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如圖所示是投影儀的結(jié)構(gòu)圖,一教師在使用投影儀時,發(fā)現(xiàn)在屏幕上的畫面太小,要使畫面變大些,正確的調(diào)節(jié)方法是()A.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diào)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B.減小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diào)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C.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下調(diào)凸透鏡減小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D.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上調(diào)凸透鏡增大凸透鏡到物體間的距離2.閱兵方隊正步通過天安門,如圖所示正步要求:“128步正步,一步不能差”踢腿高度30cm,步幅間距75cm,擺頭位置45°,每分鐘112步,同時喊出響徹云霄的口號聲,關于閱兵方隊正步通過天安門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口號聲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 B.口號聲通過空氣傳播C.行進的總路程為96m D.行進的速度為1.6m/s3.如圖所示,用手機掃描展示板上的二維碼,登錄網(wǎng)址,查看相關信息。手機掃描二維碼。相當于給二維碼照了一張照片。下列有關說法中正確的是()A.該手機的攝像使頭相當于一個凹透鏡B.當二維碼超出手機上設定的方框時,需把手機靠近二維碼,使像變小C.若手機鏡頭的焦距為f,為了能成清晰的像,二維碼到手機的距離應大于2fD.二維碼通過手機鏡頭成正立、縮小的虛像4.小明學習了物理后,對正在上初三的小聰生活中的幾個數(shù)據(jù)進行了估測,其中較為合理的是A.小聰?shù)纳砀呒s為1.60m B.小聰步行上學的速度約為5m/sC.小聰正常的體溫約為42℃ D.小聰?shù)馁|(zhì)量約為20kg5.圖是甲、乙兩種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關系圖象.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大于乙物質(zhì)的質(zhì)量 B.甲物質(zhì)的密度大于乙物質(zhì)的密度C.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關系 D.乙物質(zhì)的密度為0.5×103Kg/m36.下列事例中運用相同科學研究方法的是()①探究導體中電流大小與導體兩端的電壓的關系②探究電流時,用電流比作水流③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阻的特點時,引入總電阻的概念④探究導體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7.當甲突然向前開動時,與之并排停放的在路邊的乙車中駕駛員感覺自己在向后退,則他選擇的參照物是A.甲車 B.乙車 C.路燈 D.地面8.在如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出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出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對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處理正確的是A.圖中AB段的路程sAB=50.0cmB.如果測得AC段的時間tAC=2.5s,則AC段的平均速度vAC=32.0cm/sC.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大D.為了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9.某同學先后四次測量同一物體的寬度,測得的數(shù)據(jù)分別是2.57cm、2.56cm、2.58cm、2.68cm,則測量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和測得該物體的寬度分別為:A.1mm、2.57cm B.1cm、2.56cmC.1mm、2.58cm D.1cm、2.57cm10.在以下的措施中,為了增大壓強的是()A.載重汽車裝有很多車輪B.滑雪板比鞋子長得多C.坦克的輪子上有很寬的履帶D.吸管的一端做成斜口11.下圖中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A.手影B.水中橋的倒影C.用放大鏡看字D.樹林中的光束12.如圖所示,某同學正在利用天平測物體質(zhì)量。由圖可知,物體的實際質(zhì)量是()A.13.8g B.14g C.16g D.16.2g1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房間的窗戶安裝雙層中空玻璃是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B.岸上觀眾是通過音調(diào)分辨出鼓聲、號子聲的C.我國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與地面通信時利用的是聲波D.利用超聲波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是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14.如圖所示的四個電路中,當開關閉合時,任意一個燈泡的燈絲燒斷,其它燈泡都能正常工作的是()A. B.C. D.15.中空的鐵球、木球、鋁球、鉛球,形狀完全相同,質(zhì)量和外觀體積都相等,則其中空心部分最大的是(ρ鉛>ρ鐵>ρ鋁>ρ木)A.鐵球 B.鉛球 C.鋁球 D.木球16.某同學在做“探究凸近鏡成像規(guī)律”的實驗中,光屏上得到了他焰清晰的像,同組的另一同學不小心將予指觸換到了凸透鏡上,這時光屏上的像會出現(xiàn)下列哪種情況()A.出現(xiàn)于指的實像B.出現(xiàn)下指的影子C.燭焰的像變得不完整D.燭焰的像完整,但會變暗17.養(yǎng)蜂人通過聽蜜蜂飛出去和飛回來時的嗡嗡聲就能判斷蜜蜂是否采到密,判斷的依據(jù)主要是聲音的哪個特征?()A.響度 B.音調(diào) C.音色 D.頻率18.要想盡可能準確地一次性測出100g密度為0.8×103kg/m3的某種油的體積,請從以下給定的量筒中選出你認為最適當?shù)牧客玻ǎ〢.50mL,5mL B.100mL,2mLC.250mL,5mL D.500mL,10mL19.有一圓柱形敞口容器,從其左側(cè)某一高度斜射一束激光,在容器底部產(chǎn)生一個光斑O,如圖所示,下列操作使光斑向右移動的是()A.保持水面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左平移B.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上升C.保持激光射入角度不變使水面下降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入射角減小20.下列幾種說法中正確的是()A.光的傳播路線一定是直線 B.光的傳播速度是3×108米/秒C.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zhì)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D.光在空氣中的速度最大21.如圖所示的實例中,目的是為了減小摩擦的是A.瓶蓋上刻有紋線 B.磁懸浮列車C.汽車輪上裝防滑鏈自 D.涂鎂粉的手22.下列數(shù)據(jù)最接近實際的是A.兩只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300gB.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約為18℃C.標準籃球的直徑約為25cmD.初中女生跑完800m所用時間約為90s23.關于平面鏡成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平面鏡成的像是實像B.物體靠近平面鏡時像要變大C.平面鏡成的像與物體大小相等D.像到平面鏡的距離大于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24.小明為了探究“視力矯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guī)律的裝置做了以下實驗。如圖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實像,他稍微將光屏靠近凸透鏡,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如果不移動光屏,將一個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也能變清晰,則該眼鏡片是()A.遠視眼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B.遠視眼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C.近視眼鏡片,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D.近視眼鏡片,對光線有會聚作用25.人在B處觀察到一個彩色玻璃球沉在水池底A處,如圖所示.B處用激光射到玻璃球上,則激光應對著A.正對A點 B.A點的上方些C.A點的下方些 D.A點的左側(cè)26.小明在湖邊游玩時,觀察到一些由光現(xiàn)象而成的像,屬于實像的是()A.茂密的樹下有一個個圓形的小光斑,是太陽的“像”B.小明看到湖水中游動的“魚”C.湖中孔橋的倒影D.湖中游動的白云27.在某些重要會議入場時,采用人臉識別系統(tǒng),識別系統(tǒng)的攝像機可以自動將鏡頭前0.5m處的人臉拍攝成數(shù)碼相片,通過信號線傳遞給計算機識別.攝像機的鏡頭()A.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5m B.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5mC.相當于凸透鏡,焦距可為0.2m D.相當于凹透鏡,焦距可為0.2m28.下列四種光學器件成像情況正確的是()A.照相機成正立、縮小的實像 B.投影儀成正立、放大的實像C.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 D.潛望鏡成正立、等大的實像29.以下活動中,用來探究聲音產(chǎn)生原因的是A.將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B.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C.將發(fā)聲手機置于密閉瓶內(nèi)并抽氣D.用硬卡片在梳齒上快劃、慢劃30.從平面鏡里看到背后墻上掛鐘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此時準確的時間應該是A.1點20分 B.10點20分C.10點40分 D.11點20分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在學校“運用物理技術(shù)破案”趣味游戲活動中,小明根據(jù)“通常情況下,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這一常識,可知估算“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如下圖所示為“犯罪嫌疑人”的腳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腳印長為____cm,此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約為_____(只填序號)。A.1.65mB.1.75mC.1.85mD.1.95m32.“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出自唐詩《題破山寺后禪院》中的詩句,詩人在靜寂的寺院中能分辨鐘、磬兩種樂器的聲音,主要是根據(jù)聲音有不同的____,禪師修行需要遠離鬧市區(qū),原因是在鬧市區(qū)比偏遠地方的____(選填“噪音”或“樂音”)大。33.去延安旅游,看安塞腰鼓,鼓聲是由于鼓面______產(chǎn)生的,然后通過______傳播到現(xiàn)場觀眾耳朵的。34.小紅去超市,走到電梯前發(fā)現(xiàn)電梯運動較慢,當她站在電梯上時又快了起來,小紅根據(jù)所學的知識,畫出如圖所示的電路(R是一個壓敏電阻)。小紅分析:當人站在電梯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減小,則電磁鐵的磁性變________,銜鐵與觸點________(選填“1”或“2”)接觸,電動機帶動電梯轉(zhuǎn)動變快。35.通常情況下空氣的密度是1.29____(填入合適的單位);質(zhì)量為18g的冰塊,它的體積是___cm3,將它熔化為水,體積減少_______cm3(冰的密度為0.9×103kg/m3)。36.今年冬季,我市大霧天氣比往年頻繁,而霜卻比往年少見?!八钡男纬蓪儆赺______(物態(tài)變化名)、_______(吸熱/放熱)過程.“霜比往年少見"說明我市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比往年________(高/低).37.利用超聲波清洗眼鏡,說明聲波能夠傳遞__________。聲音的傳播需要_____,當聲音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傳播速度會__________,而光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傳播速度將會__________(后兩空均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38.小明在浴室洗澡時,看見連接熱水器的兩根水管中的一根外面有水滴,另一根卻沒有,他根據(jù)所學知識判斷外面有水滴的是______(選填“冷”或“熱”)水管,水管上的水滴是浴室內(nèi)的水蒸氣______(填物態(tài)變化名稱)形成的。39.如圖所示,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cm。40.小亮在測量某種液體的密度時,根據(jù)測量數(shù)據(jù)繪制出了燒杯和液體的總質(zhì)量與液體體積的關系圖像如圖所示,則燒杯的質(zhì)量為_____,液體的密度為_____.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裝置,研究物體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拉力時,它對水平面的壓力大小的變化情況。他們將重力不同的物塊甲()和物塊乙()分別置于臺秤中央,用大小為10牛的向上拉力作用于物塊,并改變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將、壓力(的大小等于臺秤的示數(shù))分別記錄在表一和表二中。表一甲物塊()表二乙物塊()實驗序號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度)壓力(牛)實驗序號拉力與水平方向的夾角(度)壓力(牛)11013.381517.423010.094512.93606.3106011.34905.0119010.051206.31213512.961357.91314013.6715010.014165(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3與10(或4與11或6與12)中數(shù)據(jù),和的關系及相關條件,可得出的初步結(jié)論是:不同物體受到大小相等的向上拉力時,當相同時,和______(選項“有關”或“無關”);(2)分析表一、表二中的數(shù)據(jù)及相關條件可知:______牛,______牛;(3)根據(jù)表格中的信息可知:當物體重力相同時,和存在一定關系。請在表二實驗序號14中填入相應的實驗數(shù)據(jù)。______;(4)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7或8~13的數(shù)據(jù)中與的變化情況及相關條件,可知初步結(jié)論是______。42.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guī)律”實驗時,小明取長50cm的細玻璃管注滿水,管中留一個小氣泡,將玻璃管反轉(zhuǎn)后,觀察氣泡的運動情況。表一:從0點開始的距離s/cm0102030405mm高的氣泡從0點開始的時間t/s04.39.213.818.6表二:從0點開始的距離s/cm0204060801cm高的氣泡從0點開始的時間t/s03.67.110.814.42cm高的氣泡從0點開始的時間t/s03.46.810.213.6(1)分析表一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氣泡在做______運動(勻速直線/變速直線);(2)小明換用粗玻璃管又做了兩組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如表二。觀察數(shù)據(jù)可知:______(大/小)氣泡運動較快。由于氣泡上升較快,會造成時間的測量難度較大,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數(shù)據(jù),請你提出一點改進建議:______;(3)本次實驗中,小明還發(fā)現(xiàn),玻璃管與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氣泡的上升要比豎直放置快一些;而當玻璃管水平放置時,氣泡幾乎不動。根據(jù)此現(xiàn)象你能推測出:隨傾斜角度的增大,氣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將:______。(變大/變小/先變大后變小/先變小后變大)四、計算題(每題10分,共2題,20分)43.判斷某汽車零件(鐵)是否為空心,某同學做了如下實驗:測出一個裝滿水的燒杯的質(zhì)量為300g,放入該零件后,溢出10g水,此時燒杯的總質(zhì)量為369g(鐵的密度約ρ鐵=7.9×103kg/m3),求:(1)該零件的體積?(2)該零件的質(zhì)量?(3)通過計算說明該零件是否為空心?(4)該零件全部采用新材料制作后,零件的質(zhì)量減少了20g,求:該新材料的密度?44.高層樓房都配備電梯。圖是某種升降電梯的簡化結(jié)構(gòu)圖。電動機驅(qū)動滑輪,利用鋼絲繩和滑輪間的摩擦傳遞動力。配重由水泥塊組成,其密度為2×103kg/m3,每塊體積為10dm3,空轎廂的質(zhì)量為1000kg,最大載重量設定為480kg。電梯運行過程可視為勻速運動,不計鋼絲繩重力和其它摩擦阻力。求:(1)某次運載,電梯從1樓上升到9樓,上升了24m,共用時12s,求電梯的運行速度為多少m/s;(2)配重塊起平衡作用,按配重的總質(zhì)量等于最大載重量的50%加上轎廂質(zhì)量的原則計算,該升降電梯需要配重塊的數(shù)量為多少塊;(3)由于近期電梯日常乘坐人員較多,技術(shù)人員對電梯進行了節(jié)能改造:把配重塊調(diào)整為68塊,配重原則仍與(2)相同,并重新設定了各項參數(shù)。求當電梯達到最大載重量時,電動機的鋼絲繩對轎廂的拉力是多少N。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每題1.5分,共30題,45分)1、C【詳解】在使用投影儀時,發(fā)現(xiàn)在屏幕上的畫面太小,要使像變大,根據(jù)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近像遠像變大可知,應減小物距,即降低凸透鏡,并增大投影儀與屏幕間的距離,故選C。2、D【詳解】A.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chǎn)生的,所以人喊出的口號聲由聲帶振動產(chǎn)生,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B.聲音的傳播靠介質(zhì),氣體、液體、固體都可以傳播聲音,口號聲是通過空氣傳播,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C.128步正步,步幅間距75cm,則行進的總路程為:,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D.每步的距離為:0.75m,每分鐘112步,即每分鐘運動距離為:,則速度為:,故D錯誤,符合題意。3、C【詳解】A.手機的攝像頭相當于凸透鏡,利用其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A錯誤;B.當二維碼超出手機上設定的方框時,需把手機遠離二維碼,此時物距變大,像距變小,像變小,故B錯誤;CD.手機攝像頭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時,成倒立、縮小實像的規(guī)律工作的,因此,“掃入”二維碼時二維碼到手機的距離應大于二倍焦距,故C正確,D錯誤。故選C。4、A【解析】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0cm左右。故A符合實際;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1m/s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C.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C不符合實際;D.中學生的質(zhì)量約為50kg,故D不符合實際。5、A【詳解】由圖示圖象可知:ρ甲===4g/cm3=4×103kg/m3,ρ乙===0.5g/cm3=0.5×103kg/m3,A.不知道物質(zhì)的體積關系,無法判斷質(zhì)量關系,故A錯誤;B.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故B正確;C.由圖象可知,甲物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成正比,故C正確;D.乙物質(zhì)的密度為0.5×103kg/m3,故D正確;本題選錯誤的,故選A.6、D【詳解】①探究導體中電流大小與導體兩端的電壓的關系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②探究電流時,用電流比作水流用的研究方法是類比法;③探究串聯(lián)電路電阻的特點時,引入總電阻的概念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④探究導體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故選D。7、A【詳解】由于乙車中的駕駛員感覺自己在后退,而只有甲與乙的位置在改變,故他的判斷是選擇甲車為參照物得出的結(jié)論.8、B【分析】(1)根據(jù)圖象讀出AB段的距離;(2)從圖上讀出AC間距離,根據(jù)計算AC段的平均速度;(3)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平均速度會偏??;(4)根據(jù)后半段路程速度的大小進行分析.【詳解】A、由圖知,圖中AB段的路程,故A錯誤;B、已知測得AC段的時間,由圖可知,則AC段的平均速度:;故B正確;C、如果讓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會導致時間的測量結(jié)果偏大,由知,測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故C錯誤;D、如果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則所測時間不是運動過程中下半程的時間,小車通過AC段的時間與AB段的時間之差才是下半程BC段的時間,因此測量小車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不可以將小車從B點靜止釋放.故D錯誤.故選B.【點睛】本題考查“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一定學會讀出路程和時間,按平均速度的定義代入求出平均速度.9、A【詳解】使用刻度尺讀數(shù)時,最后一位是估讀,根據(jù)題示數(shù)據(jù)可知,其分度值為0.1cm,即1mm,其中讀數(shù)2.68cm與其它幾個讀數(shù)相差較大,是讀數(shù)錯誤,去掉讀數(shù),求平均值,則寬度應為2.57cm,故選A.10、D【詳解】A.載重汽車裝有很多車輪,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路面的壓強,不符合題意;B.滑雪板比鞋子長得多,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雪地的壓強,不符合題意;C.坦克的輪子上有很寬的履帶,是在壓力一定時,增大受力面積來減小對路面的壓強,不符合題意;D.吸管的一端做成斜口,是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符合題意。故選D。11、B【詳解】A.手影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符合題意;B.水中橋的倒影是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C.用放大鏡看字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D.樹林中的光束是光的直線傳播,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12、B【分析】測量物體的質(zhì)量時,應該將物體放在天平的左盤,砝碼放在天平的右盤;左盤中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加上游碼的示數(shù);若物體放在右盤,左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中物體的質(zhì)量加上游碼示數(shù)。【詳解】左碼右物,即物體和砝碼放反了;天平平衡時,左盤中砝碼的質(zhì)量等于右盤中物體的質(zhì)量加上游碼示數(shù),則物體的實際質(zhì)量(真實質(zhì)量)等于砝碼的質(zhì)量減去游碼示數(shù),即m實際=m碼-m游物體的質(zhì)量等于15g-1g=14g故B正確,ACD錯誤。故選B?!军c睛】本題考查天平的使用,注意左物右碼,難度不大。13、A【詳解】A.安裝雙層中空玻璃能將聲音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即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故A正確;B.要分辨不同物體的發(fā)聲,是根據(jù)物體發(fā)聲的音色不同,所以觀眾是通過音色分辨出鼓聲、號子聲的,故B錯誤;C.北斗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與地面通信時利用的是電磁波來工作的,故C錯誤;D.利用超聲波能除去人體內(nèi)的結(jié)石,是因為超聲波攜帶了能量,才能把結(jié)石除掉,即超聲波此時傳遞的是能量,故D錯誤。故選A。14、C【詳解】A.此圖中電燈泡L2與燈泡L3串聯(lián),后再與燈泡L1并聯(lián),當L2的燈絲燒斷時,燈泡L3不亮,故A不符合題意;B.此電路圖是燈泡L1與燈泡L3并聯(lián),再與燈泡L2串聯(lián),若燈泡L2的燈絲燒斷了,則兩個燈都不亮,故B不符合題意;C.如圖所示,三個燈泡并聯(lián),故當其中一個燈泡的燈絲燒斷,其它燈泡都能正常工作,故C符合題意;D.此電路圖是燈泡L1與L2串聯(lián),后再與燈泡L3并聯(lián),若當L2的燈絲燒斷時,燈泡L1不亮,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15、B【詳解】假設四個球都是實心的,質(zhì)量相等,球的體積為V=,∵ρ鉛>ρ鐵>ρ鋁>ρ木,∴V木>V鋁>V鐵>V鉛,又∵四個球的體積相等,∴鉛球的空心部分體積最大,故B正確,ACD錯誤.16、D【詳解】AB.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觸摸了凸透鏡,指尖在凸透鏡的焦點以內(nèi),不會成實像,也不會在光屏上出現(xiàn)影子,故A不符合題意;CD.不小心用手指指尖觸摸了凸透鏡,由于凸透鏡的其他部分仍能會聚光線而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現(xiàn)的仍然是燭焰完整的像,只是此時的像比手指指尖觸摸前的像要暗一些,故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17、B【詳解】因為不帶花蜜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440次;帶花蜜時的蜜蜂,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300次。所以蜜蜂在不帯花蜜飛行時比帶花蜜飛行時翅膀每秒鐘振動頻率大,發(fā)出的音調(diào)高,有經(jīng)驗的養(yǎng)蜂人可以通過聽蜜蜂飛行時發(fā)出聲音的音調(diào)高低來判斷蜜蜂是出去采蜜還是采蜜回來。故ACD錯誤,不符合題意;B正確,符合題意。故選B。18、C【詳解】由題意可知,這種油的密度這種油的體積是那么50mL、100mL量程的量筒都不合適,500mL的量筒量程較大,分度值是10mL,也較大,不合適,250mL的量筒量程足夠,并且分度值5mL不會太大,故選C。19、C【詳解】A.保持水面高度不變使激光筆向左平移,光斑左移,故A錯誤;BC.向水槽內(nèi)注水,水位升高;光的折射的光路圖分別如B、A圖所示:比較可知,水位升高,光斑向左移動,水位下降,光斑右移,故B錯誤;C正確;D.保持水面高度和入射點不變使激光入射角減小,折射角減小,光斑左移,故D錯誤.故選C.20、C【詳解】AC.根據(jù)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光在同種均勻介質(zhì)中沿直線傳播,故A錯誤,C正確;BD.光在不同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在其他介質(zhì)中的傳播速度都比這個值小,故BD錯誤。故選C。21、B【解析】A、瓶蓋上刻有紋線,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A不合題意;B、磁懸浮列車,是通過使接觸面脫離來減小摩擦力.故B符合題意;C、汽車輪上裝防滑鏈,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C不合題意;D、涂鎂粉的手,是在壓力一定時,通過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大摩擦力.故D不合題意.故選B.22、C【詳解】A.兩只雞蛋的質(zhì)量約為100g,故A不符合實際;B.冰箱冷藏室的溫度約為5℃,故B不符合實際;C.標準籃球的直徑約為25cm,故C符合實際;D.初中女生跑完800m所用時間約為200s,故D不符合實際.23、C【分析】平面鏡成像實驗探究出的像與物的具體關系是:物體在平面鏡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虛像,與物體大小相同、連線與鏡面垂直、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左右相反?!驹斀狻緼.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是虛像,則A錯誤;BC.根據(jù)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物體和像大小相同,與到平面鏡的距離大小無關,則B錯誤、C正確;D.根據(jù)平面鏡的成像特點可知,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則D錯誤;故選C。24、C【詳解】由題知,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實像,說明像距不合適,由稍微將光屏靠近凸透鏡,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知原來的像距偏大;若不移動光屏,當將一個眼鏡片放在凸透鏡和燭焰之間,發(fā)現(xiàn)光屏上的像變清晰,說明該透鏡對光線有發(fā)散作用,因此是近視眼鏡片(凹透鏡)。故選C。25、A【詳解】連接B、A,過折射點做法線,根據(jù)光從空氣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的位置,雖然人看到的A點是玻璃球的虛像,玻璃球的實際位置在A點的正下方,因為激光在進入水的時候也會發(fā)生折射,所以照著A點,激光也就剛好落在玻璃球上了,如圖所示:26、A【詳解】A.茂密的樹下的的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通過樹葉間隙的小孔形成的太陽的像,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實像,故A符合題意;B.小明看到湖水中游動的“魚”,是由于水中的魚反射出來的光射向空氣中時在水面發(fā)生折射,人眼逆著光看到的虛像,故B不符合題意;CD.湖中孔橋的倒影、湖中游動的白云屬于平面鏡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虛像,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A。27、C【詳解】攝像機的鏡頭相當于凸透鏡,人在攝像機前0.5m,可以得到物距是0.5m,攝像機的原理是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所以0.5m>2f,凸透鏡的焦距f<0.25m,選項C符合題意.28、C【詳解】照相機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投影儀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放大鏡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潛望鏡成正立、等大的虛像.答案選C.29、A【詳解】A.將發(fā)聲的音叉觸及面頰,能明顯感覺到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chǎn)生的,故正確;B.實驗中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時,鼓面的振動幅度不同,即其所發(fā)出聲音的響度不同,研究聲音的響度和振幅的關系,故錯誤;C.正在發(fā)聲的手機懸掛在廣口瓶內(nèi),在逐漸抽出瓶內(nèi)空氣時聽聲音的變化,研究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故錯誤;D.用硬卡片在梳齒上快劃、慢劃,研究聲音的音調(diào)和頻率的關系,故錯誤.30、C【詳解】物體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與物體本身的左右是相反的,因此本題中要讀出此時準確的時間,應該從試卷的背面,透過試卷看這個時鐘,然后讀出讀數(shù)為10點40分.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0題,20分)31、25.10B【詳解】[1]圖中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為0.1cm,刻度尺讀數(shù)需要估讀分度值的下一位,圖中腳印從0cm刻度開始測量,所以圖中讀數(shù)為25.10cm。[2]人站立時身高大約是腳長的7倍,所以人身高約h=7×25.10cm≈1.75m故選B。32、音色噪音【詳解】[1]不同的樂器的材料、結(jié)構(gòu)的不同,造成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的音色不同,因此詩人能分辨鐘、磬兩種樂器的聲音是因為它們發(fā)出聲音的音色不同;[2]噪聲太大會影響禪師,因此禪師修行需要遠離鬧市區(qū),到偏遠的地方。33、振動空氣【詳解】[1]鼓聲是由于鼓面振動產(chǎn)生的。[2]然后通過空氣傳播到現(xiàn)場觀眾耳朵的?!军c評】解決此類問題要結(jié)合聲音產(chǎn)生的條件、聲音的傳播是需要介質(zhì)的幾個方面去分析,相對比較簡單,屬于基礎題。34、強2【詳解】[1]當人站在電梯上時,壓敏電阻的阻值減小,線圈中的電流增大,電磁鐵的磁性變強;[2]電磁鐵具有磁性,能夠吸引銜鐵與觸點2接觸。35、kg/m3202【詳解】[1]由生活常識可知:通常情況下空氣的密度是1.29kg/m3;[2][3]由得冰塊的體積為熔化為水的體積為體積減少【點睛】考點:密度的相關計算。36、凝華放熱高【詳解】[1][2]“霜”水蒸氣遇冷凝華而形成的小冰晶;凝華過程放熱;[3]“霜比往年少見”說明我市今年冬季的平均氣溫比往年高。37、能量介質(zhì)變大變小【詳解】[1]利用超聲波可以清洗眼鏡,說明聲可以傳遞能量。[2]聲的傳播需要介質(zhì),真空中不能傳聲。[3]聲在不同介質(zhì)中傳播速度不同,一般情況下,聲在固體中傳播最快,液體次之,在氣體中傳播最慢,所以當聲從空氣進入水中傳播時,傳播速度變大。[4]光速也和介質(zhì)的種類有關,一般情況下,光在氣體中傳播的最快,液體次之,在固體中傳播的最慢,所以當光從空氣進入水中時,光速變小。38、冷液化【詳解】[1]在充滿大量水蒸氣的浴室內(nèi),冷水管上附著有很多小水珠,而熱水管上沒有;[2]這是因為浴室內(nèi)大量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冷的水管而液化附著在冷水管上的緣故。39、1mm1.50【詳解】[1]圖示刻度尺1cm又分為10個小刻度,則分度值為1mm。[2]物體起始端對應的刻度值為4.00cm,末端對應的刻度值為5.50cm,物體長度為l=5.50cm﹣4.00cm=1.50cm40、20g0.8g/cm3【詳解】①由圖象知,當液體體積為零,也就是燒杯中沒有液體時,質(zhì)量為20g,所以燒杯的質(zhì)量為m0=20g;②由圖象知,當液體的體積為V=100cm3時,液體和燒杯的總質(zhì)量為m總=100g,所以液體的質(zhì)量為m=m總-m0=100g-20g=80g液體的密度為ρ=m/V=80g/100cm3=0.8g/cm3。三、實驗題(每空1分,共2題,15分)41、有關15.020.017.4隨的增大先減小后增大(,隨的增大而減??;,隨的增大而增大)【詳解】(1)[1]分析比較實驗序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33840-2025水套加熱爐通用技術(shù)要求
- 河南省鄭州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二模試題 英語 含解析
- 球館火災應急專項預案(3篇)
- 行政管理復習提綱試題與答案
- 銀鴿火災應急預案(3篇)
- 制定火災應急處置預案(3篇)
- 法學概論考試中的解決方案與應對策略與試題與答案
- 運輸車隊火災應急預案(3篇)
- 2025年IT行業(yè)的未來機遇試題及答案
- 網(wǎng)絡管理員考試全局分析技巧試題及答案
- 博物館環(huán)境衛(wèi)生保潔方案
- 產(chǎn)品方案設計模板
- 人民大2023張占錄-張正峰-國土空間規(guī)劃學課件第2章-國土空間規(guī)劃原理
- 2024考研408真題+答案
- 靜脈治療護理技術(shù)操作標準解讀
- 公司行政服務接待工作培訓
- 2024年江西省高考物理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基于單片機的汽車智能照明系統(tǒng)-畢業(yè)設計(論文)
- 技術(shù)人員外包服務合同(3篇)
- 賽力斯招聘在線測評題
- 《中醫(yī)基礎理論》課程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