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2017 年 1 月北京各區(qū)高三期末語文試題匯編(文言文)一、東城區(qū)、本大題共6 小題,共24 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4 題。魯莊公與齊戰(zhàn)于長勺,兩軍相望,此為何時!而以 “聽訟用情”對曹劌之問戰(zhàn),何其迂闊而遠于事情耶!彼曹劌遽以 一戰(zhàn)許之,意者劌亦迂儒曲士之流歟?觀其 從莊公戰(zhàn),以我之盈,乘齊之竭;以我之整,逐齊之亂。機權(quán)韜略,與孫武、吳起并驅(qū)爭先。使莊公之言,誠迂闊而不切事情,豈足以動劌之聽耶?其 所以深賞而亟許之者,殆 必有說也!馬之所以不敢肆 足者,銜轡束之也;民之所以不敢肆意者,法制束之也。銜轡敗,然后見馬之真性;法制弛,然后見民之真情。困之不敢怨,虐之不敢叛者,劫 于法制耳。
2、大敵在前,搶攘駭懼,平日之所謂法制者,至是皆渙然解散矣。法制既散,真情乃 出子羔為衛(wèi)政,刖人之足。衛(wèi)亂,子羔走郭門,刖者守門,曰:“于此有室?!弊痈崛耄氛吡T。子羔曰:“吾親刖子之足,此乃 子報怨之時也,何故逃我?”刖者曰:“君之 治臣也, 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臣知之;獄決罪定,臨當論刑,君愀然不樂,見于顏色,臣又知之,此臣之所以脫君也?!?夫人在縲紲之中,錙銖之施,視若金石。子羔特一有司耳,徒有哀矜之意,無哀矜之實,人猶且報之若是,況莊公君臨一國,小大之獄皆必以情,人之思報,豈子羔比耶!獄,死地也;戰(zhàn),亦死地也。昔居死地嘗受其賜,今安得不赴死地以答其賜哉?民既樂為之死,則陷堅卻敵,特
3、馀事耳。吾嘗論古人之言兵,與后人之言兵不同。蓋有論戰(zhàn)者,有論所以戰(zhàn)者。軍旅形勢者,戰(zhàn)也;民心者,所以戰(zhàn)也!昔晉士蒍嘗曰: “禮樂慈愛,戰(zhàn)所蓄 也?!碑敃r之論兵者,每如此。柳宗元論長勺之役,乃謂:“徒以斷獄為戰(zhàn)之具,吾未之信?!蹦藲v舉將臣士卒地形之屬。宗元之所言,皆所謂戰(zhàn),而非所以戰(zhàn)也。烏足以知之?(取材于宋代呂祖謙東萊博議)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 的一項是(3 分)A殆 必有說也殆:恐怕B馬之所以不敢肆 足者肆:放縱,放開C劫 于法制耳劫:約束D禮樂慈愛,戰(zhàn)所蓄 也蓄:蓄養(yǎng)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不同 的一組是(3 分)以 “聽訟用情”對曹劌之問戰(zhàn)A彼曹劌遽以 一戰(zhàn)許
4、之君之 治臣也B人之 思報真情乃 出C此乃 子報怨之時也觀其 從莊公戰(zhàn)D其 所以深賞而亟許之者11 下列對文中語句理解,不正確 的一項是(3 分)A何其迂闊而遠于事情耶為什么他不合時宜而且離事實真情很遠啊B先后臣以法,欲臣免之于法也先后(都是)依法來(處置)我,希望我(能)免于法律的(制裁)C則陷堅卻敵,特馀事耳那么攻陷堅強的防衛(wèi)打退敵人,只不過是小事罷了D烏足以知之怎么能夠明白這事呢12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6 分)此臣之所以脫君也。徒以斷獄為戰(zhàn)之具。13魯莊公的哪條理由讓曹劌認為“可以一戰(zhàn)”?請用曹劌論戰(zhàn)中的原句回答。( 3 分)14文中舉子羔為衛(wèi)政的例子,目的是什么?請結(jié)合文章具體
5、內(nèi)容做簡要分析。(6 分答案: 二、 (本大題共6 小題,共24 分)9. ( 3 分)D(蓄:儲備)10. ( 3 分)C(副詞,就/副詞,是;A. 介詞,用;B.助詞,不譯;D.代詞,他的)11. ( 3 分)A(何其:多么)12. ( 6 分)(2 分)這是我讓您脫身的原因。(所以:, 的原因。脫:動詞的使動用法) ( 4 分) 只把審理案件當作作戰(zhàn)的依據(jù)條件。(徒: 只。 以 , 為 , : 把 , 當作 , 。斷獄:審理案件。具:依據(jù),條件)13. ( 3 分)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驹u分參考】每空1 分,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二、西城區(qū)二、本大題共6 小題,共24 分。閱讀下面
6、的文言文,完成9 14 題。趙簡子大獵于中山,有狼當?shù)?,人立而啼。簡子一發(fā)飲羽,狼失聲而逋,簡子驅(qū)車逐之。時墨者東郭先生將北適中山以干仕,策蹇驢,囊圖書,夙行失道,望塵驚悸。狼奄至,曰: “先生豈有志于濟物哉?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以茍延殘喘乎?異時倘得脫穎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輸誠哉!”先生曰:“墨之道,,兼愛?為本,吾終當有以活汝,脫有禍,固所不辭也?!蹦顺鰣D書,空囊橐,徐徐焉實狼其中,三納之而未克。狼請曰:“事急矣,惟先生速圖!”乃跼蹐四足,引繩而束縛之,蛇盤龜息,以聽命先生。先生內(nèi)狼于囊,引避道左以待趙人之過。已而簡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劍斬轅端示先生,罵曰:
7、“敢諱狼方向者,有如此轅!”先生匍匐以進,跽而言曰:“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雖愚,獨不知夫狼乎,性貪而狠;君能除之,固當效微勞,又肯諱之而不言哉?”簡子默然,回車就道。狼度簡子之去遠,而作聲囊中曰:“出我囊,解我縛,我將逝矣。”先生舉手出狼,狼咆哮謂先生曰:“我餒甚,餒不得食,亦終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奮爪,以向先生。先生倉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卻,引蔽驢后,曰:“狼負我!”狼曰: “吾非固欲負汝,天生汝輩,固需吾輩食也?!毕喑旨染?,遙望老子杖藜而來,須眉皓然。先生舍狼而前,拜跪啼泣曰: “乞丈人一言而生?!闭扇藛柟?,先生因述始末,頓首杖下。丈人聞之,
8、以杖叩狼曰:“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謂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為子必孝;又謂虎狼知父子。今汝背恩如是,則并父子亦無矣。”狼曰: “初,先生救我時,束縛我足,閉我囊中,壓以詩書,我鞠躬不敢息。是安可不咥?”丈人曰:“是不足以執(zhí)信也。試再囊之,吾觀其狀果困苦否?!崩切廊粡闹?。先生復縛置囊中,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獸負恩如是,而猶不忍殺,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解衣以活友【注】,于彼計則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類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舉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棄道上而去。(取材于馬中錫中山狼傳)【注】 左伯桃與羊角哀為友,聞楚王善
9、待士,同赴楚。困于途中,值雨雪糧少;伯桃遂絕食,且解己衣與羊角哀,入樹洞中凍餓而死。羊角哀獨行仕楚,顯名當世;后啟樹發(fā)伯桃尸葬之。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時墨者東郭先生將北適中山以干仕干:求取B 夙行失道,望塵驚悸夙:清晨C先生倉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卻卻:止步D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與:贊同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 分)引繩而束縛之引避道左以待趙人之過夫人有恩而背之行道之人何罪哉先生匍匐以進簡子默然,回車就道丈人聞之,以杖叩狼曰須眉皓然11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有狼當?shù)?,人立而啼有只狼在路上,像人一?/p>
10、直立著嚎叫B 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先生的恩德,是使死人復活、讓白骨長肉啊C我鞠躬不敢息我(一直)鞠躬求饒不敢停止D 于彼計則得,其如就死地何從對方來考慮是好事;可是置自己于死地,又該怎么辦呢12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 6 分)空囊橐,徐徐焉實狼其中,三納之而未克。又何吝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13在下面每個角色后的橫線上寫出一個恰當?shù)氖煺Z或成語,來評價其在文中的表現(xiàn)。( 3分) 中山狼 東郭先生 丈人14丈人說:“解衣以活友 先生其此類乎!”他認為東郭先生和左伯桃都是“仁陷于愚”;但有論者對此并不贊同,并評論道:“東郭非仁實愚,左伯桃非愚實仁?!闭埥Y(jié)合文中及注釋里的具體內(nèi)容談?wù)勗撜撜呷绱嗽u
11、論的理由。( 6 分)答案:二、( 24 分)【奄】 y n 忽然,突然:棄(忽然拋棄)。忽(忽然,如“如神”) 。然。【脫】倘若,或許:有不測?!疽?.拉,伸:力。頸。而不發(fā)??愿吒?。2.領(lǐng),招來:見。子。言。導。薦。拋磚玉。3.引用:文。用。援。4.退卻:退。避。9 ( 3 分) C10 ( 3 分) D 11 ( 3 分) C12 ( 6 分)空出袋子,慢慢地將狼裝入其中,再三裝它都沒成功。又何必吝惜一副身軀給我吃掉,從而讓我保全小命呢?13 ( 3 分)中山狼:忘恩負義、恩將仇報、過河拆橋、易反易復小人心;東郭先生:婦人之仁、善惡不分、心慈手軟、自作自受(咎由自?。⒑昧睡彴掏送凑?/p>
12、人:足智多謀、除惡務(wù)盡、路見不平拔刀相助14 ( 6 分)東郭先生明知狼“性貪而狠”還去救它,此謂善惡不分;在丈人將狼騙入囊中并示意他殺狼時,東郭先生還心懷“仁慈 ”,此謂 “好了瘡疤忘了痛”。因此 “實愚 ”。東郭先生的行為不是因為“仁 ”或 “兼愛 ”,而是因為沒有原則的“濫善 ”,因為他不能明辨是非的愚蠢。因此 “非仁 ”。左伯桃 “絕食 ”“ 解衣 ”是為了成全朋友而主動選擇犧牲自己,他對處境及自身行為的后果有清醒的判斷。因此“非愚 ”。面對困境,他沒有自私自利,而是舍己為人;這種行為源自友情,也源自 “仁愛 ”這種高尚的道德。因此“實仁 ”。三、海淀區(qū)二、本大題共6 小題,共21 分
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3 題。(一)秦昭王問孫卿子曰:“儒無益于 人之國?”孫卿子曰:“儒者法先王,隆 禮義,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雖窮困凍餒,必不以邪道為貪;無置錐之地,而 明于持社稷之大義。勢在人上,則王公之材也;在人下,則社稷之臣,國君之寶也。雖 隱于窮閻漏屋,人莫不貴之,道誠存也。仲尼將為司寇,沈猶氏不敢朝飲其羊;居于闕黨,闕黨之子弟罔不分,有親者取多,孝弟以化之也。儒之為人下如是矣?!蓖踉唬?“然則其為人上何如?”孫卿曰:“其為人上也,廣大矣!志意定乎內(nèi),禮節(jié)修乎朝,法則度量正乎官,忠信愛利形乎下;行一不義、殺一無罪而得天下,不為也。此君義伸乎人矣,通于 四海,則天下應(yīng)之如讙
14、 ,是何也?則貴名白而天下治也。故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四海之內(nèi)若一家,通達之 屬莫不從服,夫是之謂人師。詩曰:“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贝酥?謂也。夫其為人下也如彼,其為人上也如此,何謂其無益于人之國也?”昭王曰:“善!”若夫論德而 定次,量能而授官,使賢不肖皆得其位,能不能皆得其官;萬物得宜,事變得應(yīng),言必當理,事必當 務(wù),君子之所長也。(取材于群書治要· 儒效 )(二)孔子初仕,為中都宰。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 ,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因丘陵為墳,不封、不樹。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諸侯則 焉。魯定公謂孔子曰:“學子此法以
15、治魯國,何如?”孔子對曰:“雖 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于是二年定公以為司空乃別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由司空為魯大司寇設(shè)法而不用無奸民?!咀⑨尅繉O卿子:荀子。朝飲其羊:賣羊前先讓羊喝飽水以增加重量。罔不分:捕來的魚蝦或獵物不按出力多少分配。灌: 喧嘩。 白: 顯赫。 不封: 不建高大的墳?zāi)?。厥:它們的?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 的一項是() ( 3 分)A 儒者法先王,隆 禮義?。鹤鸪鏐 言必當理,事必當務(wù)當:擔任C制為養(yǎng)生送死之節(jié)節(jié):制度D 而西方之諸侯則焉則:效法9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 的一項是() ( 3 分)A 儒無益于 人之國通于 四海B 而
16、 明于持社稷之大義若夫論德而 定次C雖 隱于窮閻漏屋雖 天下可乎D 通達之 屬莫不從服此之 謂也10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 的一項是() ( 3 分)A 謹乎臣子而致貴其上者也謹慎地做臣子,并使他們的君主尊貴B 其為人上也,廣大矣儒者居高位時,作用就更大了C遠者竭蹶而趨之遠方之人不辭辛勞地投奔他D 能不能皆得其官是否都能夠得到他們的官職11 .請用( )給孔子家語中畫線的部分斷句。( 4 分)于是二年定公以為司空乃別五土之性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 所由司空為魯大司寇設(shè)法而不用無奸民12 作者為什么認為儒者可以為人師?根據(jù)群書治要· 儒效第二段內(nèi)容概括作答。( 4 分)13 .
17、仿照下面語段中句的形式,將橫線上的內(nèi)容補充完整。( 4 分)群書治要· 儒效中的很多觀點能夠在孔子家語中得到印證,如:孔子在做中都宰時依據(jù)人們能力的強弱分配不同的職位,可以證明儒者能夠“量能而授官”;。答案: 二、 (本大題共6 小題,共21 分)8.( 3 分)B9 ( 3分)C10 ( 3 分) D11 ( 4 分)參考答案:于是二年/ 定公以為司空/ 乃別五土之性/ 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 咸得厥所/ 由司空為魯大司寇 / 設(shè)法而不用/ 無奸民評分標準:斷對兩處得1 分,斷對四處得2 分,斷對六處得3 分,全部斷對得4 分。12 ( 4 分)參考答案:儒者在做王公時,以仁義、禮法
18、修朝施政,使君義達于百姓、通于四海,取得人心歸服、天下一家的效果。評分標準:答對一點得1 分,答對兩點得3 分,答對三點得4 分。意思對即可。13 ( 4 分)答案示例:孔子制定了讓百姓生有所養(yǎng)、死得安葬的制度,可證明荀子所說的 “儒者法先王、 隆禮義” ;孔子做中都宰一年就使西方諸侯國向魯國學習,證明儒者確為“社稷之臣、國君之寶”;孔子把土地按照性質(zhì)分類,使各種作物都得到很好的生長,證明了“萬物得宜乃君子(儒者)所長”的觀點。評分標準:孔子家語中的事例與儒效中的觀點對應(yīng),每句2 分,共 4 分四、朝陽區(qū)二、本大題共6 小題,共25 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4 題。學舍記曾鞏予幼則從先
19、生受書。然是時,方樂與家人童子嬉戲上下,未知好也。十六七時,窺六經(jīng)之言與古今文章,有過人者,知好之,則于是銳意欲與之并。而是時,家事亦滋出。自斯以來,西北則行陳、蔡、譙、苦、淮、汴、睢、泗,出于京師;東方則絕江舟漕河之渠,逾五湖,并封、禺、會稽之山,出于東海上;南方則載大江,臨夏口而望洞庭,轉(zhuǎn)彭蠡,上庾嶺,由湞陽之瀧,至南海上。此予之所涉世而奔走也。蛟魚洶涌湍石之川,巔崖莽林貙虺之聚,與夫雨旸寒燠、風波霧毒不測之危,此予之所單游遠寓而冒犯以勤也。衣食藥物,廬舍器用,箕筥碎細之間,此予之所經(jīng)營以養(yǎng)也。天傾地壞,殊州獨哭,數(shù)千里之遠,抱喪而南,積時之勞,乃畢大事,此予之所構(gòu)禍而憂艱也。太夫人所志,
20、與夫弟婚妹嫁,四時之祠,屬人外親之問,王事之輸,此予之所皇皇而不足也。予于是力疲意耗,而又多疾,言之所序,蓋其一二之粗也。得其閑時,挾書以學,于夫為身治人,世用之損益,考觀講解,有不能至者。故不得專力盡思,琢雕文章,以載私心難見之情,而追古今之作者為并,以足予之所好慕,此予之所自視而嗟也。今天子至和之初,予之侵擾多事故益甚,予之力無以為,乃休于家,而即其旁之草舍以學?;蚣财浔?,或議其隘者,予顧而笑曰:“是予之宜也。予之勞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為之矣。予之卑巷窮廬,冗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予之疾則有之可以進于道者學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堅
21、木好高大之觀固世之聰明豪雋挾長而有恃者所得為若予之拙豈能易而志彼哉?”遂歷道其少長出處,與夫好慕之心,以為學舍記?!咀ⅰ控專╟h )虺(hu ) :貙是獸名,像貍,這里泛指猛獸。虺是毒蛇。筥( j ) :圓形的竹筐。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則于是銳意欲與之并銳意:下定決心B 東方則絕江舟漕河之渠絕:橫渡,渡過C此予之所構(gòu)禍而憂艱也憂艱:指居父母之喪D 屬人外親之問問 :詢問,質(zhì)問10下列各組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3 分)A. 予幼則從先生受書于其身也,則恥師焉B. 出于京師于夫為身治人C. 言之所序,蓋其一二之粗也遂歷道其少長出處D. 以為學舍記
22、因為長句,歌以贈之 命曰 琵琶行3 分)11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 此予之所單游遠寓而冒犯以勤也這便是我離開家鄉(xiāng),到遠方游玩,種種冒險經(jīng)歷使我更加勤奮B. 天傾地壞,殊州獨哭(父親忽然故去)仿佛一下子天傾地裂,我在他鄉(xiāng)獨自痛哭C. 故不得專力盡思,琢雕文章,以載私心難見之情因此不能專心致志地思考,琢磨文章,用以表達個人心中難于表現(xiàn)的情志D. 予之勞心困形以役于事者,有以為之矣我(多年)心神操勞、身體困乏,而為家事役使奔走,是想有所作為12 .請為下列語段斷句。( 5 分)予之疾則有之可以進于道者學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堅木好高大之觀固世之聰明豪雋挾
23、長而有恃者所得為若予之拙豈能易而志彼哉13 .作者早年經(jīng)歷了許多艱辛,請用四字詞語加以概括,仿照表格中的樣式填寫。( 5 分)涉世奔走走南闖北,奔走四方單游遠寓經(jīng)營以養(yǎng)父親去世,千里歸喪皇皇不足家務(wù)王事,疲于應(yīng)付14 . 曾鞏在學舍記中寫到:“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他對 “志 ”的態(tài)度與王安石有何異同?請結(jié)合文本和鏈接材料簡要分析。( 6 分)鏈接材料:“夫夷以近,則游者眾;險以遠,則至者少。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隨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與力,而又不隨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
24、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 而在己為有悔;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無悔矣,其孰能譏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禪山記)答案:二、(本大題共6 小題,共25 分)9 ( 3 分) D (問:問候,慰問)10 ( 3 分)D(為:動詞,寫作;A 則:連詞,便;連詞,卻;B 于:介詞,表處所;介詞,表對象;C 其:代詞,其中的;代詞,自己)11 ( 3 分) A(正確的理解是:這便是我只身漂泊,寄居遠方,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12 ( 5 分) (斷對 2處得 1 分,斷對9處得滿分;斷錯2處扣 1 分,扣完為止)予之疾則有之/可以進于道者/學之有不至/至于文章/平生之所好慕/為之有不暇也/若夫土堅
25、木好高大之觀/固世之聰明豪雋挾長而有恃者所得為/若予之拙/豈能易而志彼哉13.( 5 分)涉世奔走走南闖北,奔走四方單游遠寓只身漂泊,歷經(jīng)艱險(2 分)經(jīng)營以養(yǎng)操辦家用,養(yǎng)家糊口(2 分)構(gòu)禍憂艱(1 分)父親去世,千里歸喪皇皇不足家務(wù)王事,疲于應(yīng)付14 ( 6 分) (意思對即可)同:都認為人要有志向(2 分)異:曾鞏認為,為了心中之志,要勤奮學習,百折不撓,無論處在怎樣的困境,都要矢志不渝,以達成所愿。而王安石則認為志的實現(xiàn)取決于主客觀(志、力、物、不隨以?。﹥煞矫嬉蛩?,只要盡了最大努力,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無怨無悔。( 4 分)五、豐臺區(qū)二、本大題共6 小題,共24 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6、9-14 題。王亮字奉叔,瑯邪臨沂人,晉丞相導之六世孫也。亮以名家子,宋末選尚公主,拜駙馬都尉。齊竟陵王子良開西邸,延才俊以為士林館,使工圖畫其像,亮亦預(yù)焉。遷中書侍郎、大司馬從事中郎,出為衡陽太守。以南土卑濕,辭不之官,遷給事黃門侍郎。尋拜晉陵太守,在職清公有美政。時齊明帝作相,聞而嘉之,引為領(lǐng)軍長史,甚見賞納。及即位,累遷太子中庶子, 尚書 吏部郎,詮序著稱,遷侍中。建武末,為吏部尚書。是時尚書右仆射江祏管朝政,多所進拔,為士子所歸。亮自以身居選部, 每持異議。始亮未為吏部郎時,以祏帝之內(nèi)弟,故深友祏,祏為之延譽,益為帝所器重至是與祏情好攜薄,祏昵之如初。及祏遇誅,群小放命,凡所除拜,悉由
27、內(nèi)寵,亮更弗能止。外若詳審,內(nèi)無明鑒,其所選用,拘資次而已,當世不謂為能。既而東昏肆虐,淫刑已逞,亮傾側(cè)取容,竟以免戮。義師至新林,內(nèi)外百僚皆道迎,其未能拔者,亦間路送誠款,亮獨不遣。及城內(nèi)既定,獨推亮為首。亮出見高祖,高祖曰: “顛而不扶,安用彼相。 ”而弗之罪也。高祖受禪,遷侍中,引參佐命,封豫寧縣公。天監(jiān)二年,轉(zhuǎn)左光祿大夫。元日朝會萬國,亮辭疾不登殿,設(shè)饌別省,而語笑自若。數(shù)日,詔公卿問訊,亮無疾色,御史中丞樂藹奏大不敬,論棄市刑。詔削爵廢為庶人。四年夏, 高祖宴于華光殿,謂群臣曰: “朕日昃聽政, 思聞得失。卿等可謂多士,宜各盡獻替。尚書左丞范縝起曰: “司徒謝朏本有虛名,陛下擢之如此
28、,前尚書令王亮頗有治實,陛下棄之如彼,是愚臣所不知。”高祖變色曰: “卿可更余言。 ”縝固執(zhí)不已,高祖不悅。亮因屏居閉掃,不通賓客。遭母憂,居喪盡禮。八年,詔起為秘書監(jiān),俄加通直散騎常侍,數(shù)日遷太常卿。九年,轉(zhuǎn)中書監(jiān),加散騎常侍。其年卒。謚曰煬子。陳吏部尚書姚察曰:孔子稱 “殷有三仁,微子去之,箕子為之奴,比干諫而死【注】”。王亮之居亂世,勢位見矣。其于取舍,何與三仁之異歟!及奉興王,蒙寬政,為佐命,固將愧于心。其自取廢敗,非不幸也。易曰: “非所據(jù)而據(jù)之,身必危。 ”亮之進退,失所據(jù)矣。惜哉(取材于梁書卷十六)【注】商紂王無道,微子勸說無用而離開;箕子勸說不聽,便披發(fā)裝瘋,被降為奴;比干規(guī)諫
29、而被處死。9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延才俊以為士林館延:邀請B. 凡所除拜,悉由內(nèi)寵由:經(jīng)由C. 亦間路送誠款間:有時D. 宜各盡獻替替:廢棄3 分)10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項是(以祏帝之內(nèi)弟 而語笑自若王亮之居亂世其年卒A. 以南土卑濕 B. 聞而嘉之 C. 祏昵之如初 D. 其未能拔者11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亮以名家子,宋末選尚公主王亮因為是名家子弟,宋末被選拔娶公主為妻B. 多所進拔,為士子所歸(江祏)多次進宮選拔人才,被士子們所信服C. 詔削爵廢為庶人皇帝下令削去王亮的官爵,將他廢為庶人
30、D. 其于取舍,何與三仁之異歟他對于取舍的把握,怎么會與三位仁者如此不同呢12 .將下面的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 4 分)尋拜晉陵太守,在職清公有美政。( 2 分)顛而不扶,安用彼相。( 2 分)13 .根據(jù)選文及相關(guān)內(nèi)容,完成(1) ( 2)題。( 6分)( 1 )王亮死后,謚為“煬子 ”。 禮記中說“聞其謚,知其行也”, 逸周書·謚法解中說“去禮遠眾曰煬”,請結(jié)合選文,簡要說明皇帝賜給王亮這一謚號的理由。( 4 分)( 2)謚號,分為官謚和私謚。如紅樓夢中“賢孝才德”的 (姓名) ,謚號為賢淑貴妃,此為官謚;如東晉詩人(姓名) ,謚號為靖節(jié)先生,此為私謚。( 2 分)14 . 姚察
31、認為“亮之進退,失所據(jù)矣”。意思是王亮在仕途上的進退失當,在于他失去了所應(yīng)憑借的 “仁 ”的標準。你是否同意姚察的觀點?請結(jié)合選文簡要分析。( 5 分)答案:二、本大題共6 道小題,共24 分。9. C 【解析】間,(從)小路。( 3 分)10. C 【解析】A. 均為連詞,表原因,因為。B. 均為連詞,第一個表承接,就;第二個表遞進,并且。C.第一個“之 ”為 “代詞,他(王亮)”,第二個“之 ”為 “助詞,表取獨”。 D. 均為遠指代詞,那。( 3 分)11. B 【解析】“進 ”“ 歸 ”解釋錯誤。多次推薦選拔人才,成為士子們的歸屬(3 分)12. ( 4 分) 不久授予王亮晉陵太守,他
32、任職清廉公正,有良好的政治措施?!驹u分標準】“尋 ”“ 拜 ”“ 清 ”“ 公 ”共 1 分,錯 2 字扣 1 分。全句大意1 分,共 2 分。人跌倒了卻不去扶他,哪里還用得著扶助他的人呢。【評分標準】“顛 ”“ 安 ”“ 相 ”共 1 分,錯 2 字扣 1 分。全句大意1 分,共 2 分。13. ( 6 分) ( 1) “去禮 ”( 2 分)祏昵之如初,他卻與祏情好攜薄。2 義師進城時,王亮既不親自迎接又不派人表達誠意。3 元日皇帝大宴賓客,王亮稱病不參加?!斑h眾 ”( 2 分) 4 王亮被廢為庶人后,隱居閉門,不與賓客交往。【評分標準】123 中說及 1 點 2 分,總分2 分。 4 點
33、2 分。意思對即可。( 2)賈元春(1 分) 陶淵明(1 分)14.( 5 分)示例之一: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進退不符合“仁 ”的標準。 ( 1 分)在亂世中,他應(yīng)該盡到大臣的職責。他應(yīng)該像古代的賢士一樣,遠離那些暴虐的人;他應(yīng)該像古代的那些賢德之人一樣,想盡辦法勸諫殘暴之人,哪怕被暴虐者降為奴隸;他應(yīng)該像那些正直的賢人一樣,直言進諫,阻止暴虐的君主。但王亮卻曲意攀附東昏侯,以求自保,失去了大臣應(yīng)有的氣節(jié)。( 4 分)示例之二:不同意。王亮在仕途中的進退,體現(xiàn)了他對“仁 ”獨特的價值追求。( 1 分)他做晉陵太守時,為官清正公平,被人稱為美政,這應(yīng)是符合“仁 ”的標準的。當義師進城時,他既沒有
34、親自迎接又沒有派人表達誠心,更表現(xiàn)了王亮士大夫的氣節(jié),這也符合“仁 ”的含義。同樣, 王亮不曲意逢迎皇帝的大宴賓客,被削職為民后怕連累他人而屏居的生活,這都表現(xiàn)出王亮的進退符合“仁 ”的標準。 ( 4 分)【評分標準】觀點1 分,結(jié)合選文內(nèi)容分析4 分。意思對即可。六、石景山區(qū)本大題共6 小題,共22 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 14 題。越州鑒湖圖序曾鞏鑒湖,一曰南湖。漢順帝永和五年,會稽太守馬臻之所為也。至今九百七十有五年矣。其周三百五十有八里,凡水之出于東南者皆委之。溉山陰、會稽兩縣十四鄉(xiāng)之田九千頃。繇漢以來幾千載,其利未嘗廢也。宋興, 民始有盜湖為田者。當是時, 三司轉(zhuǎn)運司猶下書切責
35、州縣,使復田為湖。然自此吏益慢法,而奸民浸起,至于治平之間,盜湖為田者凡八千余戶,為田七百余頃,而湖廢幾盡矣。每歲少雨,田未病而湖蓋已先涸矣。自此以來,人爭為計說,可謂博矣。朝廷未嘗不聽用而著于法,故罰有自錢三百至于千,又至于五萬,刑有自杖百至于徒二年,其文可謂密矣。然而田者不止而日愈多,湖不加浚而日愈廢, 其故何哉?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勝也。近世安于承平之故,在位者重舉事而樂因循。而請湖為田者,其語言氣力往往足以動人。至于修水土之利,則又費材動眾,從古所難。則吾之吏,孰肯任難當之怨,來易至之責,以待未然之功乎?故說雖博而未嘗行,法雖密而未嘗舉,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廢,繇是而已。今謂湖不必
36、復者,曰湖田之入既饒矣,此游談之士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夫湖未盡廢,則湖下之田旱,此方今之害,而眾人之所睹也。使湖盡廢,則湖之為田者亦旱矣,此將來之害,而眾人之所未睹也。故曰此游談之士為利于侵耕者言之,而非實知利害者也。謂湖不必浚者,曰益堤壅水而已,此好辯之士為樂聞茍簡者言之也。夫以地勢較之,壅水使高,必敗城郭,此議者之所已言也。以地勢較之,浚湖使下,然后不失其舊;不失其舊,然后不失其宜,此議者之所未言也。故曰此好辯之士為樂聞茍簡者言之,而又非實知利害者也。鞏初蒙恩通判此州問湖之廢興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實者及到官然后問圖于兩縣問書于州與河渠司至于參核之而圖成熟究之而書具然后利害之實明故為論次庶夫計
37、議者有考焉。(取材于曾鞏同名散文)9. 用斜線(/)給上面文言文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5 分)10. 下列對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繇漢以來幾千載繇:通 “由”B.然自此吏益慢法慢:傲慢C.孰肯任難當之怨孰:誰D.曰益堤壅水而已益:增加11.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 會稽太守馬臻之所為也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B.以待未然之功乎去以六月息者也C.說雖博而未嘗行后人哀之而不鑒之D.不失其舊則或咎其欲出者12.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凡水之出于東南者皆委之凡是越州東南部的水流都注入湖中B.每歲少雨,田未病而湖蓋已先涸
38、矣每年雨水少時,農(nóng)田還沒有出現(xiàn)干旱現(xiàn)象,湖就先已干涸了C.法令不行,而茍且之俗勝也(制定的)法令不夠完善,而且得過且過的習氣占了上風D.此游談之士為利于侵耕者言之也這是一些說客在為那些占湖種田而利己的人辯解13. 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shù)氖煺Z或成語。( 3 分)在本文中,作者駁斥了“湖不必復”“ 湖不必?!眱煞N錯誤論調(diào),認為“謂湖不必復”“ 謂湖不必浚 ”的人都具有 的特點。作者看到危害,力主治湖,可見他具有 的特點。14. 文中說 “田之所以日多,湖之所以日廢,繇是而已”,請概括此句中“是 ”所指的具體內(nèi)容。( 5 分)答案:二、本大題共6 小題,共22 分。9 .(5 分)鞏初
39、蒙恩通判此州/問湖之廢興于人/未有能言利害之實者/及到官/然后問圖于兩縣/問書于州與河渠司/至于參核之而圖成/熟究之而書具/然后利害之實明/故為論次/庶夫計議者有考焉。10 .( 3 分) B11.( 3分) C 12.( 3 分) C13 .( 3 分)目光如豆、鼠目寸光目光如炬、高瞻遠矚(意思接近即可)14 .( 5 分)官吏執(zhí)法不力,得過且過;官吏因循守舊,好逸惡勞;請湖造田者能言善辯,辭令動人;興修水利耗費資財,興師動眾,沒有官員愿意承擔。七、昌平區(qū)二、本大題共6 小題,共24 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 題。格天閣(宋)羅大經(jīng)秦檜少游太學,博記工文,善干鄙事,同舍號為“秦長腳
40、 ”,每出游飲,必委之辦集。既登第及中詞科,靖康初,為御史中丞。金人陷京師,議立張邦昌。檜陳議狀,大略謂: “趙氏傳緒百七十年,號令一統(tǒng),綿地萬里;子孫蕃衍,布在四海;德澤深長,百姓歸心。只緣奸臣誤國,遂至喪師失守,豈可以一城而決廢立哉 ? 若心欲舍趙氏而立邦昌,則京師之民可服,而天下之民不可服;京師之宗子可滅,而天下之宗子不可滅。望稽古揆今,復君之位,以安天下?!碧旊m不從,心嘉其忠,與之俱歸。檜天資狡險,始陳此議,特激于一朝之諒;既至虜廷,情態(tài)遂變,諂事?lián)槔?傾心為之用。兀術(shù)用事 , 侵擾江淮,韓世忠邀之于黃天蕩,幾為我擒,一夕鑿河,始得遁去。再寇西蜀,又為吳玠敗之于和尚原 ,至自髡其須發(fā)而遁。知南兵日強,懼不能當,乃陰與檜約,縱之南歸,使主和議。檜至行都,紿言殺虜之監(jiān)己者,奔舟得脫。見高宗,首進 “南自南,北自北”之說。時上頗厭兵,入其言。會諸將稍恣肆,各以其姓為軍號,曰 “張家軍 ”“ 韓家軍 ”。檜乘間密奏,以為諸軍但知有將軍 , 不知有天子, 跋扈有萌, 不可不慮。上為之動,遂決意和戎,而檜專執(zhí)國命矣。方虜之以七事邀我也,有 “毋易首相”之說 ,正為檜設(shè)。洪忠宣自虜回,戲謂檜曰: “撻辣郎君致意 ! ”檜大恨之。厥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醫(yī)療品牌傳播宣傳材料的關(guān)鍵設(shè)計要素
- 英語教學課件Module 9 Unit 1 Are you going to run on sports da
- 中級審計師考試準備的核心要求試題及答案
- 消防器材使用規(guī)定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執(zhí)照考試前的準備工作試題及答案
- 消防設(shè)備維護管理試題及答案
- 二級消防工程師持續(xù)學習試題及答案提升
- 中級審計師考試資格復習試題及答案
- 同步學習2025年入團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護士考試安全管理試題及答案
- 無人機駕駛員勞動合同
- 人教版小學英語單詞表(完整版)
- 中醫(yī)外科學泌尿男性生殖系疾病課件
- 《帶上她的眼睛》課件
- DL-T 1476-2023 電力安全工器具預(yù)防性試驗規(guī)程
- 疑難病例討論護理
- 絕緣電阻測試記錄表(范本)
- 棋牌室運營方案策劃書
- MOOC 大學攝影-河南理工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高清版)DZT 0248-2014 巖石地球化學測量技術(shù)規(guī)程
-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血壓管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