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文檔編碼 : CJ6J10Z10V7U1 HY6A4Z10M8R1 ZS1L4V10W8M3章節(jié)復習( 10.2 阿基米德原理)物理拓展練習1重 3 牛的實心金屬球輕放人盛滿水的燒杯中,溢出力()A確定為 1 牛 B為 l 牛C確定為 2 牛 D可能為 3 牛2 牛的水,小球所受浮2如以下圖,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充入氫氣和空氣,充氣后體積相同,放 飛氣球時只有氫氣氣球升上空中;如它們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 F 氫和 F空,就以下說法中正確選項AF 氫F 空 BF 氫F 空 CF 氫F 空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3如以下圖,輕質(zhì)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與物體 A 連接,現(xiàn)向容器內(nèi)注水,當水
2、的深度為h 時,彈簧長度恰好為原長,此時物體A 有1 3的體積露出水面,已知物體A 體積為 V ,容器內(nèi)部底面積為S,水的密度為 水,以下運算結(jié)果正確選項A物體 A 受到的重力GA1 3水 gVB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 F2 水ghS3C物體 A 的密度為 A1 水3D如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 A 浸沒水中,就彈簧對 A 的拉力 F1 水 gV34如以下圖,燒杯的底面積是 S ,里面裝有確定量的水 圖甲 .用彈簧測力計吊著重為 G 的未知金屬體,先將金屬體浸沒在水中 圖乙 ,水位上升到 B 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F ,就以下選項中錯誤選項 GA從甲到乙燒杯對地面的壓強的變化量 pSB金屬體的密度
3、A 的求解思路是V 排F 浮F 浮GF 1m, m=G g,V=VA水gVC再將金屬體緩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 的中點 C 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2GF 浮= G水gV 排G1水gV 排=G1水gF 浮22水gG1GF 11GF 122FGF排D從乙到丙V 排F 浮=水gV 排彈簧對金屬體的拉力5如圖甲所示 , 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 水足夠深 ,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 , 圖乙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F 和圓柱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 h 關(guān)系圖像的是 ABCD6甲、乙、丙、丁是四個體積相同、形狀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物體,把它們投入到水中靜止后的情形如以下圖,它們中所受浮
4、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7在水槽中有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個實心小球.甲漂浮在水面上,乙懸浮在水中.所受浮力 F浮、密度、受到的重力 G 和排開水的體積的關(guān)系,正確選項 AV排甲V 排乙 BF 浮甲F 浮乙CG甲G 乙 D 甲 乙8如以下圖,一正方體木塊用細線系于盛有水的圓柱體容器底部,繩子對木塊拉力為 2N ,就以下說法正確選項 A木塊受到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穩(wěn)力 B如將細線剪斷木塊會上浮,上浮時浮力減小 C木塊漂浮在水面,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重力 D如將細線剪斷木塊會上浮,水對容器底的壓力變化了 2N9將一小石塊和小木塊拋入一杯水中,結(jié)果發(fā)覺木塊浮在水面上,而石塊卻沉入水中 .就此現(xiàn)象,
5、以下分析正確選項 A木塊受到浮力,石塊也受浮力 B石塊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塊受到的浮力確定大于石塊所受的浮力 D木塊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力10如以下圖,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相同容器,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現(xiàn)將同一木塊分別放入兩容器中,當木塊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兩種情形相比,以下判定正確選項()A木塊受到的浮力一樣大 B木塊在甲液體中受的浮力較大 C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較大 D盛甲液體的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較小11小明要測量木塊的密度,試驗器材有:木塊、彈簧測力計(05N ),底部 固定有滑輪的水槽,細線及足量的水;(g 取 10N/kg )(1)現(xiàn)用彈簧測力
6、計測木塊的重力,如圖甲,示數(shù)為_N;再用細線繞過滑輪將木塊與測力計連接起來,接著往水槽中倒入適量的水,使木塊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木塊在水中靜止時測力計示數(shù)為1.6N,木塊的體積為_m3,密度為 _kg/m 3,本試驗滑輪的作用是 _;(2)小明分析發(fā)覺,假如把水換成其他液體,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會不同,于是他把測力計的刻度改成相應的密度值,將該裝置改為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計 ” ,原測力計的 1.0N 刻度處應標注為 _kg/m3,該 “ 密度計 ” 的刻度分布_(選填 “ 均勻 ” 或“ 不均勻 ”);(3)如要增大這種“ 密度計 ” 的最大測量值,可以實行的方法有_(寫出一種即可) ;12在 “
7、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的試驗中,請完成空格處的內(nèi)容;試驗目的: 用試驗定量爭論,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的液體 所受重力之間的關(guān)系;試驗器材: _,量簡,金屬塊,細線,水;試驗步驟:在彈簧測力計下端用細線懸掛一塊金屬塊,靜止時, 登記測力計的示數(shù) 1F及金屬塊所受的重力 G,就 F _ G(選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在量筒中倒人適量的水,登記水面的示數(shù) V ;將金屬塊完全浸沒在量筒的水中,登記此時量筒中水面的示數(shù) V 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 ;摸索并回答:彈簧測力計的兩次示數(shù)差 F 1 F 2 表示 _量筒中水面兩次示數(shù)差 V 2 V 1 表示 _;假如試驗正確
8、,可以得到兩者之間 F 1 F V 2 V 1 的關(guān)系式為: _(水的密度用 水 表示);【答案】彈簧測力計 等于 金屬塊所受的浮力 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F 1 F 2 水 g V 2 V 113在 “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請完成空格處的內(nèi)容;” 的試驗中,小明填寫的試驗報告(部分)如下,試驗名稱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試驗目的: 通過試驗定量爭論:的_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液體試驗器材: _,量筒,金屬塊,細線,水;試驗 _:1.測量并登記金屬塊受到的重 G;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登記水面的示數(shù) V ;3.將金屬塊 _,登記此時量筒中水面的示數(shù) V ;14小明和小華各
9、自做“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試驗,如圖( a)所示為小明實驗的示意圖,圖(b)所示為小華試驗的部分示意圖在小明的試驗示意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值分別為F1、F2 和量筒中水面刻度值分別為 V 1、V 2,如中意關(guān)系式 _時,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在小華的試驗示意圖中,使用了溢水杯和小燒杯,假如小華接著使用電子天平成功完成試驗,天平應測量 _中水的質(zhì)量 m 水(選填 “ 溢水杯 ” 或“ 小燒杯 ” ),如此時圖中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差值 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F 跟 m 水中意關(guān)系 _時,試驗中,為了得到“排開液體的重力” ,小明使用了量筒、小華使用了溢水杯、小燒杯和電子天平兩者相比,請你說說
10、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_15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器 材_、小鐵塊、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一根繩子、一個小桶裝 置 圖(1)在彈簧測力計下掛小鐵塊,登記小鐵塊的重力 G;(2)如以下圖放置燒杯,使水正好不溢出;步 驟表(3)將鐵塊浸入燒杯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鐵塊排開的水流到小桶中;當小鐵塊完全浸沒時,記錄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排開水的重力G排 ;(5)利用公式F浮=_,算出小鐵塊所受的浮力.比較所得的試驗數(shù)據(jù)發(fā)覺:_.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鐵塊的重力彈簧測力計的鐵塊所受的浮力排開水所受的G/ N拉力F/ NF浮/ N重力G排/ N格2.51.5_ 1” 的情16如以下圖,甲、
11、乙、丙、丁是“ 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水的重力關(guān)系景;以下四幅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 1、.2、.3、.4.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 為便利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驟應當是:丁_;2 如以下等式 _填序號 成立,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2 -.3 = .1 -.4 .2 -.1 = .3 - .4 .3 - .1 = .2 - .43 如物體體積為 10-4 . 3,就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_N;17探究浮力大小的影響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實 驗 步如圖: 比較 B、C 圖可知,物體在C 圖中受到的浮力為_N.比較 C、E 圖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與_有關(guān);比較E、F 圖驟中彈
12、簧測力計示數(shù)F _F (填 “ 大于 ” 、“等于 ” 或“ 小于 ” ).在 C 圖中用小桶收集物體所排開的水并稱出小桶和排出水的總重力如D 圖,依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運算出物體排出液體所受的重力 G排 = _N,發(fā)現(xiàn)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 _填“大于 ” 、“ 等于 ” 或“ 小于 ”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18某同學在做 “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時,進行了如下操作:A 如圖甲,用測力計測出某物體所受的重力;B如圖乙,把被測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C如圖丙,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D如圖丁,測出小桶
13、所受的重力;同時將測量的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物體所受物體在水浮力 /N小桶和排開小桶所受的排開水所的重力 /N中時測力水所受的總重力 /N受的重力計讀數(shù) /N_ 重力 /N/N2_ 12.2_ (1)由于馬虎缺少了一些數(shù)據(jù),請依據(jù)上圖將表格補充完整;(2)為了減小試驗誤差,可以調(diào)整試驗步驟次序為_(只填字母序號)(3)分析試驗,可得出試驗結(jié)論_;19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實 驗 過程 小雨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多少的關(guān)系時設(shè)計了如以下圖的實驗.試驗的正確操作次序是_.G排=_N;通過試驗物體所受浮力F浮=_N,被排開液體的重力結(jié) 論 方 法得出 F浮 _G排 ,可以用如圖圖線 _表示,
14、 由公式形式變換成圖象形式接受了 _法.20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 .如以下圖,是小華同學所做的一系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試驗 .(1)依據(jù)圖 a 和圖 c 可以求出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_N.(2)請依據(jù)要求填寫表格.對應圖中的序號提出問題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的關(guān)系_ 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_ a、c、d_ (3)小華仍想爭論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是否有關(guān),于是他又找來了一塊橡皮 泥,他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狀,先后放入水中,發(fā)覺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 .他由此得出結(jié)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 誤之處: _.請指出他試驗方法的錯21一艘船靜止浮
15、在水面上,它排開水的體積為3 米3求:船受到的浮力F浮22一體積為 5 10米 3 的實心長方體鋁塊,浸沒在水中;求:(1)鋁塊排開水的體積;(2)鋁塊受到水的浮力;23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為 110 3 米 3,求金屬塊受到浮力 F 浮的大小24體積是 150cm 的塑料球, 有1 的體積露出水面, 求塑料球的密度是多大?325如圖 a 所示,一長方體木塊質(zhì)量為 在水面上,靜止時木塊露出水面的高度為0.12kg,高為 4.0cm;將木塊平穩(wěn)地放 2.0cm,如圖 b 所示,利用金屬塊和細線,使木塊浸沒水中且保持靜止狀態(tài)已知水的密度 水=1.0 103kg/m3, g取 10N/kg ,求:(1
16、)木塊的密度 木(2)細線對木塊的拉力F初步設(shè)計如以下圖,將26小宇給家里樓頂?shù)乃渲谱髁艘粋€自動加水裝置,兩個完全相同的實心圓柱體 A、B 通過細線與一壓力傳感開關(guān)相連,吊在水平放置的圓柱形水箱中,已知每個圓柱體重為 6N,底面積為 50cm2當水箱儲水深度降到 10cm,圓柱體 B 一半浸在水中時, 壓力傳感開關(guān)所受拉力達到 10N,其閉合開頭加水; (細線質(zhì)量與體積均忽視不計,g 取 10N/kg )請求:(1)剛開頭加水時,水箱底部所受水的壓強;(2)圓柱體的密度;(3)當水箱儲水深度達到 1.5m 時,壓力傳感開關(guān)所受拉力為 5N,其斷開停止加水,求應設(shè)計 A 、B 間細線的長度;2
17、7一帶閥門的圓柱形容器,底面積是 200cm 2,裝有 12cm 深的水, 正方體 M邊長為 10cm,重 20N,用細繩懸掛放入水中,有1的體積露出水面,如圖所5示,試求:(1)正方體 M 的密度;(2)正方體 M 受到的浮力以及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3)如從圖示狀態(tài)開頭, 通過閥門 K緩慢放水, 當容器中水面下降了 2cm 時,細繩剛好被拉斷,就細繩能承擔的最大拉力是多少?(為 1.0 10 3kg/m 3)答案1重 3 牛的實心金屬球輕放人盛滿水的燒杯中,溢出g 取 10N/kg ,水的密度2 牛的水,小球所受浮力()A確定為 1 牛 B為 l 牛C確定為 2 牛 D可能為 3 ?!?/p>
18、答案】 C 2如以下圖,兩只相同的氣球,分別充入氫氣和空氣,充氣后體積相同,放飛氣球時只有氫氣氣球升上空中;如它們在空氣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 F 氫和 F空,就以下說法中正確選項AF 氫F 空 BF 氫F 空CF 氫F 空 D條件不足,無法比較【答案】 B 3如以下圖,輕質(zhì)彈簧的下端固定在容器底部,上端與物體 A 連接,現(xiàn)向容器內(nèi)注水,當水的深度為 h 時,彈簧長度恰好為原長,此時物體 A 有1 的體3積露出水面,已知物體 A 體積為 V ,容器內(nèi)部底面積為 S,水的密度為 水,以下運算結(jié)果正確選項A物體 A 受到的重力GA1 3水gVB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力F2 3 水ghSC物體 A 的密度為
19、A 1 3水D如向容器中緩慢加水直到A 浸沒水中,就彈簧對A 的拉力 F1 3 水 gV【答案】 D 4如以下圖,燒杯的底面積是 S ,里面裝有確定量的水 圖甲 .用彈簧測力計吊著重為 G 的未知金屬體,先將金屬體浸沒在水中 圖乙 ,水位上升到 B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 1F,就以下選項中錯誤選項 A從甲到乙燒杯對地面的壓強的變化量 p GSB金屬體的密度A的求解思路是V 排F 浮F 浮GF 1m, m=G g,V=VA水gVC再將金屬體緩慢提出,使水位下降到AB的中點C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2GF 浮= GG水gV 排G1水gV 排=G1水gF 浮F排水g22D從乙到丙V 排F 浮=1 2
20、GF 11GF 1FG2水gV 排彈簧對金屬體的拉力【答案】 A 5如圖甲所示 , 將掛在彈簧測力計下的圓柱體金屬塊緩慢浸入水中 水足夠深 , 在圓柱體接觸容器底之前 , 圖乙中能正確反映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F 和圓柱體下表 面到水面距離 h 關(guān)系圖像的是 ABCD【答案】 A 6甲、乙、丙、丁是四個體積相同、形狀相同而材料不同的物體,把它們投入到水中靜止后的情形如以下圖,它們中所受浮力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 A 7在水槽中有體積相等的甲、乙兩個實心小球.甲漂浮在水面上,乙懸浮在水中.所受浮力 F 浮、密度、受到的重力 G 和排開水的體積的關(guān)系,正確選項 AV排甲V 排乙 BF 浮甲F
21、浮乙CG甲G 乙 D 甲 乙【答案】 ACD 8如以下圖,一正方體木塊用細線系于盛有水的圓柱體容器底部,繩子對木塊拉力為 2N ,就以下說法正確選項 A木塊受到浮力和重力是一對平穩(wěn)力 B如將細線剪斷木塊會上浮,上浮時浮力減小 C木塊漂浮在水面,此時木塊受到的浮力等于木塊重力 D如將細線剪斷木塊會上浮,水對容器底的壓力變化了 2N【答案】 CD 9將一小石塊和小木塊拋入一杯水中,結(jié)果發(fā)覺木塊浮在水面上,而石塊卻沉入水中 .就此現(xiàn)象,以下分析正確選項 A木塊受到浮力,石塊也受浮力 B石塊沉入水中,所受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 C木塊受到的浮力確定大于石塊所受的浮力 D木塊浮在水面上,所受浮力大于自身的重
22、力【答案】 AB 10如以下圖,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兩個相同容器,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現(xiàn)將同一木塊分別放入兩容器中,當木塊靜止時兩容器中液面相平兩種情形相比,以下判定正確選項()A木塊受到的浮力一樣大B木塊在甲液體中受的浮力較大 C甲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較大 D盛甲液體的容器對桌面的壓強較小【答案】 AD 11小明要測量木塊的密度,試驗器材有:木塊、彈簧測力計(05N ),底部 固定有滑輪的水槽,細線及足量的水;(g 取 10N/kg )(1)現(xiàn)用彈簧測力計測木塊的重力,如圖甲,示數(shù)為_N;再用細線繞過滑輪將木塊與測力計連接起來,接著往水槽中倒入適量的水,使木塊浸沒在水中,如圖乙,木塊在水
23、中靜止時測力計示數(shù)為1.6N,木塊的體積為_m3,密度為 _kg/m 3,本試驗滑輪的作用是 _;(2)小明分析發(fā)覺,假如把水換成其他液體,測力計的示數(shù)就會不同,于是他把測力計的刻度改成相應的密度值,將該裝置改為測量液體密度的“密度計 ” ,原測力計的 1.0N 刻度處應標注為 _kg/m3,該 “ 密度計 ” 的刻度分布_(選填 “ 均勻 ” 或“ 不均勻 ”);(3)如要增大這種“ 密度計 ” 的最大測量值,可以實行的方法有_(寫出一種即可) ;【答案】2.44 10-40.6 103轉(zhuǎn)變力的方向0.85 103均勻換用更大量程的彈簧測力計(換用體積更小的木塊,換用密度更大的物塊等)12在
24、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的試驗中,請完成空格處的內(nèi)容;試驗目的: 用試驗定量爭論, 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的液體所受重力之間的關(guān)系;試驗器材: _,量簡,金屬塊,細線,水;試驗步驟:在彈簧測力計下端用細線懸掛一塊金屬塊,靜止時, 登記測力計的示數(shù) 1F 及金屬塊所受的重力 G,就 F _ G(選填 “大于 ” 、“等于 ”或“ 小于 ”;在量筒中倒人適量的水,登記水面的示數(shù) V ;將金屬塊完全浸沒在量筒的水中,登記此時量筒中水面的示數(shù) V 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F ;摸索并回答:彈簧測力計的兩次示數(shù)差 F 1 F 2 表示 _量筒中水面兩次示數(shù)差 V 2 V 1 表示 _;假如試驗
25、正確,可以得到兩者之間 F 1 F V 2 V 1 的關(guān)系式為: _(水的密度用 水表示);【答案】彈簧測力計 等于 金屬塊所受的浮力 金屬塊排開水的體積F 1 F 2 水 g V 2 V 113在 “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請完成空格處的內(nèi)容;” 的試驗中,小明填寫的試驗報告(部分)如下,試驗名稱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試驗目的: 通過試驗定量爭論:的_之間的大小關(guān)系;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與它排開液體試驗器材: _,量筒,金屬塊,細線,水;試驗 _:1.測量并登記金屬塊受到的重 G;【答案】重力2.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登記水面的示數(shù)V ;V ;3.將金屬塊 _,登記此時量筒中水面的示數(shù)彈簧測
26、力計步驟浸沒14小明和小華各自做“ 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試驗,如圖( a)所示為小明實驗的示意圖,圖(b)所示為小華試驗的部分示意圖在小明的試驗示意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值分別為F1、F2 和量筒中水面刻度值分別為 V 1、V 2,如中意關(guān)系式 _時,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在小華的試驗示意圖中,使用了溢水杯和小燒杯,假如小華接著使用電子天平成功完成試驗,天平應測量 _中水的質(zhì)量 m 水(選填 “ 溢水杯 ” 或“ 小燒杯 ” ),如此時圖中兩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差值 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F 跟 m 水中意關(guān)系 _時,試驗中,為了得到“排開液體的重力” ,小明使用了量筒、小華使用了溢水杯、小燒杯
27、和電子天平兩者相比,請你說說他們各自的優(yōu)點:_【答案】 F 1 F2 = 水(V2V1) g 小燒杯 . F=m 水g 略15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器 _、小鐵塊、一個盛有水的燒杯、一根繩子、一個小桶材裝置圖(1)在彈簧測力計下掛小鐵塊,登記小鐵塊的重力 G ;(2)如以下圖放置燒杯,使水正好不溢出;步 驟表(3)將鐵塊浸入燒杯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將_,鐵塊排開的水流到小桶中;當小鐵塊完全浸沒時,記錄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4)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排開水的重力G排 ;(5)利用公式F浮=_,算出小鐵塊所受的浮力.比較所得的試驗數(shù)據(jù)發(fā)覺:_.這就是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鐵塊的重力彈簧測力計的鐵塊所受的浮力
28、排開水所受的G/ N拉力F/ NF浮/ N重力G排/ N格2.51.5GF_ 1【答案】彈簧測力計減小F 浮=G排116如以下圖,甲、乙、丙、丁是“ 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水的重力關(guān)系” 的情景;以下四幅圖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分別為. 1、.2、.3、.4.請回答下面的問題;1 為便利操作和減小測量誤差,最合理的操作步驟應當是:丁_;2 如以下等式 _填序號 成立,就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2 -.3 = .1 -.4 .2 -.1 = .3 - .4 .3 - .1 = .2 - .43 如物體體積為 10-4 . 3,就當物體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_N;【答案】乙 甲丙 B117探究浮力大
29、小的影響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實 驗 步如圖: 比較 B、C 圖可知,物體在C 圖中受到的浮力為_N.比較 C、E 圖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與_有關(guān);比較E、F 圖驟中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F _F (填 “ 大于 ” 、“等于 ” 或“ 小于 ” ).在 C 圖中用小桶收集物體所排開的水并稱出小桶和排出水的總重力如D 圖,依據(jù)圖中數(shù)據(jù)運算出物體排出液體所受的重力 G排 = _N,發(fā)現(xiàn)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 _填“大于 ” 、“ 等于 ” 或“ 小于 ” 物體排開液體所受的重力 .【答案】 1.6 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 小于 1.6 等于18某同學在做 “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開液體所受重力的關(guān)系”時
30、,進行了如下操作:A 如圖甲,用測力計測出某物體所受的重力;B如圖乙,把被測物體浸沒在盛滿水的溢水杯中,讀出此時測力計的示數(shù),同時,用小桶收集物體排開的水;C如圖丙,測出小桶和物體排開的水所受的總重力;D如圖丁,測出小桶所受的重力;同時將測量的試驗數(shù)據(jù)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物體所受物體在水浮力 /N小桶和排開小桶所受的排開水所的重力 /N中時測力水所受的總重力 /N受的重力計讀數(shù) /N重力 /N/N21_ 2.2_ _ (1)由于馬虎缺少了一些數(shù)據(jù),請依據(jù)上圖將表格補充完整;(2)為了減小試驗誤差,可以調(diào)整試驗步驟次序為_(只填字母序號)(3)分析試驗,可得出試驗結(jié)論_;【答案】11.21ADB
31、C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等于其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 19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實 驗 過 程 小雨探究浮力大小與物體排開液體的多少的關(guān)系時設(shè)計了如以下圖的實驗.試驗的正確操作次序是_.G排=_N;通過試驗物體所受浮力F浮=_N,被排開液體的重力結(jié) 論 方 法得出 F浮 _G排 ,可以用如圖圖線 _表示, 由公式形式變換成圖象形式接受了 _法.【答案】 BCAD22=a等價變換20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如以下圖,是小華同學所做的一系列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guān)的試驗 .(1)依據(jù)圖 a 和圖 c 可以求出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_N.(2)請依據(jù)要求填寫表格.對應圖中的序號提出問題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的關(guān)系_ 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guān)系_ a、c、d_ (3)小華仍想爭論浮力大小與物體形狀是否有關(guān),于是他又找來了一塊橡皮 泥,他把橡皮泥捏成不同形狀,先后放入水中,發(fā)覺有的漂浮在水面上,有的下沉 .他由此得出結(jié)論:浮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有關(guān) 誤之處: _.請指出他試驗方法的錯【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電梯貼膜協(xié)議書
- 用車注冊協(xié)議書
- 營收分成協(xié)議書
- 燜肉飯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書
- 殼牌天然氣購買協(xié)議書
- 電腦租房協(xié)議書
- 垃圾箱使用合同協(xié)議書
- 砌化糞池協(xié)議書
- 貓舍售后協(xié)議書
- 藥商捐贈協(xié)議書
- 本科畢業(yè)論文寫作指導講座課件
- 村民心理知識知識講座
- 管工基礎(chǔ)知識培訓課件
- 糧食倉儲監(jiān)管管理制度
- 甄嬛傳完整分
- 非常規(guī)油氣藏地質(zhì)特征研究
- 頸椎間盤突出護理查房
- 抖音短視頻帳號策劃運營表
- 南昌大學理工科類實驗(尖子班)選拔考試
- 醫(yī)療質(zhì)量與安全培訓課件
- 山西省靈丘縣恒鑫源礦業(yè)有限公司東岐鐵礦資源開發(fā)利用和礦山環(huán)境保護與土地 復墾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