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地區(qū)杏鮑菇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1頁
高海拔地區(qū)杏鮑菇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2頁
高海拔地區(qū)杏鮑菇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農業(yè)種植技術栽培技術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海拔地區(qū)杏鮑菇反季節(jié)栽培技術 l 形態(tài)特征11 子實體單生或群生,菇蓋寬46cm,初圓形,后變平,中稍下凹,后期呈漏斗狀,成熟后灰褐色,蓋緣內卷,菌肉白色,具杏仁味。12 菌褶向下延生、乳白色,菌柄白色,長度515cm,側生,亦有中生,粗大、先端細、中實、肉質細密、纖維狀、無菌環(huán)。2 生理特性21 溫 度 溫度是打算杏鮑菇生長發(fā)育的重要因素,也是穩(wěn)產的關鍵,菌絲生長溫度2225,菌蕾形成溫度1018;最適1215,子實體發(fā)育需820,最適為1216,低于8,子實體難以分化,高于29子實體簡單死亡。22 濕 度 由于栽培過程中不宜在菇體上噴水,水分主要靠培育料供應,所以培育料含水量為65%70

2、%,更適合子實體的發(fā)生與生長:子實體形成階段相對濕度要求在9095,生長階段要求以8590為宜。23 光 線 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線,在黑暗條件下,菌絲生長速度更快;子實體形成和發(fā)育需要散射光,光線過強,菌絲變黑,光線過暗,菌蓋變白,菌柄更長。24 空 氣 菌絲生長階段,對空氣要求不嚴,二氧化碳對菌絲生長有刺激促進作用。而原基形成和子實體的生長需要充分的氧氣。25 pH值 生長階段pH48,最適pH6575,pH值在4以下或8以上,出菇困難。3 栽培技術31 栽培料配方 木屑30,棉子殼45,麩皮22,碳酸鈣1,石膏粉1,石灰l。32 季節(jié)支配 在海拔800m以上的山區(qū)栽培,應支配在8月上中旬

3、制袋接種,10月中旬至次年4月采收。33 菌株選擇 杏鮑菇的菌株較多,主要有以下三種類型。粗長型:子實體粗長,個體大,出菇集中,產量高,但菇體較疏松;瘦長型:子實體瘦長,菌肉牢固,品質好,產量較低;保齡球型:子實體似花瓶及保齡球狀,產量較高,出菇時間長。應依據市場要求,選擇菌株,迎合客商需要。34 制栽培袋 用17cmX33cm聚丙烯折角袋,每袋裝濕料08085kg,裝料高1315cm,料要壓緊裝實,用海綿套環(huán)封口,常壓滅菌,100 保持12小時滅菌后冷卻至料溫降到28C以下,開頭接種。接種后,選通風、涼快的環(huán)境,按每平方米排放80120袋。發(fā)菌期溫度掌握2025。35 出菇管理 出菇場所宜選擇寬敞、通風條件好,菌絲走滿袋后,當氣溫降至16C以下時,打開菌袋,并將袋口倒折至料面56cm高處,上蓋塑料薄膜,提高菇房濕度至9095,同時增加散射光刺激,10天左右,子實體大量發(fā)生,此時需揭去塑料薄膜,進行疏蕾,每袋保留45朵菇即可,并保持菇房黑暗,使子實體雪白而長。36 適時采收 當菇蓋開展、孢子尚未彈射時即可采收,一般采收23潮菇。4 栽培留意事項41 杏鮑菇在8月份高溫季節(jié)制袋,應準時拌料、裝袋、滅菌,防止培育料變酸。42 由于秋季氣溫不穩(wěn)定,有時會遇到18C以上的高溫危害,出菇期間要仔細做好降溫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