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化學除草及藥_第1頁
大蒜化學除草及藥_第2頁
大蒜化學除草及藥_第3頁
大蒜化學除草及藥_第4頁
大蒜化學除草及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大蒜化學除草及藥害防治河南遠東農(nóng)藥有限公司2008年9月大蒜 大蒜為百合科蔥屬,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大蒜的幼苗(蒜苗、青),蒜頭(鱗莖)和蒜苔(花莖)都含有多種維生素、無機鹽、糖類、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并具有特殊辛香風味,有很保健作用,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 尤其是蒜頭,除供鮮食外,在食品加工,醫(yī)藥工業(yè)、化妝品制作、飲料配制及無公害農(nóng)藥生產(chǎn)方面,作為主要原料,都有著重要作用。播種季節(jié) 大蒜喜冷涼的氣候條件,地上莖葉生長的適宜溫度為12-16,幼苗越冬的最佳苗齡為4-6葉期,從播種到4-6葉約需40-45天,在日均溫度7以下即停止生長。幼苗耐寒性強,能耐-7-10的低溫。在0-4的條件下,經(jīng)30-4

2、0天可以通過春化階段。 山東省露地秋播大蒜的適宜播期為9月下旬到10月上旬。河北北部及京津地區(qū)可在9月中旬播種。我國東北、華北北部、內(nèi)蒙古及高海拔地區(qū)則進行春播,當?shù)赝寥澜鈨龊?,平均氣溫穩(wěn)定在5以上時播種。山東省春種大蒜面積不大,只有部分地區(qū)選用不耐寒的早熟紅皮品種進行早熟栽培。我省各地有“春播大蒜不出九,出九種蒜長獨頭”的說法,播種時間大都在“凌頂”播種。播種早了,易受凍,播種晚了因受后期高溫影響,生產(chǎn)期縮短,產(chǎn)量低,質(zhì)量差。 秋播大蒜栽培技術(shù) 適時播種。大蒜播種的最適時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長到56片葉。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種。如播種過早,幼苗在越冬前生長過旺而消耗養(yǎng)分,

3、則降低越冬能力,還可能再行春化,引起二次生長,第二年形成復瓣蒜,降低大蒜品質(zhì)。播種過晚,則苗子小,組織柔嫩,根系弱,積累養(yǎng)分較少,抗寒力較低,越冬期間死亡多。所以大蒜必須嚴格掌握播種期。 合理密植。密植是增產(chǎn)的基礎。蒜薹和蒜頭的產(chǎn)量是由每畝株數(shù)、單株蒜瓣數(shù)和薹重、瓣重三者構(gòu)成的。早熟品種一般植株較矮小,葉數(shù)少,生長期也較短,密度相應要大,以畝栽5萬株左右為好,行距為1417厘米,株距為78厘米,畝用種150200千克。中晚熟品種生育期長,植株高大,葉數(shù)也較多,密度相應小些,才能使群體結(jié)構(gòu)合理,以充分利用光能。密度宜掌握在畝栽4萬株上下,行距1618厘米,株距10厘米左右,畝用種150千克左右。

4、 播種方法。“深栽蔥子淺栽蒜”是農(nóng)民多年實踐得出的經(jīng)驗。大蒜播種一般適宜深度為34厘米。大蒜播種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插種,即將種瓣插入土中,播后覆土,踏實;二是開溝播種,即用鋤頭開一淺溝,將種瓣點播土中。開好一條溝后,同時開出的土覆在前一行種瓣上。播后覆土厚度2厘米左右,用腳輕度踏實,澆透水。為防止干旱,可在土上覆蓋二層稻草或其它保濕材料。栽種不宜過深,過深則出苗遲,假莖過長,根系吸水肥多,生長過旺,蒜頭形成受到土壤擠壓難于膨大;但栽植也不宜過淺,過淺則出苗時易“跳瓣”,幼苗期根際容易缺水,根系發(fā)育差,越冬時易受凍死亡。 秋播大蒜田間管理追肥。大蒜追肥一般34次,分為:催苗肥:大蒜出齊苗后,施1

5、次清淡人糞尿提苗,忌施碳銨,以防燒傷幼苗。 盛長肥:播種6080天后,重施1次腐熟人畜肥加化肥,每畝2030擔,硫銨10千克,硫酸鉀或氯化鉀5千克。做到早熟品種早追,中晚熟品種遲追。孕薹肥:種蒜欄母后,花芽和鱗芽陸續(xù)分化進入花莖伸長期。此期舊根衰老,新根大量發(fā)生,同時莖葉和蒜薹也迅速伸長,蒜頭也開始緩慢膨大,因而需養(yǎng)分多,應重施速效鉀、氮肥(復合肥更好)1015千克。于現(xiàn)尾前半月左右施入(可剝苗觀察到假莖下部的短薹) 。 蒜頭膨大肥:早熟和早中熟品種,由于蒜頭膨大時氣溫還不高;蒜頭膨大期相應較長,為促進蒜頭肥大,須于蒜薹采收前追施速效氮鉀肥。如:氮鉀復合肥畝施510千克,若單施尿素,5千克左右

6、即可,不能追施過多,否則會引起已形成的蒜瓣幼芽返青,又重新長葉而消耗蒜瓣的養(yǎng)分。追肥應于蒜薹采收前進行,當蒜薹采收后即有豐富的養(yǎng)分促進蒜頭膨大。若追肥于蒜薹采收后進行,則易導致貪青減產(chǎn)。若田土較肥,蒜葉肥大色深,則可不施膨大肥。中、晚熟品種由于抽薹晚,溫度較高,收薹后一般2025天左右即收蒜,故也可免追膨大肥。 秋播大蒜水分管理 齊苗期:一般播種1周即齊苗。追施齊苗肥后,若田土較干,可灌水1次,促苗生長。 幼苗前期:幼苗期是大蒜營養(yǎng)器官分化和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大蒜齊苗后進入幼苗生長前期,由于齊苗后灌水1次,加之長江流域地區(qū)此期也正值秋雨較多的時期,因此要控制灌水,并注意秋雨后田間的排水工作。 幼

7、苗中后期:以越冬前到退母結(jié)束為標志。此階段較長,也正是大蒜營養(yǎng)生長的重要時期。越冬前許多地方降雨已明顯減少。土壤較干,應澆灌1次;越冬后氣溫漸漸回升,幼苗又開始進入旺盛生長,應及時灌水,以促進蒜葉生長,假莖增粗。 抽薹期:蒜苗分化的葉已全部展出,葉面積增長達到頂峰,根系也已擴展到最大范圍,蒜薹的生長加快,此期是需肥水量最大的時期,應于追孕薹肥后及時澆灌抽薹水。“現(xiàn)尾”后要連續(xù)澆水,以水促苗,直到收薹前2到3天才停止?jié)补嗨?,以利貯運。 蒜頭膨大期:蒜薹采收后立即澆水以促進蒜頭迅速膨大和增重。收獲蒜頭前。5天停止?jié)菜?,控制長勢,促進葉部的同化物質(zhì)加速向蒜頭轉(zhuǎn)運。秋播大蒜采收采收蒜薹。一般蒜薹抽出葉

8、鞘,并開始甩彎時,是收藏蒜薹的適宜時期。采收蒜薹早晚對蒜薹產(chǎn)量和品質(zhì)有很大影響。采薹過早,產(chǎn)量不高,易折斷,商品性差;采薹過晚,雖然可提高產(chǎn)量,但消耗過多養(yǎng)分,影響蒜頭生長發(fā)育;而且蒜薹組織老化,纖維增多;尤其蒜薹基部組織老化,不堪食用。 采收蒜薹最好在晴天中午和午后進行,此時植株有些萎蔫,葉鞘與蒜薹容易分離,并且葉片有韌性,不易折斷,可減少傷葉。若在雨天或雨后采收蒜薹,植株已充分吸水,蒜薹和葉片韌性差,極易折斷。 采薹方法應根據(jù)具體情況來定。以采收蒜薹為主要目的,如二水早大蒜葉鞘緊,為獲高產(chǎn),可剖開或用針劃開假莖,蒜薹產(chǎn)量高、品質(zhì)優(yōu),但假莖剖開后,植株易枯死,蒜頭產(chǎn)量低,且易散瓣。以收獲蒜頭

9、為主要目的,如蒼山大蒜采薹時應盡量保持假莖完好,促進蒜頭生長。采薹時一般左手于倒34葉處捏傷假莖,右手抽出蒜薹。該方法雖使蒜薹產(chǎn)量稍低,但假莖受損傷輕,植株仍保持直立狀態(tài),利于蒜頭膨大生長。 收蒜頭。收蒜薹后1520天(多數(shù)是18天)即可收蒜頭。適期收蒜頭的標志是:葉片大都干枯,上部葉片退色成灰綠色,葉尖干枯下垂,假莖處于柔軟狀態(tài),蒜頭基本長成。收藏過晚,蒜頭嫩而水分多,組織不充實,不飽滿,貯藏后易干癟;收藏過晚,蒜頭容易散頭,拔蒜時蒜瓣易散落,失去商品價值。收藏蒜頭時,硬地應用锨挖,軟地直接用手拔出。起蒜后運到場上,后一排的蒜葉搭在前一排的頭上,只曬秧,不曬頭,防止蒜頭灼傷或變綠。經(jīng)常翻動2

10、3天后,莖葉干燥即可貯藏。 大蒜地膜覆蓋栽培技術(shù)栽培技術(shù) 整地、施肥。精細整地,可提高地膜覆蓋的效能。地膜覆蓋后,大蒜吸肥增多,故應增施有機肥,減少以后追肥的用工麻煩。進行地膜覆蓋一般用小高畦。畦寬因地膜寬度而定。 蓋膜。一般先播種,后蓋膜。膜耍蓋嚴、壓緊。做到膜緊貼地;無空隙,膜無皺紋,有洞及時用土堵上。 播種。由于地膜覆蓋后生長期延長,所以秋播大蒜可適當晚播57天。密度應適當稀一些,每畝3500038000株為宜。播種方法同秋播。 苗期管理。播種覆膜后,立即澆水,促進蒜瓣扎根。近出苗時,再澆1次水,以利幼苗出土,頂破地膜,繼續(xù)生長。有頂不出膜來的幼芽,可幫其行人工破膜。人工破膜的口越小越好

11、。在幼苗生長階段灌1次促苗水,入冬時,澆1次越冬水。在生育期內(nèi)應經(jīng)常巡視,發(fā)現(xiàn)幼苗壓在膜下時,要立即扶出膜外,防止苗在膜下生長。 中后期管理。在花芽、鱗芽分化期,仍然要保護好地膜。發(fā)揮其保溫作用,直至抽薹前期方可去掉地膜。其它管理同秋播大蒜栽培。 青蒜苗栽培技術(shù)1、播種。不論在露地還是保護地內(nèi),均做成1.51.7米寬的平畦。畦內(nèi)施腐熟的有機肥,每畝3000千克,淺翻10厘米。 處理的方法有:將蒜瓣在井水中浸1晝夜后播種,但浸種時間不能過長,以免引起種瓣腐爛。浸種后,剝?nèi)ニ馄げシN,可提早半月左右采收。將已剝皮的蒜瓣用清水淘洗,取出后立即放在地窖中,保持15的溫度和一定的濕度,使之在較密閉的環(huán)境條

12、件下發(fā)根,約經(jīng)10天左右大部分蒜瓣發(fā)根后即可播種。用清水或尿液浸種1晝夜后平攤在濕潤的地面或濕草上,上面再薄蓋濕草;促使早萌芽發(fā)根。將蒜瓣噴濕后,有條件的可存放冷藏庫或冷藏柜中,以24低溫處理24周,以促進種瓣內(nèi)酶的活動,使之及早出芽發(fā)根。播種后出苗早而整齊,可提早1520天采收。 2、肥水管理。播種后若土壤過于,須立即灌水,使土壤濕潤,確保蒜苗早出并整齊。齊苗后薄施速效肥1次提苗,播后40天內(nèi)進行第2次追肥,若土壤較干,追肥后接著再灌水1次促苗。坡地不能灌水者,追肥要勤、要淡、要多,以保持土壤濕潤,利于蒜苗生長蒜黃栽培技術(shù)1、品種選擇。蒜黃的產(chǎn)值較高,應選用大瓣品種,以求發(fā)芽快,生長粗壯,產(chǎn)

13、量高。選種時剔除凍、爛、傷、弱的蒜瓣。 2、栽培場地。蒜黃主要在冬春低溫季節(jié)栽培,凡是有一定溫度條件的場所均可進行。多采用保溫性能較差的塑料大棚、小拱柵、風障畦、空室、菜窖,或在流水的河灘地、泉水地旁進行。 在保護地內(nèi)挖3040厘米深的栽培床,床寬1215米。在室內(nèi)可用磚砌成0506米的長方形栽培池。在河灘或泉水邊,可挖成115米深的栽培地。栽培蒜黃可用細沙或砂壤土。在栽培床內(nèi)鋪沙或土36厘米,攤平。 3、播種。蒜黃可在10月上旬到翌年3月下旬連續(xù)不斷地播種和收獲。從種到收獲,在適溫條件下約2025天??筛鶕?jù)上市期確定播種期。 播種前,把選出的蒜頭用清水浸泡24小時,使之吸足水分后去掉蒜盤踵部

14、,一個換一個地把蒜頭緊緊排在栽培池內(nèi),盡量不留空隙,空隙處亦用散種瓣填嚴。一般每平方米采用蒜種1020千克。播后上面覆蓋細沙34厘米,用木板拍實壓平,再澆足水。水滲下后,再覆12厘米一層細沙。 4、田間管理。遮蔭。蒜芽大部分出土時,栽培床上蓋葦簾或草苫子遮光,亦可蓋黑色塑料薄膜遮光,以軟化蒜葉,保證蒜黃的質(zhì)量。蓋簾過晚,或蓋得不嚴密,蒜苗見光,會使葉片變綠而降低品質(zhì)。蓋簾還有保護栽培床溫度和濕度的作用。溫度管理。播種后至出土前,利用保護地的覆蓋措施盡量提高栽培床溫度,白天保持2528,夜溫不能低于1820,如有條件,夜溫略高于日溫更好。出苗后至苗高10厘米時,為使苗粗壯,白天可降低溫度至202

15、5,夜溫1618。苗高2025厘米時,通風量還應加大。白天保持1820,夜溫1416,以促進蒜苗粗壯,高產(chǎn),改善品質(zhì)。收獲前45天,盡量加大通風,白天保持1015,夜間1015,防止秧苗徒長倒伏。水分管理。蒜黃栽培中,第一水應充足,一定要淹沒蒜瓣。以后每24天澆1次水,保持栽培床經(jīng)常濕潤。水分管理要根據(jù)保護地內(nèi)的溫度和秧苗時期確定,溫度高,蒸發(fā)量大,秧苗大時,勤澆,澆水量應大,反之應小些。收割前23天應澆水,以保持蒜苗細嫩。通風。栽培床內(nèi)有時積聚大量二氧化碳或保護地加溫時放出一氧化碳等有害氣體。在中午溫度高時,應放風換氣。出于保溫需要,一般不必過多地通風。 (5)收獲。蒜黃高2530厘米左右時

16、,即可收割。從播種至收獲約2025天。收割時刀要快,下刀不宜過深,以貼地皮割下為宜,不可割傷蒜瓣。割后不要立即澆水,防止刀口感染34天后澆水,促進第二茬生長。約過20天后可收第二刀。收第三主刀時連瓣拔起。第一刀,每千克蒜種可產(chǎn)蒜黃0708千克,第二刀約0405千克。收割后的蒜黃要扎成捆,放在陽光下曬一下,使蒜葉由黃白色轉(zhuǎn)變?yōu)榻瘘S色,稱“曬黃”。曬的時間不要太長,并注意防凍。 大蒜套作栽培技術(shù) 蒜苗與其它作物的間種套作。若以蒜苗為主,則以對蒜苗出苗有利,促進蒜苗的生長為前提。間種套作時蒜苗的密度要考慮設株行距,使之既適于間套作物的生長,又能在蒜苗出土前起遮蔭防曬作用。 如:蒜苗套播白菜秧(又稱小

17、白菜)、莧菜、菠菜、蕪荽等生長期短,植株開展度小的葉菜,蒜苗行距應為1015厘米,株距應縮短為45厘米占株行距為810厘米見方也行。 間套作物應在栽完蒜后立即播種,這種套播方式老農(nóng)稱為“飛一點種籽”,即播量要少,要播均勻。未播勻的,現(xiàn)23片真葉時,須及時勻密,勻后薄施腐熟人糞尿促苗。 大蒜生姜套作。選擇生育期長的白皮蒜,行行壟栽,壟臺上栽蒜,壟溝里栽姜。大蒜50厘米大壟雙行,每個壟溝里栽單行姜。姜需要遮蔭,大蒜植株在壟臺上起遮蔭作用。春播大蒜一般于23月播種,姜5月播種。大蒜的儲藏保鮮1、蒜苗、蒜薹和鮮蒜頭的貯藏 冰窖貯藏。選背陰密閉的屋子或地下室為窖,窖底應有水溝通向屋外,屋內(nèi)地面鋪冰厚08

18、米,墻砌冰05米厚,砌至近屋頂處止。將蒜苗或蒜薹按1千克扎成一捆,裝入塑料薄膜袋內(nèi),每袋裝15千克,外用繩捆扎入窖堆放,一層包一層冰渣填滿,直堆到離屋頂約2米處止,上面封一層冰,再在上面鋪稻殼1米封嚴,以防冰融化。這樣可使大蒜貯藏半年以上。 裝入無毒塑料袋中短期貯藏。蒜薹為防斷口老化和腐爛,在裝袋前將斷口放人10的食鹽水中殺菌,裝入袋后抽去空氣封住袋口呈真空包裝。每隔半月檢查1次,開袋口通風1次,以調(diào)節(jié)袋內(nèi)氣體成分。 2、干蒜頭貯藏 掛藏法。選無散瓣、帶假莖的蒜,每100頭捆在一起,掛屋內(nèi)外通風避雨處??少A藏半年以上。 堆藏法。收獲后去假莖和根,曬干放干燥通風處,可貯半年左右。 青鮮素貯藏法。

19、用1的青鮮素水溶液,在收蒜頭前12周噴灑大蒜莖葉,可抑制大蒜發(fā)芽,延長貯藏期。 糠皮埋藏法。在貯藏箱或筐內(nèi)的底部鋪一層厚約2厘米的糠皮,然后一層蒜頭一層糠皮,層積至離容器口5厘米處,上面用糠皮覆蓋。這樣用糠皮保持較穩(wěn)定的溫度,減少了氧氣,增加了二氧化碳,抑制了大蒜的呼吸作用,可延長貯藏期。 大蒜田雜草發(fā)生規(guī)律 大蒜9月下旬播種,次年5月下旬收獲,生育期220天左右。 雜草分為早秋、晚秋、早春、和晚春雜草,大部分10-11月出苗。 地膜覆蓋的栽培模式,使雜草發(fā)生量集中。大蒜田雜草的防治策略 播種期防治:大蒜播種后覆膜前土壤處理。 生長期防治:雜草3-4葉期莖葉噴霧。大蒜田常用除草劑 33%二甲戊

20、樂靈150-250毫升/畝 50%乙草胺250-300毫升/畝 72%異丙甲草胺250-350毫升/畝 72%異丙草胺250-350毫升/畝 24%乙氧氟草醚40-60毫升/畝 5%精喹禾靈50-75毫升/畝 10.8%高效吡氟甲禾靈50毫升/畝 15%精吡氟禾草靈50-100毫升/畝 12.5%稀禾定50-100毫升/畝常用大蒜田除草劑品種名稱功能描述藥害原因33%二甲戊樂靈在雜草萌發(fā)過程中幼芽、幼莖、幼根吸收,受害癥狀為幼芽和次生根被抑制,最終導致死亡。播后苗前,禾本科和部分闊葉雜草。藥量過大;藥后遇雨;低溫高濕;接觸種子。50%乙草胺抑制植物體內(nèi)蛋白酶的合成,使幼芽、幼根停止生長。播后苗

21、前,禾本科和部分闊葉雜草。藥量過大;田間積水;低溫高濕。24%乙氧氟草醚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觸殺型除草劑,在有光的條件下發(fā)揮作用。防治闊葉雜草和部分禾本科雜草。用藥量大;使用時期敏感;高溫。25%惡草靈原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劑,觸殺型除草劑,在有光條件下發(fā)揮作用。闊葉雜草和禾本科雜草。用藥量大;接觸種子;高溫。5%精喹禾靈乙酰輔酶a羧化酶抑制劑,莖葉處理劑。防治禾本科雜草。用藥量大。15%精吡氟禾草靈乙酰輔酶a羧化酶抑制劑,莖葉處理劑。防治禾本科雜草。用藥量大。二甲戊樂靈-二硝基苯胺類 別名:除草通、施田補、除芽通 劑型:33%乳油 除草特點:選擇性土壤處理劑,持效期30-45天。 防除對象:可

22、防除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 適用作物:大豆、玉米、棉花、大蒜、花生等多種蔬菜 施藥時期:在作物播后苗前土壤噴霧處理。 注意事項:1、先澆水后施藥,可以減少作物的藥害;2、遇到粘土應適當加大藥量;3、蔬菜種子播后要覆土2-3cm,避免種子解除藥液。乙草胺-酰胺類 別名:禾耐斯 劑型:50%、90%、99%乳油;20%可濕性粉劑 除草特點:選擇性芽前土壤處理除草劑,禾本科雜草幼芽吸收,闊葉雜草由根、幼芽吸收;持效期40-70天。 防除對象: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部分闊葉雜草 使用作物:大豆、玉米、花生、棉花、大蒜等 施藥時期:播后苗前 注意事項:1、遇雨水多、持續(xù)低溫,且為沙壤土時易生藥害

23、;2、高溫、高濕下使用或藥后持續(xù)低溫高濕易省藥害;3、葉片出現(xiàn)皺縮、發(fā)黃,10-15天后恢復正常生長。乙氧氟草醚-二苯醚類 別名:果爾、割地草 劑型:20%、24%乳油 除草特點:選擇性觸殺型芽前除草劑,胚芽鞘、中胚軸吸收為主。 使用作物:大蒜、大豆、棉花、花生、玉米、油菜等 防除對象:可防除一年生單、雙子葉雜草,異型莎草等 施藥時期:大蒜播后苗前噴施。 注意事項:1、施藥要均勻,否則易生藥害;2、遇大雨應及時排水積水,免受藥害.惡草靈-環(huán)狀亞胺類 別名:惡草酮、農(nóng)思 劑型:12%、25%乳油 除草特點:選擇性芽前除草劑,可在水、旱田施藥進行土壤處理。 防除對象:可除多種一年生禾本科和闊葉雜草

24、。 適用作物:水稻、棉花、花生、大豆、馬鈴薯、大蒜、洋蔥、胡蘿卜等 使用時期:花生:播后苗前 棉花:播后苗前 大蒜:播后出苗期,噴霧于土表 注意事項:1、低洼、大雨、排水不及時易生藥害異丙甲草胺-酰胺類 別名:金都爾、杜爾 劑型:72%、96%乳油 除草特點:選擇性芽前土壤處理劑,土壤中的持效期30-35天,施藥后10-12周活性消失。 防除對象: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 適用作物:花生、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大蒜等 施藥時期:作物播后苗前,進行土壤處理。移栽的作物,在移栽錢3-5天土壤處理。 注意事項:藥效受土壤溫度影響較大。異丙草胺-酰胺類 別名:普樂寶 劑型:72%乳油 除草特點

25、:內(nèi)吸傳導型選擇性芽前除草劑,幼芽吸收,持效期60-80天。 防除對象:一年生單子葉雜草及部分闊葉雜草。 適用作物:玉米、花生、大豆、棉花、大蒜、馬鈴薯、向日葵、洋蔥等 施藥時期:作物播后苗前,進行土壤處理。移栽的作物,在移栽錢3-5天土壤處理。 注意事項:只能殺死萌芽的雜草,故在雜草出土前施藥。萘丙酰草胺-酰胺類 別名:大惠利、敵草胺 劑型:50%可濕性粉劑、20%乳油、50%干懸乳劑 除草特點:選擇性土壤處理劑 防除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及部分的闊葉雜草 適用作物:大豆、花生、油菜、棉花、西瓜、黃瓜、十字花科、石蒜科、豆科等 施藥時期:作物播后苗前,噴霧;棉田:播后苗期土壤處理;洋蔥移栽前

26、或移栽緩苗后,土壤處理。 注意事項:黃瓜幼苗期,藥液不能直接噴施在生長點上,否則有藥害。撲草凈-均三氮苯類 別名:撲滅凈、撲滅通 劑型:25%、50%、80%可濕性粉劑 除草特點:選擇性內(nèi)吸型除草劑,根部吸收為主,持效期45-70天 防除對象: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闊葉雜草以及莎草科雜草。 適用作物:稻、麥、棉花、花生、大豆、大蒜、蔬菜等 施藥時期:菜田、芹菜、洋蔥、大蒜、韭菜等,可以在播種時,播后苗期或1-2葉期,兌水噴霧。 注意事項:1、安全性差,施藥時用量要準確;2、有機質(zhì)含量低的砂質(zhì)土不宜使用;3、氣溫30度以上,易生藥害。稀禾定-環(huán)己烯酮類 別名:拿捕凈 劑型:20%乳油、12.5%

27、機油乳劑 除草特點:具有高度選擇性的芽后除草劑,莖葉吸收。 防除對象:多種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 適用作物:大豆、棉花、花生、油菜、西瓜、甜菜、向日葵、馬鈴薯、白菜、蘿卜、大蒜、洋蔥等 施藥時期:在作物苗期,一年生禾本科雜草3-5葉期進行莖葉噴霧。 注意事項:1、避免飄逸到小麥、玉米、水稻等敏感作物上;2、用藥量應根據(jù)雜草的生長情況和土壤墑情確定。精奎禾靈-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類 別名:精禾草克 劑型:5%、10%乳油 除草特點:選擇性內(nèi)吸傳導型莖葉處理除草劑 防除對象:多種一年生禾本科雜草,提高藥量葉可以防除多年生禾本科雜草。 適用作物:大豆、花生、棉花、大蒜、西瓜等 施藥時期:在禾本科雜草苗

28、后旺盛生長期內(nèi),在雜草3-6葉期施藥,兌水均勻噴霧。 注意事項:1、注意敏感禾本科作物切勿噴到臨近的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2、天氣干燥的情況下,作物葉片有時會出現(xiàn)藥害。精吡氟禾草靈-芳氧基苯氧基丙酸類 別名:穩(wěn)得殺、精穩(wěn)得殺 劑型:15%、35%乳油 除草特點:選擇性內(nèi)吸傳導型莖葉處理除草劑 防除對象:可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雜草 使用作物:棉花、大豆、大蒜、花生、油菜、甜菜等闊葉作物。 施藥時期:在禾本科雜草出苗高峰后,雜草2-5葉期間,莖葉噴霧處理。 注意事項:施藥時避免藥劑飄移到禾本科;干旱條件下施藥,應適當增加用藥量。覆膜大蒜、洋蔥田化學除草技術(shù)對以薺菜、米蒿、婆婆納、小旋花等闊葉

29、雜草為主的大蒜、洋蔥田,每115公頃(1畝)可選用37蒜清2號100125毫升,12農(nóng)思它200 250毫升,加水3045千克進行防治。(蒜清為多元復配) 對以繁縷、蚤綴等石竹科雜草為主的大蒜、洋蔥田,每115公頃可選用 33二甲戊樂靈(草芽靈、施田補、除草通) 150200毫升,也可選用30 981乳油125150毫升,加水3050千克進行防治。 對以薺菜、米蒿、繁縷等多種雜草混生的地塊,每115公頃可選用30%98 1乳油150170毫升或37%蒜清2號75毫升加33二甲戌樂靈100毫升, 對水40千克進行防治。 對以馬唐、牛筋草、早熟禾、看表娘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新大蒜、洋蔥田, 每115

30、公頃可選用50乙草胺100150毫升,最多不超過200毫升,對 水30千克進行防治。 以上除草劑,沙質(zhì)土壤和雜事少的地塊用低限,黏土地和雜草多的地塊用 高限。一般每115公頃對水3050千克,于大蒜栽種后、蓋膜前和洋蔥 緩苗前均勻噴灑地面(噴霧器用扇形噴頭最好)。 另外,請廣大蒜農(nóng)注意:莠去津、乙莠水對大蒜、洋蔥藥害重,對產(chǎn)量影 響大,不宜采用;綠黃隆、巨星、使它隆、苯達松等除草劑均不能在大蒜田施 用;割地草、殺草狂、果爾等雖名稱不同,但都是同一種藥劑,對出苗后的蒜 苗、洋蔥觸殺作用較強,使用時要注意隔離;50乙草胺每115公頃用藥量 如超過200毫升會發(fā)生隱性藥害。覆膜大蒜、洋蔥田化學除草技術(shù) 撲草凈:對防除蒜地的馬唐、灰灰萊、蓼、狗尾草等有效。50的撲草凈畝用藥100150克。 除草通:畝用藥356s克。 對以單子葉禾本科雜草為主的蒜田,每畝用大惠利120150克于播種后57天(出苗前)加水3050千克稀釋,晚間噴霧。 以雙子葉闊葉草為主的蒜田,每畝用25惡草靈120150毫升,或24果爾4560毫升,于播種后710天(出苗前)加水4060千克,晚間噴霧。正確施用除草劑 化學除草劑和其他藥劑相比,在施用技術(shù)上要求比較嚴格,特別是土壤處 理劑施用時必須做到土地平整,無坑洼坷垃;配藥要均勻,施藥要均勻;施藥 時間準,施藥面積準。主要措施:(1)配藥時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