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 回憶魯迅先生賞析蕭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優(yōu)秀的女作家之一。魯迅為生死場所作序言中說: “這自然不過是略圖,敘事和寫景,勝于人物的描寫,然而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 事實上,這句話亦能用來歸結蕭紅的創(chuàng)作特色,她有著一般女作家少有的冷峻與力度,但又有著女性特有的細膩與敏銳,文字極具個性化色彩。蕭紅一生坎坷,幼年喪母,父親和繼母對她很冷淡,但在祖父庇護下受到良好文學啟蒙。祖父去世后,她反抗包辦婚姻逃離家庭。此后她的生活一直處在動蕩之中,感情上也迭遭不幸,但在她仍創(chuàng)作了大量優(yōu)秀作品。 1934 年,
2、她和蕭軍來到上海,見到了魯迅先生。魯迅先生給予這對年輕人生活上的扶助,時常在家中接待他們,又指導他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推薦他們的作品。1935 年月12月, 生死場以 “奴隸叢書 ” 的名義在上海出版,引起轟動,蕭紅因此成為三十年代中國文壇知名女作家,從而確立了她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1936 年月10月 19 日,魯迅先生在上海逝世。噩耗傳來,當時已只身東渡日本的蕭紅悲痛不已,寫下多篇作品寄托哀思??梢哉f,魯迅先生對蕭紅來說,既似親長,又是導師,亦是知己。蕭紅對魯迅先生的愛戴與仰慕,那種深厚的情感,深埋于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恰因為她獨特的視角,她不是將魯迅當作一個 “思想家、革命家、文學家”來歌頌
3、,而是從日常生活里看似瑣碎不足道的細節(jié)里,層層疊繪出一個鮮活的魯迅。加上她特有的細膩文字,使得回憶魯迅先生成為眾多紀念魯迅的文字中最出色、最感人的作品之一。這篇文章有著與呼蘭河傳相似風格,看似信筆而行,散漫蕪雜,細品卻非常有味。閱讀的時候應仔細體會如何用細節(jié)來表現人物的音容笑貌、思想情感,以及文字之下飽含的深厚感情。蕭紅是把魯迅當親人和師長一樣回憶著。蕭紅文章沒有空洞的話,她甚至不發(fā)表意見。蕭紅很注重細節(jié),只把她看到的和她感覺到的搬到紙上。讀蕭紅回憶魯迅先生 ,知道魯迅生氣時臉是很嚴肅的,眼皮往下一放,向惹他生氣的人看著,很嚇人的。魯迅跟許廣平也是生過氣的,據說魯迅跟許廣平生了氣,就獨自一人睡
4、到涼臺上去。沒見過魯迅在上海的故居,不知魯迅上海故居的房子有沒有涼臺。魯迅有題芥子園畫譜三集贈許廣平詩一首: “十年攜手共艱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畫圖怡倦眼,此中甘苦兩心知。 ” 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中說,魯迅對孩子很細心,吃魚丸子,海嬰吃上一口,說不新鮮,許廣平不信,在座的人都不信,海嬰再吃,仍是嚷,魯迅把海嬰碟里的拿過來嘗嘗,果然不新鮮,魯迅說: “他說不新鮮,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殺是不對的。 ”這是一篇寫人的記敘性散文,作者把刻畫人物與描寫敘述 “萬年青 ”結合起來,既選取典型細節(jié)從正面描寫,又抓住 “萬年青 ” 的特征從側面象征魯迅先生的個性形象,兩方面有機結合,突出地表現
5、魯迅的精神品質。這樣寫,避免了單純直接寫人的一般化,加上 “萬年青” 的象征意義,使刻畫人物的角度多起來,人物形象也就更豐滿了。一瓶普通的 “萬年青 ” ,凝聚了魯迅先生的人格核心。 “萬年青 ”堅貞頑強、不畏嚴寒、四季常青。文中魯迅說: “這花,叫 萬年青 ,永久這樣!”許廣平先生說: “不怕的,最耐久! ”言約意豐,簡捷有力。 “萬年青 ”象征魯迅先生堅貞不屈、勇于斗爭、永不休戰(zhàn)、浩氣長存的崇高形象。作者以樹的形象與人的形象比照,互相映襯,給讀者的意象更加豐富,文章更有層次感,更有內蘊。這篇文章明顯地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著重寫回憶,通過回憶過去的點點滴滴來抒寫對魯迅先生的懷念。第二部
6、分是睹物思人,見到花瓶而思念先生,寫出物是人非的感懷。第二部分里作者寫了三個懷念魯迅先生的情景。第一個是寫與許廣平談話: “一面和我們談論著” , “就在他的照像前面談著” ;第二個是寫墓上的荒草: “站在墓地的青草上去了 ” , “當然那墓草是長的很高了 ” ;第三個是寫我在異地的思念: “我們在這邊 ” , “我們是越去越遠了 ” 。字里行間有的是無盡的懷念。本文筆法從容淡靜,看似平靜的表述下面流動著深沉的感情,用這種筆法寫魯迅這樣一個偉人,最恰切不過了,這正是蕭紅文章的不平凡之處。(二)蕭紅淚眼中的魯迅蕭紅,東北女作家,日寇侵華時隨蕭軍逃亡到上海,與魯迅先生交往,在魯迅的大力支持下,出版
7、了產生轟動效應的小說生死場 。魯迅為她的小說寫了序言, “北方人民的對于生的堅強,對于死的掙扎,卻往往已經力透紙背,女性作者的細致的觀察和越軌的筆致,又增加了不少明麗和新鮮, 快看下面的生死場 ,她才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 ”文中的許先生,即許廣平女士,魯迅夫人,因為蕭紅敬愛魯迅和他的夫人,所以稱他們分別為 “周先生 ”“許先生 ” 。稱呼女同志為先生,這在當時很是普遍的現象。這是魯迅先生逝世三周年時蕭紅傾心寫的,是蕭紅散文的代表作。抒情性強 , 細節(jié)描寫成功,把一個偉大的人物描寫得有血有肉 , 可知可感,令人親近。一代偉人一生中最后的光陰,就永遠定格在這樣優(yōu)美的文字中,所以說,讀這樣的文
8、字就是幸福的、享受的。魯迅先生的開朗、熱誠、關心青年,關愛家人,矢志創(chuàng)作、珍惜時間、熱愛生活、博愛蒼生等無不淋漓盡致地被蕭紅寫了出來。蕭紅文字的特點是細膩、抒情、清新、流暢,所以我們讀的時候,就要懷著一顆虔誠的心,我的習慣是凈手、靜心,最好是在夜里燈下品讀,要懷著敬仰的心來讀。魯迅一九三六年病逝上海的時候,蕭紅正在日本留學,得到這個噩耗的時候,她竟然不能相信這是真的事實。她悲分傷過度,痛不欲生,這可以想像得到?;貞涺斞赶壬捈t是一位能夠駕馭多種文學體裁的女作家,也是一位擅長回憶、酷愛回憶、經常從記憶深處挖掘寫作素材的作家。一方面,她把生命灌注到她所回憶的人物身上;另一方面,回憶又使蕭紅的生話充
9、滿了春日陽光般的溫馨。在蕭紅帶有回憶性或自傳性的散文佳作中,首屈一指的則是她的長篇回憶錄回憶魯迅先生 。魯迅剛去世時,蕭紅寫不出回憶魯迅的文字。她在 1936 年 11 月 9 日致蕭軍信中說: “關于回憶 L (指魯迅)一類的文章,一時寫不出,不是文章難作,倒是情緒方面難以處理。本來是活人,強要說他死了!一這么想就非常難過。 ” 1938年, 蕭紅情緒的波瀾稍有平息 , 便為我們撰寫了兩篇回憶魯迅的文字,即魯迅先生記(一) 和魯迅先生記(二) ,同時收入蕭紅散文一書,1940 年 6 月由香港大時代書局出版。 “記(一) ”著重描寫魯迅寓所灰藍花瓶里的 “萬年青 ” 。魯迅曾經一邊抽煙一邊告
10、訴她: “這花,叫 萬年青 ,永久這樣。 ”這幾株萬年青魯迅生前擺在客廳的黑長桌上,魯迅死后放在魯迅的遺照前,后來又移到了魯迅先生的墓前。在顛沛流離的流亡歲月中,蕭紅想起了這幾株萬年青,想起了魯迅墳頭的瓷半身像,想起了墓上越長越高的荒草。這一切,都牢牢記在她的心頭 因為魯迅就是她心中的 “萬年青 ”。 “記(二) ”記敘魯迅逝世在日本東京引起的反響:有真誠的悼念,也有對魯迅的誤解。這兩篇文章篇幅很短,當然無法囊括豐富的內容,無法充分抒發(fā)對魯迅的憶念之情。 1939年 3 月 14 日,蕭紅約許廣平寫一篇回憶魯迅的長文,供她籌辦的刊物魯迅刊登。她在信中向許廣平懇切陳詞: “導師的長處,我們知道得
11、太少了,想做好人是難的。其實導師的文章就夠了,絞了那么多的心血給我們還不夠嗎?但是我們這一群年青人非常笨,笨得就像一塊石頭,假若看了導師怎樣對朋友,怎樣用剪子連包書的麻繩都剪得整整齊齊,那或者幫助我們做成一個人更快一點,因為我們連吃飯走路都得根本學習的,我代表青年向你呼求,向你要索。 ”(注: 亂離中的作家書簡 魯迅風 , 1939 年第 12 期。)后來,許廣平根據蕭紅和廣大讀者的需求,陸續(xù)完成了欣慰的紀念 、 關于魯迅的生活等回憶錄,為我們提供了研究魯迅生活、思想和創(chuàng)作的必不可少的第一手資料。1939 年 10 月,蕭紅也在重慶完成了兩萬四千字的長篇回憶錄 回憶魯迅先生 ,作為她紀念魯迅逝
12、世三周年的一瓣心香。 1940 年 7 月,這篇文章由重慶婦女生活社出版發(fā)行。這本書的附錄部分還選收了魯迅摯友許壽裳先生的魯迅的生活和景宋(許廣平)的魯迅和青年們兩文。原因是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字數不多,印成專書感到單薄,便征得兩位許先生的同意,收入了他們的有關文章。許壽裳先生當時在成都華西大學任教, 10 月初曾赴重慶。他當面鼓勵蕭紅說: “還可以再寫,積累起來,作為續(xù)篇。 ” 該書的后記是端木蕻良于 1939 年 10 月 26 日以蕭紅的名義寫的。文曰: “右一章系記先師魯迅先生日常生活的一面,其間關于治學之經略,接世之方法,或未涉及。將來如有機會,當能有所續(xù)記。 ” 蕭紅不同意這幾句話,
13、想要刪去。她說: “我怎么敢這樣說呢? ”還是許壽裳鼓勵說: “不要刪,將來寫續(xù)篇時,知道多少說多少,知道什么寫什么,怎樣理解就怎樣寫,讀者還可以從你的理解中多得到一些看法呢。 ” (注:端木蕻良魯迅先生和蕭紅二三事 , 新文學史料 1981 年第 3期。) 1940 年 10 月 13 日,在魯迅逝世四周年前夕,許壽裳先生買到了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一冊,并將這件事鄭重地寫進了當天的日記(注: 許壽裳日記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平成5 年 3 月刊行。) ,令人痛心的是,由于蕭紅英年早逝, 回憶魯迅先生的續(xù)篇終于無法完成。彌留之際,她會感到 “身先死,不甘,不甘” 的吧!蕭紅的這篇懷人散文兼?zhèn)?/p>
14、“史”與 “詩” 的雙重因素,既具有散文的審美特質,又具備傳記的基本特征 以真實人物為記敘對象,剪裁提煉。由于作者蕭紅跟回憶對象魯迅之間有著直接交往,對回憶對象充滿著緬懷崇敬之情,素材又來自于親歷、親聞、親見,因此作品不僅富于史傳性,而且也富于文學性。蕭紅的這篇懷人散文大體上可以分為四十五個片斷,短的一兩行,長的八十多行,內容涉及魯迅的飲食起居,待人接物,讀書寫作,休閑娛樂,特別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文章除提供了魯迅的史料外,還旁及許廣平、海嬰 有關他們的生活狀況,也為研究魯迅、特別是編撰魯迅傳記所必備。通過魯迅著作的文本,讀者可以感知作為思想家和文學家的魯迅;通過蕭紅的回憶錄及其它成功的
15、魯迅回憶錄,讀者眼前可以浮現出一個血肉豐滿、形神兼?zhèn)涞?“活的魯迅 ” 作為 “人之子 ” 的魯迅。回憶魯迅先生的四十五個片斷在內容上沒有嚴格的邏輯順序,材料與材料之間互不關聯,形成某種斷裂,有些片斷即使倒置似乎也無礙于文章的連貫。這就表明,這是一篇非常情緒化的文章。作者動筆之前對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經心,全無預設。動筆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噴涌的泉水,飛湍的激流,盡情傾瀉揮灑,形諸筆墨而成為藝術結晶。凡屬作者感到有詩意潛質和傾訴沖動的內容她就斷斷續(xù)續(xù)寫出,用感情的紅線將素材的珍珠逐漸織成一幅清晰的畫面。這是一種罕見的火一樣的體驗文字,是一種任憑心緒召喚的詩性文字,是一種理性中夾雜著情緒性的文
16、字,是一種打破了男性敘事結構的獨具女性表達風格的文字。文章開頭就是神來之筆: “魯迅先生的笑聲是明朗的,是從心里的歡喜。若有人說了什么可笑的話,魯迅先生笑得連煙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來。 ”寥寥幾句,一個樂觀爽朗、平易近人的魯迅形象便躍然紙上,跟一些人心目中 “多疑善怒 ”、 “冷酷無情 ”的魯迅形成了鮮明對照。這是蕭紅用自己心靈感受的非常個人化的魯迅,是一個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夠伸手去觸摸的可親的魯迅。正如同歷史學家往往要通過一枚枚石斧、石箭、燧石刀來研究史前學一樣,人們都期待著魯迅的同時代人能多提供為局外人所無從了解的生活細節(jié),通過魯迅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來感受這位文化巨人的脈搏,來
17、接近一個真實而又富有人情味的偉人。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一文除開情真意切、直抒胸臆這一特點之外,另一個引人注目之處恰恰是通過女性作者的細心體察,敏銳捕捉到了魯迅先生中許多有靈性的生活細節(jié),表現出魯迅的個性,情趣,魅力,氣質,從細微處顯示了魯迅的偉大思想和人格。蕭紅在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中采用的寫作手法,其實就是中國歷代懷人散文的傳統(tǒng)手法。清代作家袁枚的 祭妹文就是擷取凡人瑣事刻劃悼念的對象,收到了刻骨銘心、感人至深的藝術效果。袁枚在這篇文章的結尾寫道: “凡此瑣瑣,皆為陳跡,然我一日未死,則一日不能忘。 ”蕭紅回憶魯迅先生正是通過生活細事抒發(fā)真情實感,讓自己 “一日不能忘 ” 的事情通過她的筆長存在廣
18、大讀者心中。比如,魯迅備有兩種紙煙 價錢貴的招待客人,便宜的留著自己抽;夜里看完電影,讓其他親友乘出租汽車回家,而自己卻帶著小海嬰坐在蘇州河的橋邊等車,神態(tài)像鄉(xiāng)下老人一樣安詳。這些小事,都在無言中表現出魯迅克己待人的精神。蕭紅筆下的魯迅是崇高的,但又決不是令人感到高不可攀或難以置信。尤其難能可貴的是,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提供的魯迅生活細節(jié)很多是高度性格化的,在描繪魯迅完整的生命世界時突出了他性格的個別性。比如魯迅 “歡喜吃硬的,油炸的,就是吃飯也歡喜吃硬飯 ” ; “工作時坐的椅子是硬的,休息時的藤椅是硬的,到樓下陪客人時坐的椅子又是硬的 ” 。從 “吃”和 “坐”兩個側面,表現出魯迅剛毅倔強的
19、個性。蕭紅還形神兼?zhèn)涞孛枥L了魯迅的一些習慣動作, 比如走路很輕捷, “剛抓起帽子來往頭上一扣, 同時左腿就伸出去了 ” ; “一推開門從家里出來時,兩只手露在外邊,很寬的袖口沖著風就向前走” 。這些動作表現出魯迅一往無前、義無返顧的大無畏精神。淡淡幾筆,就畫龍點睛般地勾畫出一個獨一無二、鮮靈生動的 “活的魯迅 ” 。前文已經提到,蕭紅跟魯迅有較多的直接交往是在1936 年 3 月至 7 月中旬這一段時間。這一時期,在魯迅生活中發(fā)生了一些事情,對他的生活、思想和后期創(chuàng)作產生了深刻影響,如翻譯 俄國作家果戈理的名著死魂靈,為懷念瞿秋白烈士而編校海上述林并為 之作序;接待從延安來上海的中共中央特派員
20、馮雪峰,以及被美國肺跨病專家 托馬斯鄧恩診斷為病危,并認為此病生在歐洲人身上則早在五年前就已死掉 了這些情況,在蕭紅的這篇回憶錄中幾乎都得到了或多或少的反映。描寫 特別生動具體的是魯迅在寓所接待并宴請馮雪峰的場面。蕭紅筆下的馮雪峰開 朗健談,學問淵博,廣聞多見,走過二萬五千里”,被魯迅戲稱為販賣精神武器的 商人”。蕭紅的上述回憶和馮雪峰本人的有關回憶,是研究魯迅晚年生活 的極為重要的史料。蕭紅回憶魯迅先生一文之所以感人肺腑,還跟她語言的倩韻美和音韻 美有關。情韻美取決于內情外物的融合諧合,音韻美取決于語言內在的旋律節(jié) 奏。蕭紅對徹夜寫作的魯迅是這樣描繪的:魯迅先生剛一睡下,太陽就高起來了。太陽
21、照著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著魯迅先生花園的夾竹桃,明亮亮 的。魯迅先生的書桌整整齊齊的,寫好的文章壓在書下邊,毛筆在燒瓷的小龜 背上站著。一雙拖鞋停在床下,魯迅先生在枕頭上邊睡著了?!边@一段文字,堪稱人景融合的精美的散文詩。文中的太陽、夾竹桃、金不換”毛筆,跟忘我工作的魯迅完全融為了一體,把讀者帶入一種奇特的充滿情韻美的崇高境界。蕭 紅還通過文字和句式的參差錯落,長短交錯,張弛互現,緩急更迭,使文章產 生出一種音韻美。蕭紅對魯迅臨終前四日的情況是這樣描寫的:"九三六年十月十七日,魯迅先生病又發(fā)了,又是氣喘。十七日,一夜未眠。十八日,終日喘著。十九日,夜的下半夜,人衰弱到極點了。天將發(fā)白時,魯迅先生就像他平 日一樣,工作完了,他休息了。 ”這段文字,是蕭紅為魯迅譜寫的一闋哀而不傷的安魂曲。蕭紅不愿意接受 魯迅逝世這一殘酷的現實,所以她沒有著意渲染魯迅臨終前的痛苦掙扎,只用 氣喘”喘著”兩個詞一帶而過,極力烘托出一種靜謐安詳的氣氛。這段文字中 有排比,有對偶,有長句,有短句,朗誦起來舒緩而流利,自成韻律,洋溢著 抒情詩般的調子。毋庸諱言,任何人的回憶都難免需要校正。如果從文學史料學的角度要求, 蕭紅的回憶魯迅先生也偶有疏忽之處或疵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國柔姿麻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2024-2030)
- 餅干糖果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分析報告(2024-2030版)
- 海南省北師大萬寧附中2025屆高二化學第二學期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含解析
- 中國微生物農藥行業(yè)競爭格局分析及投資規(guī)劃研究報告
- 德宏智能電網項目評估報告
- 2025年中國氣封環(huán)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前景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中國海蟄類腌制品行業(yè)市場深度調查及發(fā)展前景研究預測報告
- 2025年中國鐵藝花架市場供需預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咨詢報告
- 雅安視窗防護玻璃項目申請報告
- 中國脆肉鯇養(yǎng)殖行業(yè)發(fā)展運行現狀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DeepSeek在銀行業(yè)務場景的應用
- 后期入股合同協議
- 【信得科技】2025豬腹瀉病防控手冊
- 江西省吉安市十校聯盟學校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考試數學試卷(無答案)
- 2024年山東夏季高中學業(yè)水平合格考地理試卷真題(含答案)
- 廣西《沃柑質量分級》編制說明
- 醫(yī)療器械從業(yè)培訓
- 2025年保密觀考試題庫及答案
- 工地安保合同協議
- DB11 T 640-2009 旅游咨詢服務中心設置與服務規(guī)范
- 第31 屆 WMO 融合創(chuàng)新討論大會小學二年級初測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