1 稽留熱:體溫持續(xù)在3940C以上,達數天或數周,24小時內波動范圍不超過1C。常見于肺炎球菌性肺炎高熱期,傷寒極期。2 弛張熱:體溫常在39C以上,24小時內波動范圍超過2C,但體溫最低時仍高于正常。常見于敗血癥、嚴重化膿性感染等。3 間歇熱:體溫驟升達39C以上持續(xù)數小時又驟降至正常,無熱期可持續(xù)一天或數天后,體溫又突然升高,高熱期與無熱期反復交替出現。常見于瘧疾、急性腎盂腎炎等。4回歸熱:體溫驟升至39C或以上,持續(xù)數天后又驟降至正常
12、水平,數日后又驟升至高熱,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xù)數天后規(guī)律地交替出現。常見于回歸熱、霍奇金病等。5波狀熱:體溫逐漸升高到39C或以上,數日后又逐漸降至正常水平,持續(xù)數日后又逐漸升高,如此反復多次。常見于布氏桿菌病等。6不規(guī)則熱:發(fā)熱的體溫曲線無一定規(guī)律。常見于支氣管肺炎、結核病、腫瘤等。4、發(fā)熱相關的護理診斷(1)體溫過高與病原體感染有關。(2)體液不足與體溫下降期出汗過多或液體量攝入不足有關。(3)營養(yǎng)失調:低于機體需要量與長期發(fā)熱所致機體物質消耗增加及營養(yǎng)物質攝入不足有關。(4)潛在并發(fā)癥:意識障礙;驚厥。護理評估要點體溫的生理變異2發(fā)熱的原因或誘因3. 發(fā)熱的臨床經過發(fā)熱的程度、熱期及熱型
13、:定時測量體溫,繪制體溫曲線,觀察發(fā)熱的程度、熱期。4. 伴隨癥狀:有無寒戰(zhàn)、頭痛、肌肉酸痛、咳痰、惡心、昏迷、抽搐等。5. 身心狀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體溫下降期的病人,注意有無大汗及脫水的表現;長期發(fā)熱者注意有無食欲減退及體重下降;還需注意患者的精神狀況、心理反應、睡眠情況等。6. 診療及護理經過五、呼吸困難的評估呼吸困難是指病人主觀上感到空氣不足、呼吸費力;客觀表現為呼吸活動用力,呼吸頻率、深度與節(jié)律異常。嚴重者出現張口呼吸、鼻翼煸動、端坐呼吸、發(fā)紺,輔助呼吸肌也參與呼吸運動。病因引起呼吸困難的主要原因是呼吸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一)呼吸系統(tǒng)疾病1. 呼吸道阻塞:如喉、氣管、支氣管的炎癥
14、、水腫、異物、腫瘤,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等。1 .肺部疾?。喝绶谓Y核、肺炎、肺不張、肺淤血、肺梗死等。2 .胸壁、胸廓、胸膜疾病:如胸壁外傷、胸廓畸形、自發(fā)性氣胸、胸腔積液等。3 .神經肌肉病變:如急性多發(fā)性神經根神經炎、脊髓灰質炎、重癥肌無力等。5. 膈肌活動受限:如大量腹水、腹腔內巨大腫瘤等。(二)、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病、心包炎等。尤其是左心衰竭。(三)中毒如嗎啡、一氧化碳、有機磷中毒,急性感染、尿毒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四)血液系統(tǒng)疾病如重度貧血、高鐵血紅蛋白血癥、硫化血紅蛋白血癥等。(五)神經精神因素如腦膜炎、腦炎、腦出血、顱腦外傷、癔癥等。發(fā)生機制與臨床表現(一
15、)肺源性呼吸困難由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引起通氣和(或)換氣功能障礙,導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所致。臨床上分為三種類型:1.吸氣性呼吸困難: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喉、氣管、大支氣管的狹窄與阻塞所致。臨床特點為吸氣困難,吸氣時間明顯延長,嚴重者于吸氣時出現胸骨上窩、鎖骨上窩、肋間隙明顯凹陷,稱為“三凹征”。常伴有干咳及高調的吸氣性喉鳴音。2.呼氣性呼吸困難:主要是由于肺泡彈性減弱和(或)小支氣管痙攣狹窄、炎癥阻塞所致。臨床特點為呼氣費力,呼氣時間明顯延長而緩慢,常伴哮鳴音。見于支氣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氣腫。3混合性呼吸困難:由于肺部病變廣泛或胸腔病變壓迫肺組織使呼吸面積減少,影響換氣功能所致。臨床特點為吸
16、氣與呼氣均感費力,呼吸淺快,常伴呼吸音減弱或消失,可有病理性呼吸音。見于重癥肺炎、大量胸腔積液、氣胸等。(二)心源性呼吸困難左、右心衰均可出現呼吸困難。左心衰發(fā)生呼吸困難較嚴重,且常為最早出現的癥狀,主要由于肺淤血和肺組織彈性減退,肺泡與毛細血管的氣體交換受損所致;右心衰的呼吸困難主要是體循環(huán)淤血所致。心源性呼吸困難常有下列表現形式:1 勞力性呼吸困難:其特點是在體力活動時發(fā)生或加重,休息時緩解或啰音消失。是最早出現也是病情最輕的一種表現。2 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常發(fā)生在夜間,病人于熟睡中突感胸悶、憋氣驚醒,被迫坐起,驚恐不安,伴咳嗽、呼吸深快,輕者數分鐘或數十分鐘后癥狀逐漸緩解,重者出現氣喘
17、、發(fā)紺、大汗、咳粉紅色泡沫樣痰、兩肺濕性啰音和哮鳴音,稱為心源性哮喘。其發(fā)生機制主要與睡眠時迷走神經興奮增高,冠狀動脈收縮,心肌供血減少;平臥時肺活量減少,且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有關。3 端坐呼吸:常為嚴重心功能不全的表現之一。病人平臥時有明顯呼吸困難,坐位時減輕,常迫使其采取半坐或端坐位呼吸。(三)中毒性呼吸困難1 代謝性酸中毒時,血中酸性代謝產物強烈刺激呼吸中樞引起深長規(guī)則的呼吸,常伴有鼾音,稱為酸中毒性大呼吸。2 急性感染,因體溫升高和毒血癥的影響,刺激呼吸中樞使呼吸加快。3 嗎啡及巴比妥類等藥物可抑制呼吸中樞,使呼吸淺慢,且常有呼吸節(jié)律異常。(四)血源性呼吸困難主要由于紅細胞攜氧量減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心理疏導與情緒管理策略計劃
- 建立科學的選拔機制計劃
- 2024年馬鞍山市人民醫(yī)院制招聘筆試真題
- 財務利潤模式計劃
- 前臺工作中的領導力發(fā)展計劃
- 積木與搭建游戲教育方案計劃
- 2024年扶余市事業(yè)單位招聘工作人員筆試真題
- 2024年畢節(jié)市廣播電視臺招聘筆試真題
- 2025年函數題軟件設計師試題及答案
- 法學概論應試準備試題及答案
- 《分式方程復習課》教學設計
- 護士執(zhí)業(yè)注冊培訓合格證明
- 六年級說明文閱讀復習課件
- 康復評定學第三章-心肺功能評定課件
- 食品進貨查驗記錄管理制度
- 網絡技術與應用中國大學mooc課后章節(jié)答案期末考試題庫2023年
- 鋼管出廠合格證
- 機械效率水平滑輪
- 煤礦機電安裝單位工程施工技術資料目錄及表格模板
- 汽車美容合作協(xié)議書
- PFMEA(第四版)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