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機械設計大作業(yè)軸系部件_第1頁
哈工大機械設計大作業(yè)軸系部件_第2頁
哈工大機械設計大作業(yè)軸系部件_第3頁
哈工大機械設計大作業(yè)軸系部件_第4頁
哈工大機械設計大作業(yè)軸系部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機械設計大作業(yè)題 目: 軸系部件設計 院 系: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班 級: 1302403班 姓 名: 閆昭琦 學 號: 1130240312 時 間: 2015年11月28號 目 錄一、設計題目1二、軸的材料選擇2三、初算軸徑2四、結構設計21.軸承部件的結構型式及主要尺寸22.軸承固定方式23. 軸的結構設計24.選擇滾動軸承類型及其潤滑方式35. 鍵連接設計3五、軸的受力分析51.畫軸的受力簡圖52.計算軸的支撐反力53.畫彎矩圖及轉矩圖6六、校核軸的強度8七、校核鍵連接強度9八、校核軸承壽命101.計算當量動載荷102.校核

2、軸承壽命10九、軸上其他零件設計.11十、軸承座結構設計.11十一、軸承端蓋.11參考文獻12軸系部件設計一、設計題目設計原始數(shù)據(jù):方案電動機工作功率P/kW電動機滿載轉速nm/(r/min)工作機的轉速nw/(r/min)第一級傳動比i1軸承座中心高度H/mm最短工作年限工作環(huán)境5.1.2496010021803年3班室外、有塵傳動方案如圖1.1圖1.1二、軸的材料選擇通過已知條件和查閱相關的設計手冊得知,該傳動機所傳遞的功率屬于中小型功率。因此軸所承受的扭矩不大。故選擇45號鋼,并進行調質處理。三、初算軸徑對于轉軸,按扭轉強度初算直徑:其中軸傳遞的功率, 軸的轉速,r/minC由許用扭轉剪

3、應力確定的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查表10.2得C=106118,取C=110。dmin=C3Pnm=110×34480=22.301mm由于考慮到軸的最小直徑處要安裝大帶輪,會有鍵槽存在,故將其擴大5%,得dk23.416mm. 四、結構設計1.軸承部件的結構型式及主要尺寸由于本設計中的軸需要安裝帶輪、齒輪、軸承等不同的零件,并且各處受力不同,因此,設計成階梯軸形式,共分為七段。以下是軸段的草圖:軸段軸段軸段軸段軸段軸段軸段 圖4.1為方便軸承部件的拆裝,減速器的機體采用剖分式結構,取箱體的壁厚,機體上軸承旁連接螺栓直徑,裝拆螺栓所需的扳手空間,故軸承座內壁至座孔外端面距離C=+C1+C

4、2+510mm=4752mm,取C=50mm。2.軸承固定方式因傳遞功率小,齒輪減速器效率高、發(fā)熱小,估計軸不會很長,故軸承部件的固定方式可采用兩端固定方式。由此,所涉及的軸承部件的結構型式如圖4.1所示。然后,可按軸上零件的安裝順序,從 處開始設計。3. 軸的結構設計3.1 階梯軸各軸段直徑的設計本題中有7個軸段的階梯軸,以外伸軸頸dmin,即為基礎,考慮軸上零件的受力情況,軸上零件的裝拆與定位固定、與標準件孔徑的配合、軸的表面結構及加工精度等要求,逐一確定其余各段的直徑。軸的軸向尺寸要考慮軸上零件的位置、配合長度、支承結構情況、動靜件的距離要求等要素,通常從與傳動件相配的軸段開始。根據(jù)以上

5、要求,確定各段軸的直徑:1)軸段1和軸段7分別安放大帶輪和小齒輪,所以其長度由帶輪和齒輪由輪轂長度確定,而直徑由初算的最小直徑得到。2)軸段2和軸段6的確定應考慮齒輪、帶輪的軸向固定和密封圈的尺寸。由參考文獻1計算得到軸肩高度d2=d6=d1+2h=25+2×1.752.5=(28.530)mm由參考文獻3,毛氈圈油封的軸徑,所以。3)軸段3和軸段5安裝軸承,尺寸由軸承確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沒有軸向力,但考慮到有較大的徑向力,選用深溝球軸承。根據(jù)GB/T 2761994,初選軸承6307,外形尺寸d=35mm,D=80mm,B=21mm,圓角ra=1.5mm,軸件安裝尺寸。因為齒輪

6、分度圓線速度v<2m/s,所以選用脂潤滑。故取 。4) 軸段4在兩軸承座之間,其功能為定位固定軸承的軸肩,故。3.2 階梯軸各軸段長度及跨距的確定大帶輪輪轂長 b=1.52d=6080mm,取b=80,軸段的長度要比相配大帶輪輪轂長度略短,=80-2=78mm.小齒輪輪轂長 ,取b=38,軸段的長度要比相配小齒輪輪轂長度略短,=.軸承端蓋部分,選用M8螺栓連接。根據(jù)參考文獻3圖7.5,軸承端蓋基本尺寸為:取,e=1.2*8=9.6mm,D2=D+55.5d3=255272.5mm,取D2=270,D0=0.5(D+ D2)=175。考慮螺栓可能會與帶輪、齒輪相碰影響安裝,軸承端蓋左邊和右

7、邊分別留一間隙,故=取為30mm,=25mm。顯然軸段和軸段寬度應與深溝球軸承寬度相等,即=18。兩軸承間跨距應滿足=(23)=70105,所以軸段寬度為=-=5287,取=80。綜合以上分析可得軸的各段寬度為:=78,=30,=18,=80,=18,=25,=36。五、軸的受力分析5.1畫軸的受力簡圖圖5.3 軸的受力簡圖5.2計算支承反力傳遞到軸系部件上的轉矩T1=9.55×106×Pn1=9.55×106×4960/2=79583.3N·mm齒輪圓周力Ft=2T1d1=2×79583.378=2040.6N齒輪徑向力Fr=Ftt

8、an=2040.6×tan20°=742.72N齒輪軸向力帶輪壓軸力根據(jù)V帶設計數(shù)據(jù)可以得到由V帶產生的壓軸力FQ=879.8N帶初次裝在帶輪上時,所需初拉力比正常工作時大得多,故計算軸和軸承時,將其擴大50%,按Q=1319.7N計算。在水平面上:R1H=Q×L4+L5+L32+L2+L12-Fr×(L6+L72+L52)L4+L5=1319.7×98+9+30+39-742.72×(25+18+9)98=1976.36NR2H=-R1H+Q+Fr=-1976.36N+1319.7+742.72=86.06N在垂直平面上R1V=20

9、40.6×5298=1082.76NR2V=-Ft+R1V=-3123.36N軸承1的總支承反力R1=R1H2+R1V2=2253.52N軸承2的總支承反力R2=R2H2+R2V2=3124.55N5.3畫彎矩圖及轉矩圖豎直面上,II-II截面處彎矩最大,MIIH=106111.2Nmm;水平面上,I-I截面處彎矩最大,MIH=102936.6Nmm;合成彎矩,I-I截面:MI=112921.22NmmII-II截面:MIIH=102936.6Nmm;轉矩, T=T1 豎直面上和水平面上的彎矩圖,及合成彎矩圖如圖5.4所示圖5.4彎矩圖與扭矩圖按彎扭合成強度計算。根據(jù)參考文獻1式9.

10、3,有e=(M1W)2+4(T1WT)2=(112921.224287.5)2+4(0.3×79853.38575)2=26.92MPa式中:1-1截面處彎矩,MI=112921.22Nmm;1-1截面處轉矩,T1=75636N·mm;抗彎剖面模量,由參考文獻1附表9.6,;抗扭剖面模量,由參考文獻1附表9.6,;根據(jù)轉矩性質而定的折合系數(shù),對于不變的轉矩,;對稱循環(huán)的許用彎曲應力,軸材料為45鋼進行調制處理,由參考文獻1表10.1查得b=650MPa,由表10.4查得-1b=60MPa。校核符合要求。六、軸的安全系數(shù)校核計算彎曲應力:b=MIW=112921.224287

11、.5=26.33MPaa=b=26.33MPa,m=0扭剪應力:T=T1WT=79853.38575=9.31MPaa=m=T2=4.66MPa安全系數(shù):S=-1Ka+m=3001.8250.92×0.84×26.33+0.2×0=4.823S=-1Ka+m=1551.6250.92×0.82×4.66+0.1×4.66=14.76S=SSS2+S2=4.823×14.764.8232+14.762=4.58S=1.51.8式中:只考慮彎矩時的安全系數(shù);只考慮轉矩時的安全系數(shù);、材料對稱循環(huán)的彎曲疲勞極限和扭轉疲勞極限,由參

12、考文獻1表9.3,45號鋼調質處理,;鍵槽引起的有效應力集中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附表9.10、附表9.11,;零件的絕對尺寸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附圖表9.12,=0.84,=0.82;表面質量系數(shù),=12,由參考文獻1附表9.8、附表9.9,;把彎曲時和扭轉時軸的平均應力折算為應力幅的等效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 9.5.3節(jié),;彎曲應力的應力幅和平均應力,a=66.36MPa,m=0;扭轉剪應力的應力幅和平均應力,a=m=T2=4.66MPa;許用疲勞強度安全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表9.13,;校核通過。七、校核鍵連接的強度由參考文獻1式41式中:工作面的擠壓應力,;傳遞的轉矩,;軸的直徑,;鍵的工作長度

13、,A型,為鍵的公稱長度和鍵寬;鍵與轂槽的接觸高度,;許用擠壓應力,由參考文獻1表4.1,靜連接,材料為鋼,有輕微沖擊,,取110Mpa。軸段1上的鍵和軸段7上的鍵,由于軸的直徑相同,鍵取相同的b,h值,都取8mm,可以計算擠壓應力:p=2T1kld=2×79853.372(25-8)×25=107.38MPap=110MPa;校核通過;八、校核軸承的壽命軸承不受軸向力,只有徑向力,且R2>R1,所以只校核軸承2即右軸承即可。8.1計算當量動載荷由參考文獻1式10.2P=XFr1+YFa=3124.55N式中:當量動載荷,N;Fr1,Fa軸承的徑向載荷和軸向載荷,F(xiàn)r1

14、=3124.55N,F(xiàn)a=0動載荷徑向系數(shù)和動載荷軸向系數(shù),由。8.2校核壽命由參考文獻1式10.1cLh=10660n1(fTCffP)3=10660×480(1×334001.2×3124.55)3=24543.7h式中:軸承的基本額定壽命,h;軸承的預期壽命,三年三班,每年按250天計,;軸承的基本額定動載荷,由參考文獻2表12.1,查軸承6307,;壽命指數(shù),對于滾子軸承,;溫度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表10.10,工作溫度<105,;ff載荷系數(shù),由參考文獻1表11.11,輕微沖擊,ff=1.21.8,取ff=1.2;,校核通過。九、軸上其他零件設計1)

15、軸上鍵連接的設計軸和大帶輪和小齒輪的軸向連接均采用A型普通平鍵連接,為加工方便,兩處鍵連接尺寸相同,根據(jù)參考文獻2 表11.28,選用A型普通平鍵,為 鍵 GB/T 1096-20032)密封用毛氈圈毛氈圈所在軸段的直徑為30mm,查參考文獻2表14.4,可得毛氈圈的尺寸參數(shù)。3) 兩側軸端擋板該零件也屬于標準件。查閱參考文獻2,選用螺栓緊固軸端擋圈(GB/T 892-1986),B型,公稱直徑32mm。十、軸承座結構設計本次設計中選用整體式軸承座。按照設計方案的要求,軸承座孔中心高H=180mm,軸承座腹板壁厚,筋厚,底座凸緣厚度b=15mm。軸承座地腳螺栓直徑df=16mm,軸承蓋連接螺栓直徑d1=8mm。查看參考文獻2圖7.9,地腳螺栓的扳手空間C1=22mm,C2=20mm,沉頭座直徑d2=32mm。十一、軸承端蓋(透蓋)由本次設計的特點,可選用凸緣式軸承蓋,其中嵌入毛氈圈以密封。由參考文獻2圖7.5中的經驗公式得到相關尺寸:,取。(此處的是螺栓直徑,即設計軸承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