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統(tǒng)計學課后習題答案_第1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課后習題答案_第2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課后習題答案_第3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課后習題答案_第4頁
醫(yī)學統(tǒng)計學課后習題答案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5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4.二二-1.96二-2.5868.27%95%99%(1)同質與變異:同質指被研究指標的影響因素相同,變異指在同質的基礎上各觀察單位(或個體)之間的差異。(2)總體和樣本:總體是根據(jù)研究目的確定的同質觀察單位的全體。 樣本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的部分觀察單位。(3)參數(shù)和統(tǒng)計量:根據(jù)總體個體值統(tǒng)計算出來的描述總體的特征量, 稱為總體參數(shù),根據(jù)樣本個體值統(tǒng)計計算出來的描述樣本的特征量稱為樣本統(tǒng)計量。(4)抽樣誤差:由抽樣造成的樣本統(tǒng)計量和總體參數(shù)的差別稱為抽樣誤差。(5)概率:是描述隨機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數(shù)值,用 p 表示(6)計量資料:由一群個體的變量值構成的資料稱為計量資料。(7)計數(shù)資料

2、:由一群個體按定性因數(shù)或類別清點每類有多少個個體, 稱為計數(shù)資料。(8)等級資料: 由一群個體按等級因數(shù)的級別清點每類有多少個體, 稱為等級資料。是非題:1.X2.X3.X4.X5.V6.V7,X單選題:1.C2,E3.D4.C5.D6.B第二章計量資料統(tǒng)計描述及正態(tài)分布答案名詞解釋:1,平均數(shù)是描述數(shù)據(jù)分布集中趨勢(中心位置)和平均水平的指標2,標準差是描述數(shù)據(jù)分布離散程度(或變量變化的變異程度)的指標以N服從均數(shù)為 0、標準差為 1 的正態(tài)分布,這種正態(tài)分布稱為標準狀態(tài)分布。參考值范圍也稱正常值范圍, 醫(yī)學上常把把絕大多數(shù)的某指標范圍稱為指標的正常值范圍。填空題:1,計量,計數(shù),等級2 .

3、設計,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整理資料人工一N3 .u=(變量變換)標準正態(tài)分布、0、1a名 詞 解釋:醫(yī)學統(tǒng)計學第一章緒論答案3.標準正態(tài)分布4,參考值范圍5.47.5%6 .均數(shù)、標準差7 .全距、方差、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8 ._1.96:12.5879 .全距 R10 .檢驗水準、顯著性水準、0.05、0.01(0.1)11 .80%90%95%99%95%12 .95%99%13 .集中趨勢、離散趨勢14 .中位數(shù)15 .同質基礎,合理分組16 .均數(shù),均數(shù),以,*規(guī)律性17 .標準差18 .單位不同,均數(shù)相差較大是非題:I.X2.V3.X4.義5.X6.V7.V8.V9.V10.VII.V

4、12.V13.義14.V15.V16.義17.義18.義19.V20.V21.V問答題:1 .均數(shù)、幾何均數(shù)和中位數(shù)的適用范圍有何異同?答:相同點,均表示計量資料集中趨勢的指標。不同點:表 2-5.表 2-5 均數(shù),幾何均數(shù)和中位數(shù)的相異點平均數(shù)意義應用場合均數(shù)平均數(shù)量水平應用甚廣,最適用于對稱分布,特別是正態(tài)分布幾何均數(shù)平均增減倍數(shù)等比資料;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資料中位數(shù)位次居中的觀偏態(tài)資料;分布不明資料;分布一端或兩察值水平端出現(xiàn)不確定值2.中位數(shù)與百分位數(shù)在意義上、計算和應用上有何區(qū)別與聯(lián)系?答:1)意義: 中位數(shù)是百分位中的第 50 分位數(shù), 常用于描述偏態(tài)分布資料的集中位置,反映位次居中的觀

5、察值水平。百分位數(shù)是用于描述樣本或總體觀察值序列在某百分位置的水平,最常用的百分位是 P50即中位數(shù)。多個百分位數(shù)結合使用,可更全面地描述總體或樣本的分布特征。(2)計算:中位數(shù)和百分位數(shù)均可用同一公式計算,即Px=L+(i/fx)(nx%-2 八)可根據(jù)研究目的選擇不同的百分位數(shù)代入公式進行計算分析。單選題:I.B2.D3.II.B12.C13.21.B22.B23.31.A32.E33.41.C42.B43.C4.A5.CC14.C15.AE24.C25.AD34.A35.DD44.C45.B6.D7.E8.16.C17.E18.26.C27.B28.36.D37.C38.A9.C10.D

6、C19.D20.CD29.D30.DE39.D40.B(3)應用:中位數(shù)常用于描述偏態(tài)分布資料的集中趨勢;百分位數(shù)常用于醫(yī)學參考值范圍的確定。中位數(shù)常和其它分位數(shù)結合起來描述分布的特征,在實際工作中更為常用。百分位數(shù)還可以用來描述變量值的離散趨勢(四分位數(shù)間距)。3.同一資料的標準差是否一定小于均數(shù)?答:不一定。同一資料的標準差的大小與均數(shù)無關,主要與本資料的變異度有關。變異大,標準差就大,有時比均數(shù)大;變異小,標準差小。4,測得一組資料,如身高或體重等,從統(tǒng)計上講,影響其標準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樣本含量的大小,樣本含量越大,標準差越穩(wěn)定。(2)分組的多少(3)分布形狀的影響,偏態(tài)分布的

7、標準差較近似正態(tài)分布大(4)隨機測量誤差大小的影響(5)研究總體中觀察值之間變異程度大小5 .正態(tài)分布、標準正態(tài)分布與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在概念上和應用上有何異同?(1)概念上:相同點:正態(tài)分布、標準正態(tài)分布與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都是變量的連續(xù)型分布。其特征是:分布曲線在橫軸上方,略呈鐘型,以均數(shù)為中心,兩邊對稱,均數(shù)處最高,兩邊逐漸減小,向外延伸,不與橫軸相交。相異點:表示方法不同,正態(tài)分布用2N(j(T2)表示,標準正態(tài)分布用 N(0,1)表示,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 N(仙 lgX,(TlgX)表小 o(2)應用上:相同點:正態(tài)分布、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都可以轉換為標準正態(tài)分布。相異點:標準正態(tài)分布是標準正態(tài)變量 u 的

8、分布,標準正態(tài)曲線下的面積唯一的由 u決定,給應用帶來極大方便。對醫(yī)學資料呈偏態(tài)分布的數(shù)據(jù),有的經(jīng)對數(shù)變換后服從正態(tài)分布。正態(tài)分布、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可描述變量值的分布特征,可用于正常值范圍估計和質量控制等。正態(tài)分布是很多統(tǒng)計方法的理論基礎。6 .醫(yī)學中參考值范圍的含義是什么?確定的原則和方法是什么?含義: 參考值范圍亦稱正常值范圍, 它是指特定健康狀況人群(排除了有關疾病和因素對所研究指標有影響的所謂“正常人”不同于“健康人”概念)的解剖、生理、生化等數(shù)據(jù)絕大多數(shù)人的波動范圍。(2)原則:1抽取有代表性的足夠例數(shù)的正常人群樣本,樣本分布越接近總體,所得結果越可靠。一般認為樣本含量最好在 100 例

9、以上,以能得到一個分布較為穩(wěn)定的樣本為原則。對選定的正常人進行準確而統(tǒng)一的測定,保證測定數(shù)據(jù)可靠是確定正常值范圍的前提。3判定是否要分組(如男女、年齡、地區(qū)等)確定正常值范圍。4決定取雙側范圍值還是單側范圍值。選擇適當?shù)陌俜址秶_定可疑范圍估計界值(3)方法:百分位數(shù)法:R=L+(i/fx)(n-x%-2f1正態(tài)分布法(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雙側XuSlgyXigxuSigx百分位數(shù)法用于各種分布型(或分布不明)資料;正態(tài)分布法用于服從或近似正態(tài)分布(服從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的資料。7.對稱分布資料在“均數(shù)土 1.96 倍標準差”的范圍內(nèi), 也包括 95%勺觀察值嗎?答: 不一定。均數(shù)土 1.96 倍標準

10、差是正態(tài)分布的分布規(guī)律,對稱分布不一定是正態(tài)分布。計算題:1.某地 101 例 3049 歲健康男子血清總膽固醇值(mmol/L)測定結果如下:4.773.376.143.953.564.234.314.715.694.124.564.375.396.305.217.225.543.935.216.515.185.774.795.125.205.104.7040743.504.694.384.896.255.324.504.633.614.444.434.254.035.854.093.354.084.795.304.973.183.975.165.105.864.795.344.244.32

11、4.776.366.384.865.553.044.553.354.874.175.855.165.094.524.384.314.585.726.554.764.614.174.034.473.043.912.704.604.095.965.484.404.555.383.894.604.473.644.345.186.143.244.903.05(1)編制頻數(shù)分布表,簡述其分布特征。找出最大值、最小值求全距(R):全距=#大值-最小值=7.22-2.70=4.50(mmol/L)求組距:I=全距/組數(shù)=4.52/10=0.452=0.5(mmol/L)分組段,劃記(表 1-1)表2-6某地

12、101例3049歲健康男子血清總膽固醇值劃記表組段(mmol/L)劃記頻數(shù)2.513.083.594.0234.5255.0175.596.066.527.07.51由表 2-6 可知,本例頻數(shù)分布中間局多,兩側逐漸減少,左右基本對稱。45表2-7某地101例3049歲健康男子血清總膽固醇值(mmol/L)X、s計算表血清總膽組中值頻數(shù)fXfX2累計累計頻數(shù)固醇值Xf頻數(shù)(實際)2.5- -2.7512.757.56310.00993.0- -3.25826.00 84.50090.08913.5- -3.75933.75 126.563180.17824.0- -4.252397.75415

13、.438 410.40594.5- -4.7525118.75i564.063660.65355.0- -5.251789.25468.563 830.82185.5- -5.75951.75 297.563920.91096.0- -6.25637.50 234.375980.97036.5- -6.75213.50 91.1251000.99017.0- -7.57.2517.2552.563 1011.0000478.252242.315注:Xu 為組段上限值(2)計算均數(shù) X、標準 s、變異系數(shù) CM由上計算表 1-2 可見:X=EfX/Ef=478.25/101=4.735(mmol

14、/L)三fX2-( (fX)2/三f5二匚f-1,2342.313-(478.25)2/101.101 二 1CV=s/x100%=0.882/4.735100%=18.627%(3)計算中位數(shù) M 并與均數(shù) X 比較,利用前表計算中位數(shù) MM=L+(i/f50)(nM 其原因因為本例呈正態(tài)分布,均數(shù)計算結果受到少數(shù)較大發(fā)汞值的影響,使得 X 偏向大發(fā)汞值一邊.本例用中位數(shù)描述偏態(tài)資料的集中趨勢較好,它不受兩端較大值和極小值的影響.(3) .選用何種指標描述其離散程度較好?選用四分位數(shù)間距描述其離散程度較好.(4) .估計該地居民發(fā)汞值的 95 婿考值范圍本資料應選用單側 95%t 界值,本例

15、是正偏態(tài)分布.而且樣本含量較大,n=238,保證獲得一個較為穩(wěn)定的分布,故采用百分位數(shù)法計算的參考值范圍較為合適.P95=L+(i/f95)(n95%-2fL)=11.5+(2/16)(238 父 95%-212)=13.2625(mmol/kg)第三章均數(shù)的抽樣誤差與 t 檢驗答案填空題:1 .標準誤2 .0.05,0.013 .假設檢驗,(顯著性檢驗)4 .兩總體均數(shù)不同(越有理由說明有統(tǒng)計學意義)5 .自由度大小6 .一是準確度、二是精度7 .抽樣誤差、樣本均數(shù)、總體均數(shù)8 .總體均數(shù)估計、假設檢驗9 .第二類錯誤(n 型錯誤)B是非題:I.V2.x3.x4.x5.V6.V7.x8.V9

16、.x10.VII.V12.X13.V14.V15.V16.V17.V18.V19.乂20.乂21.X22.X單選題:I.A2.EII.D12.B3.D4.E13.E14.D5.E6.E15.D16.E7.D8.A17.B18.C9.D10.D19.C20.D21.C問答題:1.標準差和標準誤有何區(qū)別和聯(lián)系?意義上表3-6標準差與標準誤的區(qū)別標準差(a 或 S)標準誤(aX 或 sX)描述一組變量值之間的離散趨勢描述樣本均數(shù)間的離散趨勢均數(shù)可信區(qū)問與 n 的關系 n 越大,s 越趨于穩(wěn)定 n 越大,sX 越小(2)聯(lián)系1二者均是表示變異度大小的統(tǒng)計指標。2標準誤 ax=a/而與標準差大小成正比,

17、與抽樣例數(shù) n 的平方根成反比。3當 n 一定時,同一份資料,標準差越大,標準誤也越大。2 .可信區(qū)間和參考值范圍有何不同?參考值范圍是指同質總體中個體變量值的分布范圍,如 X 土 1.96s 說明有95%勺變量值分布在此范圍內(nèi),它與標準差的大小有關,若個體變異越大,該范圍越寬,分布也就越散。而可信區(qū)間是指在可信度為(1-a)時,估計總體參數(shù)可能存在的范圍。即從同一總體中隨機抽樣,當 n 一定時,每抽一次即可得一個樣本均值,以X土tasX計算可信區(qū)間,如 95%T 信區(qū)間,類似的隨機抽樣進行一百次,平均有 95 次,即有 95 個可信區(qū)間包括了總體均數(shù),有 5 次沒有包括括總體均數(shù),5%1 小

18、概率事件,實際發(fā)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實際應用中就認為總體均數(shù)在求得的可信區(qū)間。 這種估計方法犯錯誤的可能性最大不超過 5%可信區(qū)間與標準誤大小有關,標準誤越大,可信區(qū)間則越大。3 .假設檢驗和區(qū)間估計有何聯(lián)系?假設檢驗和區(qū)間估計都屬于統(tǒng)計推斷的內(nèi)容。假設檢驗用以推斷總體參數(shù)問是否有質的區(qū)別,并可獲得樣本統(tǒng)計量,以得到相對精確的概率值。而可信區(qū)間用于推斷總體參數(shù)的大小,它不僅可用以回答假設檢驗的問題,尚可比假設檢驗提供更多的信息。但這并不意味著用可信區(qū)間代替假設檢驗,因為假設檢驗可得到 P 值,比較精確地說明結論的概率保證,而可信區(qū)間只能告訴我們在某 a 水準上有無統(tǒng)計意義,卻不能像P 那樣提供

19、精確的概率。 因此,只有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 相互補充, 才是完整的分析。4 .假設檢驗時,一般當 P0.05 時,則拒絕 H0,理論依據(jù)是什么?假設檢驗時,當 P0.05,則拒絕 Ho,其理論依據(jù)是在 Ho 成立的條件下,出現(xiàn)大于等于現(xiàn)有檢驗統(tǒng)計量的概率 P0.05,它是小概率事件,即在一次抽樣中得到這么小概率是事件是不大可能發(fā)生的,因而拒絕它。由此可見,假設檢驗的結論是具有概率性的,它存在犯錯誤的可能性小于等于 0.05。5 .t 檢驗和方差分析的應用條件有何異同?(1)相同點:在均數(shù)比較中,t 檢驗和方差分析均要求各樣本來自正態(tài)總體;各處理組總體方差齊且各隨機樣本間相互獨立,尤在小樣本

20、時更需注意。(1)不同點:t 檢驗僅用于兩組資料的比較,除雙側檢驗外,尚可進行單側檢驗,亦可計算一定可信度的可信區(qū)間,提示差別有無實際意義。而方差分析用于兩組及兩組以上均數(shù)的比較,亦可用于兩組資料的方差齊性檢驗。6 .怎樣正確使用單側檢驗和雙側檢驗?應用上s 越小,表示變量值圍繞均值分布越密集,說明均數(shù)的代表性越好。sx 越小,表示樣本均數(shù)與總體均數(shù)越接近,說明樣本均數(shù)推斷總體均數(shù)可靠性越大??捎肵土UaS估計變量值分可用X土ta,vSX估計總體布范圍根據(jù)專業(yè)知識推斷兩個總體是否有差別時, 是甲高于乙, 還是乙高于甲, 兩種可能都存在時,一般選雙側;若根據(jù)專業(yè)知識,如果甲不會低于乙,或研究者僅

21、關心其中一種可能時,可選用單側。一般來講,雙側檢驗較穩(wěn)妥故較多用,在預實驗有探索性質時,應以專業(yè)知識為依據(jù),它充分利用了另一側的不可能性,故檢出效率高,但應慎用。7 .第一類錯誤與第二類錯誤的區(qū)別及聯(lián)系何在?了解這兩類錯誤有何實際意義?(1)假設檢驗中 I、R 型錯誤的區(qū)別。I 型錯誤是拒絕了實際上成立的 Ho,也稱為“棄真”錯誤,用 a 表示。統(tǒng)計推斷時,根據(jù)研究者的要求來確定。R 型錯誤是不拒絕實際上不成立的 Ho,也稱為“存?zhèn)巍卞e誤, 用 B 表示。 它只能與特定的 H 結合起來才有意義,一般難以確切估計。(2)I、II 型錯誤的聯(lián)系。1當抽樣例數(shù)一定時,a 越大,B 越??;反之,a 越

22、小,B 越大。2統(tǒng)計推斷中,I、R 型錯誤均有可能發(fā)生,若要使兩者都減小,可適當增加樣本含量。3根據(jù)研究者要求,n 一定時,可通過確定 a 水平來控制 B 大小。(3)了解兩類錯誤的實際意義。1可用于樣本含量的估計。2可用來計算可信度(1-a),表明統(tǒng)計推斷可靠性的大小??捎糜谟嬎惆盐斩?1-B),來評價檢驗方法的效能等。有助于研究者選擇適當?shù)臋z驗水準。5可以說明統(tǒng)計結論的概率保證。計算題:1.某地抽樣調查了部分成人的紅細胞數(shù)和血紅蛋白量,結果如表:表 3-7:健康成人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測得值及標準誤與變異系數(shù)的計算性別例數(shù)均數(shù)標準差標準值變異系數(shù)(%標準誤紅細胞數(shù)男3604.660.584.

23、8412.450.0306(X1012/L)女2254.180.294.336.940.0182血紅蛋白男360134.57.1140.25.280.3742(g/L)女255117.610.2124.78.670.6387(1)說明女性的紅細胞數(shù)與血紅蛋白量的變異程度何者為大?女性 CVRB=S/xX100%=0.29/4.18X100%=6.49%CVHB=S/XX100%=10.2/117.6X100%=8.67%由上計算可知該地女性血紅蛋白量比紅細胞數(shù)變異度大(2)分別計算男、女兩項指標的抽樣誤差。一見上表最后一欄,標準誤計算公式 Sx=S/而。(3)試估計該地健康成年男、女紅細胞數(shù)的

24、均數(shù)。健康成年男子紅細胞數(shù)總體均數(shù) 95%T 信區(qū)間為:X土1.96Sx=4.661.96X0.0306=4.604.72(1012/L)其中 n=360 故近似按 u=8。同理健康成年女子紅細胞數(shù)總體均數(shù) 95%T 信區(qū)間為 4.144.22(1012/L)(4)該地健康成年男、女間血紅蛋白含量有無差別?Ho:N男=a女H:N男 w以女a(chǎn)=0.05u=(X1-X2)/(sX1-x2)=(134.5-117.6)/.7.22/36010.22/255=22.83按 u=oo,查附表 2,得 P0.0005,按 a=0.05 水準,拒絕 Ho,接受 H,可以認為男女問血紅蛋白含量不同,男高于女。

25、2 .將 20 名某病患者隨機分為兩組, 分別用甲、 乙兩藥治療, 測得治療前及治療后一個月的血沉(mm川、時)如下表,問:(1)甲,乙兩藥是否均有效?(2)甲,乙兩藥的療效有無差別?表 3-8 甲,乙兩藥治療前后的血沉病人號 12345678910甲藥治療前 10136111078859治療后 693101042533差值 4431036326病人號 12345678910乙藥治療前 9109138610111010治療后 6353358274差值 37410512936甲,乙兩藥是否均有效?經(jīng)計算得:甲d=3.2000(mm/h乙藥d=5.0000(mm/hSd=1.9322(mm/hSd

26、=2.9810(mm/hST=0.6110(mm/hSd=0.9428(mm/hn=10n=10(甲藥)=d/Sd=3.2000/0.6110=5.237(DHo:Nd=0H1:NdW0a=0.05HoH:d=01:dw0a=0.05(乙藥)=d/Sd=5.0000/0.9428=5.303v=9,查 t 界值表,得 PP0.10,按 a=0.05 水準,不拒絕 Ho,尚不能認為甲乙兩藥療效有差別。3 .將鉤端螺旋體病人的血清分別用標準株和水生株作凝溶試驗, 測得稀釋倍數(shù)如下, 問兩組的平均效價有無差別?標準株(11 人)100200400400400400800160016001600320

27、0水生株(9 人)100100100200200200200400400由題知:該資料服從對數(shù)正態(tài)分布,故得:標準株水生株n=11n=9XlgX1=2.7936XIgX2=2.2676SlgX2=0.2355(1)兩組方差齊性檢驗:HD:仃2=仃2HI:仃20仃2二=0.05F=S;/S/J2=0.45202/0.23552=3.684V1=10V2=8F0.05(10,8)=4.30查附表 3,得 P0.05,按 a=0.05 水準,不拒絕 Ho,可以認為兩總體方差齊(2)兩組均數(shù)比較;Ho兩總體幾何均數(shù)相等H1兩總體幾何均數(shù)不等a=0.05d1-d2Sd1_d23.2-5.0-1.6022

28、1.1235SlgX1=0.4520.Xi-X2Xi-X2Xi-X2t 二二二SXi-X2JS 九 1/n1十 1/n2)41)s;+(n21)s2/(n1+n22)(1/n1+1/n2)2.7936-2.2676八=3.149(11-1)0.45202(9-1)0.23552)/(119-2)(1/111/9)查 t 界值表,得 0.01P0.005,按 a=0.05 水準,拒絕 Ho,接受 H,故可認為鉤端螺旋體病人的血清用標準株和水生株作凝溶試驗,前者平均抗體效價高于后者表 3-9 為抽樣調查資料,可做那些統(tǒng)計分析?表 3-9 某地健康成人的第一秒肺通氣量(FEV1(L)FEV人數(shù)男女2

29、.0142.5383.011233.527334.036204.526105.01025.5306.06.510合計118100)統(tǒng)計描述。由上表可見,男性調查 118 人,第 1 秒肺通氣量分布為 2.06.5,高峰位于 4.04.5 組段內(nèi),以中間頻數(shù)分布最多,兩側逐漸減少,左右基本對稱,其頻數(shù)分布可見上表和下圖。女性調查 100 人,第 1 秒肺通氣量分布為 2.02.5,高峰位于 3.54.0 組段內(nèi),以中間頻數(shù)分布最多,兩側逐漸減少,且左右大體對稱,頻數(shù)分布可見表 3-9 和圖 3-1。4.圖 3-1 某地健康成人第一秒肺通氣量(FEV)(L)分布由上表和圖可見,男性分布范圍較寬,右

30、側尾部面積向外延伸兩個組段,高峰位置高于女性,向右推移一個組段。(2)計算集中與離散趨勢指標,并對兩組進行比較。Ho:男女問第 1 秒肺通氣量總體均數(shù)相同H1:男女問第 1 秒肺通氣量總體均數(shù)不同a=0.05男性:n=118X1=4.2373s1=0.6902女性:n=100X2=3.7250s2=0.6258U=(XI-X?)/SXIX2-(X1-X2)/n1S2/n2=(4.2373-3.7250)/.0.69022/1180.62582/100=5.624查 t 界值表,v=8,得 P3,查 t 界值故 P0.5,按 a=0.05 水準,不拒絕 Ho,尚不能認為該藥對患者的白細胞總數(shù)有影

31、響。(2)同樣得治療后血小板比治療前每人平均增加 37.8X109/L,并算得t=4.1,問該藥是否對患者的血小板有影響?H 該藥對患者的血小板無影響,即祖d=0H1該藥對患者的血小板有影響,即金 0a=0.05d=37.8t=4.1、=8查附表 2,t 界值表,得 0.005P0.002,按 a=0.05 水準,拒絕 Ho,接受 H,故可認為該藥對患者的血小板有影響,可增加患者血小板。(3)綜合上述結果能否提出進一步研究意見/綜合上述結果,提出以下建議:在此項研究中,從 t 檢驗結果來看,血小板治療前后變化有意義,而白細胞則無意義,可補充計算兩項指標的 95%T 信區(qū)間,結合專業(yè)知識,分析治

32、療前后指標差數(shù)有無實際意義。如有可能擴大樣本,追蹤觀察該藥對苯中毒患者的遠期療效第四章方差分析答案填空題1 .各樣本是相互獨立的隨機樣本,各樣本來自正態(tài)總體,處理組總體方差相等(方差齊性)2 .總變異、組內(nèi)變異、組間變異 SS 總=$組問+SS 組內(nèi)3 .q 檢驗(又稱 Newman-Keuls 法)4 .V 總-SS 組間+SS 組內(nèi)是非題:1.X2.,3.X4.,5.X單選題:1.B2.D3.E4.B5.C6.A7.C8.C計算題:1.某湖水不同季節(jié)氯化物含量測定值如表 2-4 所示,問不同季節(jié)氯化物含量有無差別?表 4-1:某湖水不同季節(jié)氯化物含量(mg/L)秋22.619.118.91

33、9.022.822.813.616.921.024.517.217.616.918.015.114.820.015.216.613.121.918.414.216.921.520.116.716.221.221.219.614.8EEXj167.9159.3131.9129.3588.4n888832X20.9919.9116.4916.168.39EX2j3548.513231.952206.272114.1111100.84S2i.52988.55554.50983.47125.0166(1)多組均數(shù)間比較:表 1:方差分析表SSvMSF總變異281.63531組間變異141.170347

34、.0579.380組內(nèi)變異140.465285.017查 F 界值表,得 P0.01,按 0.05 水準,拒絕 H0,接受 H1,故可認為不同季節(jié)湖水中氯化物含量不同或不全相同(2)各組均數(shù)間兩兩比較H0:A=A=BBH1:jlAWjlBa=0.05表 2四個樣本均數(shù)順序排例組別春夏秋冬次20.9919.91位次 1216.49134表 3 四組均數(shù)兩兩比較 q 檢驗對比組兩均數(shù)之差組數(shù) q 值 P 值1 與 44.8341 與 34.5031 與 21.0822 與 43.7532 與 33.422340.3326.0990.015.6820.054.7350.014.3190.05春與夏、

35、秋與冬湖水中氯化物含量 P0.05,按 a=0.05 水準不拒絕 Ho,即尚不能認為春與夏、秋與冬季湖水中氯化物含量有差別。除這兩對比組外,其它 4 組均 PP0.50,按 a=0.05 水準,不拒絕Ho,故可認為三組資料總體方差齊。(2)三組均數(shù)比較(表 4-5)Ho:大白鼠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后,再接種傷寒或百日咳菌苗生存日數(shù)相等。H1:大白鼠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后,再接種傷寒或百日咳菌苗生存日數(shù)不等或不全相等a=0.05C=(EEXij)7n=2882/30=2764.8SS 總=EEXj2C=2924-2764.8=159.2SS 組間=二(EXj)2/ni-C=922+842+1122/

36、10-2764.8=41.6SS 組內(nèi)=SS 總一 SS 組間=159.241.6=117.6表 4-5方差分析表變異來源 SSvMSF總變異 159.2組問變異 41.6組內(nèi)變異 117.629220.84.776274.3556查附表 4,得 0.05P0,01,在 a=0.05 水準上, 拒絕 Ho,接受 Hi,故可以認為大白鼠感染脊髓灰質炎病毒后,在接種傷寒或百日咳菌苗對生存日數(shù)有影響。(3)均數(shù)間多重比較:Ho:任一組與對照組總體均數(shù)相同H:任一組與對照組總體均數(shù)不同a=0.05傷寒與對照組比較Xi-X2(ni-1)s;(n2-1)s56)/(nin2-2)(1/n11/山)(11.

37、29.2)/43556(1/10+1/10)=2/0,933338=2.1428v=27,得 0.05P0.02,按 a=0.05 水準, 拒絕 Ho,接受 H,故可認為接種傷寒菌苗組較對照組生存日數(shù)減少。百日咳與對照組比較t 百、對=(11,28.4)/j4.3556(1/10+1/10)=2.99998v=27,查附表 2,得 0.01P0.005,按 a=0.05 水準,拒絕 Ho,接受 Hi,可以認為接種百日咳菌苗組較對照組生存日數(shù)減少。3.研究酵解作用對血糖濃度的影響,從 8 名健康人中抽取血液并制備了血濾液,沒一個受試者的血濾液又分成 4 份,再隨機地把 4 份血濾液分別放置 0,

38、45,90,135 分鐘,然后測定其中血糖濃度(mmol/L(1)4 組血濾液方差齊性檢驗:Ho:不同放置時間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總體方差相等,22221=二2=:一3二;二4H:不同放置時間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總體方差不等或不全相等 a=0.05方差齊性檢驗方法同本例 X2=1.16847v=k1=41=3,查附表 9,X2 界值表,得 0.90P0.75,按 a=0.05 水準,不拒絕 Ho,可以認為放置不同時間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總體方差齊。表 4-3 放置不同時間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mmol/L)受試者編號放置時間受試者小計045901355.275.274.494.6119.645.275

39、.224.884.6620.03t傷、對35.885.835.385.0022.0945.445.385.275.0021.0955.665.445.384.8821.3666.226.225.615.2223.2775.835.725.384.8821.8185.275.115.004.4419.822Xj44.8444.1941.3938.69169.11仆88888Xi5.60505.52385.17384.83635.2847EXj252.1996245.0671215.0527187.5585899.87790.12450.13890.13020.06340.1143(2)配伍組設計

40、方差分析:處理:Ho:不同放置時間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相同Hi:不同放置時間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不同或不全相同相同 a=0.05配伍:Ho:8 位受試者血液所含血糖濃度相同H1:8 位受試者血液所含血糖濃度不同或不全相同a=0.05C=(22Xij)2/n=169.112/32=893.6935SS 總=22Xj2-C=899.8779-893.6935=6.1844(44.842+44.192+41.392+38.692)/8-893.6935=2.98524SS 受試者=1/Q,Xj)2-C=1/4(19.642+20.032+22.092+21.092+21.362+23.272+21.81

41、2+19.82)-893.6935=2.79093SS 誤差-SS 總一 SS 放置時間一 SS 受試者=6.18442.985242.79093=0.40832方差分析表SSvMSF總變異6.184431放置時間2.9852430.9950851.189受試者2.7909370.3987020.510誤差0.40823210.01944查 F 界值表 F0.05(3,21)=3.07F0.01(3,21)=4.87F0.05(7,21)=2.49F0.01(7,21)=3.64放置時間受試者問均 PP0.20,按 a=0.05 水準,不拒絕 Ho,尚不能認為放置 45 分鐘與 0 分鐘血濾液

42、血糖濃度總均數(shù)有差別。Ho:放置 90 分鐘與 0 分鐘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相同H:放置 90 分鐘與 0 分鐘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不同a=0.05t=(5.6050-5.1783)/0.01944(1/81/8)=0.4312/0.0697=6.1853v=28,查附表 2,t 界值表,得 P0.001,按 a=0.05 水準,拒絕 Ho,接受 H,可認為放置 90 分鐘較 0 分鐘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減少。Ho:放置 135 分鐘與 0 分鐘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相同H:放置 135 分鐘與 0 分鐘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不同 a=0.05t=(5.6050-4.8363)/,0.01944(1/81/

43、8)=0.7687/0.0697=11.0265v=28,查附表 2,t 界值表,得 P0.001,按 a=0.05 水準,拒絕 Ho,接受 H,故可認為放置 135 分鐘較 0 分鐘血濾液所含血糖濃度減少。4.某醫(yī)師為研究人體腎上腺皮質 3P-HSD(羥基類固醇脫氫酶)活性在四個季節(jié)中是否有差別,采用分光光度計隨機測定了部分研究對象,數(shù)據(jù)見表 2.8,請做統(tǒng)計分析.表 4-4 四個季節(jié)的人體腎上腺皮質3P-HSD活性季節(jié)nXS春季420.780.13夏季400.690.22秋季320.680.14冬季360.580.20解:本題僅給出分析思路及主要結果1.采用完全隨機設計資料的方差分析X(1

44、)由公式 X=可推得X=nXn(2)計算 SS 總 SS 組間 SS 組內(nèi)SS 總=5.365,SS 組間=0.777SS 組內(nèi)=4.588列出方差分析表方差分析表變異來源SSvMSF總變異5.365149組間變異0.77730.25908.248組內(nèi)變異4.5881460.0314確定 P 值,判斷結果查方差分析表,得 P0.01,在0.05 水準上,拒絕 Ho,接受 H,可以認為四個季節(jié)人體腎上腺皮質3P-HSD(羥基類固醇脫氫酶)活性不同或不全相同.2.進一步作均數(shù)間的多重比較分析(略)第五章相對數(shù)答案填空題1 .比重和分布,頻率與強度2 .率3 .消除混雜因素對結果影響4 .率,構成比

45、,相對比5 .率的抽樣誤差 6X是非題:I.V2.x3.V4.x5.V6x.II.x計算題:1.表 5-1(1)(4)欄資料宜計算那些相對數(shù)指標?試對圍產(chǎn)兒在圍產(chǎn)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作初步分析。表 5-1 不同體重,孕周,產(chǎn)次的圍產(chǎn)兒死亡情況分析因素分組出生數(shù)死亡數(shù)死亡構成比(%死亡率(%(1)(2)(3)(4)(5)(6)由方差公式可推得、X23s%一1)7. x8. x9.x10.x單選題:1.D2.E11.B12.E21.C22.D3.A4.D13.A14.C5.A6.B15.E16E.7.D8.A17.E18.B9.D10.D19.A20.A體重 gg)100010291123451.18

46、119.912500193261112946.835.8440005373481.998.93合計2089252411100.0011.54孕周(周)5954692.2372.33合計1948823089100.0015.85先就上述資料計算了上表(5)-(6)欄兩類指標。由表中死亡率可知;體重低于 2500g 組圍產(chǎn)兒死亡率約為 2500g 組的 20 倍;孕周38 周組圍產(chǎn)兒死亡率約為 38 周組的 12 倍;隨著產(chǎn)婦的產(chǎn)次增加,圍產(chǎn)兒死亡率也逐漸升高。由表中死亡構成比可知:半數(shù)以上的圍產(chǎn)兒死亡率集中在體重 10002500g 組和孕周38 周組。為降低圍產(chǎn)兒死亡率,對體重偏低,不足月妊兒

47、及多產(chǎn)次產(chǎn)婦應加強產(chǎn)前保護。2.表 5-2 為一抽樣研究資料(1)填補空白數(shù)據(jù),見下表()內(nèi)5-2(歲)(1)(2)(3)(4)(5惡性月中瘤死亡月中瘤死亡數(shù)占總死亡的(%)=(4)/(3)6)=(4)/惡性月中瘤死亡率(1/10 萬)亡率(%0)082920(138)42.90(4.82)(1.644)20(46638)63(12)19.0525.73(1.351)402816117242(24.42)(149.142)(6.108)60(9371)(342)32(9.63)(341.479)(36.496)1670907159012.59(53.8634.279(2)根據(jù)最后(5)(6)(

48、7)三欄結果作簡要分析由表中第(5)欄可知:40歲組惡性月中瘤死亡占總死亡比重最高,近 1/4;20歲組次之,占19.5%;60歲組惡性月中瘤死亡人數(shù)最多,但僅占 9.36%;0歲組惡性月中瘤死亡占總死亡比重 最 底 , 僅 占 2 . 9 0 % 由 表 中 第(6 ) 欄 可 知 : 惡 性 月 中 瘤 的 年 齡 別 死亡隨年齡的增大而增加,以 60歲組為最高,為 341.479/10 萬。故可認為惡性月中瘤對老年人危害最大,應引起足夠的重視。由表中第(7)欄可知:年齡別死亡率以 40 歲以下最低,以后隨年齡的增加而增加,60 歲以后高達 36.496%。(3)試估計“0”歲年齡組惡性月

49、中瘤死亡率和年齡別死亡率的可信區(qū)間。0歲組惡性月中瘤死亡率的可信區(qū)間:死亡數(shù)為 4,查 poisson 分布 u 的可信區(qū)間,可信區(qū)間為 1.010.2。所以惡性月中瘤死亡率的 95%T 信區(qū)間為:(1.0/8292010.2/82920)=(1.20612.301)/10 萬0歲組年齡別死亡率的可信區(qū)間,按式:?,1.96?(1-P)/n=(0.001664_1.960.001664(1-0.001664)/82920)二(1.3871.941)%o(4)試比較“20”與“40”歲組惡性月中瘤死亡率有無差別。Ho:20與 40歲組惡性月中瘤死亡率相等,即冗尸冗2H1:20 與 40 歲 組

50、惡 性 月 中 瘤 死 亡 率 不 相 等 , 即 冗1金 九2a=0.05 本 例 :n1=28161x1=42n1-x1=28119n2=46638x2=12n2-x2=46626合計:747995474745X2=37.07查 X2 界值表,得 P九女單側 a=0.05P1=40/200=0.2P2=20/150=0.1333Pc=(X1+K)/(n1+n2)=60/350=0.1714二 Pl-P2PC(1-Pc)(1/ni1/n2) )0.2 二 0.1333(0.1714(1-0.1714)(1/2001/150)查 t 界值表,u=8,得單側 0.10P0.05,按 a=0.05

51、 水準,不拒絕 Ho,尚不能認為該鄉(xiāng)男性鉤蟲感染率高于女性。(2)若對該鄉(xiāng)居民作驅鉤蟲治療,需要按多少人準備藥物(全鄉(xiāng)人口男 7253 人,女7109 人)?計算該鄉(xiāng)鉤蟲感染率的 95%T 信區(qū)問:Pc-1.96Spc=0.1714-1.960.1714(1-0.1714)/350=(13.1921.09)%14362X13.19%=1894(人)14362X21.09%=3029(人)至少需要按 1894 人,最多按 3029 人準備藥物。3 .抽樣調查某企業(yè) 2839 名職工高血壓病,結果見表.據(jù)此,某醫(yī)生認為:該企業(yè)高血壓發(fā)病率為 8%并隨年齡遞增,其中 40 歲以上患者占全部病例的 9

52、0.3%,60 歲以上者發(fā)病率為100%高血壓發(fā)病與性別有關,男性為 10.2%,女 Tt 為 4.5%,男性明顯高于女性(P1 的累計概率:P=1-P(0)P(0)=e4i=e。45=0.956P=10.956=0.044,按 a=0.05 水準拒絕 Ho,接受 H,故可認為某工廠不吸煙的肺癌發(fā)生率高于一般人群。9 .就表 5-7 資料如何比較甲乙兩廠某工種某病患病率表 5-7 甲,乙兩廠某工種某病患病率工齡甲廠乙廠(歲)工人數(shù)患者患病率(為工人數(shù)患者患病率(%3400123.0010011.001975 年開始呈上升趨勢,P=1-P(0)+P+p(2)P(0)=e-叱e0.315=0.72

53、98P(1)=P(0+1)=P(0)xP(2)=P(1+1)=P(1)xP(3)=P(2+1)=P(2)XP(4)=P(3+1)=P(3)X31001010.004007218.00500224.405007314.60從表中可以清楚看到3 的工齡組的患病率乙廠高于甲廠,3 歲組甲廠高于乙廠,呈現(xiàn)交叉現(xiàn)象。甲廠以患病率低的 3 年以下工人為主,乙廠則以患病率高的工齡在 3 年以上的工人為主。這種情況下不能直接比較總患病率,應按不同工齡組進行比較10 .設某病患者的自然康復率為 30%分別求 10 個患者中自然康復 1 人及以下,8 人以上的概率本例兀=0.30,1-TT=0.7,n=10o依題

54、意 10 名患者中:(1)康復 1 人及以下的概率1P(XW1)=ZP(X)=P(0)+P0P(0)=0.7910=0.02825P(1)=10黑0.7(10,)M0.3=0.121061!(10-1)!P(x8)=Zp(X)=p(8)+p(9)+10(10)8nP(8)=(X)(1n)n*x(n)x100.7(10出0.38=0.00144678!(10-8)!nK(x+1)=P(X)XnX11一二9=p(8)X10二8M-03-=0.0001378811-0.310=0.310=0.000005905WJP(x8)=P(8)+P(9)+P(10)=0.00159當某病自然康復率為 30%寸

55、,10 名患者中 1 人及 1 人以下康復的概率為 0.14931,康復8 人及 8 人以上的概率為 0.0015911.用某型麻疹疫苗接種一批麻疹易感兒,把接種后已陽轉者 96 名作為觀察對象,3年后復查, 96 名中仍為陽性者為 85 名, 試求該疫苗接種陽轉者 3 年后仍保持陽性的百分率的 95%T 信區(qū)間因為 nP=85,nq=11,均大于 5,n=9650,可按正態(tài)近似求該疫苗接種 3 年仍保持陽轉率的95%T 信區(qū)問。:_1.96sp=85/96_1.9685/96(1-85/96)/96=0.85540.0637=(82.1794.91)%12 .用一種新藥治療某種寄生蟲病,受試

56、者 50 人中在服藥后 1 人發(fā)生嚴重反應,這種反應在此病患者中也曾有發(fā)生,但過去普查結果為每 5000 人僅有一人出現(xiàn)。問此藥是否提高了這種反應生率?Ho:服藥后的反應率與普查時的反應率相等,即受試者每 50 人服藥后平均反應人數(shù)為NoH1:服藥后的反應率高于普查時的反應率,即以仙 0單側 a=0.05本例 n=50,兀 0=1/5000=0.0002,o=n:to=50X0.0002=0.01,樣本例數(shù)為 50 時,抽得樣本嚴重反應人數(shù) X1 的概率:P=1-P(0)P(0)=e*=e.01=0.99P=1-0.99=0.01今 P=0.01,按 a=0.05,拒絕 Ho,接受 Hi,故可

57、認為此新藥能提高了這種反應的發(fā)生率。13 .同一水樣中,每次抽取 1ml 置培養(yǎng)皿中,共作 10 個平板培養(yǎng),共數(shù)得菌落 146 個,試估計該檢樣菌落數(shù)的 95%T 信區(qū)問。X=146(個),X50,用正態(tài)近似法求該檢樣本菌落數(shù)的 95%勺可信區(qū)間為:XUaX=1461.96,嗝=122.32169.68(個)14 .某疫苗預防接種后,進行有關的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病學考核,結果如下:接種組與對照組各調查 10 萬人,接種組發(fā)病 22 人,對照組發(fā)病 36 人。試問兩組發(fā)病率有無差別?Ho:兩組發(fā)病率相同,即 g=N2Hi:兩組發(fā)病率不相同,即gw(i2a=0.05本例 1X1=36 人 1X2=

58、22A查附表 2,t 界值表,u=8,得 0.1P0.05,在 a=0.05 的水準上,不拒絕 Ho,尚不能認為兩組發(fā)病率有差別。15 .甲乙兩市分別用抽樣調查了解已婚婦女宮頸癌的患病情況,甲市調查 1 萬人,患者 82 例,乙市調查 2 萬人,患者 102 例。問甲乙兩市宮頸癌患病率有無差別?Ho:兩市已婚婦女宮頸癌患病率相等,即用=仙2H:兩市已婚婦女宮頸癌患病率不相等,即以1金以2a=0.05X1=82/10000=0.0082,X2=102/20000=0.0051u=三X1-二2-P0.002,在民=0.05 的水準上,拒絕 Ho,接受 Hi,故可認為兩市婦女子宮頸癌患病率的差別有顯

59、著性,甲市已婚婦女子宮頸癌患病率高于乙市。16 .觀察某種防治細菌性痢疾(菌痢)措施的效果,結果如表 3-6。問能否據(jù)此認為該措施有效?表 5-8 兩組人群菌痢發(fā)病率的比較(1979 年)()()試驗組41182140975.1對照組521772514513.893359392429.96Ho:九1=九2Hi:九1w九2單側 a=0.05P1二 P2.PC(1-Pc)(1/n11/n2)0.0051-0.01380.00996(1-0.00996)(1/41181/5217)查附表 2,t 界值表,u=8,得 P0.005,按 a=0.05 的水準,拒絕 Ho,接受 Hi,故可認為實驗組和對照

60、組的菌痢發(fā)病率有差別,實驗組的發(fā)病率低于對照組,即該措施有效。17 .把某月中瘤新發(fā)病例按住址點在一張地圖上,又將地圖劃分成許多面積相等的小方格,再分別統(tǒng)計發(fā)病數(shù) 0,1,2,及相應的方格數(shù),對此資料作 Possion 分布擬合優(yōu)度的X2 檢驗,若 P0.05,就可認為此病在人群中的分布不隨機, 可能有聚集性。你認為如何?答:對此資料作 Poisson 分布擬合優(yōu)度的 X2 檢驗,若 P401T5是非題:1.V2.V3.x4.x5.x6.V7.V單選題:1.A2.A3.B4.D5.A6.E7.C8.E9.A10.B11.D12.D13.B14.A15.E16.C17.D18.C19.A20.A21.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