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全國版高考歷史一輪基礎知識專題練-第十三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_第1頁
2026全國版高考歷史一輪基礎知識專題練-第十三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_第2頁
2026全國版高考歷史一輪基礎知識專題練-第十三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_第3頁
2026全國版高考歷史一輪基礎知識專題練-第十三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_第4頁
2026全國版高考歷史一輪基礎知識專題練-第十三單元 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6全國版高考歷史一輪第十三單元兩次世界大戰(zhàn)、十月革命與國際秩序的演變選擇題1.(2024山東臨沂一模,14)1917年1月,德國外長致電德國駐墨西哥大使,希望兩國結盟,德國將助其收復得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這份電報被英國破譯并轉交給了美國,成為美國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民眾反德情緒迅速高漲,要求對德宣戰(zhàn)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反映出()A.英國輿論戰(zhàn)沖擊了美國孤立主義B.德墨結盟是美國參戰(zhàn)的重要原因C.外交政策的失誤導致了德國戰(zhàn)敗D.民眾情緒是政府決策的主要依據2.(2024山東青島二模,13)1917年4月,美國政府成立了負責戰(zhàn)時宣傳的公共信息委員會,制定了《國防法》《海軍法》《選征兵役法》和《戰(zhàn)爭風險法》,隨后還成立了戰(zhàn)時貿易委員會、鐵路管理局、戰(zhàn)時工業(yè)局、糧食管理局、燃料管理局等機構。這表明當時美國()A.確立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B.力圖構建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C.積極謀求世界霸主的地位D.建設一體化國民動員體系3.(2024山東青島一模,14)1915年,英國設立軍工部,直接管理大約200個工礦企業(yè);1916年,又成立勞工部,統籌調配全國人力;1918年,由于糧食供應不足,英國開始實行食物的定量供應。這些舉措()A.是應對經濟危機的臨時之舉B.借鑒了蘇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C.表明政府的職能在逐步擴大D.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4.(2024山東泰安四模,13)一戰(zhàn)結束后,對于裁減和限制德國軍備問題,法國要求徹底摧毀德國軍備,英國僅要求摧毀德國海軍,美國卻幾乎不想削減德國的軍事實力。法、英、美三國的這一分歧()A.導致它們因分贓不均而矛盾加劇B.緣于它們對世界霸權爭奪的需要C.體現了其對戰(zhàn)后秩序的不同訴求D.反映了西方大國均勢外交的理念5.(2024山東濰坊二模,13)一戰(zhàn)后,向國聯發(fā)送的有關為饑民呼吁、鴉片禁運計劃、盟約修改意見等函件,美國均未回復。然而,美國官方代表幾乎每次都列席國聯有關軍備、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會議。這說明()A.國聯具有普遍性與權威性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受到沖擊C.集體安全機制進一步完善D.美國外交帶有利己主義色彩6.(2024江蘇南京、鹽城一模,14)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指出,由于德國對凡爾賽體系沒有道義上的義務,又沒有一個防止它提出挑戰(zhàn)的明確均勢,一旦它開始挑戰(zhàn)凡爾賽戰(zhàn)后安排,唯有靠法國使用武力或美國永久卷入歐洲大陸事務,方能保障和約條款的執(zhí)行。上述觀點說明()A.美國企圖謀取世界霸權B.凡爾賽體系自身的脆弱性C.英國喪失歐洲的主導權D.國際法原則確認的必要性7.(2024江蘇蘇州期末,16)1928年締結的《非戰(zhàn)公約》規(guī)定:“締約各方……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上廢棄戰(zhàn)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辈娬{:“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處理和解決?!钡珜τ谄茐墓s的國家未制定制裁措施。據此可推知《非戰(zhàn)公約》()A.對維護人類和平實際作用有限B.否認了被侵略國的合法自衛(wèi)權C.有助于帝國主義各國瓜分世界D.奠定了近代國際法發(fā)展的基礎8.(2025屆江蘇南通海門一調,14)以下是關于蘇俄(聯)在1913—1925年工農業(yè)生產情況的表格,對此分析正確的是()項目1913年1920年1925年農業(yè)總產值(%)10067112種植業(yè)(%)10064107畜牧業(yè)(%)10072121工業(yè)總產值(%)10013.8108.1A.兩個五年計劃調動了農民積極性B.蘇聯模式造成經濟發(fā)展比例失調C.經濟曲折發(fā)展與政策的調整有關D.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目標基本實現9.(2025屆江蘇宿遷期中,14)下圖是1929—1932年蘇聯進口機械設備占當年進口總額的比重圖。進口貿易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蘇聯()A.排斥市場經濟手段B.意識到了來自德國的威脅C.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D.形成了較完備的工業(yè)體系10.(2025屆廣東10月聯考,14)列寧說道:“在經濟方面,我們現在必須做的事情是在同普通店員、普通資本家和商人的競賽中取勝。”“或者我們能在這場同私人資本競賽的考試中及格,或者我們完全失敗?!薄爸灰覀兇蠹夜餐Α陆洕叩亩韲鴮⒆兂缮鐣髁x的俄國”。這表明蘇俄實施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滿足人民建成工業(yè)國的愿望B.形成國家發(fā)展道路的黨內共識C.實現蘇俄向社會主義的過渡D.尊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11.(2025屆湛江期中,14)1921年,列寧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從政治角度重新論述工農關系,認為必須對這一關系作補充考察和修正。列寧還認識到,社會主義運動是曲折向前的,俄共(布)九大作出“直線前進”的決策卻忽略了這一原則。此后,蘇俄()A.開啟工業(yè)化進程B.通過市場機制鞏固工農聯盟C.取消新經濟政策D.集中人力物力取得戰(zhàn)爭勝利12.(2024廣東六校聯考,15)被稱為“印尼國父”的蘇加諾認為民族主義不應該是一種狹隘的排他主義,他將團結了共產黨的孫中山作為民族主義者的榜樣,號召印尼的民族主義者與宗教信徒以及馬克思主義者團結起來,推翻荷蘭的殖民統治。這一主張意在()A.獲得亞洲各國人民的同情支持B.凝聚民族力量爭取國家獨立C.推動亞洲民族民主運動新高潮D.表達對北伐戰(zhàn)爭的深切同情13.(2024廣東佛山二模,15)馬庫斯·加維(1887—1940年)同很多非洲的領袖一樣,宣揚非洲偉大的遺產,要求歐洲殖民列強離開非洲,并號召非洲人回到非洲。這反映出()A.非洲人民打擊侵略勢力B.殖民列強肆意瓜分非洲C.非洲努力尋求國家認同D.殖民體系走向崩潰瓦解14.(2025屆廣東汕尾四校聯考,15)1920年,埃及政府成立米斯爾銀行,后又創(chuàng)建了一批以農業(yè)為主要業(yè)務的附屬公司,形成米斯爾集團。1924年,米斯爾紙業(yè)公司、貿易公司和軋棉公司成立,這些公司只是聘請少數外國技術專家,以確保公司的“國民性”。米斯爾集團的形成()A.適應了民族獨立的歷史趨勢B.突顯出埃及經濟發(fā)展的排外性C.保障了國家經濟的獨立地位D.表明埃及科技近代化成效顯著15.(2024廣東華南師大附中4月月考,15)國際聯盟大會和其行政院職權有所重疊,而聯合國安理會只管和平的維護,且聯合國大會不得涉及安理會正在審議的事務。有學者指出:“聯合國與國際聯盟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前者的憲章承認大國享有特權?!边@說明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A.帶有濃厚的強權特征B.具有更大的實效性C.兼有繼承與創(chuàng)新特點D.適用范圍大打折扣16.(2025屆湖南師大附中月考一,16)如圖為某國1939—1951年領土變遷示意圖。據圖可知()A.蘇聯在戰(zhàn)后得到部分領土補償B.該國政治中心實現了整體西移C.該國領土范圍較戰(zhàn)前得以擴大D.該國東部邊界問題較西部突出非選擇題17.(2025屆江蘇泰興期中,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1925年,德、比、法、英、意、波、捷等七國代表在瑞士洛迦諾舉行會議,討論歐洲安全問題,最終簽署了《洛迦諾公約》。其主要內容是:一、根據《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意大利相互保證條約》,德法、德比間的邊界領土維持現狀;雙方不得彼此攻擊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況下不得訴諸戰(zhàn)爭;彼此通過外交途徑與和平方法解決它們之間的一切爭端。準許德國加入國際聯盟。二、根據德國分別與比、法、波、捷簽訂的仲裁條約,規(guī)定締約雙方保證對今后發(fā)生的一切爭端,如不能通過正常的外交方式和平解決時,應提交仲裁法庭和國際常設法院解決。但在德波、德捷條約中未對它們之間的邊界規(guī)定任何保證的辦法。三、根據法波、法捷相互保證條約,規(guī)定如締約一方受到德國侵略,彼此立即給予援助和支持?!堵邋戎Z公約》在當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國首相張伯倫表達了那時普遍存在的一種觀點。他宣稱,公約標志著“和平年代和戰(zhàn)爭年代之間的真正的分界線”。同樣,法國外長白里安也發(fā)表了有關“洛迦諾精神”的動人演說:“洛迦諾精神”禁止了戰(zhàn)爭,用“調解、仲裁與和平”代替了戰(zhàn)爭?!幾詤怯阝?、齊世榮主編《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分析《洛迦諾公約》的特點。(5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洛迦諾公約》的影響。(8分)18.(2024廣東湛江一模,19)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二戰(zhàn)后期,盟國各方都期望新的國際組織權力大于國聯,效率高于國聯。聯合國議事依其性質不同,分別采用三分之二票和簡單多數票通過,同時設立安全理事會并全權賦予其維護世界和平的職責。對于侵略國掠奪的領土,盟國采取了堅決的剝奪措施。除對侵略國施以懲罰之外,盟國還采取了更為積極的改造措施:一是對德、日領土實施暫時占領與改造,二是實施了對戰(zhàn)爭罪犯的國際審判。五大國被賦予了“世界警察”的職責。他們可以聯合其他國家一道,對他們認為將危及世界和平的事件予以干涉;反之,也可以行使其至關重要的一票否決權,否決以聯合國名義發(fā)起的任何干涉。最后必須指出,盟國在戰(zhàn)時所勾畫的戰(zhàn)后秩序與戰(zhàn)后實際形成的秩序有著相當的不同。這是因為構建這一體系的大國之間的關系在戰(zhàn)后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幾孕焖{《世界近現代史(1500—2007)》等概括二戰(zhàn)后國際秩序的設計意圖,并進行簡要評述。

選擇題1.(2024山東臨沂一模,14)1917年1月,德國外長致電德國駐墨西哥大使,希望兩國結盟,德國將助其收復得克薩斯州、新墨西哥州和亞利桑那州。這份電報被英國破譯并轉交給了美國,成為美國各大報紙的頭條新聞,民眾反德情緒迅速高漲,要求對德宣戰(zhàn)的呼聲越來越高。這反映出()A.英國輿論戰(zhàn)沖擊了美國孤立主義B.德墨結盟是美國參戰(zhàn)的重要原因C.外交政策的失誤導致了德國戰(zhàn)敗D.民眾情緒是政府決策的主要依據答案A2.(2024山東青島二模,13)1917年4月,美國政府成立了負責戰(zhàn)時宣傳的公共信息委員會,制定了《國防法》《海軍法》《選征兵役法》和《戰(zhàn)爭風險法》,隨后還成立了戰(zhàn)時貿易委員會、鐵路管理局、戰(zhàn)時工業(yè)局、糧食管理局、燃料管理局等機構。這表明當時美國()A.確立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B.力圖構建戰(zhàn)后國際新秩序C.積極謀求世界霸主的地位D.建設一體化國民動員體系答案D3.(2024山東青島一模,14)1915年,英國設立軍工部,直接管理大約200個工礦企業(yè);1916年,又成立勞工部,統籌調配全國人力;1918年,由于糧食供應不足,英國開始實行食物的定量供應。這些舉措()A.是應對經濟危機的臨時之舉B.借鑒了蘇俄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C.表明政府的職能在逐步擴大D.促進了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形成答案C4.(2024山東泰安四模,13)一戰(zhàn)結束后,對于裁減和限制德國軍備問題,法國要求徹底摧毀德國軍備,英國僅要求摧毀德國海軍,美國卻幾乎不想削減德國的軍事實力。法、英、美三國的這一分歧()A.導致它們因分贓不均而矛盾加劇B.緣于它們對世界霸權爭奪的需要C.體現了其對戰(zhàn)后秩序的不同訴求D.反映了西方大國均勢外交的理念答案C5.(2024山東濰坊二模,13)一戰(zhàn)后,向國聯發(fā)送的有關為饑民呼吁、鴉片禁運計劃、盟約修改意見等函件,美國均未回復。然而,美國官方代表幾乎每次都列席國聯有關軍備、經濟和社會問題的會議。這說明()A.國聯具有普遍性與權威性B.凡爾賽華盛頓體系受到沖擊C.集體安全機制進一步完善D.美國外交帶有利己主義色彩答案D6.(2024江蘇南京、鹽城一模,14)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指出,由于德國對凡爾賽體系沒有道義上的義務,又沒有一個防止它提出挑戰(zhàn)的明確均勢,一旦它開始挑戰(zhàn)凡爾賽戰(zhàn)后安排,唯有靠法國使用武力或美國永久卷入歐洲大陸事務,方能保障和約條款的執(zhí)行。上述觀點說明()A.美國企圖謀取世界霸權B.凡爾賽體系自身的脆弱性C.英國喪失歐洲的主導權D.國際法原則確認的必要性答案B7.(2024江蘇蘇州期末,16)1928年締結的《非戰(zhàn)公約》規(guī)定:“締約各方……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上廢棄戰(zhàn)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辈娬{:“一切爭端或沖突,不論其性質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處理和解決?!钡珜τ谄茐墓s的國家未制定制裁措施。據此可推知《非戰(zhàn)公約》()A.對維護人類和平實際作用有限B.否認了被侵略國的合法自衛(wèi)權C.有助于帝國主義各國瓜分世界D.奠定了近代國際法發(fā)展的基礎答案A8.(2025屆江蘇南通海門一調,14)以下是關于蘇俄(聯)在1913—1925年工農業(yè)生產情況的表格,對此分析正確的是()項目1913年1920年1925年農業(yè)總產值(%)10067112種植業(yè)(%)10064107畜牧業(yè)(%)10072121工業(yè)總產值(%)10013.8108.1A.兩個五年計劃調動了農民積極性B.蘇聯模式造成經濟發(fā)展比例失調C.經濟曲折發(fā)展與政策的調整有關D.社會主義工業(yè)化的目標基本實現答案C9.(2025屆江蘇宿遷期中,14)下圖是1929—1932年蘇聯進口機械設備占當年進口總額的比重圖。進口貿易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蘇聯()A.排斥市場經濟手段B.意識到了來自德國的威脅C.工業(yè)化建設的需要D.形成了較完備的工業(yè)體系答案C10.(2025屆廣東10月聯考,14)列寧說道:“在經濟方面,我們現在必須做的事情是在同普通店員、普通資本家和商人的競賽中取勝?!薄盎蛘呶覀兡茉谶@場同私人資本競賽的考試中及格,或者我們完全失敗?!薄爸灰覀兇蠹夜餐Α陆洕叩亩韲鴮⒆兂缮鐣髁x的俄國”。這表明蘇俄實施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滿足人民建成工業(yè)國的愿望B.形成國家發(fā)展道路的黨內共識C.實現蘇俄向社會主義的過渡D.尊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客觀規(guī)律答案C11.(2025屆湛江期中,14)1921年,列寧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會上從政治角度重新論述工農關系,認為必須對這一關系作補充考察和修正。列寧還認識到,社會主義運動是曲折向前的,俄共(布)九大作出“直線前進”的決策卻忽略了這一原則。此后,蘇俄()A.開啟工業(yè)化進程B.通過市場機制鞏固工農聯盟C.取消新經濟政策D.集中人力物力取得戰(zhàn)爭勝利答案B12.(2024廣東六校聯考,15)被稱為“印尼國父”的蘇加諾認為民族主義不應該是一種狹隘的排他主義,他將團結了共產黨的孫中山作為民族主義者的榜樣,號召印尼的民族主義者與宗教信徒以及馬克思主義者團結起來,推翻荷蘭的殖民統治。這一主張意在()A.獲得亞洲各國人民的同情支持B.凝聚民族力量爭取國家獨立C.推動亞洲民族民主運動新高潮D.表達對北伐戰(zhàn)爭的深切同情答案B13.(2024廣東佛山二模,15)馬庫斯·加維(1887—1940年)同很多非洲的領袖一樣,宣揚非洲偉大的遺產,要求歐洲殖民列強離開非洲,并號召非洲人回到非洲。這反映出()A.非洲人民打擊侵略勢力B.殖民列強肆意瓜分非洲C.非洲努力尋求國家認同D.殖民體系走向崩潰瓦解答案C14.(2025屆廣東汕尾四校聯考,15)1920年,埃及政府成立米斯爾銀行,后又創(chuàng)建了一批以農業(yè)為主要業(yè)務的附屬公司,形成米斯爾集團。1924年,米斯爾紙業(yè)公司、貿易公司和軋棉公司成立,這些公司只是聘請少數外國技術專家,以確保公司的“國民性”。米斯爾集團的形成()A.適應了民族獨立的歷史趨勢B.突顯出埃及經濟發(fā)展的排外性C.保障了國家經濟的獨立地位D.表明埃及科技近代化成效顯著答案A15.(2024廣東華南師大附中4月月考,15)國際聯盟大會和其行政院職權有所重疊,而聯合國安理會只管和平的維護,且聯合國大會不得涉及安理會正在審議的事務。有學者指出:“聯合國與國際聯盟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前者的憲章承認大國享有特權?!边@說明聯合國集體安全機制()A.帶有濃厚的強權特征B.具有更大的實效性C.兼有繼承與創(chuàng)新特點D.適用范圍大打折扣答案B16.(2025屆湖南師大附中月考一,16)如圖為某國1939—1951年領土變遷示意圖。據圖可知()A.蘇聯在戰(zhàn)后得到部分領土補償B.該國政治中心實現了整體西移C.該國領土范圍較戰(zhàn)前得以擴大D.該國東部邊界問題較西部突出答案D非選擇題17.(2025屆江蘇泰興期中,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材料1925年,德、比、法、英、意、波、捷等七國代表在瑞士洛迦諾舉行會議,討論歐洲安全問題,最終簽署了《洛迦諾公約》。其主要內容是:一、根據《德國、比利時、法國、英國、意大利相互保證條約》,德法、德比間的邊界領土維持現狀;雙方不得彼此攻擊和侵犯,并且在任何情況下不得訴諸戰(zhàn)爭;彼此通過外交途徑與和平方法解決它們之間的一切爭端。準許德國加入國際聯盟。二、根據德國分別與比、法、波、捷簽訂的仲裁條約,規(guī)定締約雙方保證對今后發(fā)生的一切爭端,如不能通過正常的外交方式和平解決時,應提交仲裁法庭和國際常設法院解決。但在德波、德捷條約中未對它們之間的邊界規(guī)定任何保證的辦法。三、根據法波、法捷相互保證條約,規(guī)定如締約一方受到德國侵略,彼此立即給予援助和支持?!堵邋戎Z公約》在當時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國首相張伯倫表達了那時普遍存在的一種觀點。他宣稱,公約標志著“和平年代和戰(zhàn)爭年代之間的真正的分界線”。同樣,法國外長白里安也發(fā)表了有關“洛迦諾精神”的動人演說:“洛迦諾精神”禁止了戰(zhàn)爭,用“調解、仲裁與和平”代替了戰(zhàn)爭。——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1)根據材料分析《洛迦諾公約》的特點。(5分)(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洛迦諾公約》的影響。(8分)答案(1)涉及國家多,影響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